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白细胞介素的发现与研究

1980年发现成纤维细胞经Poly I-C刺激后能产生一种抑制病毒复制的细胞因子,称为β2干扰素 (IFN-β2)。以后的研究结果未能证实这种因子的直接抗病毒作用,但具有其它多方面的生物学功能,根据实验系统和功能的不同,分别被命名为杂交瘤/浆细胞瘤生长因子 (hybri-doma/plasmacytoma growthfactor, HPGF), B细胞分化因子 (B cell differentiationfactor, BCDF),B细胞刺激因子-2 (b cell stimulatory factor 2, BSF-2), 26kDa,溶细胞性T细胞分化因子 (cytolytic T cell differentiation factor, CDF) 和肝细胞刺激因子 (hepatocyte stimulating factor, HSF)等。1986年统一命名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 6,IL-6)。......阅读全文

白细胞介素的发现与研究

1980年发现成纤维细胞经Poly I-C刺激后能产生一种抑制病毒复制的细胞因子,称为β2干扰素 (IFN-β2)。以后的研究结果未能证实这种因子的直接抗病毒作用,但具有其它多方面的生物学功能,根据实验系统和功能的不同,分别被命名为杂交瘤/浆细胞瘤生长因子 (hybri-doma/plasmacyt

核酸的发现与研究

核酸最早于1869年由瑞士医生和生物学家弗雷德里希·米歇尔分离获得,称为Nuclein [3]  。在19世纪80年代早期,德国生物化学学家,1910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获得者科塞尔进一步纯化获得核酸,发现了它的强酸性。他后来也确定了核碱基。1889年,德国病理学家Richard Altmann创造

吡哆醛的发现与研究

在19世纪时,糙皮病(pellagra)除发现因烟碱酸缺乏引起外,在1926年又发现另一种维生素在饲料中缺乏时,也会引起小老鼠诱发糙皮病,后来此物质在1934年被定名为维生素B6,直到1938~193吡哆醛9年才被分离出来,并定性及能合成出维生素B6。

核酶的发现与研究

核酶最早由Cech和 Altman(198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发现。1967年,Woese、 Crick与 Orgel等基于RNA二级结构的复杂程度提出其可能有催化活性;1982年,Cech在研究四膜虫rRNA前体剪接时发现其内含子有自我剪接活性;1983年,Altman在研究细菌tRNA前体时

类病毒的发现与研究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美国植物病理学家 Diener及其同事在研究马铃薯纺锤块茎病(potato spindle tuber disease)病原时,观察到病原无病毒颗粒和抗原性、对酚等有机溶剂不敏感、耐热(70 ℃ ~75 ℃ )、对高速离心稳定(说明其低分子量)、对 RNA 酶敏感等特点。

RNA干扰的发现与研究

RNAi是在研究秀丽新小杆线虫(C. elegans)反义RNA(antisense RNA)的过程中发现的,由dsRNA介导的同源RNA降解过程。1995年,Guo等发现注射正义RNA(sense RNA)和反义RNA均能有效并特异性地抑制秀丽新小杆线虫par-1基因的表达,该结果不能使用反义RN

膜电位的研究与发现

1791年意大利解剖学家加伐尼(L.Galvani)偶然发现,如果将蛙腿的肌肉置于铁板上再用铜钩钩住蛙的脊髓,当铜钩与铁板接触时肌肉就会发生收缩,他把这种现象归因于动物电。1902年德国生理学家伯恩斯坦(Julius Bernstein)接受了德国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W.Ostwald)的膜通透性理

膜电位的发现与研究

1791年意大利解剖学家加伐尼(L.Galvani)偶然发现,如果将蛙腿的肌肉置于铁板上再用铜钩钩住蛙的脊髓,当铜钩与铁板接触时肌肉就会发生收缩,他把这种现象归因于动物电。1902年德国生理学家伯恩斯坦(Julius Bernstein)接受了德国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W.Ostwald)的膜通透性理

