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简述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基本介绍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非外伤性原因所致的颅底或脑表面血管破裂,大量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而继发性者是由于脑出血后,血流穿破脑组织而蔓延至脑室及蛛网膜下腔所致。因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血管异常所致者以6岁以上年长儿较多见,且有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多的趋势。 常起病急剧,主要表现为血液刺激或容量增加所致的脑膜刺激征和颅内高压征,如颈项强直、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等。半数以上病例出现意识障碍、面色苍白和惊厥发作。病初2~3天内常有发热。大脑凸面血管破裂所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若病变部位靠近额叶、颞叶时,常可出现明显的精神症状,可表现为胡言乱语、自言自语、模仿语言和摸空动作等。可伴发血肿或脑梗死而出现局灶性神经体征,如肢体瘫痪、脑神经异常等。眼底检查可见玻璃体下出血。......阅读全文

简述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基本介绍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非外伤性原因所致的颅底或脑表面血管破裂,大量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而继发性者是由于脑出血后,血流穿破脑组织而蔓延至脑室及蛛网膜下腔所致。因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血管异常所致者以6岁以上年长儿较多见,且有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多的趋势。  常起病急剧,主要表现为血液刺激或容量增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基本介绍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指脑底部或脑表面的病变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又称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约占急性脑卒中的10%,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常见疾病。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中国发病率约为2.0/10万人年,亦有报道为每年6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疾病预后介绍

  约10%的患者在接受治疗以前死亡。30天内病死率约为25%或更高。再出血的病死率约为50%,2周内再出血率为20-25%,6个月后的年复发率为2-4%。影响预后最重要的因素是发病后的时间间隔及意识水平,死亡和并发症多发生在病后2周内,6个月时的病死率在昏迷患者中是71%,在清醒患者中是11%。其

如何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

  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和脑膜刺激征阳性的患者,无局灶性神经缺损体征,伴或不伴意识障碍,应高度怀疑本病,结合CT证实脑池与蛛网膜下腔内有高密度征象可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如果CT检查未发现异常或没有条件进行CT检查时,可根据临床表现结合腰穿CSF呈均匀一致血性、压力增高等特点作出蛛网膜下腔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相关治疗介绍

  1.治疗脑积水  1周内发生的急性或亚急性脑室扩大所致的脑积水,机制主要为脑室内积血,临床表现主要为剧烈的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意识障碍等,复查头颅CT可以诊断。发生急性阻塞性脑积水者,应积极进行脑室穿刺引流和冲洗,清除凝血块,同时加强应用脱水剂。  2.病因治疗  脑血管造影发现病因者,应积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脱水治疗介绍

  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引起颅内压升高及脑水肿,严重者出现脑疝,这是本病的死亡原因之一。因此,应积极地进行脱水降低颅内压治疗。  ①药物治疗主要应用甘露醇、呋塞米(速尿)、人血白蛋白等进行脱水。  ②手术治疗如药物脱水治疗效果不佳并有脑疝发生的可能,应行颞下减压术和脑室引流,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紧急处理方法介绍

  1、突然剧烈头痛、呕吐,应怀疑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可能,应及时送医院就诊;  2、尽量让病人保持头高侧侧卧位,避免舌根后坠阻碍通气,及时清理口中呕吐物,以免误吸入气道;  3、尽量避免长途转送,选就近有条件的医疗单位治疗;  4、转送病人时应有医务人员护送并随时观察病情变化,随时采取必要措施:  

关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鉴别诊断介绍

  1、 脑出血 深昏迷时与SAH不易鉴别,脑出血多于高血压,伴有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和体征。原发性脑室出血与重症SAH临床难以鉴别,小脑出血、尾状核头出血等因无明显肢体瘫痪易于SAH混淆,仔细的神经功能检查、头颅CT和DSA检查可资鉴别。  2、颅内感染 各种类型的脑膜炎如结核性、真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病机制

  动脉瘤是动脉壁因局部病变(可因薄弱或结构破坏)而向外膨出,形成永久性的局限性扩张。动脉瘤的形成可能是由动脉壁先天性肌层缺陷或后天获得性内弹力层变性或两者联合作用导致。所以动脉瘤的发生一定程度上有遗传倾向和家族聚集性。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一级亲属中,约4%患有动脉瘤。但颅内动脉瘤不完全是先天异常

如何诊断脑蛛网膜下腔出血?

