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科学家合作揭示开花植物染色质浓缩新机制

染色质经过螺旋缠绕浓缩形成染色体的过程,对于维持真核生物细胞正常体积至关重要。之前的研究表明染色质浓缩发生在异染色质区,而常染色质区为方便转录过程则停滞在松散状态不被浓缩。近期,来自清华大学和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的科研人员合作揭示了全新的植物染色质浓缩的方式。相关成果在《Nature》发表,论文的标题为:Histone H2B.8 compacts flowering plant sperm via chromatin phase separation。 研究团队运用细胞分选和质谱分析技术鉴定到一种精细胞特异性表达的组蛋白变体H2B.8。与正常的H2B相比,H2B.8的氮端具有一段约90个氨基酸的固有无序区(IDR)。H2B.8通过固有无序区增强常染色质区染色体臂之间以及染色体臂与异染色质区着丝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将非转录状态的常染色质区浓缩形成染色体。研究人员在不同植物细胞检测到过量表达H2B.8基因不会影响其他基因或转座子......阅读全文

中外科学家合作揭示开花植物染色质浓缩新机制

  染色质经过螺旋缠绕浓缩形成染色体的过程,对于维持真核生物细胞正常体积至关重要。之前的研究表明染色质浓缩发生在异染色质区,而常染色质区为方便转录过程则停滞在松散状态不被浓缩。近期,来自清华大学和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的科研人员合作揭示了全新的植物染色质浓缩的方式。相关成果在《Nature》发表,论文的

低氮土壤中可加速植物开花

    本研究中使用的拟南芥(图:Takeo Sato)  来自日本、欧洲和美国的科学家们描述了一种在低氮土壤中加速植物开花的途径。这些发现最终可能导致农业生产的增加。  氮和磷、钾是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三种常量营养素之一。富氮条件诱导植物生长,尤其是茎叶生长,同时延缓开花。另一方面,在一些植物中,低

开花植物“统治”植物界或因基因组瘦身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1月14日报道,开花植物为什么会后来居上超越蕨类植物等,传遍世界各地并成为最主要的陆生植物?这一问题曾让达尔文困惑不已。现在,美国微生物学家表示,“基因组瘦身”或是开花植物遍布地球的“秘密武器”。  1898年,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一个令他颇为不解的问题。他说,

昆明植物所在植物开花调控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春化作用是植物暴露在冬季寒冷气温下促进开花的过程。寒冷作为冬季的一个可靠信号,能够区分长时间暴露在寒冷中的特征与短时间温度浮动变化的区别,是植物一个适应性的特征。在温带气候下,很多冬性植物或两年生植物将冬季寒冷作为一个主要的环境因子来决定植物在一年中合适的季节开花。在自然条件下,拟南芥开花时间的

植物开不开花都由EBS蛋白控制

  基因表达的激活和抑制,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受到不同的蛋白质控制。最近,科学家在植物细胞中首次发现,EBS蛋白同时具备这两种功能,既能促进、也可抑制开花基因的表达。图片来源于网络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遗传系钟雪花课题组的这一突破性研究成果近日刊登在《自然·遗传学》杂志上,该研究揭示了决定植物细胞

新加坡研究人员发现植物开花的“按钮”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植物开花的基因“按钮”,有望在未来“调控”植物的开花时间,加快作物在不同环境下开花结果的速度,以增加作物产量。以往的研究显示,植物会通过叶子接受光信号,并传递一种叫“开花素”的信号至茎端,从而使植物开花。找出“开花素”及“开花素”输送机理的研究自上世纪

所有开花植物同类的基因组秘密

  一个无油樟花。   据科学家们报告,代表最古老开花植物世系——一种有着乳白色花的小灌木——的单一物种的基因组序列终于被找到了,这让人们对开花植物是如何演化的提供了关键性的见解。研究当今地球上植物多样化的进化生物学家对无油樟(Amborella trichopoda)——该植物代表了被子植物

