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环境所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揭牌

地球环境所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揭牌。 回顾介绍老一代科学家的科研工作事迹。 学习参观老一代黄土研究科学家的事迹展览。 照片均由张行勇摄11月11日,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修班开班仪式暨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黄土高原国家野外站洛川主站举行。中科院西安分院分党组副书记詹瑞,中科院地球环境所党委书记、所长孙有斌,延安市科协副主席张彦强共同为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揭牌。中科院地球环境所纪委书记孟繁东主持仪式。 孙有斌在致辞中指出,洛川黄土是认识东亚季风变化及其与全球气候联系的中国黄土标准剖面,更是以刘东生院士、张宗祜院士、安芷生院士为代表的黄土科学家长期艰苦奋斗过的地方。此次研究所以黄土高原国家野外站和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为依托建立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目的是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扬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内核的科学家精神,同时传承发扬好“如履薄......阅读全文

刘晓东任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所长

刘晓东  据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网站消息:根据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试行轮值所长制实施方案,刘晓东任地球环境研究所执行所长(任期2年);周卫健、刘禹、曹军骥任地球环境研究所副所长(任期2年)。刘晓东,男,博士,研究员。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理事,《第四纪研究》

丁仲礼视察地球环境研究所

  7月22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视察地球环境研究所。   丁仲礼听取了地球环境研究所所长刘禹研究员作的工作汇报,对地球环境研究所的发展历程、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领导班子建设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代表院党组对地球环境研究所全体干部职工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

詹文龙视察地球环境研究所

        7月21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詹文龙视察地球环境研究所。   詹文龙一行首先参观了西安加速器质谱中心,随后听取了刘禹所长的工作汇报。刘禹重点汇报了地环所试行马普模式以来在科研目标凝练、人才培养和吸引、基础设施建设和科研成果等方面的主要成效。   詹文龙对地球环境研究所

北大郑玫教授访问地球环境研究所

  受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曹军骥研究员邀请,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郑玫教授于11月26日以“Understanding Sources of Aerosol Using Geochemical Tools”为题,为地球环境研究所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做了专题讲座。   郑玫教授首先

中科院地质地球所油气勘探技术再获进展

   含油气盆地都会在地表或近地表呈现油气的渗漏信号。这些油气信号在地表地球化学中被称为油气异常。在油气勘探技术系列中,地表油气地球化学是一种廉价、快速和直接的勘探手段。  虽然经过80多年的发展,但油气异常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地表干扰可造成“假异常”;二是地质条件的影响使得“真异常消失”;三是油

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正式揭牌

  4月22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遥感地球所,RADI)在京举行组建工作报告会,正式揭牌。全国政协副主席、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王钦敏,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出席报告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孙鸿烈、曾庆存、欧阳自远、李德仁、童庆禧、薛永祺、姚檀栋等院士,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

北京兴东达泰向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供应总碳分析仪

         日前,北京兴东达泰公司收到中科院地球环境所CM150总碳,总有机碳分析仪系统订单。所供产品用于高精度地质环境碳分析.         CM150 系统,用于高精度固体和液体样品中的各种碳含量分析,其独有的光度库仑技术为用户提供了微克级的高分析精度。此产品为国际海洋组

中科院大气所公众科学日:地球不要再变热啦!

         小朋友从志愿者手中接过小冰人,把它们统一摆在企鹅冰雕的周围,等待它们的慢慢融化。“融化的冰雕象征饱受温室效应折磨、正在哭泣的世界。”5月19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公众科学日活动上,小朋友们对全球变暖的影响有了更深的感受。“地球不要再变热啦!”“赶紧给地球安个空调吧!”……在了

中科院遥感地球所揭牌-建天空地立体观测系统

中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王钦敏(右三)、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左三)等为中科院新整合组建的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揭牌。图为大会开幕前的中国特色文艺表演。  4月22日下午,中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王钦敏、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等为中科院新整合组建的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揭牌。  新研究所是在中科院原遥

