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简述母乳性黄疸的临床表现

1、临床表现 生后母乳喂养无其他原因而出现高胆红素血症者,胆红素常可达256.5~342μmol/L(15~20mg/dl),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新生儿一般情况良好、吃奶佳、生长发育正常。黄疸可持续3周~3个月。 2、检查 血生化检查:血清胆红素大多数<257μmol/L(15mg/dl),也可>342μmol/L(20mg/dl),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肝功检查正常,HBsAg阴性。......阅读全文

简述母乳性黄疸的临床表现

  1、临床表现  生后母乳喂养无其他原因而出现高胆红素血症者,胆红素常可达256.5~342μmol/L(15~20mg/dl),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新生儿一般情况良好、吃奶佳、生长发育正常。黄疸可持续3周~3个月。  2、检查  血生化检查:血清胆红素大多数<257μmol/L(15mg/dl

怎样预防母乳性黄疸?

  母亲妊娠期注意饮食卫生,忌酒和辛热之品,不可滥用药物。婴儿出生后,母亲也需继续注意饮食健康,密切观察婴儿皮肤黄疸情况,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注意过早出现或过迟消退或黄疸逐渐加深或退而复现等情况。

关于母乳性黄疸的病因分析

  母乳性黄疸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清楚。现根据发生的时间分为早发性和晚发性两类。前者发生时间与生理性黄疸相近,认为主要与母乳喂养不当,摄入不足有关;晚发性多认为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有关,常发生于生后1~2周,可持续至8~12周。一般认为,新生儿小肠内的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经过检测确认),

治疗母乳性黄疸的相关介绍

  1.喂养与护理  当明确为母乳性黄疸后,现不提倡停母乳,可少量多餐喂养,按顺时针方向行腹部按摩以增加肠蠕动,服用退黄中成药促进胆红素的排泄,多晒太阳以改变间接胆红素的结构,形成光异构体利于从尿中排出。只有当胆红素水平超过15mg/dl时可暂停母乳喂养观察,如明显下降,确定为母乳性黄疸,仍可母乳喂

关于母乳性黄疸的诊断标准介绍

  1.病史  根据黄疸出现时间,单纯母乳喂养史,生长发育良好,无其他任何异常临床表现。  2.检查  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以间接胆红素为主,其他检查均正常。  3.诊断性停母乳喂养  由于新生儿黄疸原因十分复杂,要排除所有的病因十分困难,对一般情况良好,高度怀疑为母乳性黄疸的患儿,临床上常予停止哺

简述胆汁淤积性黄疸的临床表现

  随病因、阻塞部位与性质不同而异。  1.原发疾病的表现  胆囊炎、胆石症常伴胆绞痛、发热、呕吐等症状,黄疸来去迅速;化脓性胆管炎起病急,寒战、高热、腹痛,迅速出现休克;恶性疾病多有上腹隐痛,进行性消瘦,肝大和黄疸;无痛性黄疸常为胰头癌的表现。  2.阻塞性黄疸的表现  肤色呈现暗黄、黄绿或绿褐色

关于母乳性黄疸的基本信息介绍

  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血清胆红素可超过256.6~342.0μmol/L),一般状况良好,无溶血或贫血表现。黄疸一般持续3~4周,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4天,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下降≥50%,若再以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

简述核黄疸的临床表现

  1.黄疸进行性加重,未结合胆红素〉256.5umol/L(15mg/dl)。  2.嗜睡、拒奶、反应差、呻吟、尖叫,病情进一步加重者凝视、眼球震颤、头向后仰、角弓反张、抽搐、呼吸不规则,出现病理性呼吸。  3.病情严重者虽经抢救,但往往有后遗症如抽搐、听觉障碍、智力低下等。

简述药物性黄疸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为黄疸、发热、皮疹、皮肤瘙痒或损害、关节疼痛以及肝大等。肝功能可正常或轻度异常,胆红素升高。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可升高。肝活检可见淤胆及肝细胞损害。多在服用药物后1~4周内发病。当黄疸消退后,药物皮肤激发试验的阳性率为40%~60%。治疗应立即停用对肝脏有毒性药物,重者或伴过敏者可用肾上腺皮

