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地化所喀斯特地区土壤汞的迁移及转化研究取得进展

......阅读全文

地化所汞污染土壤修复研究取得新进展

  汞是一种人体非必需的有毒重金属元素,具有很强的挥发性、移动性、生物累积性和神经毒性。上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爆发的一系列汞中毒事件,如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湾爆发的水俣病事件就是由于当地居民食用了甲基汞超标的海产品所引起的。据不完全统计,此次事件造成了上千人死亡,上万人健康受到严重

地化所汞蒸汽暴露的标记物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冯新斌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在汞蒸气暴露的标记物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通过实验室模拟研究和大量实测结果的拟合,认为职业暴露工人的头发可以作为汞蒸气暴露的良好标记物,为准确评价职业汞蒸气暴露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和理论依据。  对于

地化所表层喀斯特作用过程研究获进展

  随着温室气体排放的加剧以及随之而来的全球变暖等一系列全球变化问题,全球碳循环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与喀斯特作用过程相关的碳循环,作为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显著地影响着全球碳收支。喀斯特作用碳循环是“水-岩(CaCO3)-气(CO2)一生”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伴随着一系列

地化所汞同位素示踪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期,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冯新斌研究员带领研究团队在利用汞同位素示踪汞污染源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为准确解析和评估环境流域中污染物的来源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和理论依据。  汞是环境中毒性最强的重金属之一。环境汞污染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作为中

地化所在喀斯特筑坝河流富营养化机制的研究中取得进展

  生物碳泵(BCP)将溶解无机碳(DIC)转化为内源有机碳(AOC),是形成长期稳定碳酸盐风化碳汇的关键机制。DIC施肥效应可增加BCP的强度。富营养化作为BCP的一个特殊阶段,是地表水环境的主要问题之一,表现为水质差,有害蓝藻大量繁殖。通常认为,富营养化的控制元素是氮(N)和磷(P),而BCP的

地化所等在大米甲基汞汞同位素研究中取得进展

  汞的形态不同,其毒性差异很大。图1.万山汞矿区大米样品甲基汞和无机汞的汞同位素值图2.食用大米甲基汞暴露人群头发汞同位素特征及与食鱼人群对比  甲基汞是毒性最强的汞化合物,具有高神经毒性、肾脏毒性、心血管毒性、生殖毒性和免疫系统效应等毒性。国际学术界普遍认为,食用鱼肉和水产品是人体甲基汞暴露的主

地化所汞矿区汞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Hg在自然界有7个稳定同位素,分别为196Hg、198Hg、199Hg、200Hg、201Hg、202Hg和204Hg,其质量数变化达4%。近年来,随着新一代多接收器质谱仪(MC-ICP-MS)的开发应用以及新提纯技术的进步,使得高精度测定Hg同位素成为可能。从本世纪初Klaue等

土壤所环境纳米粒子及重金属迁移研究取得进展

  近年来,运用环境纳米材料修复污染场地和地下水受到广泛关注并取得良好效果,其中纳米羟基磷灰石(nHAP)由于其对重金属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常被用于固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中的重金属。但国际上关于nHAP及其携带重金属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归趋等次生环境安全问题未见报道。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周东

地化所稻米中汞的分布特征及赋存状态研究获进展

  汞污染区稻米富含甲基汞是一个普遍现象,稻米甲基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汞的毒性与其化学结构(分子结构)密切相关,如:二甲基汞衍生物是剧毒物质,硒化汞可在生物体内富集但毒性较小,氯化甲基汞的毒性是半胱氨酸甲基汞的10倍以上。由于甲基汞与巯基(-SH)间具有极强的亲和力,因此,游离的甲基汞(

地化所水稻富集甲基汞机理研究取得新成果

  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冯新斌研究员带领的汞课题组早期研究发现,我国西南汞矿区食用稻米是农村居民甲基汞暴露的主要途径,这一研究成果打破了传统的“食用鱼类等水产品是人体甲基汞暴露的主要途径”的国际共识。自此,稻田生态系统汞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成为当前该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