三所青促会2014联合学术论坛在地球环境所举行

  8月29日至31日,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文献情报中心青年创新促进会一行8人对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进行了交流访问,并举行了青促会2014年联合学术论坛。来自三个单位共13名会员分别就黄土高原过去400年气候变化、土壤干层、生态治理,兰州和泥河湾盆地古环境演变、青海湖介形虫和南海

地球环境所揭示快速升温导致澳大利亚野火剧增

  野火与人类生存、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等息息相关,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澳大利亚是世界上野火灾害最频繁的国家之一。2019/2020年冬末到夏季,澳大利亚东部广大地区发生了毁灭性大火,造成了巨大生命和财产损失。尽管易燃的植被类型和季节性明显的气候条件使澳大利亚东部和北部成为了世界上最容易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Jimin-Yu博士访问地球环境所

  Jimin Yu博士作学术报告  9月16日至19日,应金章东研究员邀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Jimin Yu博士访问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并作学术报告。  Jimin Yu博士作了题为Loss of carbon from deep sea since the last

地球环境所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揭牌

地球环境所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揭牌。 回顾介绍老一代科学家的科研工作事迹。 学习参观老一代黄土研究科学家的事迹展览。 照片均由张行勇摄11月11日,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修班开班仪式暨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黄土高原国家野外站洛

地球环境所研究表明水汽分子促进雾霾频发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铁学熙团队近期研究指出,大气中的水汽分子对中国东部严重的霾污染起到了放大器的作用,造成了霾污染的爆发性增长。地球环境所研究表明水汽分子促进雾霾频发  铁学熙团队通过观测与模式结合研究,首次阐明:大气中的水汽分子和细颗粒物同样受到近地边界层的压抑,从而限制了水汽分子和细颗粒

地球环境所亚洲古粉尘变化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

  亚洲内陆干旱化历史悠久,与干旱环境密切联系的亚洲古粉尘被认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的反馈因子,因而在古气候与古环境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已有的海洋与陆地风尘记录表明,上新世以来亚洲内陆干旱化加剧,亚洲古粉尘通量在构造时间尺度上呈显著增加的趋势,但其变化机制仍不甚清楚。   最近,

地质地球所研究拉张环境的下造山机制

地质地球所以河套地堑和鄂尔多斯北部为例研究拉张环境的下造山机制   早期研究表明,华北克拉通东部晚中生代到新生代经历了岩石圈的破坏(减薄),然而克拉通西部具有负的布格异常、低的地热流值,标志着华北克拉通西部仍然是稳定的,特别是鄂尔多斯块体。克拉通西部由北部的阴山造山带和南部的鄂尔多斯块体组成。河套

地球环境所就黄土高原治理发表新观点

  7月4日,国际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刘强及导师陈怡平研究员的观点文章。该文指出,中国黄土高原地区总面积大约648,700平方公里,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沟壑纵横,长度大于500m的沟道就2

地球环境所叶片水同位素生态水文研究获进展

  植物叶片水同位素比值为现代生态水文研究和植物衍生的有机生物指标古环境研究建立联系,成为现代生态学和古环境研究的桥梁。因此,探究叶片水氢和氧同位素比值的控制因素和差异性响应,不仅可以促进生态水文的发展,而且有助于推动有机生物指标的古环境和古气候指示意义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通过沿海

中科院地质地球所揭示全新世地磁场极端变化

  中科院地质地球所特提斯研究中心古地磁与年代学学科组博士后蔡书慧和该所合作导师朱日祥、邓成龙、秦华峰、潘永信及山东大学合作导师靳桂云、美国合作导师Lisa Tauxe等,对采自山东、辽宁、吉林、浙江、河北等中国东部地区的考古样品开展了详细的古强度研究,建立了第一条东亚全新世地磁场强度变化参考曲线,

李世杰任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副所长

    据中科院人事局网站通知,中科院近日任命李世杰为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副所长(任期服从年龄);免去任小庄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副所长职务。     李世杰简历     1970年参加工作;     1978.09-1982.07,南京大学地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地貌与第四纪

