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益生菌/合生元对巴马香猪肠道健康和肉质皆有良效

饲料“禁抗令”发布后,微生态制剂成为保障动物健康生产的一类重要饲料添加剂。目前,关于益生菌、合生元的研究多集中于母猪或仔猪饲粮的短期添加,其长期添加的效果尚不明确。 巴马香猪是国家级地方品种猪,也是宝贵的小型猪品种,是研究人类营养和代谢性疾病的理想模型,其遗传性能稳定、耐粗饲、适应性好、抗病力强、肉质鲜美,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因此巴马香猪养殖成为了广西巴马县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之一。但其生长发育缓慢,传统养殖以放养为主,粗放养殖效率低,严重阻碍了巴马香猪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急需开展巴马香猪营养代谢调控研究,建立母子一体化营养调控策略。 近期,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畜禽健康养殖与农牧复合生态研究中心研究员孔祥峰科研团队,系统研究了妊娠-哺乳期饲粮添加益生菌和合生元对巴马香猪的饲喂效果,并从营养代谢、肠道微生态和基因表达等方面探讨了其作用机制。 研究发现,妊娠-哺乳期饲粮添加益生菌和合生元,可改善母猪肠道菌群平衡......阅读全文

2011年动物营养、保健与饲料添加剂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专家在大会上作学术报告   5月26日,由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湖南省动物营养与生态环境学会、湖南省畜禽健康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畜禽健康养殖研究中心等共同主办的第五届(2011年)动物营养、保健与饲料添加剂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沙召开。

亚热带所惠州中心水稻研发工作取得进展

研发出的优质生态水稻   7月12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惠州研发中心水稻种植基地里种植的优质生态水稻长势呈现出丰收景象,有望实现预计高产目标。   该研发中心由亚热带所与惠州市世纪五丰农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位于广东省惠州市郊九龙村。中心基地稻田原为一片贫瘠的菜地,

植物所亚热带森林维持机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负密度制约假说是解释自然群落物种共存的重要理论之一,该假说主要描述由于资源竞争、有害生物侵害(如病原微生物、食草动物捕食)等引起同种个体之间发生的相互损害行为。密度制约机制导致局部群落同种个体生长率降低和死亡率提高,从而为其它物种的生存提供空间和资源,促进物种共存。在热带森林中,负密度制约机制的

亚热带所一项发明ZL成功转让

  4月2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作物耐逆分子生态课题组夏新界研究员发明的一项专利“与水稻长粒卷叶相关的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转让给成都市天源新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并申请国外专利保护,总经费达147.1万元。   该项发明专利发现了一种创制培育高产优质水稻与其它作物品种的

功能性微量元素螯合物技术创新应用 破译猪的营养密码

   “您吃猪肉吗?”  “吃一点。”  “您为什么要研究猪饲料?”  “因为事关民生。”  瘦肉精、抗生素、重金属残留,曾一度让人谈猪肉而色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亚热带生态所)研究员印遇龙带领团队,对猪的营养密码展开了30多年的破译。  “我们希望从猪嘴

治污还致富的“绿狐尾”

  “我们筛选的绿狐尾藻可使黑臭水体在10~20天内消除臭气,30天内变清;用绿狐尾藻构建的生态湿地,对COD(化学需氧量)和氮磷的处理能力远超国际报道的最高值。”在日前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所所长吴金水表示。  3年前,在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的牵头联系下,嘉兴市引入

亚热带生态所发现水稻根际酶活性时空动态稳定机制

  由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吴金水领衔的农业生态过程方向研究团队近日于水稻根际酶活时空动态稳定机制及其对温度和水稻生长的响应研究取得新进展。  根际是土壤微生物活动最为重要的“热区”,是土壤-微生物-植物根系之间互相作用关系最为密集的区域。尽管根际的生物化学过程非常活跃,但持续高效的物

亚热带生态所指出数据的使用影响水文变化的分析

  20世纪后半期,美国河流水文水资源的变化吸引了很多的研究,这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这个时期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有一个显著升高,且与之相联的水文循环的加剧吸引了科学家的注意;另外,这个时期水文观测站数量庞大可以提供充足的数据进行此类分析。前人研究发现,美国河流流量(主要集中在中低流量的径流)显著增

