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奈瑟菌肺炎的病因

脑膜炎[1]奈瑟菌又称脑膜炎双球菌(diplococcusintracellularis),为需氧的革兰阴性球菌,呈肾形或豆形,常成对排列。普通培养基上不生长,通常采用血液琼脂或巧克力琼脂培养。细菌在5%~10%CO2,温度为35~37℃,湿度为50%的环境下生长良好。选择性培养基有利于痰标本中脑膜炎奈瑟菌的分离和鉴定。如改良Tayer-Martin(MTM)琼脂含有多种抗生素能抑制生长较快的其他微生物生长,从而有利于脑膜炎奈瑟菌的生长。本菌对寒冷、干燥及消毒剂极为敏感,于体外易自溶,故采集标本后必须立即送检。鉴定脑膜炎奈瑟菌主要依据形态学表现、革兰染色、对葡萄糖和麦芽糖的氧化利用和免疫反应(血清学试验,如检测特异性荚膜多糖)等。脑膜炎奈瑟菌是典型的革兰阴性球菌,其细胞膜的外膜层含有脂多糖内毒素。根据菌体荚膜层的多糖,目前至少可分成13种血清型,其中A、B、C、X、Y、Z和W-135型在临床上日趋重要。......阅读全文

脑膜炎奈瑟菌肺炎的病因

  脑膜炎[1]奈瑟菌又称脑膜炎双球菌(diplococcusintracellularis),为需氧的革兰阴性球菌,呈肾形或豆形,常成对排列。普通培养基上不生长,通常采用血液琼脂或巧克力琼脂培养。细菌在5%~10%CO2,温度为35~37℃,湿度为50%的环境下生长良好。选择性培养基有利于痰标本中

脑膜炎奈瑟菌肺炎的症状体征及病因

  症状体征  脑膜炎奈瑟菌肺炎临床过程无特殊性,因而临床上易漏诊。表现为咳嗽、咳脓痰或泡沫痰、胸痛、畏寒、高热以及相伴出现的肺突变、湿啰音等变化。若在人群集中的地方如军营、学校、托儿所或医院中同时出现许多细菌性肺炎病例时应警惕本病的可能,若在痰涂片上发现中性粒细胞内有革兰阴性肾形双球菌,应高度怀疑

脑膜炎奈瑟菌肺炎的简介

  脑膜炎奈瑟菌肺炎,是继发于脑膜炎奈瑟菌败血症的一种少见的化脓性迁徙合并症。脑膜炎奈瑟菌可作为原发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引起原发性脑膜炎奈瑟菌肺炎。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直接从空气传播,呼吸道感染了流感病毒或腺病毒的人群具有易感性。

脑膜炎奈瑟菌肺炎的症状体征

  脑膜炎奈瑟菌肺炎临床过程无特殊性,因而临床上易漏诊。表现为咳嗽、咳脓痰或泡沫痰、胸痛、畏寒、高热以及相伴出现的肺突变、湿啰音等变化。若在人群集中的地方如军营、学校、托儿所或医院中同时出现许多细菌性肺炎病例时应警惕本病的可能,若在痰涂片上发现中性粒细胞内有革兰阴性肾形双球菌,应高度怀疑本病,确诊依

脑膜炎奈瑟菌肺炎的诊断检查

  诊断:原发性脑膜炎奈瑟菌肺炎的临床表现与肺炎球菌肺炎类似,表现为咳嗽、咳脓痰或泡沫痰、胸痛、畏寒、高热,以及相伴出现的肺实变[2],湿啰音等体征变化。早期常有咽喉炎表现。X线表现无特异性,包括斑片影的支气管肺炎和大叶浸润,常见于下叶或右中叶,约20%病例伴有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临床需注意与肺炎球菌

脑膜炎奈瑟菌肺炎的病理生理

  脑膜炎奈瑟菌的免疫反应是复杂的。新生儿体内的杀菌抗体在出生6个月后消失;儿童和青春期少年,无论是患严重脑膜炎奈瑟菌感染,还是亚临床感染,或上呼吸道有非致病的脑膜炎奈瑟菌共生,均可刺激机体产生杀菌抗体。杀菌抗体在补体C促进下可免疫溶解致病菌。缺乏针对某种特异性血清型的杀菌或荚膜抗体的个体,易于发生

治疗脑膜炎奈瑟菌肺炎的相关介绍

  1.抗菌药物治疗  青霉素即使应用小剂量对多数病例也是有效的,并发脓胸或其他并发症患者仍可选用青霉素,但剂量应加大。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莫西沙星、氯霉素。第三代头孢菌素中的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磺胺嘧啶,利福平等对本病也有较好的疗效。  2.对症支持治疗  包括给氧、保暖、保持呼吸道的湿化和通畅

脑膜炎奈瑟菌肺炎的病因及流行病学

  病因  脑膜炎[1]奈瑟菌又称脑膜炎双球菌(diplococcusintracellularis),为需氧的革兰阴性球菌,呈肾形或豆形,常成对排列。普通培养基上不生长,通常采用血液琼脂或巧克力琼脂培养。细菌在5%~10%CO2,温度为35~37℃,湿度为50%的环境下生长良好。选择性培养基有利于