病毒的发现与研究历史

一、病毒病由来已久  地球上的人类,其他动物和植物遭受病毒病的折磨已有许多世纪。许多记述表明至少在公元前二至三个世纪印度和中国就存在天花,中国从公元十世纪宋真宗时代就有接种人痘预防天花的记载了。在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2),人痘预防天花推行甚广,先后传至俄国、日本、朝鲜、土耳其及英国。179

基因的发现与研究过程

从孟德尔定律的发现,一百多年来人们对基因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基因的分离定律1866年,奥地利学者G.J.孟德尔在他的豌豆杂交实验论文中,用大写字母A、B等代表显性性状如圆粒、子叶黄色等,用小写字母a、b等代表隐性性状如皱粒、子叶绿色等。他并没有严格地区分所观察到的性状和控制这些性状的遗传因子。但是从他

基因的发现与研究历史

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19世纪60年代,奥地利遗传学家格雷戈尔·孟德尔就提出了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观点,但这仅仅是一种逻辑推理。20世纪初期,遗传学家摩尔根通过果蝇的遗传实验,认识到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是呈线性排列,从而得出了染色体是基因载体的结论。1909年丹麦遗

赤霉素的发现与研究

1926年日本黑泽在水稻恶苗病的研究中,发现感病稻苗的徒长和黄化现象与赤霉菌(Gibberellafujikuroi)有关。1935年薮田和住木从赤霉菌的分泌物中分离出了有生理活性的物质,定名为赤霉素(GA)。从50年代开始,英、美的科学工作者对赤霉素进行了研究,现已从赤霉菌和高等植物中分离出60多

乙烯的发现与研究历史

早在20世纪初就发现用煤气灯照明时有一种气体能促进绿色柠檬变黄而成熟,这种气体就是乙烯。但直至60年代初期用气相层析仪从未成熟的果实中检测出极微量的乙烯后,乙烯才被列为植物激素。

核酸的发现与研究历史

核酸最早于1869年由瑞士医生和生物学家弗雷德里希·米歇尔分离获得,称为Nuclein  。在19世纪80年代早期,德国生物化学学家,1910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获得者科塞尔进一步纯化获得核酸,发现了它的强酸性。他后来也确定了核碱基。1889年,德国病理学家Richard Altmann创造了核酸这

白细胞介素-11的发现历史

1979年这方面的研究团体提出了在淋巴细胞活素及巨噬细胞因子(monoki-ne)中,已作为一种分子提纯并弄清了性质的称为白细胞间杀菌素。最初测定的为 IL1和IL2。IL1属于monokine,以前曾以淋巴细胞活化因子(lymphocyte activating factor)命名。细胞促进蛋白质

激肽释放酶的发现与研究

1909年Abelous等首次报道静脉注射人尿液可引起狗的血压短暂下降,发现尿中存在降压物质。1930年Kraut等[2]在胰腺发现高浓度此物质,命名为“Kallikrein”,即激肽释放酶(KLK)。近30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发现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kallikre

生长素的发现与研究

C.Darwin在1880年研究植物向性运动时,只有各种激素的协调配合,发现植物幼嫩的尖端受单侧光照射后产生的一种影响,能传到茎的伸长区引起弯曲。1928年荷兰F.W.温特从燕麦胚芽鞘尖端分离出一种具生理活性的物质,称为生长素,它正是引起胚芽鞘伸长的物质。1934年荷兰F.克格尔等从人尿得到生长素的

脱落酸的发现与研究

1961年W.C.刘和H.R.卡恩斯从成熟棉铃里分离出一种能使外植体切除叶片后的叶柄脱落加速的物质结晶,称为“脱落素Ⅰ”,但未鉴定其化学结构。1963年大熊和彦和F.T.阿迪科特等从棉花幼铃中分离出另一种加速脱落的物质结晶,叫做脱落素Ⅱ。同年C.F.伊格斯和P.F.韦尔林用色谱分析法从欧亚槭叶子里分

雷帕霉素的发现与研究

雷帕霉素(又名“西罗莫司”)是科学家于1975年首次从智利复活节岛的土壤中发现的一种由土壤链霉菌分泌的次生代谢物,其化学结构属于“三烯大环内酯类”化合物。1977年发现雷帕霉素具有免疫抑制作用,1989年开始把RAPA作为治疗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的新药进行试用。由于雷帕霉素发酵收得率较低及提取工艺较复