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召开学术会议

  7月6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首届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召开。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和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水库司相关领导到会指导。会议由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傅伯杰研究员主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以及科研人员出席了会议。  

亚热带生态所发现营养调控法可解决呕吐毒素污染问题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又被俗称为呕吐毒素,是由镰刀菌产生的一种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它可大面积地污染玉米、小麦等作物,对种植业和饲料工业造成影响。呕吐毒素最显著的特点是引起人畜呕吐,并导致摄食能力下降、消化代谢紊乱、生长发育受阻、免疫功能异常等一系列负面效应。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呕吐毒素所引起的食品

沈阳生态所举办2021“应用生态学论坛”

   为进一步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扩展科研人员知识面,提高研究所人员整体科学研究水平,2021年10月21日科技处组织的第四期“应用生态学论坛”开讲了。本次论坛邀请的专家是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张兴义研究员。共有30多名科研人员及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活动。科技处副处长刘丽主持活动。   围绕

“畜禽营养代谢与中毒性疾病防控技术研究”项目启动

  9月22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畜禽营养代谢与中毒性疾病防控技术研究”在长沙召开启动协调会。本次会议由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举办,参加会议的代表有项目专员、项目牵头单位负责人、项目咨询专家组成员以及项目首席专家、课题负责人、子课题负责人、项目秘书组成员、课题科研财务助理及部分项目骨干70余人。 

黑龙江兽药饲料监察所承担饲料产品免增值税检测工作

  自2017年1月1日起黑龙江省兽药饲料监察所开始承担全省饲料产品免增值税检测工作。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企业生产配合饲料、复合预混料、浓缩饲料、有机肥产品申请免税备案时,应提供指定检验机构出具的产品检验报告。省兽药饲料监察所是具备国家级和省级资质认定、农业部审查认可、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

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徐宪立博士来亚热带所访问

  6月2日,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徐宪立博士应邀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作了题为《水土环境效应模型模拟》的学术报告。报告主要介绍了生态水文与土壤侵蚀、水土环境效应模型模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徐宪立博士主要从事景观格局与水土过程模型模拟方面的研究,在土壤水文学、基于

亚热带所水禽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研究取得突破

    水禽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研究成果鉴定会  近日,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畜禽健康养殖研究中心李丽立研究员为首的研究组完成了一项成果。  该成果以水禽为研究对象,围绕水禽养殖主要污染物减排技术、水禽排泄物中重金属与有害气体消减技术等关键问题,开展多学科联合攻关研究

第七届农业生态前沿青年论坛在长沙举办

  11月19日至20日,由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以下简称“亚热带生态所”)主办的第七届农业生态前沿青年论坛在长沙举办。  论坛包括开幕式、特邀报告和分会场报告,主题涵盖农业减排固碳与碳中和、流域环境过程与绿色发展以及生态格局、过程与调控等,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亚热带生态所首席研究员印遇龙

生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工作研讨会召开

  4月1日上午,国家生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工作研讨会在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召开。来自英伟营养饲料有限公司、安佑集团、武汉新华扬、湖南正虹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及研究生参加了本次会议。   联盟理事长、亚热带所印遇龙研究员介绍了联盟成立以来所开展的工作,总结了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

亚热带所狐尾藻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研究吴金水团队在狐尾藻治理非点源污水方面取得新进展。   自然湖、库、河等水体富营养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农业面源污染是自然水体氮、磷的重要来源。以水生植物为核心的生态处理系统如生态沟渠、人工湿地和生态浮岛等被证实是有效的面源

亚热带所等在腰果叶提取物研究中取得进展

  许多天然生长促进剂,如益生元、益生菌和药用植物提取物,能提高动物健康。植物提取物可以从生物和经济方面都可替代抗生素又能提供相对安全的最终产品。有研究表明,在猪和家禽日粮中补充植物提取物粉剂有效地增加体重,肠道健康,营养物质的消化率,抗氧化潜力和免疫力,减少腹泻的发生率。   腰果(Anacar

亚热带所研究揭示能源作物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

  人类对化石燃料等传统能源的强度开发利用不仅使其资源耗竭,也带来了很多环境问题。因此,新能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其中,生物质能源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也能在改善空气质量、增加碳汇、减缓气候变暖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最近十几年,美国不断加大投入,生物能源生产出现了空前的增长。据可

