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肢端动脉痉挛症的病因分析

1.特发性雷诺综合征病因不明,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寒冷刺激 病人对寒冷刺激比较敏感,在寒冷地区本病的发病率较高。 (2)神经兴奋 病人多是交感神经兴奋型,可能与中枢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有关。 (3)职业因素 长期从事震动性机械的工人如气锤操作工,其发病率高达50%,具体机制不明。 (4)内分泌紊乱 此病女性占70%~90%,症状在月经期加重,妊娠期减轻,可能与性激素有关。 (5)其他原因 遗传、疲劳、感染等。 2.继发性雷诺综合征常伴有以下疾病 (1)全身性硬皮病; (2)系统性红斑狼疮; (3)皮肌炎或多发性肌炎; (4)类风湿性关节炎; (5)50岁以上病人四肢动脉粥样硬化; (6)血栓性脉管炎,少见; (7)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创伤和药物如麦角诱导剂、长春新碱、巴比妥酸等亦可引起本病。......阅读全文

肢端动脉痉挛症的病因分析

  1.特发性雷诺综合征病因不明,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寒冷刺激 病人对寒冷刺激比较敏感,在寒冷地区本病的发病率较高。  (2)神经兴奋 病人多是交感神经兴奋型,可能与中枢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有关。  (3)职业因素 长期从事震动性机械的工人如气锤操作工,其发病率高达50%,具体机制

关于肢端动脉痉挛症的简介

  雷诺综合征是由于寒冷或情绪激动引起发作性的手指(足趾)苍白、发紫然后变为潮红的一组综合征。没有特别原因者称为特发性雷诺综合征;继发于其他疾病者,则称为继发性雷诺综合征。

治疗肢端动脉痉挛症的方法介绍

  1.一般治疗  避免暴露于寒冷环境,注意肢体远端保暖。戒烟。  2.药物治疗  (1)钙离子拮抗剂 硝苯地平、硫氮卓酮。  (2)利血平。  (3)α受体拮抗剂 哌唑嗪等。  3.手术治疗  对药物无反应者可考虑交感神经切除术,但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简述肢端动脉痉挛症的临床表现

  多发生在20~40岁,女性多于男性。起病缓慢,开始为冬季发作,时间短,逐渐出现遇冷或情绪激动即可发作。一般多为对称性双手手指发作,足趾亦可发生。  发作时手足冷,麻木,偶有疼痛。典型发作时,以掌指关节为界,手指发凉、苍白、发紫、继而潮红。疾病晚期,逐渐出现手指背面汗毛消失,指甲生长变慢、粗糙、变

关于肢端动脉痉挛症的检查诊断介绍

  一、检查  1.冷水试验  将手指或足趾置于4摄氏度的冷水中一分钟,可诱发上述典型症状发作。  2.握拳试验  两手握拳1分钟,在弯曲状态下放开,也可诱发上述症状。  3.皮肤紫外线照射实验  皮肤对紫外线照射的红斑反应减弱。  4.手指动脉造影  必要时行上肢动脉造影,了解手指动脉情况,有助于

关于网状肢端色素沉着的病因分析

  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1943年首先由Kitamura报告。患者的父母常伴有同病。该病较其他型色素沉着相对少见,有人认为本病是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的一型。

小儿肠病性肢端皮炎的病因分析

  该病的病因尚不明了。可能是由于胰酶分泌不足所致。也有人指出为隐性遗传。近年的研究认为遗传性锌缺乏与本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根据研究资料提示,锌在肠道吸收不良是致病因素。多数病例有阳性家族史。  1、长期缺乏锌:以静脉营养疗法治疗的小儿,长期缺乏锌,可发生类似此病的皮疹及腹泻,应用锌治疗后症状消失

关于婴儿痉挛症的病因分析

  ①产伤 是婴幼儿症状性癫痫的常见原因,造成产伤的原因有产钳助产、胎头吸引器吸引、头盆不称、胎位异常、胎儿过大、产程过长、初产妇年龄过大等。  ②先天性疾病 脑畸形、脑积水、染色体异常等。  ③脑发育不全、脑发育迟缓、脑萎缩等。  ④羊水吸入 胎儿窒息、脐带绕颈、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剖腹产等,日后

肢端黑子病例分析

1 病历摘要患者男,51 岁。双手掌、手指伸侧多发黑斑 3 年 余,渐增大增多,表面无破溃史,无瘙痒、疼痛感,于 2016 年 12 月来我科就诊。患者自三四年前双手掌、手 指多处开始出现黑色斑点,随后逐渐增多,斑片面积增 大,无痒痛感,数年内曾就诊于多家医院,都未给予明 确诊断,因担心

