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所材料在梦天实验舱任务中获应用

10月31日15时37分,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中国科学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以下简称金属所)获悉,该所研究员马宗义团队研制的新型铝基复合材料成功应用在梦天实验舱太阳翼柔性展开机构关键部件、多个实验机柜转接件、电源散热载体、空间冷原子钟组光学基板等,共4种成分5种功能部件。 具体应用显示,梦天实验舱柔性太阳翼展开机构关键部件、实验机柜转接件采用了马宗义团队研制的高强、高韧、高耐磨铝基复合材料,电源散热载体等采用了高导热、低膨胀铝基复合材料,随舱搭载的空间冷原子钟组的多个光学平台、基板采用了马宗义团队研发的两种高尺寸稳定性的铝基复合材料。 据了解,梦天实验舱在天宫二号空间冷原子钟的基础上,载有世界上第一套由冷原子铷微波钟、冷原子锶光钟和一台主动型氢原子钟组成的空间冷原子钟组,构成在太空中频率稳定度和准确度最高的时间频率系统,将开展引力红移、精细结构常数测量等......阅读全文

中科院金属所研发新型仿生金属陶瓷

  记者1月30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与国内外科研团队合作,发明出一种具有高轻、高强、高阻尼性能的仿生材料——镁-MAX相仿生金属陶瓷。该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今日材料》上并已申请发明专利。  受自然界中贝壳、骨骼等天然生物材料的巧妙结构启发,中科院金属所科研人员选用了兼具金属和陶

中科院金属所开创物理制备多孔金属新方法

   一台真空热处理炉,一台服役12年还略带锈迹的真空机组,构成了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副研究员任伊宾探索多孔金属的全部家当。  “出来了!真的出孔了!”随着扫描电镜的聚焦过程逐渐清晰,任伊宾看到了金属样品表面均匀分布的孔隙,再也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  自2015年10月以来,任伊宾小组相继在国际杂志《真

中科院金属所制备超双亲聚氨酯海绵

  超双亲材料表面同时具有超亲水和超亲油的性能,是一种特殊的材料表面性质。近期,在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隋国鑫和副研究员刘冬艳的指导下,研究人员利用纳米纤维素和石墨烯的协同作用,通过浸涂法获得超双亲聚氨酯海绵。该超双亲海绵对水和油类的接触角为零度,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吸附水和油。该项成果为制备具有特殊

中科院金属所与空客签署合作协议

  近日,空中客车公司与中科院金属所正式签署科研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增材制造用粉/丝精益工艺和镁合金防腐研究方面开展合作。作为空客与中国整体科研合作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合作意味着空中客车公司与中国的科研合作进一步加强。  根据协议,空客和金属所将探索改进用于增材制造的粉/丝制造工艺,以便在保证航空

中科院金属所实现稀有与贵重金属回收循环利用

  记者5月21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该所建成了稀有与贵重金属循环利用基础实验室,实现高温合金中稀有与贵重金属分离、回收工作,建立了从高温合金废料中回收获得各种单质稀有、贵重金属元素的全面工艺及生产流程。  在基础研究方面,科研人员揭示了在高温合金电解过程中,钝性元素强氧化能力是电解过程的关

探访中科院金属所熔盐堆结构金属材料研究团队

   在能源供给日趋紧张,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尚无法完全取代化石能源的当下,发展核电成为多个国家的选择。然而,目前的第三代核电技术仍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其使用的铀资源储量也有限。  针对这一困局,中科院此前启动了先导A专项“未来先进核裂变能—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试图研发用钍做燃料发电的新一代核电。

中科院金属所所长:凝聚材料人才-服务国家经济

   “金属所奠基人之一师昌绪先生曾反复强调,科技工作者一定要有‘安、专、迷’的精神,对工作要做到‘安心、专注、痴迷’,这也是研究所多年来倡导的精神。”采访中,中科院金属所所长杨锐反复强调这种从事创造性活动的三境界:第一层境界是“安心”,“安心”是“专注”的基础,而如果达到“痴迷”的境界,人就会像分

基金委主任杨卫调研中科院金属所

   应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杨锐邀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中科院院士杨卫一行于7月25日下午来到金属所进行调研。  杨卫考察了钛合金实验室,听取了杨锐关于钛合金材料在航空航天中应用情况,以及在海洋、医用和汽车等新领域科研进展的汇报。随后,金属所副所长谭若兵介绍了大型锻件、精密管材、金属基

