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关于甲基钴胺素的营养水平鉴定

鉴定方法有: ①血清维生素B12的测定是最直接的鉴定方法。血清维生素B12的浓度低于100μμg/ml,即可诊断为维生素B12缺乏(正常值为100~300μμg/ml)。 ②尿中甲基丙二酸的测定是间接的方法,维生素B12缺乏时,由于特殊的代谢障碍,尿中甲基丙二酸的排出量增多,但是叶酸缺乏时并不增加,故可用来区分维生素B12缺乏和叶酸缺乏。 ③维生素B12吸收试验。以放射性钴为标记的维生素B12 2.0μg给受试者口服,同时肌肉注射维生素B12 1000μg,然后测定48小时内尿的放射性。维生素B12吸收正常者,48小时能排出口服放射性钴的5~40%;维生素B12吸收有缺陷者(如恶性贫血、胃切除后、热带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时)则只有5%以下。 ④治疗性试验,是临床工作中最早采用、最简单方便的一种诊断手段,在不具备开展上述各种检查的条件时,可采用此法。用维生素B12治疗后网组织红细胞上升,同时,骨髓中巨幼红细胞转变成正常......阅读全文

关于甲基钴胺素的营养水平鉴定

  鉴定方法有:  ①血清维生素B12的测定是最直接的鉴定方法。血清维生素B12的浓度低于100μμg/ml,即可诊断为维生素B12缺乏(正常值为100~300μμg/ml)。  ②尿中甲基丙二酸的测定是间接的方法,维生素B12缺乏时,由于特殊的代谢障碍,尿中甲基丙二酸的排出量增多,但是叶酸缺乏时并

关于氰钴胺素的营养水平鉴定

  鉴定方法有:  ①血清维生素B12的测定是最直接的鉴定方法。血清维生素B12的浓度低于100μμg/ml,即可诊断为维生素B12缺乏(正常值为100~300μμg/ml)。  ②尿中甲基丙二酸的测定是间接的方法,维生素B12缺乏时,由于特殊的代谢障碍,尿中甲基丙二酸的排出量增多,但是叶酸缺乏时并

关于甲基钴胺素的简介

  维生素B12又叫钴胺素,是一种含有3价钴的多环系化合物,4个还原的吡咯环连在一起变成为1个咕啉大环(与卟啉相似),是唯一含金属元素的维生素。维生素B12为红色结晶粉末,无嗅无味,微溶于水和乙醇,在pH值4.5~5.0弱酸条件下最稳定,强酸(pH

关于甲基钴胺素的病理介绍

  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胸腺嘧啶核苷酸减少,DNA合成速度减慢,而细胞内尿嘧啶脱氧核苷酸(dUMP)和脱氧三磷酸尿苷(dUTP)增多。胸腺嘧啶脱氧核苷三磷酸(dTTP)减少,使尿嘧啶掺合入DNA,使DNA呈片段状,DNA复制减慢,核分裂时间延长(S期和G1期延长),故细胞核比正常大,核染色质呈疏

关于甲基钴胺素缺乏的症状介绍

  1、恶性贫血(红血球不足)  2、月经不调  3、眼睛及皮肤发黄,皮肤出现局部(很小)红肿(不疼不痒)并伴随蜕皮;  4、恶心,食欲不振,体重减轻  5、唇、舌及牙龈发白,牙龈出血  6、头痛,记忆力减退,痴呆  7、可能引起人的精神忧郁,  8、引起有核巨红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  9、脊髓变

关于甲基钴胺素的吸收代谢的介绍

  食物中的维生素B12与蛋白质结合,进入人体消化道内,在胃酸、胃蛋白酶及胰蛋白酶的作用下,维生素B12被释放,并与胃粘膜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内因子(IF)结合。维生素B12-IF复合物在回肠被吸收。维生素B12的贮存量很少,约2~3mg在肝脏。主要从尿排出,部分从胆汁排出。

简述甲基钴胺素的作用

  已知B12是几种变位酶的辅酶,如催化Glu转变为甲基Asp的甲基天冬氨酸变位酶、催化甲基丙二酰CoA转变为琥珀酰CoA的的甲基丙二酰CoA变位酶。B12辅酶也参与甲基及其他一碳单位的转移反应。  B12主要存在于肉类中,植物中的大豆以及一些草药也含有B12,肠道细菌可以合成,故一般情况下不缺乏,

关于甲基钴胺素的基本功能介绍

  一、是提高叶酸利用率,与叶酸一起合成甲硫氨酸(由高半胱氨酸合成)和胆碱,产生嘌呤和嘧啶的过程中合成氰钴胺甲基先驱物质如甲基钴胺和辅酶B12,参与许多重要化合物的甲基化过程。维生素B12缺乏时,从甲基四氢叶酸上转移甲基基团的活动减少,使叶酸变成不能利用的形式,导致叶酸缺乏症。  二、是维护神经髓鞘

