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Nature子刊:揭示肝星状细胞外泌己糖激酶HK1加速肝癌机制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吴乔课题组课题组在 Nature Metabolism 期刊发表了题为:HK1 from hepatic stellate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promotes progress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阐明了肝脏纤维化过程中,TGF-β诱导肝星状细胞(HSCs)中己糖激酶HK1的棕榈酰化修饰,促进HK1通过细胞外囊泡外泌,而肝癌细胞则劫持纤维化HSCs来源的胞外囊泡HK1来增强自身糖酵解能力从而促进肝癌细胞增殖;此外,研究发现小分子化合物PDNPA通过靶向核受体Nur77阻断TGF-β诱导的HK1外泌,进而抑制肝癌进程,揭示PDNPA抑制HK1外泌的新功能。研究团队分别提取静息状态和激活状态的HSCs胞外囊泡,通过蛋白质定量质谱分析,寻找囊泡中潜在的促癌蛋白。通过比对分析......阅读全文

厦大鲍仕登教授Cell解析肿瘤干细胞

  来自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凯斯西储大学和厦门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生成血管周细胞,支持了血管功能和肿瘤生长。这一研究发现对于我们深入了解胶质母细胞瘤发病机制,开发出这一致命性疾病的靶向性新治疗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关论文发表在3月28日的《细胞》(Cell)杂志上。

厦大、清华最新《Developmental Cell》文章

附:“长江学者”教授:林圣彩   林圣彩,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聘任岗位:动物学。博士生导师。   个人简介   1984 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生物系.   1985 年由 CUSBEA 项目赴美留学.   1991 年获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生物化学博士.   199

厦大特聘教授:如何优化乳化PCR

  仅仅不到三十年的时间,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席卷了生命科学研究,成为了许多生物实验室必备的实验技术。虽然其基本前提――扩增目的DNA样品――不变,但近年来出现了不少创新,将这一技术发展到了许多应用领域,比如利用定量PCR分析特异性RNA转录的拷贝数,来确定基因表达水平。另外基因组研究的发展也促使研

厦大教授science发表增强拉曼技术

  3月18日出版的《自然》发表的《壳层隔绝纳米粒子增强拉曼光谱》,介绍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厦大化学化工学院田中群教授课题组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王中林教授合作的研究成果。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是一种非常强大的高灵敏分析技术,它可以探测和分析物质最表层分子,对于有些体系,它的灵敏度甚至达到检测单分

厦大两实验室跻身国家队

  厦大校园网前日发布消息说,厦门大学材料学院的“高性能陶瓷纤维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厦大王亚南经济研究院(WISE)的“计量经济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获批立项。   此次获批的厦大“计量经济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全国首个文理学科交叉的经济学科重点实验室。   目前厦大共有6个

厦大设立福建首个国家工程实验室

“厦门大学醇醚酯化工清洁生产国家工程实验室”日前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发改委)批准设立。这是厦大首个、也是福建省唯一一个国家工程实验室。 厦门专家指出,该实验室获准建设,表明厦大在发展工科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也标志着厦大在某些工科领域已经打入“国家队”。 据厦门大学有关专家介绍,煤基“醇(包

厦大研制国内首支宫颈癌疫苗

  日前,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透露,厦门大学科研人员已经研制出宫颈癌疫苗和尖锐湿疣疫苗,并向国家递交新药报批申请。   宫颈癌是世界妇女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仅次于乳腺癌。全世界每2分钟,就有1位妇女死于宫颈癌。调查结果显示:针对16、18型的预防疫苗可以预防至少70%的子宫颈癌

厦大杭纬新成果登上JACS 实现单细胞3D质谱成像

  近日,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杭纬教授课题组在单细胞内药物的三维质谱成像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Nanoscale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of Drug Distributions in Single Cells via Laser Desorption Post

厦大与台企联合成立技术研发中心

  昨日,台湾工业材料生产巨头——— 仕霖企业参访团一行在公司技术总监关栋云先生率领下,前来厦大开展交流活动。考察后,仕霖企业与厦大材料学院达成合作意向,约定双方将联合成立 “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该中心未来由厦大给予研发能力上的支持,仕霖则提供资金方面的资助。据关栋云先生介绍,仕霖企业在厦门

厦大:合作发现II型糖尿病相关基因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UIC)医学院和中国厦门大学药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在小鼠中,一个单基因的功能障碍,能够引起空腹高血糖——2型糖尿病的主要症状。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最近的著名科学杂志《Diabetes》上(Diabetes为美国糖尿病学会会刊,糖尿病领域顶级杂志,发表糖尿病相关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