中科院金属所研制出砷吸附净水材料

  记者6月29日获悉,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研究员尚建库、李琦所领导的无机净水材料课题组近年来针对高效砷吸附净水材料进行了大量研究,研制出一种新型高效砷吸附净水材料。  研究人员首次提出一种简单有效的选择高效砷吸附材料的材料判据——材料的离子势,只有离子势为4到7之间的元素

中科院金属所氧化石墨烯实现绿色制备

  记者从中科院金属所获悉,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先进炭材料研究部提出一种电解水氧化的新方法,打破了150多年来通过强氧化剂对石墨进行氧化的传统思路,实现了氧化石墨烯的安全、绿色、超快制备。该成果于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上。  这里的氧化石墨烯是一种重要的石墨烯衍生物,最初主要作为宏量制备石

中科院金属所葛庭燧奖研金开始申请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成立于1953年,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新创建的首批研究所之一,现任所长卢柯院士。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设立“葛庭燧奖研金”,其宗旨是:为国内外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优秀青年人才提供在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开展

中科院金属所研发出新型仿生复合义齿材料

  保留了传统材料优异的生物相容性、耐腐蚀性和美学效果,拥有比传统材料更低的摩擦系数和更高的断裂韧性,且可批量机械加工……近期,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材料疲劳与断裂实验室研究员刘增乾、张哲峰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罗伯特·里奇及吉林大学开展合作,设计研发出新型氧化锆-树脂仿生复合义齿材料。  记者

中科院金属所多项成果应用于天和核心舱

  近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发射成功,中科院金属研究所(以下简称金属所)的多项材料技术成果在天和核心舱获得应用。  记者从金属所获悉,霍尔推力器腔体采用了由金属所研制的氮化硼陶瓷基复合材料,该腔体应用于核心舱电推进系统。  金属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陈继新介绍道,霍尔推力器中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非晶合金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张哲峰和刘增乾博士等从非晶合金的微观结构特征与变形机理出发,在理论上建立了合金成分、结构及力学行为与其弹性之间的定量关系并揭示了相关机理,上述关系解释了一些重要的实验现象并得到了大量实验数据的验证。  与晶态合金相比,非晶合金的结构很难清晰定量地被表征与描述,其力学行

中科院金属所等科研团队发现固态物质新结构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陈春林与日本东京大学教授Yuichi Ikuhara、重庆大学副教授尹德强等人合作,在陶瓷材料中发现了区别于晶体、准晶体和非晶体的固态物质新结构——一维有序结构(或称为一维有序晶体)。相关成果12月10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  固态

中科院金属所与辽宁对接先进钢铁材料加工技术

  近日,中科院沈阳分院联合辽宁省科技厅在中科院金属所举办了面向辽宁省钢铁、重型机械制造行业的“先进钢铁材料加工技术专题推介会”,30多家国有、民营企业的80多名代表就相关技术问题与研发团队进行了对接。   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李依依院士领衔的研发团队介绍了高铁刹车盘、耐磨耐热材料、高品质铸件、短流

中科院大化所金属载体界面结构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周燕副研究员、申文杰研究员等与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汪跃民教授、丹麦托普索公司Jens Sehested博士等合作,在铜催化剂活性位原子结构及反应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催化》上。  Cu/CeO2催化剂在水气变换、合成甲醇等

中科院金属所:研制出高性能柔性复合热电材料

  近期,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邰凯平课题组、研究员刘畅课题组与合作者研制出一种高性能碲化铋/单壁碳纳米管(Bi2Te3/SWCNT)柔性热电材料。相关研究成果11月19日在线发表《自然—材料》上。  热电材料是一种不需任何外力即可将热能与电能相互转换的绿色能源材料,可利用生活、生产中的废热发电

中科院金属所唐云龙获中国青年科技奖

  10月18日,2020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在浙江温州召开。会上举行了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颁奖仪式,100名青年科技工作者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其中,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唐云龙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 唐云龙致力于低维钙钛矿功能材料设计制备及其原子尺度结构特性研究,取得多项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仪器采购8台仪器设备