简述甲基钴胺素的结构特征

  谷氨酰胺和甲基谷氨酰胺是B12的两种辅酶形式。在咕啉环平面上方钴离子与5,6-二甲基苯基咪唑的N-3相连,在平面下方与5'-脱氧腺苷的C5’相连。一般应用的B12,和钴离子相连的是CN,称为氰钴氨,为绿色结晶。

RNA甲基化整体水平鉴定的方法汇总

RNA甲基化(RNA methylation)是一类表观遗传修饰,在已经发现的超过100种不同的RNA化学修饰中,主要有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 m6A)、5-甲基胞嘧啶(C5-methylcytidine, m5C)和1-甲基腺嘌呤(N1-methylad

甲基钴胺素的生理功能介绍

  主要有两个:  ①作为甲基转移酶的辅因子,参与蛋氨酸、胸腺嘧啶等的合成,如使甲基四氢叶酸转变为四氢叶酸而将甲基转移给甲基受体(如同型半胱氨酸),使甲基受体成为甲基衍生物(如甲硫氨酸即甲基同型半胱氨酸),反应如图所示。因此维生素B12可促进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缺乏时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②保护叶

简述甲基钴胺素的药动学

  口服维生素B12在胃中与胃粘膜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形成维生素B12-内因子复合物。当该复合物进入至回肠末端时与回肠粘膜细胞的微绒毛上的受体相结合,通过胞饮作用进入肠粘膜细胞,再吸收入血液。口服后8~12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肌注40分钟时,约50%吸收入血液。肌注维生素B12 1mg后,血药浓度在1

关于甲基营养菌的分类

  根据甲基营养菌对含碳化合物的利用功能,一般将它们分为两个亚群:专性甲基营养菌(都能利用甲烷进行生长,其他物质如甲醇和二甲醚仅起维持生长的作用)和兼性甲基营养菌(能够利用包括一碳甲基化合物在内的许多碳源进行生长)。由于这类细菌能够将自然界取之不尽的一碳化合物变为菌体蛋白质,因此深入研究甲基营养菌的

甲基钴胺素的药效学的介绍

  ①维生素B12为一种含钴的红色化合物,需转化为甲基钴胺和辅酶B12后才具有活性。叶酸在体内必须经还原作用转变为二氢叶酸,然后在二氢叶酸还原酶作用下,成为四氢叶酸。甲基钴胺能使四氢叶酸转化为N5,N10-甲烯基四氢叶酸,后者在尿嘧啶脱氧核苷酸转化过程中具有供给“一碳基团”的作用。N5,N10-甲烯

甲基钴胺素的主要功能介绍

  1、促进甲基转移  2、促进红细胞的发育和成熟,使肌体造血机能处于正常状态,预防恶性贫血;维护神经系统健康  3、以辅酶的形式存在,可以增加叶酸的利用率,促进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  4、具有活化氨基酸的作用和促进核酸的生物合成,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它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  5、

小白必看!RNA甲基化整体水平鉴定的方法汇总

  RNA甲基化(RNA methylation)是一类表观遗传修饰,在已经发现的超过100种不同的RNA化学修饰中,主要有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 m6A)、5-甲基胞嘧啶(C5-methylcytidine, m5C)和1-甲基腺嘌呤(N1-methyladenos

关于亚甲基蓝的分析鉴定介绍

  在化学实验中,分析纯亚甲基蓝可用作化学试剂中的吸附指示剂,也可用以沉淀高氯酸盐和铼酸盐,催化光度测定硒和钼等。  同时,亚甲蓝还具有氧化性,可以氧化一些还原性较强的物质,自身被还原成无色的还原态亚甲蓝(有人称亚甲基白)。在被还原后,还原态的亚甲蓝便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可以被一些氧化性物质,如空气中

甲基钴胺素在医疗方面的用途介绍

  ①用于治疗和预防维生素B12缺乏症。  ②用于胃切除或吸收不良综合症,维生素B12缺乏造成贫血的预防。  ③用于补充因消耗性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妊娠,哺乳等造成的维生素B12需求增加。  ④营养性和妊娠性贫血。  ⑤广节裂头绦虫病贫血。  ⑥肝障碍贫血。  ⑦放射性引起的白细胞减少。  ⑧神经

关于氰钴胺素的基本介绍

  维生素B12又叫钴胺素,是一种含有3价钴的多环系化合物,4个还原的吡咯环连在一起变成为1个咕啉大环(与卟啉相似),是唯一含金属元素的维生素。维生素B12为红色结晶粉末,无嗅无味,微溶于水和乙醇,在pH值4.5~5.0弱酸条件下最稳定,强酸(pH