脑膜炎奈瑟菌肺炎的检查和诊断介绍

  检查  1.痰液细菌涂片检查  若在痰涂片上发现中性粒细胞内有革兰阴性肾形双球菌,应高度怀疑本病,确诊依赖于进一步的细菌学检查。  2.气管吸取标本  常需要经气管吸取标本才可获得阳性结果。  3.X线检查  X线检查无特异性,包括斑片影的支气管肺炎和大叶浸润,常见于下叶或右中叶。  诊断  根

脑膜炎奈瑟菌特征

生物学性状(1)肾形的革兰阴性双球菌,凹面相对。在患者脑脊液中,多位于中性白细胞内,形态典型。新分离菌株大多有荚膜和菌毛。(2)营养要求较高,专性需氧,在5%CO2条件下生长良好。在巧克力色培养基上形成似露滴状菌落。细菌培养超过48h易裂解自溶。(3)抗原结构与分类1)荚膜多糖抗原 具有群特异性,将

脑膜炎奈瑟氏菌

一、    细菌的传播与致病脑膜炎奈瑟氏菌(N. meningitidis)又名脑膜炎双球菌,是致流行性脑膜脊髓炎的病原菌。人类是脑膜炎奈瑟氏菌的唯一宿主。.脑膜炎奈瑟氏菌作为条件致病菌,常存在于患者或带菌者的鼻咽腔黏膜中,主要通过飞沫直接从空气中传播,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或是发达国家均可以引起较高的

脑膜炎奈瑟菌介绍

奈瑟菌脑膜炎因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已成为一个严峻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全世界几乎每年有50多万奈瑟菌脑膜炎病例,其中有6万病人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如四肢瘫痪、智力发育迟缓、听力丧失等,病死率约为10%。经评估,在发展中国家,有2%的儿童在5岁前死于脑膜炎,即使有先进的抗菌疗法和护理技术,发达国家的脑膜炎

脑膜炎奈瑟菌肺炎的流行病学

  人类是惟一的传染源,病原菌存在于患者或带菌者的鼻咽部,带菌者对周围人群的危险性大于病人。在非流行期间人群带菌率不到5%,但有资料认为人群带菌率可高达5%~15%。在流行期间人群带菌率显著增高,可达50%~100%。在年青人集中的人群中如军队、学校等处,脑膜炎奈瑟菌感染极易引起流行。脑膜炎奈瑟菌所

什么是脑膜炎奈瑟菌?

  脑膜炎奈瑟菌(N. meningitidis)简称为脑膜炎球菌(meningococcus),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的病原菌。肾形或豆形革兰阴性双球菌,两菌接触面平坦或略向内陷,直径0.6~0.8μm。人工培养后可成卵圆形或球状,排列较不规则,单个、成双或4个相联等。在孵育24h后的培养

脑膜炎奈瑟氏菌的简介

  脑膜炎奈瑟菌(N. meningitidis)简称为脑膜炎球菌(meningococcus),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的病原菌。肾形或豆形革兰阴性双球菌,两菌接触面平坦或略向内陷,直径0.6~0.8μm。人工培养后可成卵圆形或球状,排列较不规则,单个、成双或4个相联等。在孵育24h后的培养

脑膜炎奈瑟菌的致病物质

  1.荚膜:荚膜可抵抗宿主体内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强细菌对机体的侵袭力。  2.菌毛:介导细菌粘附在宿主易感细胞表面,有利于细菌在宿主体内定居、繁殖。  3.内毒素:是脑膜炎奈瑟菌的主要致病物质。内毒素作用于小血管或毛细血管,引起血栓、出血,表现为皮肤出血性瘀斑;作用于肾上腺,导致肾上腺出血。大

脑膜炎奈瑟菌所致疾病介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Nm)通过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  人类是脑膜炎奈瑟菌唯一的易感宿主。细菌由鼻咽部侵入机体,依靠菌毛的作用粘附于鼻咽部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多数人感染后表现为带菌状态或隐性感染,细菌仅在体内短暂停留后被机体清除。只有少数人发展成脑膜炎。我国引起脑

脑膜炎奈瑟菌疫苗的功能作用

中文名称脑膜炎奈瑟菌疫苗英文名称Neisseria meningitis vaccine定  义用脑膜炎奈瑟菌死菌所制备的一种预防脑膜炎的疫苗。应用学科免疫学(一级学科),应用免疫(二级学科),免疫预防(三级学科)

脑膜炎奈瑟氏菌的特性简介

  形态与染色  脑膜炎奈瑟菌为革兰染色阴性,常呈双排列,直径约为0.8μm的双球菌。单个菌体呈肾形。成双排列时,两个凹面相对。无鞭毛,不形成芽胞。有菌毛,新分离菌株有荚膜。  抵抗力  脑膜炎奈瑟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弱。干燥、阳光、湿热及一般消毒剂很快将细菌杀死。本菌可产生自溶酶。体外25℃,碱性

