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上皮样血管瘤病的流行病学

1983年由Stoler首先报道。目前曾有细菌培养已获成功报道,但到底属于哪一类细菌尚未明确。有人认为它与新近发现的猫抓病杆菌相关,甚至就是猫抓病杆菌,还有资料证明引起上皮样血管瘤病的病原体为一种立克次体或立克次体样微生物,它与杆菌状巴尔通体和五日热立克次体关系非常密切。由于多数立克次体引起的疾病由节肢动物传播,因此推测本病的传播媒介为节肢动物,许多患者有接触猫史,故跳蚤可能是传播媒介。也可能是病原体从土壤通过猫传播至人,由猫抓而接种。......阅读全文

上皮样血管瘤病的流行病学

  1983年由Stoler首先报道。目前曾有细菌培养已获成功报道,但到底属于哪一类细菌尚未明确。有人认为它与新近发现的猫抓病杆菌相关,甚至就是猫抓病杆菌,还有资料证明引起上皮样血管瘤病的病原体为一种立克次体或立克次体样微生物,它与杆菌状巴尔通体和五日热立克次体关系非常密切。由于多数立克次体引起的疾

上皮样血管瘤病的流行病学及病因

  流行病学  1983年由Stoler首先报道。目前曾有细菌培养已获成功报道,但到底属于哪一类细菌尚未明确。有人认为它与新近发现的猫抓病杆菌相关,甚至就是猫抓病杆菌,还有资料证明引起上皮样血管瘤病的病原体为一种立克次体或立克次体样微生物,它与杆菌状巴尔通体和五日热立克次体关系非常密切。由于多数立克

上皮样血管瘤病的概述

  上皮样血管瘤病(bacillary Epithelioid Angiomatosis)亦称杆菌性血骨病(bacillary angiomatosis)或杆菌性上皮样血管瘤病(epithelioid angiomatosis)。1983年由Stoler首先报道。其从一艾滋病病人身上发现一种不同于K

上皮样血管瘤病的诊断

  上皮样血管瘤病与Kaposi肉瘤均为好发于HIV感染者的血管增生性疾病,两者在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方面都有相似之处,但两者的治疗方法与预后截然不同。发生于面部和手部的单个皮损,临床上与化脓性肉芽肿相似。因此,正确地鉴别上皮样血管瘤病与Kaposi肉瘤、化脓性肉芽肿非常重要。  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

上皮样血管瘤病的病因

  上皮样血管瘤病的皮损组织切片以Warthin-Starry染色和电镜观察,发现有与猫抓病类似的小杆菌,大小约为0.5μm×l.5μm,杆菌分布成群或成束。目前虽有报道细菌培养已获成功,但这种小杆菌到底属于哪一类细菌尚未明确。  一些研究者认为它与新近发现的猫抓病杆菌相关,甚至就是猫抓病杆菌,只是

上皮样血管瘤病的治疗

  红霉素治疗多数上皮样血管瘤病例有效,每次0.5g,每天4次,疗程至少持续4周。此外,多西环素、庆大霉霉素及抗结核药物等也有一定的疗效。个别皮损可配合手术切除。

上皮样血管瘤病的发病机制

  上皮样血管瘤病的皮损组织切片以Warthin-Starry染色和电镜观察,发现有与猫抓病类似的小杆菌,大小约为0.5μm×l.5μm,杆菌分布成群或成束。目前虽有报道细菌培养已获成功,但这种小杆菌到底属于哪一类细菌尚未明确。  一些研究者认为它与新近发现的猫抓病杆菌相关,甚至就是猫抓病杆菌,只是

上皮样血管瘤病的辅助检查

  X线可发现为边界清楚的溶骨性损害,或为边缘不清伴有明显皮质破坏,弥漫性皮损常伴有骨膜反应。  组织病理:表皮变平,浅表损害可出现类似化脓性肉芽肿,两侧的表皮向内延长弯曲。小圆形血管呈小叶状增生,伴大量向腔内突起的内皮细胞,可出现胞质丰富、紧密相连的立方形内皮细胞,一些细胞质内出现不规则空泡,形成

上皮样血管瘤病的鉴别诊断

  上皮样血管瘤病与Kaposi肉瘤、化脓性肉芽肿相鉴别非常重要。  1.化脓性肉芽肿:无中性粒细胞碎裂现象,无核尘,无由细菌组成的紫色物质颗粒凝块。  2.Kaposi肉瘤:真皮内许多血管形成,内皮细胞显着增生,梭形细胞形成,含有血管裂隙,可见红细胞外溢及含铁血黄素沉积。