  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和脑膜刺激征者,应考虑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如进行腰穿或脑CT扫描发现脑脊液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即可确诊。但是,在表现不典型时,容易漏诊或误诊。如在老年患者发病或出血量不多时,其头痛、呕吐和脑膜刺激征常不明显,此时主要靠脑CT扫描及腰穿检查发现才能确诊。

关于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检查项目介绍

  1.血液检查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早期,可出现血液白细胞计数增高,以多核为主。病情重并持续数天后,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时提示有感染的可能。  2.腰穿检查  腰穿检查是确定蛛网膜下腔有否出血的最主要根据,所以应尽早进行腰穿检查。但是,病情较重、出现昏迷或有明显的神经系统局灶体征者,腰穿检查容易导致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病原因

  凡能引起脑出血的病因均能引起本病。常见的病因有:  1、颅内动脉瘤 占50-85%,好发于脑底动脉环的大动脉分支处,以该环的前半部较多见;  2、脑血管畸形 主要是动静脉畸形,多见于青少年,占2%左右,动静脉畸形多位于大脑半球大脑中动脉分布区;  3、脑底异常血管网病(moyamoya病) 约占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

  1、性别、年龄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青壮年更常见,动脉瘤破裂所致者好发于30~60岁,女性多于男性,血管畸形多见于青少年。  2、起病情况  突然起病,以数秒钟或数分钟速度发生的头痛是最常见的起病方式。患者常能清楚地描述起病的时间和情景。发病前多有明显诱因,如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咳嗽

关于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简介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各种原因出血致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统称。临床上可分自发性与外伤性两类,自发性又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由各种原因引起软脑膜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者,称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实质或脑室出血、外伤造成硬膜下或硬膜外出血破入蛛网膜下腔为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一般所谓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分析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脑动脉瘤破裂,约占蛛网膜下腔出血的75%~80%,动静脉畸形占少部分,脑底异常血管网症占极少部分,其他原因包括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病、颅内肿瘤、免疫性血管病、颅内感染性疾病、抗凝治疗后、妊娠并发症、颅内静脉系统血栓、脑梗死等。原因不明者占极少部分,其主要指经过各

概述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

  一旦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应积极控制出血和降低颅内压,防治动脉痉挛、内科严重并发症和再出血。同时,有条件者应争取监护治疗,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体征的变化,保持气道通畅,维持稳定的呼吸、循环系统功能。尽早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如发现动脉瘤或血管畸形,则应积极进行血管介入或手术治疗。

概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治疗

  确诊SAH之后,应尽早行脑血管造影或CT血管成像(CTA)检查,一旦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尽快准备实施开颅夹闭手术或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SAH治疗目的主要是防治再出血、血管痉挛及脑积水等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1、一般处理及对症处理  监测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体征变化,保持气道通畅,维持呼

关于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止血及防治再出血介绍

  以5~11天为高峰,81%发生在1月内。颅内动脉瘤初次出血后的24小时内再出血率最高,约为4.1%,至第14天时累计为19%。临床表现为,在经治疗病情稳定好转的情况下,突然发生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加重、原有局灶症状和体征重新出现等。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再出血,容易危及生命,所以止血治疗和再

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治病例分析

【一般资料】男性,53岁,农民。【主诉】主因:车祸致头面部约1小时【现病史】患者于入院前约1小时车祸致头,面部外伤,当时无意识障碍,家属现场简单处理后急来我院就诊。门诊查头、腰椎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左侧鼻骨骨折、上颌骨左侧额突骨折、腰椎骨折增生为求进一步治疗入我科。以“蛛网膜下腔出血,鼻骨骨折”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并发症

  (1)再出血:是SAH的急性严重并发症,病死率约为50%左右。出血后24小时内再出血危险性最大,发病1个月内再出血的风险都较高。2周内再出血发生率为20%~30%,1个月为30%。再出血原因多为动脉瘤破裂。入院时昏迷、高龄、女性、收缩压超过170mmHg的患者再出血的风险较大。临床表现为:在病情