  近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中科院金属研究所仪器设备采购项目招标公告,具体详情如下:  中国仪器进出口(集团)公司(采购代理机构)受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委托,对下述货物及服务进行国内公开招标。现邀请合格的投标人前来投标。  1.招标编号:13CNIC03-8008  2.项目名称:中科院金属研

李志刚视察金属所

李志刚(中)视察金属所  7月14日,中央纪委驻中科院纪检组组长、中科院党组成员李志刚到中科院金属所视察工作。  金属所所长卢柯介绍了金属所总体情况,回顾了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的筹建历程以及实验室在学科发展、科研产出、人才队伍、平台建设、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工作进展。王忠明副所

中科院大化所研究揭示金属—分子筛类酶催化特性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刘中民院士和研究员魏迎旭团队,与研究员肖建平团队合作,在金属—分子筛局域结构和微环境在烷烃脱氢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 将金属引入到分子筛中,可以实现多种催化反应,如脱氢、加氢和氧化等。在某些反应中,分子筛不仅能够提供活性

中科院金属所十项核心技术入股山东钢企

  近日,中科院金属所与山东西王特钢公司签订股权授予和技术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中科院金属所将以十项核心技术入股西王特钢,成为这家香港上市公司的新股东;双方将致力于建立起从“供—产—学—研—售”的合作模式。中科院院士李依依认为,在科技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中科院金属所以技术入股,寻求成果转化与企业发展的双

中科院大化所等金属纳米团簇研究获新进展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杨学明、马志博团队与厦门大学郑南峰团队及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Hannu Hakkinen团队合作,通过低温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研究原子结构精确已知的Ag374纳米团簇的表面配体,获得亚分子水平超高分辨,结合DFT理论计算与模板识别算法,实现对表面配体形貌和结构以及团簇

记中科院理化所刘静团队:在液态金属海洋里遨游

刘静在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杨卫讲解科研成果。  我们徜徉在液态金属研究的海洋里,既因科学发现的收获而感到快乐,也因技术的突破而感到踏实。  近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刘静团队又提出了一种液态金属液固相变转印方法,可用于快速制造易于贴合到任意复杂形状表面的柔性功能电子器件。  直接利用液态金属

中科院成都生物所证实:水生植物浮萍能“吃”重金属

  [导读] 科技日报成都6月24日电(记者盛利)记者24日从中科院成都生物所获悉,该所赵海研究团队历时2年、通过近10万组数据对比研究证实:水生植物浮萍可替代目前公认废水处理能力最强的水葫芦,高效处理废水中的氮磷,并转化成高品质生物质材料。  有种浮萍能“吃”重金属  科技日报成都6月24日电 (

中科院金属所研发出可溶解于纯水铝合金材料

水力压裂技术是一项应用于低丰度、低渗透油气田的增效开采技术。施工过程中,需采用压裂球和桥塞等工具对不同作业层的施工管柱进行封堵。由普通合金制成的压裂球等工具如果滞留井中,会降低油井产能。日前,记者从中科院金属所获悉,该所已经成功开发出纯水中即可溶解的可溶铝合金材料,并且可调控该合金与

中科院高能所基于大科学装置的金属组学研究获进展

金属组学是系统研究生命体内自由或络合的金属/类金属的分布、含量、化学种态及功能的一门新兴学科。大科学装置可为金属组学研究提供卓越平台,发展新的金属组学研究框架。近日,中科院高能所李玉锋、周爱玉与东北大学于永亮等人合作,以硒超富集植物-堇叶碎米荠(Cardamine violifolia)单粒种子为研

中科院金属所研发出新型门可调阻变存储器

  近期,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以下简称金属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与国内多家单位合作,研究团队通过设计二维半导体与二维铁电材料的特殊能带对齐方式,将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与非隧穿型的铁电忆阻器垂直组装,首次构筑了基于垂直架构的门电压可编程的二维铁电存储器。相关研究成果11

中科院南海所:分析海洋底栖鱼类重金属镉累积机制

  记者从中科院南海海洋所获悉,该所张黎团队利用多重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研究海洋底栖鱼类中重金属镉累积方面获重要进展。相关成果近日相继发表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有害物质期刊》。  张黎团队开发了一种多重稳定同位素示踪方法,在实验模拟体系中人为添加重金属镉同位素,首次对海洋底栖鱼类从水相、沉积物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