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关于犬小孢子菌的分子生物学介绍

分子生物学在各医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推动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同时也为广大真菌学工作者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不少真菌学家已开始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犬小孢子菌的生物学和基因特征,以了解犬小孢子菌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与致病机制的关系并为临床快速确诊提供实验室依据。就较新研究论述如下: Papini将从70只猫狗身上分离得到的犬小孢子菌通过Api-Zym试验对其19种胞外酶进行分析。实验中发现碱性磷酸酯酶、β-葡糖苷酶、脂肪酶(C14)、胰蛋白酶、糜蛋白酶、β-葡糖醛酸酶、α-岩藻糖苷酶不表现活性;而酸性磷酸酶在64例中表现其活性占91%,酯酶(C4)在57例中表现其活性占81%,α-甘露糖苷酶在51例中表现其活性占73%,N-乙酰-β-葡糖胺酶在41例中表现其活性占58%,亮氨酸芳基酰胺酶在35例中表现其活性占50%,质粒脂肪酶(C8)在31例中表现其活性占44%,α-葡糖苷酶在25例中表现其活性占36%,缬氨酸芳基酰胺酶和胱氨酸芳基酰......阅读全文

关于犬小孢子菌的分子生物学介绍

  分子生物学在各医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推动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同时也为广大真菌学工作者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不少真菌学家已开始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犬小孢子菌的生物学和基因特征,以了解犬小孢子菌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与致病机制的关系并为临床快速确诊提供实验室依据。就较新研究论述如下:  Papini将从70只

关于犬小孢子菌的基本信息介绍

  犬小孢子菌是较常见的致病性真菌,由Gruby在1843年首次发现。常常是头癣、体癣和少数甲癣以及其他少见真菌病的病原菌。犬小孢子菌作为亲动物性真菌,在动物身上可以长期存在而不致病(尤其在猫、狗身上),而犬小孢子菌一旦感染人便造成皮肤或毛发的损害,危及人类健康。

犬小孢子菌的镜下形态介绍

  镜检可见多数大分生孢子,呈纺锤状,壁厚粗糙带刺,大小为(10~25)μm×(75~100)μm,有6个以上的隔,顶端像“帽子”样肥大。此外有棍棒状小分生孢子,菌丝有隔,常见球拍状菌丝,有时也可有破梳状菌丝和结节状菌丝。  直接镜检:病发感染为发外型可见圆形或卵圆形孢子密集成片而不排列成串,发内可

简述犬小孢子菌的培养特性

  在SDA培养基上25℃培养,菌落生长较快,初为白色至黄色绒毛样生长,2周后菌丝较多,像羊毛状,故又称羊毛状小孢子菌。此时菌丝可充满整个斜面,中央趋向粉末化,表面呈黄白色,有少数同心圆,背面红棕色,中央部显著,边缘部较浅。

关于犬小孢子菌的鉴别要点和临床意义介绍

  1、鉴别要点  应注意与奥杜盎小孢子鉴别。犬小孢子菌在玉米粉培养基上生长旺盛,产生更多的大、小分生孢子,而奥杜盎小孢子菌生长不良,孢子少。在PDA培养基上犬小孢子菌产黄色色素,奥杜盎小孢子菌产褚色色素 [1] 。  2、临床意义  犬小孢子菌可引起皮肤、毛发等部位感染、皮肤病变表现为周边伴有鳞屑

概述犬小孢子菌的临床学方面

  在意大利,犬小孢子菌是头癣最主要的病原菌(占90.5%),由此可见头癣是其首要临床表现,同时也有些临床表现较为特殊,Zoror报道1例犬小孢子菌所致的脓癣。为一8岁儿童,在头颈部形成一3cm×5cm大小的脓肿,无明显脱发,有触痛。同时,亦有婴儿和成人头癣临床表现可为糠疹样皮损的报道。同时犬小孢子

犬小孢子菌的流行病学方面

  犬小孢子菌是世界范围流行的致病性真菌,就北美地区而言,该地区100年前头癣的病原犬小孢子菌占首位,随后奥杜昂小孢子菌占居首位,以断发毛癣菌最常见,而今该地区犬小孢子菌发病率也有上升的趋势。其他国家对犬小孢子菌的流行情况变化也十分重视,各国和地区在真菌病流行病学研究中常对其进行统计,Hay经统计欧

犬小孢子菌致儿童头癣合并面癣 诊治病例分析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8 岁,头部脱发 1 月余,面部皮疹 1 周。 1 个月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头顶部出现脱发斑,未予 治疗。后脱发斑逐渐进展,受累区头皮出现较多鳞 屑。1 周前面部出现红色皮疹,伴痒。遂于本院就 诊。患儿平素体健。家中饲养有宠物猫,有搂抱亲 吻小猫的习惯,猫有脱毛现象。患儿