甲基钴胺素在饲料添加剂方面的应用介绍

  维生素B12对于机体生长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物质,大多数动物的植物性饲料中不含维生素B12,动物一方面靠胃肠中的微生物合成,一方面靠外界添加。为了满足动物维生素的需要就必须补充维生素添加剂。  猪和鸡等非反刍动物缺乏维生素B12主要表现是生长发育停滞,也有少数猪可出现轻度的正常红细胞性贫血。

关于氰钴胺素的生理作用介绍

  已知B12是几种变位酶的辅酶,如催化Glu转变为甲基Asp的甲基天冬氨酸变位酶、催化甲基丙二酰CoA转变为琥珀酰CoA的的甲基丙二酰CoA变位酶。B12辅酶也参与甲基及其他一碳单位的转移反应。  B12主要存在于肉类中,植物中的大豆以及一些草药也含有B12,肠道细菌可以合成,故一般情况下不缺乏,

关于氰钴胺素的吸收代谢介绍

  食物中的维生素B12与蛋白质结合,进入人体消化道内,在胃酸、胃蛋白酶及胰蛋白酶的作用下,维生素B12被释放,并与胃粘膜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内因子(IF)结合。维生素B12-IF复合物在回肠被吸收。维生素B12的贮存量很少,约2~3mg在肝脏。主要从尿排出,部分从胆汁排出。

甲基营养菌的相关介绍

  甲基营养菌(Methylotrophs),又称为甲基利用菌,是一群能够利用一碳甲基化合物作为碳源和能源进行生长的革兰氏阴性细菌。根据甲基营养菌对含碳化合物的利用功能,一般将它们分为两个亚群:专性甲基营养菌(都能利用甲烷进行生长,其他物质如甲醇和二甲醚仅起维持生长的作用)和兼性甲基营养菌(能够利用

甲基营养菌的功能简介

  兼性甲基营养菌不能利用甲烷,但能利用一碳甲基化合物及其他许多碳源,包括生丝微菌属、假单胞菌属和精朊杆菌属的某些种。  甲基营养菌能利用自然界中丰富的一碳化合物转化为菌体蛋白,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甲醇为原料生产甲醇蛋白,每消耗两吨甲醇可生产一吨甲醇蛋白粉。

关于氰钴胺素的生理功能介绍

  主要有两个:  ①作为甲基转移酶的辅因子,参与蛋氨酸、胸腺嘧啶等的合成,如使甲基四氢叶酸转变为四氢叶酸而将甲基转移给甲基受体(如同型半胱氨酸),使甲基受体成为甲基衍生物(如甲硫氨酸即甲基同型半胱氨酸),反应如图所示。因此维生素B12可促进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缺乏时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②保护叶

关于氰钴胺素的重要作用介绍

  一、是提高叶酸利用率,与叶酸一起合成甲硫氨酸(由高半胱氨酸合成)和胆碱,产生嘌呤和嘧啶的过程中合成氰钴胺甲基先驱物质如甲基钴胺和辅酶B12,参与许多重要化合物的甲基化过程。维生素B12缺乏时,从甲基四氢叶酸上转移甲基基团的活动减少,使叶酸变成不能利用的形式,导致叶酸缺乏症。  二、是维护神经髓鞘

关于人工合成氰钴胺素的介绍

  1965年,伍德沃德因在有机合成方面的杰出贡献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获奖后,他并没有因为功成名就而停止工作。而是向着更艰巨复杂的化学合成方向前进“。他组织了14个国家的110位化学家,协同攻关,探索维生素B12的人工合成问题。在他以前,这种极为重要的药物,只能从动物的内脏中经人工提炼,所以价格极为

钴胺素的结构特征

谷氨酰胺和甲基谷氨酰胺是B12的两种辅酶形式。在咕啉环平面上方钴离子与5,6-二甲基苯基咪唑的N-3相连,在平面下方与5'-脱氧腺苷的C5’相连。一般应用的B12,和钴离子相连的是CN,称为氰钴氨,为绿色结晶。

钴胺素的生理作用

已知B12是几种变位酶的辅酶,如催化Glu转变为甲基Asp的甲基天冬氨酸变位酶、催化甲基丙二酰CoA转变为琥珀酰CoA的的甲基丙二酰CoA变位酶。B12辅酶也参与甲基及其他一碳单位的转移反应。B12主要存在于肉类中,植物中的大豆以及一些草药也含有B12,肠道细菌可以合成,故一般情况下不缺乏,但B12

钴胺素的吸收代谢

食物中的维生素B12与蛋白质结合,进入人体消化道内,在胃酸、胃蛋白酶及胰蛋白酶的作用下,维生素B12被释放,并与胃粘膜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内因子(IF)结合。维生素B12-IF复合物在回肠被吸收。维生素B12的贮存量很少,约2~3mg在肝脏。主要从尿排出,部分从胆汁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