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关于小儿肠病性肢端皮炎的检查介绍

1、实验室检查 (1)血清锌:锌是细胞生长和繁殖以及许多酶的活性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体内缺锌将影响物质代谢及各脏器功能的发挥,影响细胞生长分裂。测定血清锌可知体内是否缺锌。在绝大多数病例血清锌降低,常低于40μg/dl(正常值为8.4-23μmol/L(55-150μg/dl))。 (2)尿锌:尿锌检查是尿液离子检查。尿锌的测定可帮助诊断肾脏系统疾病。尿锌含量降低,儿童正常值为0.4㎎/天。成人正常值:2.3-18.4μmol/24h(0.15-1.2㎎/24h)。 (3)含锌酶:如碱性磷酸酶活力低下。 (4)细菌检查:粪便和皮肤培养常可获得念珠菌阳性,但并非病原菌而系继发感染。 2、辅助检查 必要时,如呼吸道感染时做X线胸片检查,疑为佝偻病时可做骨X线片检查干骺端和骨龄情况。......阅读全文

关于小儿肠病性肢端皮炎的检查介绍

  1、实验室检查  (1)血清锌:锌是细胞生长和繁殖以及许多酶的活性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体内缺锌将影响物质代谢及各脏器功能的发挥,影响细胞生长分裂。测定血清锌可知体内是否缺锌。在绝大多数病例血清锌降低,常低于40μg/dl(正常值为8.4-23μmol/L(55-150μg/dl))。  (2)

小儿肠病性肢端皮炎的简介

  小儿肠病性肢端皮炎是一种发生在婴幼儿期的以口腔周围及肢端结痂性皮炎,反复间歇性腹泻,脱发和甲沟炎等为特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  本病常于1岁左右开始发病,严重病例不治可致死亡。又称慢性肠源性肢端皮炎,肠源性肢端皮炎综合征、Brandt综合征、Danbolt-Closs综合征、肠病性肢端皮炎

治疗小儿肠病性肢端皮炎的简介

  1、一般治疗:包括适当喂养,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必要时输血、输液,注意皮肤清洁,控制继发性感染等。   含锌的食物:主要有动物的瘦肉、肝脏、蛋类及牡蛎等,植物果实的坚果类含量较高,如花生、核桃等,水果中苹果的含量为最高,另外还有豆腐皮、黄豆、白木耳、白菜等。中药中的枸杞、熟地、桑椹、人参、杜仲

小儿肠病性肢端皮炎的病因分析

  该病的病因尚不明了。可能是由于胰酶分泌不足所致。也有人指出为隐性遗传。近年的研究认为遗传性锌缺乏与本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根据研究资料提示,锌在肠道吸收不良是致病因素。多数病例有阳性家族史。  1、长期缺乏锌:以静脉营养疗法治疗的小儿,长期缺乏锌,可发生类似此病的皮疹及腹泻,应用锌治疗后症状消失

概述小儿肠病性肢端皮炎的早期症状

  1、发病:多在1周岁以内,大多数在断奶之后。多有家族史,而与性别、人种、季节无关。  2、皮疹:出现各种皮疹。皮疹开始时为丘疱疹,迅速融合成大疱,大疱里面含有浆液,四周分布有红晕。有继发感染时皮疹形态呈脓疱样。当疱疹破裂后成为片状糜烂,有红色创面,苔藓样或牛皮癣样斑块,棕褐色干燥鳞屑或结痂。此类

婴儿肠病性肢端皮炎病例分析

患儿男, 3 个月余。因腹泻 3 个月,肛周、面部红 斑、糜烂及渗出 1 个月余,于 2018 年 1 月 3 日至余姚市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就诊。患儿于出生后不久即出 现腹泻症状,大便呈水样,每日 3~6 次,伴有明显酸臭 味,无黏液及脓血。曾在外院多次诊断为胃肠功能紊 乱, 予益生菌调

肠病性肢端皮炎综合征的简介

  肠病性肢端皮炎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慢性皮肤病。1936年,首先由Brandt报告,故称Brandt综合征。本病的主要特点是皮肤糜烂、秃发、指甲营养不良及甲沟炎、胃肠道功能紊乱。本病常发生3周~18个月婴儿。  病因尚不明了。可能与常染色体隐x性遗传缺陷导致锌吸收障碍而引起的代谢异常有关。

治疗肠病性肢端皮炎综合征的简介

  本病无特效治疗。可终生给以锌剂。局部可用硫酸锌。双碘喹啉,如病情好转可持续应用数月,待症状减轻后逐渐减量。有肠道功能紊乱时,应重视喂养及适当补液。同时,还应注意皮肤清洁,以防止继发感染,如发生细菌或念珠菌感染,则应使用抗生素及制霉菌素等治疗。