简述新生儿迁延性胆汁淤积性黄疸的临床表现

  可有早产、宫内、外生长发育迟缓、喂养困难、呕吐、生长缓慢及陶土色大便,新生儿期可看到黄疸,但常会延迟到2~3周,尿色暗黄,粪便常呈淡黄色,浅褐黄色,灰色或白色,肠黏膜周围胆红素产物渗出常使粪便略带黄色,可有肝大。体重生长曲线反映重量增加很少,可能是脂肪吸收不良和氧消耗增加的结果,一般在生后2周即

简述肝细胞性黄疸的鉴别诊断

  肝细胞性黄疸鉴别诊断需注意临床症状和体征,询问是否存在伴随症状,如发热、皮疹、皮肤瘙痒、乏力、食欲及尿粪异常、出血倾向以及各器官系统相应症状。查体应全面细致,不要有遗漏。特别注意皮肤黏膜黄染的颜色(溶血性黄疸常呈柠檬色,肝细胞性黄疽多为金黄色或浅黄色,阻塞性黄疸多为暗黄色或黄绿色)、淋巴结、肝胆

概述梗阻性黄疸的临床表现

  因为引起梗阻性黄疸的原因较多,临床表现也各有不同,大体可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由肿瘤引起的梗阻性黄疸  患者通常年龄较大,黄疸存在时间长,呈进行性加重,伴有体重减轻、极度消瘦、贫血、无力等表现。肿瘤较突出者可在腹部触及形状不规则、质硬的肿块,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  2.由结石引起的梗阻性黄

简述体质性黄疸的症状和诊断依据

  症状体症  1.可无明显症状;  2.长期间歇性轻度黄疸;  3.部分病例有乏力、消化不良、肝区不适;  4.肝脾无肿大。  诊断依据  1.青少年发病,随年龄增加,黄疸逐渐减退,常有家族史;  2.慢性反复发作性黄疸,疲劳、饮酒、感染或 月经 期黄疸加重。  3.苯巴比妥或导眠能可使黄疸减轻或

肝细胞性黄疸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1. 肝病本身表现如急性肝炎者,可有发热、乏力、 纳差、 肝区痛等表现;慢性肝病者,可有 肝掌、 蜘蛛痣、 脾脏肿大或 腹水等。  2.皮肤和巩膜呈浅黄至金黄色,皮肤有时有瘙痒。  3.血清 总胆红素升高,其中以 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  4.尿中胆红素阳性, 尿胆原常增加,同样粪中尿胆原含量可正

肝细胞性黄疸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1. 肝病本身表现如急性肝炎者,可有发热、乏力、 纳差、 肝区痛等表现;慢性肝病者,可有 肝掌、 蜘蛛痣、 脾脏肿大或 腹水等。  2.皮肤和巩膜呈浅黄至金黄色,皮肤有时有瘙痒。  3.血清 总胆红素升高,其中以 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  4.尿中胆红素阳性, 尿胆原常增加,同样粪中尿胆原含量可正

简述黄疸的基本症状

  (1)皮肤、巩膜等组织的黄染,瘙痒,黄疸加深时,尿、痰、泪液及汗液也被黄染,唾液一般不变色。  (2)浓茶样尿,陶土样便。  (3)消化道症状,常有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4)胆盐血症的表现,主要症状有:皮肤瘙痒、心动过缓、腹胀、脂肪泻、夜盲症、乏力、精神萎靡和

简述黄疸的鉴别诊断

  诊断  黄疸只是一种症状/体征,并非疾病。对于黄疸的诊断并不难,但是鉴别诊断很重要。只要血清胆红素浓度为17.1~34.2umol/L(1~2mg/dl)时,而肉眼看不出黄疸者称隐性黄疸。如血清胆红素浓度高于34.2umol/L(2mg/dl)时,巩膜、皮肤、黏膜以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出现黄染则为显

黄疸肝炎的临床表现

  黄疸前期  在这阶段因个体差异、患者表现复杂多样易被 误诊,应特别注意,如有的患者表现为上呼吸道炎症,类似感冒。有些患者可伴关节酸痛而被误认为风湿病。也有少数人有剧烈腹痛而误认为急腹症。还有少数人可出现等麻疹。此期中末,查体可发现肝区叩击痛及压痛,半数以上患者肋缘下可触及肝脏,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