自然指数:中科院地球和环境科学全球排名第一

   7月2日公布的自然指数新数据显示,中国在地球和环境科学领域发表的高水平科研成果呈激增之势。相关产出在2012年到2017年间增长了95%,由此取代英国,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位。中国科学院则是该领域全球首屈一指的科研机构。 最新出版的《2018自然指数—地球和环境科学增刊》刊登了这些发现

自然指数:中科院地球和环境科学全球排名第一

7月2日公布的自然指数新数据显示,中国在地球和环境科学领域发表的高水平科研成果呈激增之势。相关产出在2012年到2017年间增长了95%,由此取代英国,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位。中国科学院则是该领域全球首屈一指的科研机构。 最新出版的《2018自然指数—地球和环境科学增刊》刊登了这些发现,并展

中科院城市环境所试水“率先行动”

   最近,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的18名研究人员签订了一份特别的任务书。这份任务书围绕“数字城市环境网络”的研究主题,对研究人员制定了详细的工作任务和考核指标。  这是城市所为“率先行动”计划制定的具体方案之一。  城市环境研究所所长朱永官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作为科研领域的一名‘新

中科院安光所环境光学科技创新纪实

开放式非接触遥测生态环境痕量气体在线监测仪器  借力平台 夯实基础  为了加快环境光学创新发展过程,中科院安徽光机所(简称安光所)依靠四家主管部门支持,亦即中科院、环保部、科技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多方争取社会资源,构建环境光学创新平台。  2003年,安徽省科技厅支持安光所建设“安徽省环境光学监测技

中科院地球化学所1017万元仪器采购大单揭晓

  招标编号:OITC-G12023339   采购人名称: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采购代理机构全称:东方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   采购项目名称: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12年实验室设备采购项目   定标日期:2012年11月6日   招标公告日期:2012年10月9日  

地球环境所等在北天山山麓黄土来源研究中获进展

  尽管国内外学者在中亚黄土的年代学与古气候重建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但该区黄土的来源仍存在较大争议,有待进一步探索。近日,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亚黄土研究组联合福建师范大学、伊朗霍尔木兹甘大学、德国马普化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定量恢复中亚北天山黄土的物质来源,明确山麓冲洪积物、沙漠与黄土三者之间的成

地球环境所研究指出初级能源消费对全球增温有贡献

  当前主流学术观点认为全球增温是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结果。但大规模人类排放之前的全球气候变化,仍需太阳辐射等外部驱动来触发。十年尺度太阳活动往往对局地或全球气候变化具有强烈影响,可见太阳辐射对地球环境变化具有重要调制作用。人类能源消费对局地气候具有重要影响,在能源消费集中的地区往往形成“热岛效应”。

地球环境所曹军骥研究员当选国际气溶胶学会执委

  第八届国际气溶胶大会(International Aerosol Conference)于8月29日至9月3日在芬兰赫尔辛基市召开,约有1500人参加了此次大会。本次大会共安排5个大会报告、536个口头报告和734个海报。国际气溶胶大会自1984年以来每4年举办一次。此次大会是历年

记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氩氩年代学团队

   “这是我从格尔木带来的黑枸杞。”当记者对氩氩年代学实验室主任王非斟上的一杯“黑茶”一头雾水时,王非这样解释道。“那您经常到格尔木这样比较偏远的地区工作吗?”记者随即追问。“对,因为特殊的工作性质,我经常深入到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有些甚至是人迹罕至的无人区。”王非说。  王非从事的氩氩岩石测年研

地球环境所等在印度季风降水变率与机理研究中取得进展

  印度季风是全球最强盛的热带季风气候系统,其降水变化对南亚地区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过去对印度季风气候变化的认识大多数来自于海洋沉积物的研究,主要是根据印度洋上涌流强度变化所指示的夏季风风场强度来反演和重建。然而,对区域社会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的大陆季风降水变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