肠病性肢皮炎综合征的临床检查

  ⒈血液学和血清学检查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T淋巴细胞(尤其是Ts)减少。血清IgE含量明显增高。  ⒉皮肤试验对某些变应原(如真菌、花粉、毛屑)的速发型过敏反应常呈阳性。用结核菌素、念珠菌素等作皮内试验(迟发型过敏反应),常为阴性或弱阳性。  ⒊皮肤白色划痕试验用钝器划皮肤,皮肤出现白色划痕

概述肠病性肢端皮炎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1.皮肤损害  原发疹为疱,疱液开始透明,以后由于继发感染而变混浊,皮损互相融合,形成大小不同的斑片,周围绕以红晕,对称性分布于皮肤黏膜开孔部及周围,其他常见部位为手足(特别是指甲周围)、皱襞部(颈前、大腿内侧等处)、肘、膝、头顶、眼、鼻等处,以后皮损结痂,患部干燥、潮红、剥脱,呈银屑病样外观,

肠源性肢端皮炎综合征的简介

  肠源性肢端皮炎综合征(acrodermatitis enteropathica syndrome), 即慢性肠源性肢端皮炎,又称Brandt综合征、Danbolt-Closs综合征、肠病性肢端皮炎、非典型性连续性肢端皮炎、异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等。是一种发生在婴幼儿期的以口腔周围及肢端结痂性皮炎,

肠源性肢端皮炎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本征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发病年龄及家族史,诊断不难,实验室检查可协助诊断。但应与广泛性念珠菌感染,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严重营养不良和连续性肢端皮炎伴念珠菌感染相鉴别。大疱性表皮松解症除全身红斑基础上的大疱外,无其他表现鶒,与本征鉴别不难。

关于小儿丘疹性肢皮炎综合征的检查方法介绍

  1、实验室检查:  ALT和AST增高。血胆红素正常。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或减少,单核细胞可以增多。血清蛋白电泳于急性期α2及β球蛋白增加,后期丙种球蛋白增加。用血清学及PCR方法检测乙肝病毒抗原可获阳性结果。  2、其他辅助检查:  组织病理:表皮有轻度或中度棘层肥厚和过度角化,真皮上部水肿,毛

简述肠源性肢端皮炎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有人认为人乳中存在一种小分子锌配体(Zinc-ligand),虽然人乳中锌的含量并鶒不算高鶒,但很容易被婴儿吸收。而除了人乳之外,包括牛乳在内的其他蛋白质食物存在一种小肽,这种小肽很容易络合食物中的锌,形成一种不易被人体吸收的络合状态的锌。通常这种小肽会被正常肠道细胞分泌的短肽酶所水解,而患者体

肠源性肢端皮炎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1.发病 多在1周岁以内,大多数在断奶之后。多有家族史而与性别、人种与季节无关。  2.皮疹 出现各种皮疹。皮疹开始时为丘疱疹,迅速融合成大疱内含浆液,四周红晕。有继发感染时皮疹形态呈脓疱样。疱破裂后成为片状糜烂,有红色创面健康搜索,苔藓样或牛皮癣样斑块,棕褐色干燥鳞屑或结痂此类皮疹成批出现,绵

简述肠源性肢端皮炎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包括适当喂养,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必要时输血输液,注意皮肤清洁控制继发性感染等健康搜索。  2.特殊治疗以及时、适量、长期口服锌制剂。宜用硫酸锌(Zinc sulfate)、葡萄糖酸锌(Zinc gluconate)或醋酸锌(Zinc acetate)口服适当的锌剂量为婴儿1~2mg

肠病性肢皮炎综合征的发病机理

  可能是由于锌吸收不良使某些酶的结构或活性受到影响,从而造成某些代谢紊乱,如色氨酸或脂肪酸等的代谢紊乱而产生有毒物质,从而引起本病的发生。

肠病性肢皮炎综合征的病理改变

  皮肤活检多无特异性改变。可见皮肤角层下水疱,再棘细胞增厚、水肿,血管周围可见中性多形核和嗜酸细胞浸润。

分析肠源性肢端皮炎综合征的发病原因

  目前研究资料提示锌在肠道吸收不良是致病因素。多数病例有阳性家族史。  1.长期缺乏锌以静脉营养疗法治疗的小儿,长期缺乏锌,可发生类似此病的皮疹及腹泻,应用锌治疗后症状消失或减轻  以哺乳期小鼠作动物模型,喂不含锌的食物数周后可见皮肤鳞屑状病变,毛发干枯脱落,与本病症状近似,经锌治疗后迅速见效。 

