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老年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造血生长因子治疗介绍

造血生长治疗MDS的机制是刺激残存的正常造血祖细胞;诱导分化转化中的造血祖细胞;增加转化的造血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加速化疗后的造血细胞再生。目前用于MDS治疗的有G-CSF、莫拉司亭(GM-CSF)、IL-1、IL-3、IL-6和EPO等。对MDS主要作用是提高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水平,减少感染、出血及输血量。 关于治疗后是否促进白血病的问题目前尚无发定论。多种生长因子联合应用,将产生治疗上的协同作用。......阅读全文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诊断MDS的主要问题是要确定骨髓增生异常是否由克隆性疾病或其它因素所导致。病态造血本身并不是克隆性疾病的确切证据。  (1)营养性因素,中毒或其它原因可以引起病态造血的改变,包括Vit B12和FA缺乏,人体必需元素的缺乏以及接触重金属,尤其是砷剂和其他一些常用的药物、生物试剂等。  (2)先天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血象表现

本病初期血液学异常主要有贫血、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多数病例同时有3项减少,也有1~2项减少,并可见病态造血。(1)红细胞:表现不同程度贫血,可为正细胞正色素性,并可为大细胞或小细胞以及双形性贫血。成熟红细胞大小不等,形态不一,可见大红细胞、小红细胞,球形、靶形红细胞,嗜多色性红细胞,嗜碱性点彩及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细胞毒性化疗介绍

  高危组尤其原始细胞增高亚型的MDS预后相对较差,开始宜行类同于AML的治疗,完全缓解率40-60%,但是缓解时间短暂。年老者常难以耐受。年轻(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有什么症状?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初发症状缺乏特异性,部分患者可无明显自觉症状。大多数患者有头昏、乏力、上腹不适和骨关节痛。多数以贫血起病,可做为就诊的首发症状,持续数月至数年。约20%~60%病例病程中伴出血倾向,程度轻重不一,表现有皮肤瘀点.牙龈出血、鼻衄。重者可有消化道或脑出血。出血与血小板减低有关,一些患

老年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维生素和激素类补充介绍

  (1)维生素 B12和叶酸:对大多数MDS患者无效,大剂量维生素 B6(100~600mg/d)对部分RAS型患者有效。  (2)雄激素:达那唑600mg/d,连用3个月,可使近半数患者血象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症状好转。  (3)糖皮质激素:对部分MDS患者可能有效、可以改善贫血,但不良反应较大,

预防小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简介

  应避免接触各种化学物质、电离辐射、病毒等引起白血病的有害因素,避免环境污染,尤其是室内环境污染,慎用细胞毒药物,保泰松、氯丙嗪氯霉素等。做好优生工作,防止某些先天性疾病,如21-三体、范可尼贫血等。  如出现面色苍白、出血、疲倦无力、发热、骨头疼痛,应及时到医院诊治,应遵医嘱进行血液检查,必要时

关于小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简介

  小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在临床上十分常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原名白血病前期,是一组源于造血干/祖细胞水平产生损伤,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常有贫血,有时感染或出血,部分病例有肝脾肿大。血象示全血细胞减少或任何一或二系细胞减少。骨髓增生活跃,三系或二系血细胞有显著的病态造血,病程稍长,如不死于

小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病因分析

  病因未明,但多种因素如患儿的敏感性、年龄、性别、发病前接触致白血病物质和感染等均可能导致MDS。MDS存在原癌基因突变、骨髓体外培养异常以及细胞遗传学变异均提示本病属克隆性疾患。  1.原发性  儿童MDS与成人MDS相比,临床表现区别不大,但染色体改变主要为单体7,其次为占有较小比例的三体8和

小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血液检查

  (1)血象 90%以上有贫血,50%全血细胞减少。血红蛋白F可增高。血小板轻度减低,偶见升高。多数患儿白细胞计数小于5×109/L,有半数病人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小于2×109/L。白细胞减少者多有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2)血涂片 红细胞为大细胞或正细胞性,红细胞体积偏大,MCV常>95/fl。细

小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分型诊断标准介绍

  (1)难治性贫血(RA) 骨髓中原始粒细胞和早幼粒细胞5%,外周血中原始粒细胞和早幼粒细胞1%。   (2)难治性贫血伴环状铁粒幼红细胞(RAS) 骨髓和外周血中原始粒细胞和早幼粒细胞百分值与RA相同,但骨髓中环状铁粒幼红细胞骨髓有核细胞的15%。   (3)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症状相关说明

  MDS是一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其特征为血细胞减少,髓系细胞一系或多系病态造血,无效造血及高风险向白血病转化。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推荐的血细胞减少的标准为Hb

简述小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症状

  可见于婴儿到青春期的任何年龄段。年龄最小为2个月,最大14岁。男孩发病稍多于女孩。其症状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发热、感染和肝脾肿大。MDS的临床表现差别很大,随病情的演进而逐渐增重。  (1)贫血绝大多数都有程度较轻的贫血。一小部分患儿仅有出血、发热而无贫血表现。  (2)出血 发生率为23%~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的免疫表型特征

