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夏季延长20天,罪魁祸首竟是自己?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王春在团队发现以温室气体为主导的人类活动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北半球夏季长度增加的主要原因。相关研究以博士研究生林蔚为第一作者、王春在为通讯作者发表于《气候动力学》(Climate Dynamics)。 气候变化主要是由气候系统内部变率(ENSO等),自然外强迫(火山,太阳活动等)和人为外强迫(温室气体,人为气溶胶等)共同引起的。近年来,气候变化研究主要使用检测和归因方法识别长期气候平均状况或极端气候事件中人类活动影响的信号,这一主题也已经成为当前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最新研究发现,伴随着全球变暖的持续,全球夏季的温度和持续时间显著增加,然而目前尚缺乏利用最优指纹法等检测归因方法对夏季长度的变化进行检测与归因。 该研究基于Berkeley Earth观测资料,发现过去半个世纪北半球夏季长度每年增加0.39天。同时,基于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六阶段(CMIP6)......阅读全文

中科院海洋所破译海参基因组

  记者从中科院海洋所获悉,国际学术期刊PLoS Biology13日在线刊发了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杨红生研究员课题组和相建海、李富花研究员课题组主导,天津生物芯片技术公司、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等单位合作,由张晓军、孙丽娜、袁剑波等青年科研人员为共同第一作者,协力完成的研究论文“The sea c

中科院召开2013年夏季分院纪检组长会议

  7月23至24日,中科院2013年夏季分院纪检组长会议在大连召开。中央纪委驻院纪检组组长、院党组成员李志刚出席会议并讲话。各分院纪检组组长、副组长,合肥研究院、中国科大纪委书记、副书记,国科控股副总经理、院企业党组办主任,部分单位主管并从事审计工作的领导或同志,以及组局领导和有关同志等 50

中科院专家称PM2.5夏季污染与臭氧有关

  最近, PM2.5污染与臭氧的关联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说,在北京等城市,冬季霾的形成主要来源是供暖燃煤产生的污染气体,而在夏季,形成霾的关键词,除了高温、高湿、静风、逆温之外,还有“臭氧”。   在离地表20~30公里的高空,臭氧是阻止太阳紫外线辐射危害地球

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立项研究东亚夏季风变化规律

   日前,记者从中科院大气物理所获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气候变化与应对”专项批准了《全球变暖背景下热带关键区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东亚夏季风气候的影响研究》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文任首席科学家,带领一支来自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以及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专家组成的

中科院南海海洋所出版《计量海洋生态学》

  近日,由中科院南海海洋所研究员王友绍编著的《计量海洋生态学》一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据了解,计量海洋生态学是海洋科学中一门全新的交叉学科。该书以计量海洋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贯穿始终,对我国热带(如西沙)、亚热带(如大亚湾、珠江口)以及大西洋(西北臂)典型海域环境与生态学变化特征

中科院海洋所:水母毒素致死机制研究获进展

  日前,美国化学会出版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期刊《蛋白质组学研究杂志》以封面文章形式刊发了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李鹏程团队在水母毒素致死机制研究领域取得的新进展。该研究结果为研制水母蜇伤治疗药物以及应对重症水母蜇伤患者的急救提供理论指导。  水母蜇伤是全球普遍存在的严重的公共健康与安全问题之一。每年由水

中科院海洋所揭示海底峡谷内波动力机制

近日,中科院海洋所尹宝树研究团队基于超高分辨率非静力内波数值模式,揭示了我国东海西南部峡谷地形和黑潮共同调制下内潮和内孤立波的非线性演变和耗散过程,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Ocean Modelling上。 作为一种重要的中小尺度运动过程,海洋内波在物质输运和能量传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南

中科院海洋所改性黏土治理赤潮喷洒设备通过验收

  记者日前从中科院海洋所获悉,由该所研发、兖矿北海高岭土有限公司制作的改性黏土治理赤潮专用喷洒设备,在广西防城港市顺利通过专家验收。  据了解,该成果是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俞志明承担的“广西防城港核电厂一期工程取水海域赤潮生物球形棕囊藻暴发预警监测与改性黏土消杀设施建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性