肢端黑子病例分析

1.病历摘要患者男,51 岁。双手掌、手指伸侧多发黑斑 3 年 余,渐增大增多,表面无破溃史,无瘙痒、疼痛感,于 2016 年 12 月来我科就诊。患者自三四年前双手掌、手 指多处开始出现黑色斑点,随后逐渐增多,斑片面积增 大,无痒痛感,数年内曾就诊于多家医院,都未给予明 确诊断,因担心

关于红斑性肢痛症的病因分析

  本病病因未明。可能与寒冷导致肢端毛细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有关。由于肢端小动脉扩张,血液流量显著增加,局部充血,血管内张力增高,压迫或刺激动脉及邻近神经末梢而产生剧烈疼前。常因气温骤降受凉或长期行军诱发。

肢端原位黑素瘤病例分析

主诉: 足部拇趾腹侧褐色斑疹 20 年,迅速增大 2 年 现病史: 患者右大拇趾腹起疹 20 余年。 逐渐长大,近 2 年增长迅速,且颜色变黑,故于 2016 年 9 月来我科就诊。 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 无特殊。皮肤科检查: 右足大拇趾腹侧一黑色皮疹,面积约 1.5 cm×1.0 cm,表面较

副肿瘤性肢端角化症的概述

  副肿瘤性肢端角化症是指以累及耳部、鼻、肢端的丘疹鳞屑性损害和角化过度性损害为主的疾病,是较罕见的副肿瘤性皮肤病。常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常伴发于膈肌以上的消化道和呼吸道鳞状细胞癌,皮损与肿瘤密切相关,属于恶性肿瘤的皮肤标志之一。

副肿瘤性肢端角化症的诊断

  发病年龄在40岁以上,男性多见,有肺部、咽喉部、舌部、颈部等肿瘤病史,皮损通常始发于手指、足趾,呈对称性鳞屑性,皮损与内脏肿瘤的演变有密切的关系,肿瘤消失,皮损消退,肿瘤复发时皮损加重,皮肤病理检查并无特异性改变,根据以上特征可以做出诊断。

副肿瘤性肢端角化症的检查

  1.体格检查  主要通过体格检查,皮肤视诊发现在四肢、耳、鼻等部位有典型的鳞屑等皮损表现。  2.病理检查  显示皮肤非特异性炎症。角化过度及角化不全,棘细胞层增厚,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

关于肢端硬化症的特点介绍

  特点是皮肤硬化仅发生在肢端,可以累及面部、颈部。在皮肤硬化前,手足部位先出现间歇性貂现象,有典型的三相表现。长期发作后硬化由指(趾)端开始,向上波及手指(或足背)、甚至再往上影响前臂或小腿,可造成指(趾)溃疡,指(趾)甲营养不良,萎缩或脱落,一般不扩展到全身,内脏器官一般不受累,预后良好。但也有

副肿瘤性肢端角化症的鉴别诊断

  1.银屑病  鳞屑较厚为银白色,可见薄膜及点状出血。  2.甲沟炎  甲沟红、肿、热、痛,若为真菌性甲沟炎则真菌检查阳性。  3.盘状红斑狼疮  皮损呈边缘稍高的隆起,中心稍凹陷的盘状红斑,其上有黏着性鳞屑,剥去鳞屑见毛囊角质栓,病理检查有液基细胞液化性变性,真皮内淋巴细胞块状浸润。

关于进行性肢端色素沉着症的简介

  进行性肢端色素沉着症(progressive acromelanosis)又称进行性肢端色素沉着病。为一种进行性肢端色素失调。首先由古家和叁岛(1962)报告一例日本婴儿。  进行性肢端色素沉着症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本病从新生儿、婴儿或儿童开始发病,大多于生后2~6个月。好发于指(趾)背面,而

眼睑痉挛的病因分析

  眼睑痉挛(Blepharospasm)是一种不明原因的、不自主的面神经支配区肌肉的痉挛和抽搐,多发于中老年人,是神经科疾病,给患者精神和身体带来极大的痛苦,也极其影响美观。  眼睑与面部肌肉痉挛性疾病有两种类型:原发性眼睑痉挛、半侧面肌痉挛。  现代医学则认为眼睑痉挛是神经系统的一种功能性疾病,