关于放线菌的孢子相关介绍

  孢子丝发育到一定阶段便分化为孢子。在光学显微镜下,孢子呈圆形、椭圆形、杆状、圆柱状、瓜子状、梭状和半月状等,即使是同一孢子丝分化形成的孢子也不完全相同,因而不能作为分类、鉴定的依据。孢子的颜色十分丰富。孢子表面的纹饰因种而异,在电子显微镜下清晰可见,有的光滑,有的褶皱状、疣状、刺状、毛发状或鳞片

关于放线菌的结构孢子的介绍

  孢子丝发育到一定阶段便分化为孢子。在光学显微镜下,孢子呈圆形、椭圆形、杆状、圆柱状、瓜子状、梭状和半月状等,即使是同一孢子丝分化形成的孢子也不完全相同,因而不能作为分类、鉴定的依据。孢子的颜色十分丰富。孢子表面的纹饰因种而异,在电子显微镜下清晰可见,有的光滑,有的褶皱状、疣状、刺状、毛发状或鳞片

关于球孢子菌病的治疗的介绍

  未经药物治疗的弥散性球孢子菌病常是致命的,如患有脑膜炎,则预后尤其不好。在确诊后的1个月中,感染患者的死亡率超过70%,不能确定治疗能否改变这一状况。低危患者的原发性球孢子菌病不必进行治疗,高补体结合滴度表示已发生播散,需要治疗。轻、中度非脑膜肺外受累,应当用氟康唑或伊曲康唑治疗,严重病例最好用

关于副球孢子菌病的病因介绍

   病原体和感染途径:   为双相真菌,真菌学分类为有丝孢菌,为自然界腐生菌。可能经呼吸道、消化道以及皮肤黏膜损伤处进入人体引起感染。实验室工作者可通过皮肤接种感染,但人与人之间不直接传染。   易感人群和发展:   本病多发生在中年人,男多于女。皮肤及黏膜损伤是本病的诱发因素。当身体抵抗力减弱而

关于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表现介绍

  本病绝大多数见于艾滋病患者和其他原因的细胞免疫抑制患者。发热、干咳和渐进性呼吸困难、低氧血症是本病主要临床症状。即使肺内出现大片炎症改变,但体征很少。影像学上早期呈弥漫性肺泡和间质浸润性阴影,迅速融合而成为广泛肺实变,可见支气管充气征。一般不累及肺尖、肺底和肺外带。如患者持续发热>96小时,经积

关于孢子丝菌病的基本信息介绍

  本病是由申克孢子丝菌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及其附近淋巴管的慢性感染,可引起化脓、溃烂及渗出。潮湿环境和腐烂草木有利于本菌的生长,当皮肤破损时病菌侵入,根据患者对该菌的暴露史及免疫状态不同,有不同表现。

关于肺孢子菌肺炎的简介

  肺孢子菌在分类学上长期以来被划归原虫,被称为卡氏肺孢子虫。2001年的国际会议上一致同意重新修改命名,以肺孢子菌代替卡氏肺孢子虫。临床上两类易感人群需要引起重视,包括HIV感染人群、尤其是外周血CD4+细胞

关于球孢子菌病的检查

  1.实验室检查  真菌直接镜检可见内有孢子的孢子囊。室温下真菌培养可见菌丝关节孢子。  2.血清学检查  (1)IgM(免疫球蛋白M) 本病的诊断指标为,急性感染患者大多数可在感染前4周内被检测出特异性的IgM,在2个月时消失,提示患者已经发生播散性感染。  (2)IgG(免疫球蛋白G) IgG

关于副球孢子菌病的发病机制的介绍

   原发性肺部感染多由吸入孢子引起。大部分患者无症状或亚临床症状,可自愈。少部分出现乏力、发热、咳嗽、痰中带血丝、胸痛和呼吸困难。病原菌直接感染或经淋巴、血行播散。皮损为小肉芽肿或溃疡愈后遗留瘢痕,造成畸形。原发感染经血行播散至肝、脾、小肠以及泌尿生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肌肉、骨骼、脏器,引起肉芽

关于副球孢子菌病的检查化验相关介绍

   1、直接镜检 取溃疡处渗出液、脓液、穿刺液等标本作氢氧化钾 涂片,可见圆形、厚壁10~60μm直径的芽生孢子,芽孢可以单生或多生、典型者为多生,芽孢小者1~ 2μm直径,大者10μm或更大。标本中发现形成特征性多芽体的大型(常>15μm)酵母菌。   2、真菌培养 在葡萄糖蛋白胨琼脂上25℃,

