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月壤玻璃微球揭秘地月系统小行星撞击事件

嫦娥五号在月表采样图,着陆区月壤中玻璃球粒研究揭示地月系统20亿年以来出现撞击频率激增。 图片来源:探月中心小行星撞击是人类文明未来面临的潜在灾难之一。地球上记录有约200次大型撞击事件,直径数千米的小行星撞击足以造成生物大灭绝。地球形成45亿年以来撞击通量呈指数下降。那么,地月系统小行星撞击频率是否一直平稳衰减?数量众多的近地小行星是否可能导致未来撞击事件突然增加?嫦娥五号返回的月壤样品是寻找相关答案的最佳研究对象。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离子探针中心研究员龙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士钱煜奇等联合国内外学者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通过将月壤中的玻璃球粒与附近撞击坑相关联,证实月球20亿年以来撞击频率随着时间变化。该成果近日发表于《科学进展》。值得注意的是,嫦娥五号月壤中撞击玻璃球粒年龄与小行星带内多组撞击事件年龄相同,其中一个年龄与恐龙灭绝事件相吻合,代表当时撞击频率突增,蕴含恐龙灭绝奥秘。“这意味着地球历史上经历过撞击频率......阅读全文

月球环形山揭示小行星“爱地球”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随着太阳系变得越来越古老和稳定,小行星和彗星与地球和其他行星相撞的频率也一直在稳步下降。但是一项新研究显示,在过去的3亿年里,“天外来客”撞击地球的次数增加了2.5倍。  地球表面布满了过去10亿年形成的撞击坑,但古老陨石坑比年轻的陨石坑要稀少,这被归因于板块构造、火山活

月球陨石坑揭示小行星撞击地球历史

  研究月表可以更好地揭示地球历史。一个国际天文学团队日前发布公报说,他们计算了近10亿年内月表陨石坑的年龄,并与地球上相同时间线上的陨石坑比较,认为小行星撞地球的频次过去3亿年内显著增加。  利用美国航天局“月球勘测轨道器(LRO)”上的热辐射计,美国西南研究院等机构研究人员测量了月表的热辐射。相

NASA拟将小行星改造成月球轨道空间站

宇宙中的小行星  据英国《每日邮报》12月23日报道,美国宇航局科学家正计划捕捉一颗重约500吨的小行星,将其改造成一个围绕月球轨道旋转的空间站,作为人类踏足火星的中转站。  美国白宫科技办公室将在未来数周内对美国宇航局提出的这项耗资1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0亿元)的计划进行讨论。

“迷你月球”可能会越来越多

  12年前,天文学家发现了除月球以外绕地球运行的首个自然天体,即名为“2006 RH120”的小行星。他们预测,还会出现更多这样的“迷你月球”(Minimoons)——在地球周围临时被捕获的直径为1至2米的小行星。   美国太空网在近日的报道中指出,尽管现有技术基本上还无法找到它们,但未来的技

“迷你月球”可能会越来越多 可作为近地空间试验平台

  12年前,天文学家发现了除月球以外绕地球运行的首个自然天体,即名为“2006 RH120”的小行星。他们预测,还会出现更多这样的“迷你月球”(Minimoons)——在地球周围临时被捕获的直径为1至2米的小行星。 图片来源于网络    美国太空网在近日的报道中指出,尽管现有技术基本上

新研究发现月球背面曾经面向地球

   月球   据英国《卫报》报道,一项对月球陨石坑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小行星撞击致月球发生旋转,而月球现在面朝地球的一而曾经面向外太空。   科学家发现,在距今数十亿年前,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撞上月球表面,致使月球旋转。科学家对遍布陨石坑的月球表面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了月球历史早期遭受大规模撞击

2022年,全球这些航天大戏“给你好看”

近日,中国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表示,中国探月工程四期任务已获批复;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任务将在未来10年内陆续实施,先后开展月球南极采样返回、建立月球科研站基本型等任务。此外,全球还有许多国家正“摩拳擦掌”,想要在未来逐渐白热化的航天竞赛中一展身手。探月方兴未艾,新入场者甚众围绕重返月球、通往

欧阳自远:嫦娥三号明年发射将软着陆月球

  我国将于明年发射“嫦娥三号”卫星对月球进行软着陆探测,目前卫星正在按计划准备。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在昨天(7月24日)举行的“2012年北京市公务员科学素质大讲堂”首场讲座上透露,月球车底下还装有测月雷达,将切开月球下面100米深度的地方,边走边探测。   月球车降落不用

