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病的病史

主要指照射史。战时根据核爆炸的当量、爆炸方式、病员所处位置和有无防护等,初步估计病员受到的剂量。如为沾染区外照射,则根据所在沾染区的地面照射量率和伤员通过或停留的时间,推测病员受照射的剂量,同时还在了解病员有无内污染的可能。 平时的事故性照射,则根据事故的性质、辐射源的类型和活度、病员受照射时所处的位置和照射时间,以及照射过程中人员活动情况、有无屏蔽等,初步估计可能受到的剂量。 无论战时或平时,如病员佩戴有个人剂量仪,应及时了解个人剂量仪所指示的读数。......阅读全文

放射病的病史

  主要指照射史。战时根据核爆炸的当量、爆炸方式、病员所处位置和有无防护等,初步估计病员受到的剂量。如为沾染区外照射,则根据所在沾染区的地面照射量率和伤员通过或停留的时间,推测病员受照射的剂量,同时还在了解病员有无内污染的可能。  平时的事故性照射,则根据事故的性质、辐射源的类型和活度、病员受照射时

放射病的病因

  (一)核战争  101kt以下核爆炸时的暴露和有屏蔽人员,101kt以上爆炸时的有屏蔽人员,在严重沾染区内通过和停留过久的人员,受到早期核辐射或放射性沾染的外照射,是发生大量急性放射病伤员的主要因素。  (二)平时  1、核辐射事故  全世界目前有430多座核电站在运行,新建的核电站还在不断增加

放射病的症状

  受照射后病员在1-2天内表现出的初期症状对判断病情有参考价值。  1.照后初期有恶心和食欲减退、照射剂量可能大于1Gy;有呕吐者可能大于2Gy。如发生多次呕吐可能大于4Gy。如很早出现上吐下泻,则可能受到大于6Gy的照射。  2.照后数小时内出现多次呕吐,并很快发生严重腹泻,但无神经系统症状者,

急性放射病的鉴别

  造血系统的改变应与慢性苯中毒,血小板减少症,缺铁性贫血以及感染,某些疾病(肝炎,脾功能亢进等),某些药物和化学物质引起的血液学改变相鉴别,造血抑制现象在脱离照射后多数能得到恢复,脱离射线并积极治疗后,经久不愈的造血抑制,需考虑来自(或合并)其它原因的可能性,临床症状应与神经衰弱,内耳眩晕症,更年

放射病的鉴别诊断

  造血系统的改变应与慢性苯中毒,血小板减少症,缺铁性贫血以及感染,某些疾病(肝炎,脾功能亢进等),某些药物和化学物质引起的血液学改变相鉴别,造血抑制现象在脱离照射后多数能得到恢复,脱离射线并积极治疗后,经久不愈的造血抑制,需考虑来自(或合并)其它原因的可能性,临床症状应与神经衰弱,内耳眩晕症,更年

放射病的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是早期分类的继续,两者不可分割,目的是根据照射剂量,病情的发展和各项化验指标完成最后的确定诊断。  (一)物理剂量和生物剂量测定  正确测定病员受照射的剂量,是判断病情的主要依据,有条件时可分别测定物理剂量和生物剂量,两者可以互相补充,以得出较正确的数值。  1、物理剂量测定  要详细了

放射病的病因分析

  放射病是机体在短时间内受到大剂量电离辐射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病。外照射和内照射都可能发生急性放射病,但以外照射为主。外照射引起急性放射病的射线有γ线、中子和X射线等。  是机体在短时间内受到大剂量(>1Gy)电离辐射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病。外照射引起急性放射病的射线有γ线、中子和X射线等。

急性放射病的诊断

  临床诊断是早期分类的继续,两者不可分割,目的是根据照射剂量,病情的发展和各项化验指标完成最后的确定诊断。  (一)物理剂量和生物剂量测定  正确测定病员受照射的剂量,是判断病情的主要依据,有条件时可分别测定物理剂量和生物剂量,两者可以互相补充,以得出较正确的数值。  1、物理剂量测定  要详细了

急性放射病的检查

  1、外周血象  (1)白细胞的变化规律表明疾病的发展阶段,在整个病程中,外周血白细胞数的变化有7个阶段,根据白细胞变化的过程,可预测疾病的发展。  1、增多;2、下降;3、顿挫回升;4、最低值;5、恢复;6、过度增多;7、恢复正常  (2)白细胞下降的速度及最低值可反映病情严重程度(表4)。  