中科院植物所发表植物春化开花机制综述文章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种康率领的团队受邀在日前在线出版的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植物》上发表了综述文章“记忆冬天的春化机制”,囊括了最新的春化作用调控和感知机制,并展望了未来深入研究春化的方向以及在分子设计育种中的应用。  研究人员在文中指出,春化作用的分子与表观遗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漾濞槭首次开花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近日,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漕涧镇志本山近地保护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漾濞槭首次开花。这标志着漾濞槭在漕涧镇志本山的近地保护取得初步成功。  据了解,漾濞槭原产于云南大理苍山西面的漾濞山谷,隶属于槭树科的枫属植物,漾濞槭刚被发现时野外成年个体仅5株,被列入云

[科学]:研究人员破译植物开花时间秘密

  植物为什么会在不同季节开花?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科学》杂志上报告说,其秘密在于一种核糖核酸(RNA)起到了调控作用。   英国约翰·英尼斯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的这种核糖核酸名为COOLAIR,是一种反义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曾被认为没有功用,现在研究人员发现它能发挥很多重要的功能,

植物开花调控分子与遗传新机制突破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重点专项的支持下,我们发现了植物开花调控分子与遗传新机制,即“光信号参与高等植物生长发育调控的蛋白质机器鉴定及作用机制研究”项目取得突破进展。   春化作用是指某些植物必须经历一段时间的持续低温才能由营养生长阶段转入生殖阶段生长的现象。植物如何响应

调节植物响应光周期开花的分子机制阐明

  无论对被子植物还是对动物来说,植物开花时间调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这个过程中仍存在诸多未解之谜。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员与上海大学合作,最新阐明了植物通过协调一氧化碳的活性与稳定性以调节开花时间的分子机制。  植物响应季节变化的开花时间,通常是通过植物对日照长度变化的感知来完成的。在基因高

昆明植物所等在植物开花调控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植物响应季节变化的开花时间是通过植物对日照长度变化(光周期)的感知来完成的。在拟南芥中,长日照条件诱导开花启动因子Flowering Locus T(FT)的表达来加速植物开花。光周期条件对FT的激活主要依赖于转录因子CONSTANS(CO)的活性,对CO的转录水平、蛋白质稳定性以及生物钟的调控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漾濞槭在昆明植物园首度开花

  近日,栽培于昆明植物园观叶观果区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漾濞槭迎来首度开花。  漾濞槭(Acer yangbiense),属于槭树科(Aceraceae)槭属落叶乔木。该物种由陈又生博士在2002年于大理漾濞县苍山保护区发现,多次调查仅发现有五株个体(均为成年大树,未见小树和幼苗),由于种群小、结实率

昆明植物所在开花时间调控研究中取得进展

  开花时间是植物生活史中的一个重要性状。由于植物自身的不可移动性,当遭遇到环境制约时,为响应发育和环境的双重信号,植物可通过复杂的调控网络调整开花时间以维持繁殖成功率。因此,植物响应逆境胁迫的调控网络与开花时间的调控网络可能存在共同的调节枢纽,这些枢纽有待进一步发现。   热休克蛋白(HSPs)是

开花植物在恐龙灭绝事件中幸免于难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8514.shtm   ?图片来源:物理学家组织网科技日报北京9月14日电 (记者刘霞)英国和墨西哥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生物学快报》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在6600万年前发生的导致恐龙从地球

植物所发现蛋白构象改变介导开花新机制

  开花是高等植物进入生殖发育的重要标志,受关键基因以及组蛋白修饰的精确调控,甾醇类激素(BRs)和赤霉素(GAs)参与其中,但激素信号分子与蛋白质构象的瞬时改变如何联动调控开花尚不清楚。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种康研究组及其合作者发现,BRs信号途径中核心转录因子BZR1通过直接抑制组蛋白去甲基化

科学家研究发现控制植物开花的“基因按钮”

科学家研究发现控制植物开花的“基因按钮”  据媒体报道,新加坡研究人员发现了植物开花的基因“按钮”,有望在未来“调控”植物的开花时间,加快作物在不同环境下开花结果的速度,以增加作物产量。  研究显示,植物会通过叶子接受光信号,并传递一种叫“开花素”的信号至茎端,从而使植物开花。科学家已有所了解,至于

国家植物园巨魔芋实现群体开花,属世界首次

  巨魔芋是世界珍稀濒危植物三大旗舰种之一,是世界上单体花序最大的植物,是世界上最臭的花。巨魔芋开花极难,一生只开3-4次花,每次开花不超过2天,全世界人工栽培开花次数仅100余次。7月19日,在国家植物园(北园)展览温室内,一株巨魔芋正在开花,就在它的旁边,另一株巨魔芋也已经含苞待放。这是国家植物