实验步骤             展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鉴别诊断是什么

  诊断MDS的主要问题是要确定骨髓增生异常是否由克隆性疾病或其它因素所导致。病态造血本身并不是克隆性疾病的确切证据。  (1)营养性因素,中毒或其它原因可以引起病态造血的改变,包括Vit B12和FA缺乏,人体必需元素的缺乏以及接触重金属,尤其是砷剂和其他一些常用的药物、生物试剂等。  (2)先天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的免疫表型特征

实验步骤             展开

概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的治疗

  MDS治疗主要解决两大问题:骨髓衰竭及并发症、AML转化。就患者群体而言,MDS患者自然病程和预后的差异性很大,治疗宜个体化。根据MDS患者的预后积分,同时结合患者年龄、体能状况、依从性等进行综合评定,选择治疗方案。低危组MDS治疗包括成分血输注,造血因子治疗,免疫调节剂,表观遗传学药物治疗。低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的支持治疗

  包括输血、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或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为大多数高龄MDS、低危MDS所采用。支持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改善MDS症状、预防感染出血和提高生活质量。  1、输血  除MDS自身疾病原因导致贫血以外,其他多种因素可加重贫血,如营养不

关于小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祖细胞培养介绍

  骨髓祖细胞体外培养,部分类似白血病细胞生长,CFU-GM、CFU-MK和CFU-E等集落形成低或缺如。小丛型、无生长型和丛落比明显升高型均为白血病前期生长型,提示预后不良。  (1)多向祖细胞(CFU-MIX) 多表现为生长不良,提示MDS病变从多能干细胞开始。  (2)粒—单祖细胞(CFU-G

新研究促进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精准诊治

  11月17日,《自然综述-疾病导论》(Nature Reviews Disease Primers)发表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研究员梁洋团队最新研究成果,有望促进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精准诊治。梁洋研究员为该论文通讯作者,李欢副主任医师、胡芳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该工作得到了国际血液肿瘤领域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疾病简介及鉴别诊断

疾病简介MDS是一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其特征为血细胞减少,髓系细胞一系或多系病态造血,无效造血及高风险向白血病转化。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推荐的血细胞减少的标准为Hb

简述小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并发症

  1.严重内脏出血  如泌尿道、消化道、呼吸道和中枢神经出血,尤其颅内出血常危及小儿生命;若反复输血可致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2.感染  常并发感染,轻者可以有持续发热、体重下降、食欲不振、反复发生口腔黏膜溃疡、坏死性口炎及咽峡炎,可并发败血症,感染多加重出血而导致死亡。  3.其他  肝、脾、淋

小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染色体检查

  50%患者有染色体异常,如-7、+8和5q-等,核型异常者转化为白血病可能性大。儿童染色体改变主要为单体7,其次为占有较小比例的三体8和3号染色体的改变。

leukemia: 新方法可预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治疗效果

  最近来自UNSW的研究者们发现了能够预测血液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治疗效果的新方法。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指的是外周血液细胞产生受阻以及骨髓异常的疾病。老年人是该疾病的高危群体,如果治疗不及时,那么疾病的发展则会很不理想。  骨髓移植能够治疗MDS,但这种手术往往不适用于身体脆弱的老年人

肢端黑素瘤合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病例分析

1临床资料 患者男,67 岁,2 个月前无意发现右足底黑斑和 黄豆大小肿物,10 d 前肿物迅速增大,伴轻微疼痛。 发病前皮损局部无外伤史和皮肤病史,无日光暴晒、 X 线辐射及砷接触史,否认黑素瘤及其他恶性肿瘤 家族史。体检: 患者病态面容,神志清,全身浅表淋 巴结未触及肿大。皮肤科情况: 右足

一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断分析

患者男,64岁,表现为进行性乏力和全血细胞减少。完全血细胞计数显示:血红蛋白7.5 g/dL,白细胞计数1.2 × 109/L,血小板25 × 109/L。骨髓活检示:7%成髓细胞,69%幼红细胞,胞质空泡、核出芽,以及多核细胞(图A-D)。在分裂的所有阶段,红细胞室中均可观察到明显的有丝分裂象,正

肢端黑素瘤合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病例分析

1临床资料 患者男,67 岁,2 个月前无意发现右足底黑斑和 黄豆大小肿物,10 d 前肿物迅速增大,伴轻微疼痛。 发病前皮损局部无外伤史和皮肤病史,无日光暴晒、 X 线辐射及砷接触史,否认黑素瘤及其他恶性肿瘤 家族史。体检: 患者病态面容,神志清,全身浅表淋 巴结未触及肿大。皮肤科情况: 右足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的基本介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MDS)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一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特点是髓系细胞分化及发育异常,表现为无效造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造血功能衰竭,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MDS治疗主要解决两大问题:骨髓衰竭及并发症、AML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的免疫调节治疗

  沙利度胺(thalidomide)治疗后血液学改善以红系为主,疗效持久,但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改善罕见。尚没能够证实剂量与反应率间的关系,长期应用耐受性差。  来那度胺(lenalidomide)对染色体5q-异常者效果很好,但是标准剂量(来那度胺10mg/d,共21天)骨髓抑制比例高;对于复杂染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细胞形态学特点与诊断

1)  概念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mdrome,MDS)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骨髓出现病态造血,外周血血细胞减少。2)分类       ①FAB协作组分类 根据骨髓中原始细胞的多少及外周血中原始细胞的有无将MDS分为5个类型,即难治性贫血(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