亚热带所湿地植物间竞争和促进互作研究获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谢永宏带领的课题组,经过几年的研究,在湿地植物间竞争和促进互作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湿地植物间关系主要包括竞争(负效应)和促进(正效应),对植物分布、群落和生态系统组成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是湿地生态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该课题组系统研究了竞争理论及影响湿地植

昆明动物研究所通过实验动物饲料生产认证

  11月29日,昆明市科学技术局为昆明动物研究所颁发实验动物饲料生产许可证,许可生产的七种饲料包括:实验猴繁殖、维持饲料,树鼩繁殖、维持饲料,大小鼠繁殖、维持饲料,实验兔维持饲料。   根据实验动物饲料生产许可证的认证程序,首先七种饲料要通过实验动物饲料检测部门的抽样检测,且各项营

饲料所专家走进南和 助力宠物产业发展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所长戴小枫带领调研组到河北省南和县,开展宠物产业发展现状调研。  调研组走进南和县宠物会展中心等单位了解宠物饲料生产、销售、检测、宠物繁育、宠物文旅产业以及宠物产业博览会等情况,并和相关政府部门、宠物食品公司、第三方检测机构、宠物繁育公司的负责人等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印遇龙院士团队调研苯甲酸产品生产工艺和流程

  苯甲酸在食品等行业主要作为防腐剂,而在畜牧领域具有防止饲料霉变,改善仔猪腹泻和提高生长性能等潜在作用。  4月1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印遇龙,湖南省饲料工业协会曹峰等一行赴苯甲酸产品生产企业湖南弘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合作交流。  交流会上,上述企业负责人

印遇龙院士团队赴川滇多地考察乌金猪种质资源等现状

近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瑞、博士生冯淦熠,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湖南农业大学教授谭碧娥、讲师马晓康及博士后张琛等中国工程院院士、亚热带生态所研究员印遇龙科研团队成员,赴川滇多地考察乌金猪种质资源及特色饲料资源利用现状。在云南省省级乌金猪遗传资源保种场工作座谈会上,谭

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议在长沙召开

  7月25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第二届学术委员会议第一次会议在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召开。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傅伯杰院士、副主任骆世明教授主持。印遇龙院士、陈焕春院士等15位学术委员会委员,实验室部分骨干成员参加了会议。  亚热带生态所主持工作副所长吴金水向出席会议的委员和

亚热带生态所在味精应用于猪营养领域的研究中取得进展

  自1908年首次发现味精以来,对味精的研究主要关注于其潜在的神经毒性。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将味精认定为一般安全食品添加剂,可以在食品行业应用。最近的研究发现,味精可能参与肥胖的发生,相关的争论较为激烈。为进一步证实味精对机体代谢的作用,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率领科

亚热带生态所发现土壤微界面有机质层增厚证据

  长期以来,有机质在土壤和沉积物中长期保护机制被广泛研究。但由于土壤的复杂性,科学家主要基于传统的组分提取方法进行土壤有机质研究,并提出不同的有机质保护机制。在这些稳定性机制中,有机质的物理化学机制和生物保存机制间存在争议。科学家通过生物标志物和同位素追踪技术,发现微生物能产生多种且稳定的有机质,

亚热带所在长沙建立玉米种质创新及优良品种选育制种基地

  5月6日,由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承担的长沙市重点项目“玉米种质创新及优良品种选育制种基地建设”通过验收。   该项目经过3年的研究,建立了一个面积为2公顷的玉米育种、栽培、高产示范和制种技术研究基地,同时建立了一个面积10公顷以上的制种基地。 项目实施期间选育通过审定的玉米

城市环境所亚热带深水水库富营养化成因研究获进展

  在当前气候变化背景下,预计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台风事件(又称热带气旋或飓风)的强度将持续增加,由此带来的强风和暴雨灾害事件将造成当地经济和生态系统功能的损失。深水型水库和湖泊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社会服务价值,这些水体的一个典型特征是水体上下分层,如表层水体(湖上层)藻类较多和底层水体(湖下层)营养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