关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影像学检查

  1、头颅CT:是诊断SAH的首选方法,CT显示蛛网膜下腔内高密度影可以确诊SAH。根据CT结果可以初步判断或提示颅内动脉瘤的位置:如位于颈内动脉段常是鞍上池不对称积血;大脑中动脉段多见外侧裂积血;前交通动脉段则是前间裂基底部积血;而出血在脚间池和环池,一般无动脉瘤。动态CT检查还有助于了解出血的

腰椎穿刺的临床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继发的脑损伤常表现为以下几点:  (1)颅底或脑室内血液凝固使脑脊液回流受阻,出现急性阻塞性脑积水,血红蛋白及含铁血黄素沉积于蛛网膜颗粒也可导致脑脊液回流受阻,出现交通性脑积水和脑室扩张;  (2)蛛网膜下腔红细胞崩解释放各种炎症物质引起化学性脑膜炎,脑脊液增多使颅内压增高;  

关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脊液(CSF)检查

  通常CT检查已确诊者,腰穿不作为临床常规检查。如果出血量少或者起病时间较长,CT检查可无阳性发现,而临床可疑下腔出血需要行腰穿检查CSF。最好于发病12小时后进行腰椎穿刺,以便于穿刺误伤鉴别。均匀血性脑脊液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特征性表现,且示新鲜出血,如CSF黄变或者发现吞噬红细胞、含铁血黄素或胆

关于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一般处理介绍

  患者要卧床休息4~6周,镇静、镇痛,避免用力和情绪刺激。避免用力大小便,防止剧烈咳嗽等。烦躁不安者适当应用止痛镇静药物,稳定血压,控制癫痫发作。去除疼痛等诱因后,如果平均动脉压>125mmHg或收缩压>180mmHg,可在血压监测下使用短效降压药物使血压下降,保持血压稳定,力求平衡卒中、高血压相

概述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典型表现为突然出现的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血性脑脊液和脑CT扫描显示蛛网膜下腔为高密度影。但是,由于发病年龄、病变部位、破裂血管的大小、发病次数等不同,临床表现差别较大,轻者可以没有明显症状和体征,重者突然昏迷并在短期内死亡。发病年龄以40~60岁最多见。  1.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血管影像学检查

  1、脑血管造影(DSA) :是诊断颅内动脉瘤最有价值的方法,阳性率达95%,可以清楚显示动脉瘤的位置、大小、与载瘤动脉的关系、有无血管痉挛等,血管畸形和烟雾病也能清楚显示。条件具备、病情许可时应争取尽早行全脑DSA检查以确定出血原因和决定治疗方法、判断预后。但由于血管造影可加重神经功能损害,如脑

关于蛛网膜下胜出血(SAH)的基本介绍

  脑底部或脑表面上血管破裂使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者称为原发性SAH。脑实质出血,血液穿破脑组织流人脑室及蛛网膜下腔者称为继发性SAH。常见的病因是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疾病。胶原性疾病胸瘤破坏血管、颅底异常血管网症即烟雾病。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防治动脉痉挛及脑梗死介绍

  通常发生在出血后第1~2周,表现为病情稳定后再出现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和意识障碍,这是脑血管痉挛所致缺血性脑梗死引起的,腰穿或头颅CT检查无再出血表现。因此,应积极防治动脉痉挛。主要应用尼莫地平(又称硝苯甲氧乙基异丙啶),是选择性作用于脑血管平滑肌的钙拮抗剂。

脑出血破入蛛网膜下腔患者预后差

我国徐州中心医院院长张培影教授进行的研究显示,脑出血患者发生破入蛛网膜下腔的发生率为7%,这些患者90天预后较差。 该研究结果发表于近期《卒中》杂志上。    张培影教授对此前在今年5月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INTERACT2(急性脑出血强化降压试验2)研究进行了分析。试图明确脑出血破入蛛网膜下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为何出现认知障碍?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1 d,大鼠大脑皮质中可见少量突触小体相关蛋白25阳性细胞(箭头所指)   以往研究表明,突触小体相关蛋白25是在脑内尤其是在海马神经元内表达丰富,与认知功能关系密切。中国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中教授所在课题组进行的一项关于“Expression of synaptosom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