中科院海洋所研究揭示板块俯冲起始机制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3/454881.shtm 海洋所科研人员与IODP351航次人员合影 近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孙卫东课题组李贺、孙卫东与综合大洋钻探(IODP)351航次首席科学家Arculus教授等IOD

中科院南海海洋所洪义国担任IBB杂志编委

近期,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LED重点实验室的专家洪义国应邀担任了国际期刊《国际生物退化和生物降解杂志》(International Biodeterioration Biodegradation,IBB)编委,任期到2011年。作为编委,洪义国主要负责稿件审核、推荐本研究领域原创性和最好的稿件,以及

牡蛎基因组测序项目在中科院海洋所正式启动

牡蛎基因组测序项目(OGP)日前在中科院海洋所正式启动。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介绍,开展牡蛎全基因组测序和组学研究,揭示牡蛎各种特异性状的基因组学基础,可以提升贝类和海洋基因组学研究水平,促进发展贝类养殖产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是牡蛎的故乡,分布有近20种牡蛎。牡蛎是一种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

中科院南海海洋所首次育出最大双壳贝类

  中科院南海海洋所研究员喻子牛等人,通过优化和创新亲本暂养促熟、诱导配子排放、受精孵化、幼虫培育、虫黄藻植入、附着变态、稚贝中间培育、幼贝育成等技术环节,成功培育出砗磲幼贝,从而为砗磲的种群资源恢复、岛礁生态系统重建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同时,研究人员在繁育过程中突破了关键瓶颈技术,为砗磲苗种生产

南海海洋所发现南海珊瑚礁夏季是大气二氧化碳的源

  日前,由中科院南海海洋所珊瑚礁及其环境记录研究团队撰写的《南海珊瑚礁夏季是大气CO2的源》一文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科学通报》2011年第6期上。  分布于热带海洋的珊瑚礁长期以来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关于现代珊瑚礁究竟是大气CO2的“源”或“汇”还存在较大的争议。南海珊

中科院海洋所研制成深海热液冷泉观测潜标

  日前,中国科学院海洋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栾锡武课题组成功研制出深海热液冷泉观测潜标。该潜标能够根据预定程序或外部指令下潜到热液或冷泉区,利用其携带的传感器对热液或冷泉喷口区的温度、盐度、压力等参数进行现场测量,并及时将测量数据传送回控制中心。  据介绍,日前,科研人员在三亚海域对其自

中科院海洋所卡拉胶海藻课题列入国家海洋公益项目

由中科院海洋所刘建国研究员主持,国家海洋局一所等单位参加 “高产卡拉胶海藻的规模栽培、高值加工与近海环境治理新技术示范”课题,日前列入国家海洋公益项目,这是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首次获得国家海洋公益项目立项课题。 这一课题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刘建国研究员主持,国家海洋局一所等单位参加。课题拟开展热带产

中科院海洋所荣成蜊江海洋蔬菜研发基地揭牌仪式举行

  7月6日,中科院海洋所-荣成蜊江海洋蔬菜研发基地揭牌仪式在荣成市蜊江水产有限责任公司举行。海洋研究所党委书记王启尧,荣成市副市长王洪晓,农业部渔业局科技处副处长王雪光,威海市科技局局长高同璞,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杨鸣等领导出席,50余位企业负责人与养殖户参加了仪式。  

海洋沉积物从陆到海的输运过程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国际地学期刊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以研究论文形式,在线刊发了中科院海洋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于兆杰的海洋沉积物由陆到海输运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  该研究瞄准西太平洋-东印度洋-青藏高原大三角区内以“陆源风化-环流演变-气候变化”为中心的多时间尺度

夏季产品运输要点

联免疫试剂盒在国际上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ELSIA试剂盒很快就会变成试剂盒中的主流产品,ELISA试剂盒在国内生命科学研究领域,需求量是巨大的,市场拥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但想要得到长足发展,除了在产品的质量和价格上取胜,还得配备完善的售后,而这正是我司的经营理念和成功经验。夏季就快到了,我司产品如何

中科院南海海洋所项目获CCF华为胡杨林基金资助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周巍主持申报的CCF—华为高性能计算优秀青年创新基金项目“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提高极端海洋气象灾害短临预报预警技术”获2021年度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华为胡杨林基金资助。  据悉,“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提高极端海洋气象灾害短临预报预警技术”项目立足于“一

