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关于荧光素酶的基本介绍

萤光素酶(英文名称:Luciferase)是自然界中能够产生生物荧光的酶的统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一种学名为Photinus pyrali'的萤火虫体内的萤光素酶,萤火虫发光的腹部或海洋的蓝色发光波浪将大自然中生物发光奇迹呈现于世。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早期,这一现象被认为是发展生物分析的有力平台。1991年,Promega发布了第一代萤光素酶分析产品,并启动了基于萤光素酶的进一步创新计划,通过持续致力于研究和创新生物发光系统建立了各种不同的分析技术 [1] 。......阅读全文

关于荧光素酶的基本介绍

  萤光素酶(英文名称:Luciferase)是自然界中能够产生生物荧光的酶的统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一种学名为Photinus pyrali'的萤火虫体内的萤光素酶,萤火虫发光的腹部或海洋的蓝色发光波浪将大自然中生物发光奇迹呈现于世。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早期,这一现象被认为是发展生物分

关于荧光素钠的基本介绍

  荧光素钠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20H10Na2O5,橙红色粉末,无气味,有吸湿性;易溶于水,溶液呈黄红色,并带极强的黄绿色荧光,酸化后消失,中和或碱化后又出现,微溶于乙醇;最大吸收波长(水)493.5nm。

关于荧光产生的基本介绍

  从电子跃迁的角度来讲,荧光是指某些物质吸收了与它本身特征频率相同的光线以后,原子中的某些电子从基态中的最低振动能级跃迁到较高的某些振动能级。电子在同类分子或其他分子中撞击,消耗了相当的能量,从而下降到第一电子激发态中的最低振动能级,能量的这种转移形式称为无辐射跃迁。由最低振动能级下降到基态中的某

关于荧光效应的基本介绍

  荧光效应是指当高能x射线光子激发出被照射物质原子的内层电子后,较外层电子填其空穴而产生了次生特征x射线(或称二次特征辐射)的现象。因其本质上属于光致发光的荧光现象,即与短波射线激发物质产生次生辐射的荧光现象本质相同,故称为荧光效应,也称为荧光辐射。

关于荧光检测的基本介绍

  荧光检测是一种自然发光反应,通过荧光素酶与 ATP进行反应,可检测人体细胞、细菌、霉菌、食物残渣,在15秒钟内得到反应结果。光照度通过专用设备进行测量,并以数字形式予以表示,在1975年首先被应用到食品工业中,在1985年在化妆品制造业中得到应用。

关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基本介绍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具有降压作用,可以延缓和逆转心室重构,阻止心肌肥厚的进一步发展,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心功能,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还能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临床上常用的ACEI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福辛普利、雷米普利等。

荧光素和荧光素酶是什么

荧光素也就是FDAFDA可透过细胞膜并作为荧光素积蓄在活细胞内。由于荧光素较BCECF或Calcein的亲水性低,因此荧光素从细胞中渗漏的量也高。FDA也可用于流式细胞仪。荧光素的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488nm和530nm。荧光素酶(英文名称:Luciferase)是自然界中能够产生生物荧光的酶的统

关于抑制素的基本介绍

  抑制素是糖蛋白激素,由α与β亚单位经过两个硫键相连组成。于1932年,McCullagh在睾丸提取物中发现。抑制素源于睾丸支柱细胞的一种大分子多肽,具有强烈的抑制FSH分泌的作用,但对LH的分泌仅具轻微的抑制作用。抑制素由卵巢颗粒细胞分泌,相对分子质量为32000。抑制素可以反馈抑制垂体前叶促卵

关于玉米素的基本介绍

  玉米素(Zeatin)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10H13N5O。外观为白色结晶或粉末,难溶于水,溶于醇和DMF。无毒,小鼠急性口服LD50>1000毫克/千克。是植物体内天然存在的一种天然细胞分裂素。它是从甜玉米灌浆期的籽粒中提取并结晶出的第1个天然细胞分裂素。已能人工合成。生产中使用的外源

关于抑素的基本介绍

  一类由细胞自身产生的、终止细胞增殖的信号分子,在成体形态稳定性的维持结构中,起着一种信息的作用。  动物的各器官、组织中所含的一种特异的抑制细胞分裂物质(W.S.Bullough,1962)。当某器官(组织)因受伤而抑素物质减少和抑制力下降时,则伤口附近的细胞趋向于旺盛分裂。表皮中的此种物质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