等了20年,焕镛木在昆明植物园首次开花

近日,中科院昆明植物所昆明植物园木兰园内树龄20年左右的焕镛木(单性木兰)首次开花。这株开花的焕镛木生长至4.2米、胸径8厘米,一株有5.6米、胸径11厘米,花蕾繁多,标志着昆明植物园对该物种的迁地保护工作取得了初步成功,为下一步的科学研究和物种保护奠定了基础。焕镛木是木兰科焕镛木属单种属植物,又名

高温抑制植物免疫但促进开花的传代记忆表观遗传机制

  2月18日,Cell Research 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何祖华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曹晓风研究组合作完成的研究论文,题目为An H3K27me3 demethylase-HSFA2 regulatory loop orches

“植物大熊猫”华盖木引种39年后首次开花

近日,在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昆明树木园,一株被誉为“植物大熊猫”的珍稀濒危植物华盖木引种39年后首次开花。这标志着华盖木在昆明迁地保护取得初步成功。    华盖木起源于1.4亿年前,因树干挺直、树冠高大形如华盖而得名,被我国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极危”

研究破译粉菠萝基因组,发现植物开花新机制

 粉菠萝      品资所供图近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品资所)种质资源保存研究团队破译了粉菠萝基因组并发现植物开花新机制。凤梨科植物包括菠萝和观赏凤梨,使用乙烯及其衍生物催花是凤梨科植物栽培中广泛使用的技术方法。该研究以粉菠萝(Aechmea fasciata)为实验

最小开花植物水粉,或成宇航员营养食品

近日,欧洲空间局(ESA)报道了地球上最小的开花植物——水粉,将来可能会成为宇航员的营养食品和高效氧气来源。泰国玛希隆大学的科学家正在对水粉的未来潜力进行研究。研究样本。图片来源:欧洲空间局官网为了测试它们是否适合太空,研究小组在ESA的大直径离心机(LDC)上对漂浮的水粉团(单个只有针头大小)进行

高温抑制植物免疫但促进开花的传代记忆表观遗传机制

  2月18日,Cell Research 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何祖华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曹晓风研究组合作完成的研究论文,题目为An H3K27me3 demethylase-HSFA2 regulatory loop orches

上海生科院发现调控植物开花的表观遗传新机制

  11月8日,《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何跃辉研究组与杜嘉木研究组合作完成的题为A cis cold memory element and a trans epigenome reader mediate Po

华人研究登上Nature子刊:植物开花的分子开关找到了?

  我们很多人都有过种植花花草草的经历。在欣赏美丽的花朵时,也许很少有人会关心植物的开花时机。对于人类来说,何时开花只事关观赏花卉的时间。而对于植物而言,如果开花太早,可能就会错过给它们传播花粉的动物;如果开花太晚,种子还没有成熟,就会被秋季、冬季的气温所冻伤。因此开花时间的精确选择,可是生死攸关的

世界最大的兰花——“巨兰”在版纳植物园首次开花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494.shtm近日,闻名全球的素有“兰科巨人”之称的斑被兰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首次展露花颜。斑被兰的花通常呈黄色或黄绿色,带有栗褐色或暗红色斑点或斑块,版纳植物园引种

遗传发育所揭示脱落酸介导植物开花的分子机理

  植物的开花时间是农业生产上一个重要农艺性状,适宜的开花时间有利于作物灌浆成熟,保证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的经济学意义;同时,开花时间调控本身极为复杂,也是植物学基础研究领域一个热点。大量研究表明,开花时间受到包括赤霉素(GA)途径在内的四大途径协同调控。脱落酸(ABA)与GA是一对经典的植物激素,

Cell-Research:一类全新植物异染色质蛋白

  研究人员发现一类植物特有的新型组蛋白甲基化阅读器ADCP1,并确定其为动物HP1(Heterochromatin Protein 1,异染色质蛋白1)功能同源蛋白,揭示出其在植物异染色质维持和转座子元件沉默中的作用,彰显了不同生命界中表观机制的复杂性和保守性。  2018年11月13日,清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