中科院海洋所最新研究查清南黄海海域浒苔沉降区

近日,从中科院海洋所获悉,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一项最新研究,查清了南黄海海域绿潮后期大量漂浮绿藻的沉降区,并揭示了沉降区生态环境在绿潮发生前后发生的独特变化。相关成果发表于学术期刊《环境科学与技术》上。 据介绍,大规模绿潮暴发后期,会有大量漂浮绿藻在南黄海海域沉

中科院海洋所建立海水小球藻光合产氢新方法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刘建国团队在海水藻株光合产氢方法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目前,诱导微藻光合产氢常用的两步法需多次配制培养基,且离心耗能过大并易造成污染,因此迫切需要寻求新的产氢

中科院海洋所:首套深海多通道拉曼光谱探测系统

  近日,Deep-Sea Research Part I: Oceanographic Research Papers在线发表了题为Development and deployment of lander-based multi-channel Raman spectroscopy for in-

第九届西太平洋国际研讨会在韩国釜山召开

  5月9日至12日,“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西太平洋第九届国际科学研讨会”在韩国釜山召开。依托于中科院南海海洋所的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王东晓研究员应邀参加。   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西太分委会是该地区最重要的政府间海洋组织,其对于制定地区海洋科学和观测合作框架、推动海洋科学及观测事务的

李志刚视察南海海洋所

  6月9日下午,中央纪委驻中科院纪检组组长、中科院党组成员李志刚视察南海海洋所。  中科院巡视工作办公室主任李晓光向南海海洋所班子成员反馈了院巡视组于4月19—21日对所党政领导班子巡视的基本情况,张偲、黄良民等领导班子成员针对反馈意见作了表态和发言。李志刚充分肯定了南海海洋所近年

球磨机夏季的工作常识

球磨机的工作环境不同,采用的降温方式也会有所不同,有些选厂的球磨机在室内工作,而有一些对于给球磨机降温的问题,在夏日应特别引起选厂的注意和重视。郑矿机器从事选矿设备制造和销售多年,特别是在球磨机制造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下面介绍一下球磨机在夏季作业时注意事项:在室外工作的球磨机,工作环境更加恶劣,更

夏季当心凉席皮炎

除了注意凉席本身的品质,夏季还要当心凉席皮炎。 凉席引起皮炎通常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受到凉席缝中螨虫叮咬,这种“螨虫皮炎”跟人类蠕形螨引起的酒渣鼻、痤疮等不同,通常由尘螨引起。还有一种是因为对凉席材料过敏,接触部位产生红斑。 织物席(冰丝、亚麻席等)建议每天晾晒,每周擦拭或清洗。 清洁竹席可先用温毛巾

2022年海洋科学专题营在青岛举办

 营员云上大合影  海洋所供图山西省营员正在认真观看直播  海洋所供图介绍中科院海洋所所史馆    海洋所供图在潮间带开展海洋生物采集   海洋所供图进行牡蛎解剖实验直播   海洋所供图  “云”游“科学”号海洋综合考察船   海洋所供图7月25日,2022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海洋科学专题营中科院海洋

首次发现气候变暖引起鳗草南界北移现象

 气候变暖使温带海域鳗草地理分布南界北移   课题组供图9月18日,记者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获悉,国际学术期刊Cell子刊iScience在线刊发了该所研究员周毅团队新研究成果,研究首次发现了气候变暖致使鳗草地理分布南界北移的现象,揭示了全球气候变化对海草床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全球变暖将使许多物种的地

Ecotoxicology专刊发表南海海洋所海洋生态研究成果

  7月21日,20篇“国际生态毒理研讨会”(中科院南海海洋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会议论文,在国际著名的Ecotoxicology杂志上以专刊(Special Issue: South China Sea Ecotoxicology)的形式发表。作者来自中科院南海海洋所、香港大学

庆祝海洋所成立60周年系列学术报告会拉开帷幕

  7月16日,庆祝中科院海洋所成立60周年系列学术报告会——2010年度学术月活动拉开帷幕。   海洋所副所长侯一筠主持开幕式并致辞,秦蕴珊院士、胡敦新院士,所长助理杨红生、王凡,以及200余名科研人员和学生参加了学术报告会。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吴德星教授、赵美训教授应邀分别作了“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