月球陨坑矿物实为撞击残留

图片来源:NASA   在一些月球陨石坑中发现的不寻常矿物质可能不是来自月球的深处:最新的研究显示,它们可能是天体最初撞击出陨石坑时的残留物。   近几年,月球轨道探测器,甚至一些地面观测站,都发现月球存在橄榄石以及其他富含镁的矿物质。这些矿物质在直径93千米的哥白尼陨石坑以及类似大小的西奥菲勒

紫金山天文台找到月球大碰撞事件的新证据

  《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4月5日线上刊登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行星化学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在三块月球陨石中找到了迄今为止太阳系范围内最大氯同位素分馏效应。据悉,巨大氯同位素分馏效应只能通过剧烈的高温高能过程才能产生,从而证实了月球起源于一次惨烈的碰撞事件

撞击小行星?中国深空探测在规划这些大事

  建设月球科研站,探测行星、彗星,防御小行星,探索太阳系边际……在4月25日举行的2023年“中国航天日”首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与会专家透露了未来中国深空探测的多项规划。  2030年有望建成月球科研站基本型  中国深空探测重大专项总设计师吴艳华在会上介绍,未来中国月球探测规划的任务包括

地质地球所在月球陨石中发现雷锆石

  月球的表面布满撞击坑,其表面物质普遍经历强烈的冲击变质,形成月壤和各种冲击熔融角砾岩。但是,无论阿波罗样品或是月球陨石,较少发现高压矿物相。迄今为止,仅在几块样品中发现了橄榄石的高压相(林伍德石和瓦茨利石)和二氧化硅的高压相(柯石英、斯石英、赛石英)。作为对比,受到冲击变质的普通球粒陨石、火星陨

“中国复眼”成功“开眼”,为月球拍摄“雷达照”

近日,“中国复眼”成功开机观测,拍摄了国内首张月球环形山地基雷达三维图像。 “中国复眼”是我国首个大规模分布孔径深空探测雷达。由入驻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的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谋划建设。该设施由很多小天线合成一个大天线,就像昆虫的眼睛一样,因此得名“中国复眼”,意为“中国复兴之眼”。该项目202

美韩探讨加强两国太空合作

  美国航天局局长查尔斯·博尔登与韩国航天研究所所长金承朝29日在华盛顿举行会谈,探讨加强两国在太空探索等方面的合作。   美国航天局发布的新闻公报说,这是博尔登与金承朝的首次会晤,双方讨论了美国航天局的小行星计划以及韩国航天研究所的月球探测计划。   公报援引博尔登的话说,双方对太空技术研究拥

美国宇航局计划2025年登陆小行星

  据英国《每日邮报》3月25日报道,美国宇航局(NASA)计划在2025年派人登陆小行星,往返大约需要6个月的时间。宇航员到达小行星后将提取样品,以分析太阳系的起源。  NASA称,这将成为人类首个向“纵深宇宙”进发的外太空载人任务,飞行距离预计为500万英里(约合805万公里),是地球

去小行星采矿致富?醒醒吧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许多人开始打小行星的主意。近年来,各国科学家提出了开发小行星资源的方案,例如让探测器登陆小行星进行开采、把一颗小行星抓回月球轨道开采等等。最近,奥地利科学家提出的设想,为五花八门的小行星开采攻略谱写了新的篇章。  据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近日报道,奥地利维也纳大学专家托马斯·

一块月表岩石可能来自40亿年前的地球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月球采集的样品中发现,一块采自月球的古老岩石可能是来自地球。它是在地球形成早期被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后抛到了月表上,后被宇航员带回地球。   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地球与行星科学通讯》上的研究显示,这块岩石是美国航天局“阿波罗14号”载人登月飞船1971年从月表带回的,其中有由石

白皮书:中国将继续实施月球探测工程、行星探测工程

新华社北京1月28日电(记者 胡喆、宋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8日发布的《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说,未来五年,中国将继续实施月球探测工程、行星探测工程,论证太阳系边际探测等实施方案。  谈及月球探测工程,白皮书说,“嫦娥四号”探测器通过“鹊桥”卫星中继通信,首次实现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

人类不是重返月球,而是向月球前进

   各国航天机构和企业在展示各型月球车,科研人员在畅谈最新的探月科技,公众参与热情越发高涨……在德国不来梅举行的国际宇航大会上,月球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阿波罗”首次登月已过去近半个世纪,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探月参与者的增加,人类正在加速推进重返月球的计划,而且这样的“重返”有更深远的意义。