脑膜炎奈瑟菌的临床意义

  脑膜炎奈瑟菌的临床意义是检验主管技师考试中所包含的内容。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了部分相关信息供学员参考。  致病物质:菌毛,荚膜,内毒素。  所致疾病:脑膜炎奈瑟菌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菌。主要表现发热,皮肤瘀斑,脑膜刺激症状。存在于携带者或病人的鼻咽部,借飞沫经空气传播,冬末春初为流行高峰。

脑膜炎奈瑟菌的防治原则介绍

  预防脑膜炎奈瑟菌感染的关键是要尽快消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及提高人群免疫力。  我国1980年正式使用A群多糖菌苗,临床观察表明对学龄儿童和成人保护率可达90%。但此种疫苗对2岁以下婴幼儿免疫原性差,其一是因为脑膜炎荚膜多糖抗原属于T细胞非依赖抗原,免疫效果与接种者年龄有明显的依赖关系;其二,多

脑膜炎奈瑟菌的形态与染色

  脑膜炎奈瑟菌为革兰染色阴性,常呈双排列,直径约为0.8μm的双球菌。单个菌体呈肾形。成双排列时,两个凹面相对。无鞭毛,不形成芽胞。有菌毛,新分离菌株有荚膜。

脑膜炎奈瑟菌的鉴定方法介绍

  1、标本  取患者脑脊液或刺破皮肤出血瘀斑取渗出物作涂片或培养。血液标本作培养。带菌者检测可取鼻咽拭子。  2、直接涂片镜检  脑脊液离心沉淀后,取沉淀物涂片,革兰染色后镜检。或消毒患者皮肤出血瘀斑处皮肤,用无菌针头挑破瘀斑取渗出物制成涂片,革兰染色后镜检。如镜下见到中性粒细胞内、外有革兰染色阴

脑膜炎奈瑟菌肺炎的流行病学及病理生理

  流行病学  人类是惟一的传染源,病原菌存在于患者或带菌者的鼻咽部,带菌者对周围人群的危险性大于病人。在非流行期间人群带菌率不到5%,但有资料认为人群带菌率可高达5%~15%。在流行期间人群带菌率显著增高,可达50%~100%。在年青人集中的人群中如军队、学校等处,脑膜炎奈瑟菌感染极易引起流行。脑

脑膜炎奈瑟菌与青霉素

你说的是脑膜炎奈瑟球菌吧。根据有关文献表明,细菌的细胞膜上有特殊的蛋白分子,能与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类相结合,称为“青霉素结合蛋白(pbp)。结合后,引起细菌形态的变化,形成丝状体和球形体,中隔膨胀等,最后导致细菌生长停止,通过细菌直溶酶使细菌溶解死亡。脑膜炎奈瑟球菌刚好有pbp,然后就有效了。

脑膜炎奈瑟菌的生物学特性

  脑膜炎奈瑟菌的生物学特性是检验主管技师考试中所包含的内容。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了部分相关信息供学员参考。  (1)形态与染色:为革兰阴性双球菌,菌体呈肾形,成对排列,坦面相对,菌体直径0.6~1.5μm,在患者的脑脊液中位于中性粒细胞内。  (2)培养特性:营养要求高,属苛养菌,必须在含有血清或含

脑膜炎奈瑟菌疫苗的定义和功能

中文名称脑膜炎奈瑟菌疫苗英文名称Neisseria meningitis vaccine定  义用脑膜炎奈瑟菌死菌所制备的一种预防脑膜炎的疫苗。应用学科免疫学(一级学科),应用免疫(二级学科),免疫预防(三级学科)

脑膜炎奈瑟菌的生物学性状

1.荚膜多糖抗原(capsular polysaccharides antigen) 具有群特异性。根据此抗原性不同,可将脑膜炎奈瑟菌分为至少13个血清群。与人类疾病关系密切的主要是A、B、C、Y及W-135群。A群及C群是引起脑膜炎流行的主要血清群。2.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 pr

脑膜炎奈瑟菌的抗原构造及分类

  1.荚膜多糖抗原(capsular polysaccharides antigen) 具有群特异性。根据此抗原性不同,可将脑膜炎奈瑟菌分为至少13个血清群。与人类疾病关系密切的主要是A、B、C、Y及W-135群。A群及C群是引起脑膜炎流行的主要血清群。  2.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

脑膜炎奈瑟菌的血清凝集法介绍

  根据荚膜多糖可将脑膜炎奈瑟氏菌分为A、B、C、D、X、Y、Z、29E、W135、L、H、I、K等13个血清群,其中A、B、C群最为多见,约占90%。  关于血清凝集法用的诊断血清方面,推荐天津生物芯片公司生产的脑膜炎奈瑟氏菌全套诊断血清产品。这套产品除了包含脑膜炎奈瑟氏菌菌10个常见血清群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