放射病的病因及病史

  病因  (一)核战争  101kt以下核爆炸时的暴露和有屏蔽人员,101kt以上爆炸时的有屏蔽人员,在严重沾染区内通过和停留过久的人员,受到早期核辐射或放射性沾染的外照射,是发生大量急性放射病伤员的主要因素。  (二)平时  1、核辐射事故  全世界目前有430多座核电站在运行,新建的核电站还在

放射病的主要治疗措施

  (1)早期给与抗放药抗放药是指在照射前给药和照射后早期给药都可减轻放射病的一类药物,对中、重度放射病效果较好。  (2)改善微循环照射后早期微循环障碍可加重组织细胞损伤,尤其是重度以上放射病更为明显。可于照射后最初3天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入适量地塞米松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改善微循环,增加组

放射病的病史及症状

  病史  主要指照射史。战时根据核爆炸的当量、爆炸方式、病员所处位置和有无防护等,初步估计病员受到的剂量。如为沾染区外照射,则根据所在沾染区的地面照射量率和伤员通过或停留的时间,推测病员受照射的剂量,同时还在了解病员有无内污染的可能。  平时的事故性照射,则根据事故的性质、辐射源的类型和活度、病员

简述放射病的检查和诊断

  检查  正确测定病员受照射的剂量,是判断病情的主要依据。有条件时可分别测定物理剂量和生物剂量,两者可以互相补充,以得出较正确的数值。  诊断  详细的询问既往史,放射病的诊断既要确定患者是否患有放射病,又要早期判断病情程度和就诊断时处于疾病哪一时期,这对指导及时采取有力的救治措施非常重要。

简述放射病的临床表现

  1.照后初期有恶心和食欲减退、照射剂量可能大于1Gy;有呕吐者可能大于2Gy。如发生多次呕吐可能大于4Gy。如很早出现上吐下泻,则可能受到大于6Gy的照射。  2.照后数小时内出现多次呕吐,并很快发生严重腹泻,但无神经系统症状者,可考虑为肠型放射病。  3.照后1小时内频繁呕吐、定向力障碍、共济

放射病的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  早期外周血淋巴细胞的下降速度能较好地反映病情程度,尤其在战时是一个简单易行的早期化验指标(表2)。  急性放射病早期淋巴细胞绝对值(×109/L)  分型(度) 照后1~2d 照后3d  骨髓型  轻度 1.2 1.0  中度 0.9 0.75  重度 0.6 0.5

骨髓型放射病的治疗原则

  (1)以造血损伤为中心进行综合治疗骨髓型放射病的主要矛盾是造血组织损伤。因此围绕这一中心,一方面要设法减轻和延缓造血器官损伤的发展,促进损伤的恢复;一方面要大力防治由造血损伤引起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另外,由于放射病的损伤涉及全身各器官,所以仍以综合治疗为主,达到保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安全渡过极期

急性放射病的诊断及鉴别

  诊断  临床诊断是早期分类的继续,两者不可分割,目的是根据照射剂量,病情的发展和各项化验指标完成最后的确定诊断。  (一)物理剂量和生物剂量测定  正确测定病员受照射的剂量,是判断病情的主要依据,有条件时可分别测定物理剂量和生物剂量,两者可以互相补充,以得出较正确的数值。  1、物理剂量测定  

急性放射病治疗“八步走”

  全身外照射急性放射病是指人体全身或大部分一次或短时间(数天)内分次受到大剂量均匀、不均匀 或极不均匀外照射引起的全身性损伤。急性放射病(ARS)见于核*****、事故照射(大型核设施事故、放射源丢失、职业性放射装置事故)及造血干细胞移植 预处理过程中的医疗照射等。ARS的治疗原则

放射病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

  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是早期分类的继续,两者不可分割,目的是根据照射剂量,病情的发展和各项化验指标完成最后的确定诊断。  (一)物理剂量和生物剂量测定  正确测定病员受照射的剂量,是判断病情的主要依据,有条件时可分别测定物理剂量和生物剂量,两者可以互相补充,以得出较正确的数值。  1、物理剂量测定

放射病狗血清蛋白电泳的观察

放射病动物血清蛋白的改变可以在纸电泳中观察到。一般认为狗在照射后吻球蛋白有增高。用凝胶电泳观察可以得到更深入的资料。正常狗血清的凝胶电泳图谱大致人相似。狗受致死量照射后第九天有明显变化。我们用3-10型光 谱仪用光密度计将电泳图谱进行了扫描。由于仪器的限制光缝最小只能达到0.5mm,从而影响了其分辨