腓肠肌痉挛的病因分析

  1.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腿经常抽筋,尤其是夜间加重的中老年患者,有的误以为是缺钙,长时间大量补充钙剂,而延误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治,造成截肢。中老年人,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家族史者,当出现下肢酸痛、腿抽筋、行走不便等症状时,应该想到是否有动脉粥样硬化,如下肢动脉闭塞症

分析肌肉痉挛的病因

  1.全身性原因  高热、癫痫、破伤风、狂犬病、缺钙等都可引起抽筋。  2.局部性原因  腓肠肌(俗称小腿肚子)痉挛,常由于急剧运动或工作疲劳或胫部剧烈扭拧引起,往往在躺下或睡觉时出现。  3.睡眠姿势不好  如长时间仰卧,使被子压在脚面,或长时间俯卧,使脚面抵在床铺上,迫使小腿某些肌肉长时间处于

关于原发性红斑性肢痛症的病因分析

  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不清楚。有人认为是血管运动中枢的某些障碍所致,故受累部位常呈对称性分布。有人认为是由于两侧肢体的浅表和深部动脉的血流增加,使皮肤循环量增加,皮肤发红而温度升高。扩张的小血管压迫和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烧灼样疼痛。也有人认为,本病与周围循环中五羟色胺增高,或皮肤微血管对热的反应过

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因分析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随着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龄化,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逐年提高。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凝状态、血液粘着性增高及高龄等是下肢动脉硬化性

副肿瘤性肢端角化症的临床表现

  皮损主要累及四肢、耳、鼻,也可发生分布对称、广泛,皮损始发于手指、足趾,开始为患指(趾)肿胀,呈紫红色,关节处形成疣状指节垫,手指末端背面皮损类似银屑病,手指侧面发红,角化较轻,手掌呈蜂窝状,角化过度,大小鱼际处可有黄色疣状斑片;面部损害呈脂溢性皮炎样或红斑狼疮样改变;躯干部损害类似银屑病样,此

副肿瘤性肢端角化症的检查及诊断

  检查  1.体格检查  主要通过体格检查,皮肤视诊发现在四肢、耳、鼻等部位有典型的鳞屑等皮损表现。  2.病理检查  显示皮肤非特异性炎症。角化过度及角化不全,棘细胞层增厚,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  诊断  发病年龄在40岁以上,男性多见,有肺部、咽喉部、舌部、颈部等肿瘤病史,皮损通

关于胃痉挛的病因分析

  1.环境因素  (1)饮食 饮食不规律可能增加胃痉挛的危险性,暴饮暴食、生冷和辛辣对胃有刺激的食物常可引起胃痉挛的复发。  (2)吸烟 如长期吸烟者的胃痉挛发病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  (3)药物 一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可破坏胃酸分泌的自身调节作用及胃黏膜屏障,可致胃痉挛。  2.遗传因素  胃痉挛的

关于幽门痉挛的病因分析

  位于幽门或幽门附近的溃疡可因为黏膜水肿,或因溃疡引起反射性幽门环行肌收缩。更常见的原因是慢性溃疡所引起的黏膜下纤维化,形成瘢痕性狭窄。幽门痉挛的发作或加重常是阵发性的,可以自行解除梗阻。黏膜水肿可随炎症减轻而消退。瘢痕挛缩所致幽门狭窄则无法缓解,且不断地加重。幽门痉挛属功能性,其余均属器质性病变

关于喉痉挛的病因分析

  1、气道内操作,浅麻醉下吸痰、放置口咽或鼻咽通气道、气管插管或拔管对咽喉部产生的刺激。  2、气道内血液、分泌物或呕吐、返流的胃内容物等刺激诱发所致。  古训有:吃不言,睡不语。在吃饭时说笑,则容易使食物、汤液误入气道,引发呛咳,甚至引起喉痉挛,使患者声门闭锁,既吸不进气,也呼不出气,不能言语,

关于肠道痉挛的病因分析

  1.胃肠道因素  (1)肠道气体产生过多:肠道气体有四大来源:吞下的气体;中和胃酸产生;从血中弥散而来以及细菌发酵产生。  (2)肠道动力增强。  (3)胃肠道激素。  (4)饮食因素:一些研究显示,母乳喂养儿发生肠痉挛与母亲饮用奶有关,食物过敏可能是肠痉挛发生的一个原因。  (5)其他因素。 

关于扭转痉挛的病因分析

  1.遗传因素  部分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患者是9号染色体长臂(9q34)DYT1基因突变所致。由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造成的扭转痉挛,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14q。特发性扭转痉挛病因不明,多为散发,少数有家族遗传史。有许多研究表明,约85%的扭转痉挛患者存在较低外显率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基因,少部分人有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