月球之水“天上来”?月球再成航天探索“热目标”

  黑暗、寒冷,月球两极地区让人类难以踏足,但近日美国科研团队在月球极地地区发现其表面存在水冰的确切证据,这一消息让人振奋。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月球是一个干燥无水的星球。直到2009年10月,美国航天局的两个航天器相继撞击月球南极附近的凯布斯坑后,才得出月球表面存在水的结论。  那次发现只是间接的

走向国际 我国月球科研站等多个任务开放

   11月26日,第十届中意创新合作周在京举行。在出席合作周航空航天分论坛时,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高工杨瑞洪介绍,在2020年完成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任务后,我国将开展火星任务、月球极区探测、月球科研站和月球基地建设、小行星探测等多个空间任务,这些任务都将向国际开放,为国际同行提供载荷

“丝川”小行星微粒具有与地球陨石类似特征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研究人员日前在于美国得克萨斯州伍德兰兹举行的“第42届月球与行星科学大会”上宣布,他们确认日本“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从“丝川”小行星带回的岩石微粒与落在地球的一些陨石具有类似特征。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研究人员与美国研究人员合作,对“隼鸟”号探测器密封舱回收容器

“欧阳自远星”命名仪式在贵阳举行

  11月4日下午,“欧阳自远星”命名仪式在贵阳举行。在命名仪式上,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向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颁授了“欧阳自远星”命名证书和轨道运行图。  小行星是目前各类天体中唯一可以根据发现者意愿进行命名并得到国际公认的天体,反映了发现者对特定人物、组织、事件等的推崇或纪念。欧阳自远是我国著名的天体

月球氦3储量惊人 未来10年或成外星球矿区

  据国外媒体报道,未来10年至20年,月球上或将出现一派繁忙的景象,私人航天企业将开发月球,试图把月球打造成太空旅游的目的地,同时也计划开采月球上的矿物,最新的任务计划表希望在2015年测试机器人登陆月球。月球上的矿物可满足人类的需求,比如含量丰富的氦3就是其中一种,宇航员采集到的月球岩石样本中发

神秘而伟大 听听这些来自太空的喜讯

  人类对浩瀚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歇。2019才过去不到三个月,来自神秘太空的喜讯便频频传来。  嫦娥四号着陆月球背面 成为月背首个“地球行者”  今年1月3日,中国嫦娥四号成功在月球背面的预选区域着陆,并传回了世界首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古老又神秘的月球背面,迎来了首个“地球行者”。  1月11日

玉兔二号再立新功!打开月球背面“隐秘角落”

  去“爬山”吗?和玉兔二号一起那种——这可不是一句玩笑话。 月球的浅层结构记录了大型撞击事件和岩浆喷发的次数、规模以及它们之间的时序关系,是写下月球三十多亿年演化故事的天然“日记本”。但迄今为止,人类对其认识仍十分有限,它犹如等待探索的“隐秘角落”。 中国科学家基于玉兔二号前3个月昼雷达探

嫦娥五号将于今年年底发射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14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就嫦娥四号任务情况及我国后续深空探测计划进行了介绍。他表示,中国将继续实施月球探测工程,突破探测器地外天体自动采样返回技术,2019年年底前后将发射嫦娥五号,实现区域软着陆及采样返回,探月工程将实现“绕、落、

“小行星之战”开打

  美国宇航局伽利略探测器拍摄的小行星艾达-243的图像 图片来源:NASA/JPL 美国宇航局(NASA)的小行星猎人和企业家、亿万富翁Nathan Myhrvold之间长达一年的口角终于让它通过了评审。 从2016年起,Myhrvold一直认为,NASA猎取太

未来15年如何探索月球和更远深空?

  嫦娥七号将在月球背面找水,国际月球科研站将在2035年前建成,月球互联网正在论证中……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近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等媒体集体采访,介绍未来10到15年中国的月球与深空探测计划。  据知,目前中国正在实施探月工程四期,它由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任务组成。此前嫦娥五号从月球正

11月8日《科学》杂志精选

  月球一侧的盆地为何较小   月球的陨石坑记录表明在大约40亿年之前,月球遭到了一个不成比例的大数目陨石的轰击。但是科学家们一直对月球上盆地形成的方方面面不甚清楚,因为他们一直无法在其最大盆地有多大上形成共识;盆地直径很难测量。   为了取得进展,Katarina Miljkovic及其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