关于类球孢子菌病的临床表现介绍

  本病多发生在中年人,男多于女。皮肤及黏膜损伤是本病的诱发因素。当身体抵抗力减弱而又有病原菌入侵 [1] 时,不但局部发生病变,且可很快侵入淋巴和血液循环,引起内脏器官的病变口腔黏膜是常见的最先被感染的部位,其次是肺部,近位淋巴结可肿大。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将其分为皮肤黏膜型和内脏型。  1.皮肤黏

关于申克氏孢子丝菌的培养特点介绍

  此菌在所有常用的实验室培养基上都能生长,但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比在液体中更为丰盛。麦芽糖能促进生长。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上的生长也良好,特征性的棕黑色色素也看得最清楚。  在马铃薯斜面上于30℃培养时,第二天便出现带白色的丝状小菌落,以后逐渐增大和变黑,直到最后几乎成了黑色为止。菌落的表面呈羊毛状

关于类球孢子菌病的简介

  类球孢子菌病系由副球孢子菌引起的一种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疾病,好侵犯黏膜、皮肤、肺和淋巴系统。类球孢子菌病为流行病,本病手工业者发病较多,发病地区有从农村转向城市的倾向。在南美除智利及圭亚那外,各国都有报道。中国迄今未见报道本病的感染来源还不清楚。

关于肺孢子丝菌病的简介

  肺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孢子丝菌引起的肺部慢性真菌病,是常见的深部真菌病之一。  申克孢子丝菌属于真菌门,半知菌亚门、丝孢菌纲,丝孢菌目,丛梗孢科,孢子丝菌属,为双相型真菌,在组织内为酵母型,温室培养为菌丝型。

关于肺孢子丝菌病的免疫学检查介绍

  1.皮肤试验  皮内注射0.1ml1∶1000菌苗,24~48h出现结节为阳性。  2.血清学检查  血清沉淀素及凝集素阳性(滴度增高),补体结合试验阳性。  3.X线检查  病变类型不同,胸部X线表现不一。

关于申克氏孢子丝菌的免疫性介绍

  对抗感染的应答,既有体液的也有细胞介导的。在感染过程中,对抗酵母型的凝集素上升了。大约50%的病例有补体结合抗体。抗体效价的迅速上升表示预后良好。老的液体培养物的滤液(孢子丝菌素——sporolrichin)可使病畜产生特异性的迟发型过敏反应。

小孢子发生的定义

中文名称小孢子发生英文名称microsporogenesis定  义在异孢型植物中,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产生单倍体孢子的发育过程。应用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分化与发育(二级学科)

关于申克氏孢子丝菌的简介

  申克氏孢子丝菌(学名:Sporothrix schenckii)是一种全球常见的温感二形性真菌,也是Sporothrix属的唯一物种。申克氏孢子丝菌是引起孢子丝菌病的唯一病原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自土壤、腐木及植物表面可分离出本菌。申克氏孢子丝菌通过损伤的皮肤或粘膜感染人,可引起皮肤、皮下发生慢

关于申克氏孢子丝菌的形态和染色反应介绍

  申克氏孢子丝菌是一种二形的真菌,在组织中和在37℃培养时生长成酵母形态,但在30℃培养时则生长成丝状真菌。在30℃培养时,它能形成纤细、有横隔的分支菌丝,在短的支持菌丝上或直接在主菌丝的边上长出卵圆形的台轴分生孢子(sympodu—loconidia)。在脓汁中很难用显微镜找到此菌。在组织中有特

小孢子的定义和特点

在孢子分大小两形时其小形者称为小孢子,是不等分裂的产物。雄配子体的第一个细胞,单倍性的雄性繁殖细胞,常被称作单核/细胞花粉。

副球孢子菌病的鉴别诊断介绍

   根据临床表现、真菌学检查亦可结合组织病理发现特征性病原菌可确定诊断健康搜索 鉴别诊断: 皮肤黏膜淋巴管炎型应与皮肤结核肿瘤皮肤利什曼病鉴别;播散型应与结核病、肿瘤等鉴别。另外还应与其他深部真菌病如皮炎芽生菌病、球孢子菌病和组织胞浆菌病等鉴别。 治疗: 本病较顽固难治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局限

治疗肺孢子丝菌病的相关介绍

  1.碘化钾为治疗本病之首选药物  成人以10%碘化钾溶液,开始为每天3次,或碘化钾饱和溶液,开始10滴,每天3次,以后逐日增加5滴,直至每次40滴。病灶消失后继续服用1个月,以免复发。  2.碘剂过敏或无效者  (1)两性霉素B 本病毒副作用大,易引起发热、肝、肾、造血系统损害、低血钾等,应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