上皮样血管瘤病的临床表现

  上皮样血管瘤病多数发生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过程中,但也可发生于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器官移植者,极少发生于正常人。大多数病例为男性,可能与男性感染HIV者较多相关。20%病例近期有猫抓史,皮肤损害是上皮样血管瘤病最常见的症状,亦可累及肝、脾、肺、支气管黏膜、胸膜、胃肠道黏膜、骨髓、口腔

上皮样血管瘤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  上皮样血管瘤病的皮损组织切片以Warthin-Starry染色和电镜观察,发现有与猫抓病类似的小杆菌,大小约为0.5μm×l.5μm,杆菌分布成群或成束。目前虽有报道细菌培养已获成功,但这种小杆菌到底属于哪一类细菌尚未明确。  一些研究者认为它与新近发现的猫抓病杆菌相关,甚至就是猫抓病杆

上皮样血管瘤病的辅助检查及诊断

  辅助检查  X线可发现为边界清楚的溶骨性损害,或为边缘不清伴有明显皮质破坏,弥漫性皮损常伴有骨膜反应。  组织病理:表皮变平,浅表损害可出现类似化脓性肉芽肿,两侧的表皮向内延长弯曲。小圆形血管呈小叶状增生,伴大量向腔内突起的内皮细胞,可出现胞质丰富、紧密相连的立方形内皮细胞,一些细胞质内出现不规

上皮样血管瘤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鉴别诊断  上皮样血管瘤病与Kaposi肉瘤、化脓性肉芽肿相鉴别非常重要。  1.化脓性肉芽肿:无中性粒细胞碎裂现象,无核尘,无由细菌组成的紫色物质颗粒凝块。  2.Kaposi肉瘤:真皮内许多血管形成,内皮细胞显着增生,梭形细胞形成,含有血管裂隙,可见红细胞外溢及含铁血黄素沉积。  治疗  红

上皮样血管瘤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发病机制  上皮样血管瘤病的发病机制还不确切。一些研究者观察到,在病人免疫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出现肉芽肿性损害;免疫缺陷的情况下(如HIV感染),则表现为血管增生性损害。  临床表现  上皮样血管瘤病多数发生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过程中,但也可发生于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器官移植者,极少发

婴儿上皮样血管瘤病例分析

上皮样血管瘤(EH)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血管性疾 病。本病主要表现为皮肤或皮下的红色至棕色丘疹或 结节,最常发生于头部和颈部,躯干、四肢、外生殖器、 唇部及口腔黏膜发病少见。EH 更常见于亚洲人群,其 次是高加索人,约 30 岁女性发病率稍高,儿童和老年 患者罕见[1],尤其是婴儿。我科诊治

头皮上皮样血管瘤病例分析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 32 岁,头皮皮疹1 年。1 年前无明显诱 因出现头皮红色结节、斑块,无瘙痒和疼痛,未予诊 治。皮疹继之增大、增多,部分融合,无破溃及出血。 患者既往体健,头皮皮损出现前无外伤史,不良嗜 好,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体检: 生命体征平稳,全 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各系统检查

上皮样血管瘤病的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肝脏受累,血清转氨酶及碱性磷酸酶升高,肝活检 Warthin-Starry染色及电镜观察证实颗粒状物质为细菌。  辅助检查  X线可发现为边界清楚的溶骨性损害,或为边缘不清伴有明显皮质破坏,弥漫性皮损常伴有骨膜反应。  组织病理:表皮变平,浅表损害可出现类似化脓性肉芽肿,两侧的表皮

上皮样血管瘤病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临床表现  上皮样血管瘤病多数发生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过程中,但也可发生于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器官移植者,极少发生于正常人。大多数病例为男性,可能与男性感染HIV者较多相关。20%病例近期有猫抓史,皮肤损害是上皮样血管瘤病最常见的症状,亦可累及肝、脾、肺、支气管黏膜、胸膜、胃肠道黏膜

上皮样血管瘤病的并发症及实验室检查

  并发症  播散性多脏器感染,个别上皮样血管瘤病例可发生败血症样综合征、菌血症等。肝脏受累表现为紫癜性肝炎。  实验室检查  肝脏受累,血清转氨酶及碱性磷酸酶升高,肝活检 Warthin-Starry染色及电镜观察证实颗粒状物质为细菌。