关于白细胞介素-11的发现历史

  1979年这方面的研究团体提出了在淋巴细胞活素及巨噬细胞因子(monoki-ne)中,已作为一种分子提纯并弄清了性质的称为白细胞间杀菌素。最初测定的为 IL1和IL2。IL1属于monokine,以前曾以淋巴细胞活化因子(lymphocyte activating factor)命名。细胞促进蛋

执照因子研究与发现过程

这个细胞生物学中的大「悬案」在去(1995)年中分别由三个不同的研究小组──日本大阪大学、英国ICRF Clare Hall研究室及英国Wellcome/CRC研究所──首次指出:理论上的RLF就是MCM(由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一词而来)蛋白质家族的成员!日本大阪大学

拉曼散射现象的发现与研究

1928年C.V.拉曼实验发现,当光穿过透明介质被分子散射的光发生频率变化,这一现象称为拉曼散射,同年稍后在苏联和法国也被观察到。在透明介质的散射光谱中,频率与入射光频率υ0相同的成分称为瑞利散射;频率对称分布在υ0两侧的谱线或谱带υ0±υ1即为拉曼光谱,其中频率较小的成分υ0-υ1又称为斯托克斯线

细胞分裂素 的发现与研究

这种物质的发现是从激动素的发现开始的。由韧皮部向下或双向运输。1955年美国人F.斯库格等在烟草髓部组织培养中偶然发现培养基中加入从变质鲱鱼精子提取的DNA,可促进烟草愈伤组织强烈生长。后证明其中含有一种能诱导细胞分裂的成分,称为激动素。第一个天然细胞分裂素是1964年D.S.莱瑟姆等从未成熟的玉米

赤霉素的发现研究与分布情况

1926年日本黑泽在水稻恶苗病的研究中,发现感病稻苗的徒长和黄化现象与赤霉菌(Gibberellafujikuroi)有关。1935年薮田和住木从赤霉菌的分泌物中分离出了有生理活性的物质,定名为赤霉素(GA)。从50年代开始,英、美的科学工作者对赤霉素进行了研究,现已从赤霉菌和高等植物中分离出60多

PCR技术早期的发现与研究历史

分子生物学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特别是近20年来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的一个主要的生长点。1976年cDNA克隆技术的建立,使分子生物学更加迅速广泛地渗透到医学各学科,发展了各学科的分子理论基础。1985年Mullis首先描述的多聚酶链反应( 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胚胎干细胞的发现与研究

1964年:刘易斯·克莱因史密斯和小巴里·皮尔斯从畸胎瘤中分离出单一类型的细胞,畸胎瘤是一种现在已知的来源于生殖细胞的肿瘤。 这些从畸胎瘤中分离出来的细胞作为干细胞在细胞培养中复制和生长,现在被称为胚胎癌细胞(EC)。虽然形态学和分化潜能(多能性)的相似性导致了使用胚胎癌细胞作为小鼠早期发育的体外模

天然橡胶的发现与研究历史

1492年远在哥仑布发现美洲大陆以前,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当地居民已开始利用。1736年,法国才在世界上首次报道有关橡胶的产地、采集胶乳的方法和橡胶在南美洲当地的利用情况,使欧洲人开始认识天然橡胶,并进一步研究其利用价值。1839年此后又经过了100多年,直到1839年美国人固特异(C.Goodyear

研究白细胞介素的意义简介

  1、临床检验上作为免疫系统状况的指示。  例:全身性感染患者中IL-1ra RN2等位基因和RN2/2基因型的分布频率与正常对照相比明显增加(0.34 vs 0.23, P

研究发现与头发颜色有关的DNA变化

  在线发表于《自然—遗传学》上的一项报告介绍了一种影响头发颜色差异的单DNA碱基对变化。该报告阐释了KITLG基因和金发之间的联系。  KITLG是动物与人类许多不同类型的细胞发育所必需的一种基因。David Kingsley等人对此前曾有报道的KITLG与头发颜色金发之间的关联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