放射病的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诊断

  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  早期外周血淋巴细胞的下降速度能较好地反映病情程度,尤其在战时是一个简单易行的早期化验指标(表2)。  急性放射病早期淋巴细胞绝对值(×109/L)  分型(度) 照后1~2d 照后3d  骨髓型  轻度 1.2 1.0  中度 0.9 0.75  重度

吴祖泽:曾首个以胎肝造血干细胞移植救治放射病

  两位学生明白吴祖泽院士此番话的深意。这番话,不仅折射了吴院士一生矢志强军报国的追求,还饱含着老师对学生投身新时代强军事业的深深期许。  上世纪50年代,中国决定发展原子能事业、研制原子弹。吴祖泽最初的工作,就是铸造核放射伤害医学防护“盾牌”。他从放射系调入生化系工作,为研制个人辐射剂量仪又调去物

放射生物学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应用(3)

四、放射生物学研究中实验动物的应用  (一)急性放射综合征研究中的应用  实验动物是研究急性放射综合征的主要对象,常采用60Cor-射线照射实验动物,使其接受不同剂量的照射,复制成各种不同类型的放射综合征或称放射病。再来研究它的发病特点、变化规律、发病机理、诊断和防治方法等。  当动物全身一次受到较

放射性肠炎的基本介绍

  放射性肠炎是盆腔、腹腔、腹膜后恶性肿瘤经放射治疗引起的肠道并发症。可分别累及小肠、结肠和直肠,故又称为放射性直肠、结肠、小肠炎。根据肠道遭受辐射剂量的大小、时间的长短、发病的缓急,一般将放射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又根据射线来源放置的体内外位置的不同将其分为外照射放射病和内照射放射病。在早期肠黏膜

放射性肠炎的介绍

  放射性肠炎是盆腔、腹腔、腹膜后恶性肿瘤经放射治疗引起的肠道并发症。可分别累及小肠、结肠和直肠,故又称为放射性直肠、结肠、小肠炎。根据肠道遭受辐射剂量的大小、时间的长短、发病的缓急,一般将放射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又根据射线来源放置的体内外位置的不同将其分为外照射放射病和内照射放射病。在早期肠黏膜

放射生物学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应用(2)

 三、放射生物学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   (一)实验动物种系的选择  放射生物学研究中可选用成年的猴、猪、羊、狗、兔、豚鼠、田鼠、大鼠、小鼠等动物来作实验。我们认为用猴、狗、大鼠和小鼠复制放射病模型比较理想。BALB/cAnN、A、LACA小鼠和Wistar大鼠对射线敏感,应该首选。  (二)实验动

关于注射用复方三维B(Ⅱ)的简介

  注射用复方三维B(Ⅱ),适应症为用于周围神经损伤、多发性神经炎、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防治异烟肼中毒,妊娠、放射病、抗肿瘤药所致的呕吐,脂溢性皮炎、恶性贫血,营养性贫血等。也可用于B族维生素摄入障碍患者的营养补充剂。  成份: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份为:硝酸硫胺、盐酸吡哆辛、维生素B12。每瓶含

核辐射急性初期症状有哪些

短时间内大剂量电离辐射引起的放射性损伤,称急性放射病。较长时间超过允许剂量的辐射损伤,称慢性放射病。此病常见于接受过量射线的工作人员、公众及he武器爆炸的罹难者,主要引发造血功能障碍、内脏出血、组织坏死、感染及恶性变等。 其中,核辐射导致的全身外照射损伤主要出现在急性放射病典型病程的初期,表现为恶心

生物医学研究中各类实验动物的选择索引(五)

2.狗 为肉食动物,体型有大、中、小三种型。国外已定向培育出实验狗——小猎兔狗(Beagle)和无特殊病原体狗。狗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发达,特别是嗅觉极敏锐,狗的上鼻道中隔区粘膜有一层高敏感的嗅细胞,其神经末梢纤维通过筛板而入颅腔的嗅脑,嗅脑相对的比其它动物大。狗的听觉也灵敏。狗胃小,肠管短,肝

简述神经系统的放射性损伤的并发症

  早期延缓性放射性脊髓病为脱髓鞘性变和少支胶质细胞增生。晚期延缓性颅神经与周围神经放射病为神经纤维变性与神经丛缺血。罕见地,放射治疗可在治疗结束后多年引起胶质瘤,脑膜瘤或周围神经鞘膜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