多发性皮肤上皮样血管瘤样结节病例分析

患者男,31岁。因左上臂多发性暗红色丘疹、结节1年就诊。皮肤科情况:左上臂伸侧、内侧可见直径0.3 ~ 0.5 cm、约20粒丘疹、结节,呈圆形或椭圆形,暗红色至棕褐色、褐色,压之不褪色,表面光滑或上覆少许鳞屑,部分融合成片或成簇分布,表面无破溃,无瘀斑、水疱、糜烂和溃疡。口腔、外阴黏膜未见同样皮损

一例多发性皮肤上皮样血管瘤样结节病例分析

病例资料患者男,31岁。因左上臂多发性暗红色丘疹、结节1年于2012年5月来我科就诊。 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左上臂内侧出现数个米粒大小暗红色丘疹、结节,无明显自觉症状,皮损逐渐增多并蔓延至左上臂伸侧,无破溃及出血。 数月后部分皮损色泽变为暗褐色,未经系统和外用药物治疗。临床初步考虑Kaposi肉

陶瓷样胆囊的流行病学

  大宗病例报道见于1931年,Kirklin报道了5864例切除的胆囊中24例为钙化性胆囊。20世纪60~70年代文献报道的陶瓷样胆囊标本中肿瘤鶒的发生率是12.5%~61%其中1962年Etala的研究显示陶瓷样胆囊的恶性率高达61%,且大多数胆囊癌的预后极差。这些研究结果使得当时的专家普遍认可

关于肝脏恶性血管瘤的流行病学介绍

  肝脏恶性血管瘤是血管源性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但与其他肝脏肿瘤相比,仍然是少见的。而在国外肝血管肉瘤为最常见的原发性肝脏肉瘤日本曾报道17417例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尸检中有40例为肝血管肉瘤美国年发生约25例。肝血管肉瘤全球每年约有200例报道国内多为个案报道王玉梅(1985)苏恢四(1987

关于蕈样真菌病的流行病学介绍

  1.1806年Alibert首先描述本病,1876年Bazin明确了本病的典型临床表现。1885年Vidal和Brocq提出了突发型。1892年Besnier和Hallopeau又提出红皮病型。1971年Lutzner报道在电镜下本病具有类似Sézary综合征中Sézary细胞的特殊脑回状胞核的

简述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流行病学

  过去认为海绵状血管瘤少见,发病率在0.02%~0.53%。近来随着MRI的应用,海绵状血管瘤发生率有所增加,与尸检报道相仿,占脑血管畸形的5%~13%。海绵状血管瘤可见于各个年龄,多见于20~50 岁。男女发病率相似。有报道男性病例多为30 岁以下,女性病例多为30~60 岁。中颅底病例中女性多

陶瓷样胆囊的流行病学及病因

  流行病学  大宗病例报道见于1931年,Kirklin报道了5864例切除的胆囊中24例为钙化性胆囊。20世纪60~70年代文献报道的陶瓷样胆囊标本中肿瘤鶒的发生率是12.5%~61%其中1962年Etala的研究显示陶瓷样胆囊的恶性率高达61%,且大多数胆囊癌的预后极差。这些研究结果使得当时的

嵌杯样病毒胃肠炎的流行病学

  病人从粪便排出病毒,以病初2天排病毒量最多,其后渐减少 9-10天消失,通过污染的食物饮料,特别是贝壳类食物,经口使人受染(即粪-口传播)健康搜索,常致爆发流行火罐网。本病感染高峰年龄为<6岁儿童 ,12岁儿童较易受染老年人也可受染健康搜索,故在托幼单位或敬老院内可有流行全年均可发生,无明显流行

关于分水岭样梗塞的流行病学介绍

  我国1986~1990年大规模人群调查显示,脑卒中发病率为109.7/10万~217/10万,患病率为719/10万~745.6/10万,死亡率为116/10万~141.8/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为1.3∶1~1.7∶1。  1990年张葆樽等进行的580多万人口全国性流行病学调查显

关于脑内表皮样囊肿的流行病学介绍

  脑内表皮样囊肿可见于任何年龄,从新生儿到80岁老人均有报道,以20~50岁多见,占70%以上,高峰年龄在30~40岁。本囊肿较少见,一般统计占颅内肿瘤的0.5%~1.8%,在日本可高达2.2%。男性略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25∶1。

上皮样血管肉瘤病例分析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 64 岁。头枕部肿物 5 年余,增大 3 个 月。患者5 年前发现头枕部肿物,约3 cm ×2 cm 大 小,未行特殊处理3 个月前发现肿物增大,无红肿热 痛,在院外行“火针”针刺治疗,火针穿刺后包块渗 出黄色液体,随后用拔火罐方式拔出少量瘀血,每隔 1 周治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