肠病性肢皮炎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临床检查

  临床表现  1.皮肤损害 原发疹为疱,疱液开始透明,以后由于继发感染而变混浊,皮损互相融合,形成大小不同的斑片,周围绕以红晕,对称性分布于皮肤粘膜开孔部及周围,其他常见部位为手足(特别是指甲周围)、皱襞部(颈前、大腿内侧等处)、肘、膝、头顶、眼、鼻等处,以后皮损结痂,患部干燥、潮红、剥脱,呈银屑

肠病性肢皮炎综合征的病因学理

  病因尚不明了。可能是由于胰酶分泌不足所致。也有人指出为隐性遗传。近年的研究认为遗传性锌缺乏与本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肠病性肢皮炎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1.皮肤损害 原发疹为疱,疱液开始透明,以后由于继发感染而变混浊,皮损互相融合,形成大小不同的斑片,周围绕以红晕,对称性分布于皮肤粘膜开孔部及周围,其他常见部位为手足(特别是指甲周围)、皱襞部(颈前、大腿内侧等处)、肘、膝、头顶、眼、鼻等处,以后皮损结痂,患部干燥、潮红、剥脱,呈银屑病样外观,境

关于小儿炎症性肠病的粪便检查介绍

  (1)粪便常规检查:肉眼观以糊状黏液脓血便为最常见,重症者粪质极少,少数患者以血便为主,伴有少量黏液或无黏液。镜检可见大量红细胞、脓细胞,还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急性发作期粪便涂片中常见有大量多核的巨噬细胞。  (2)病原学检查:炎性肠病病原学检查目的在于排除感染性结肠炎,是本病诊断的一个重要步骤。

关于小儿炎症性肠病的凝血检查介绍

   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除了有血小板计数变化外,还可能有某些凝血因子的改变。在急性暴发型病例中,维生素K缺乏可引起凝血酶原(第Ⅱ因子)降低以及第Ⅶ和第Ⅹ因子轻度至中度减少,以致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延长。在病变广泛者,可见因子Ⅴ、Ⅷ及血浆纤维蛋白原(第Ⅰ因子)增加。但

关于小儿炎症性肠病的其他辅助检查介绍

  1.X线检查 钡剂灌肠与钡餐是诊断IBD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气钡双重造影更能显示黏膜细小病变,提高诊断率。  (1)UC:早期表现可以正常或仅有黏膜皱襞粗大,肠管边缘模糊。严重病例黏膜呈毛刷状、锯齿状改变,可见溃疡、假息肉,结肠袋消失,肠管僵硬、缩短呈管状,肠腔狭窄。  (2)CD:早期可正常或

肠病性肢皮炎综合征的病因学理及发病机理

  病因学理  病因尚不明了。可能是由于胰酶分泌不足所致。也有人指出为隐性遗传。近年的研究认为遗传性锌缺乏与本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发病机理  可能是由于锌吸收不良使某些酶的结构或活性受到影响,从而造成某些代谢紊乱,如色氨酸或脂肪酸等的代谢紊乱而产生有毒物质,从而引起本病的发生。

肠病性肢皮炎综合征的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

  病理改变  皮肤活检多无特异性改变。可见皮肤角层下水疱,再棘细胞增厚、水肿,血管周围可见中性多形核和嗜酸细胞浸润。  临床表现  1.皮肤损害 原发疹为疱,疱液开始透明,以后由于继发感染而变混浊,皮损互相融合,形成大小不同的斑片,周围绕以红晕,对称性分布于皮肤粘膜开孔部及周围,其他常见部位为手足

小儿丘疹性肢皮炎综合征的简介

  本病由Gianotti于1955年首先报道,1957年Crosti又作了报道,故此病又称Gianotti-Crosti综合征。主要特征为肢端红斑性丘疹、浅表淋巴结肿大、无黄疸型肝炎。本病又称小儿无痒性肢端皮炎。

关于小儿炎症性肠病的基本介绍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指原因不明的一组非特异性慢性胃肠道炎症性疾病。常见为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与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但也存在其他类型的IBD,如未定型结肠炎、胶原性和淋

关于小儿炎症性肠病的预后介绍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预后取决于疾病的类型、并发症的有无以及治疗条件。对儿童患者的长期观察表明:约有10%的患儿在首次发作后可获得长期的缓解;仍有20%的患儿反复发作;有50%的患儿长期存在较轻微的症状,而20%的患儿持续存在较重的症状。全结肠炎患者手术几率高。与成人患者不同,约有1/3的直肠、乙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