体质性黄疸

  临床根据血清胆红素增高的性质,可分为两大类,即以非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黄疸(高非结合胆红素血症UCHB)和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黄疸(高结合胆红素血症CHB)。  体质性黄疸由于长期存在持续性或波动性黄疸,常误诊为慢性肝炎或慢性胆道疾病,甚至有误行不必要的手术。临床上与其他类型黄疸的鉴别甚为重要

简述小儿急性黄疸症状

  若是孩子出现急性黄疸症状,是不同于成年人那么容易发现,详细的了解急性黄疸肝炎的症状,对父母及时了解孩子的健康是很有帮助的。  有些小儿若是急性黄疸肝炎,就会表现为发冷、发热、乏力,食欲明显减退、厌油、恶心、呕吐,常伴中上腹不适、腹胀、腹泻等一系列的乙肝症状。黄疸加重时伴皮肤瘙痒,肝区疼痛。还在检

体质性肝功能不良性黄疸的临床表现

  1.症状  本病以男性多见,男女之比为(1.5~10.0):1。黄疸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在青少年或青春期出现。患者多无明显症状,常由于健康体检或其他疾病就诊时被发现。黄疸一般多轻微,呈长期间歇性出现,且常因疲劳、饮酒、应激、并发感染等加重。部分病例可有乏力、消化不良、肝区不适。  2.体征  

简述母乳不耐受的就诊与预防

  新生儿如出现母乳不耐受症状,应找当地正规医院儿科医师根据家族史等病史和临床表现仔细判断,不能轻易放弃母乳喂养。  1.少量多次摄入乳制品。即使乳糖酶缺乏个体,也可耐受少量乳类(120ml至240ml),不会出现不耐受症状。限制一天中摄入乳糖总量,一般乳糖限量为12克。少量多次食用也可减轻乳糖不耐

简述重症黄疸肝炎的饮食原则

  原则一:清淡的食物有利于肝脏。对待肝炎患者应给以适量的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食物。  原则二:适当的补充一些营养物质,有利于受损器官的恢复。  原则三:饭量适当。秉着“少食多餐”的原则,能减轻肝脏的负担,有助于消化。  原则四:合理选择补品。脾胃虚弱或肝肾阴虚的肝炎患者,适当选择一些补品对疾病的恢复有

简述重症黄疸肝炎的传播途径

  1、血液传播:乙肝小三阳患者每毫升血中含有一千万至几亿个成熟乙型肝炎病毒颗粒。极微量的血液进入健康人的皮肤黏膜的破口,就可造成感染。 [5]  2、医源性传播:针灸针、口腔器材、内镜等被乙肝病毒污染的医用器材和血源以及血制品,在使用时都有可能传播乙型肝炎病毒。  3、性传播:性传播是乙肝传播的一

溶血性黄疸的临床表现

  轻症的溶血性黄疸,一般只表现为轻度黄疸,皮肤、黏膜呈淡黄色,不伴有皮肤瘙痒。处于急性溶血期时,患者可以表现有发热、寒战、头疼、呕吐、腰痛,同时还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血红蛋白尿,尿液的颜色可以表现出浓茶色或者酱油色,严重时可以发生急性的肾功能衰竭。  慢性溶血导致的黄疸,除了有贫血以外,还可以伴有

溶血性黄疸的临床表现

  一般黄疸为轻度,呈浅柠檬色,急性溶血时可有发热、寒战、头痛、呕吐、腰痛,并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和血红蛋白尿(尿呈酱油色或茶色),严重者可有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溶血多为先天性,除伴贫血外尚有脾肿大。

简述黄疸型肝炎预防

  首先,人们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及其卫生是最主要的预防黄疸型肝炎的方法。个人的良好卫生对疾病的传播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平时生活中,人们要有饭前、饭后、便后洗手的好习惯,不能食用不干不净的食物,除此之外,人们所使用的各种器皿都要进行及时消毒,以免病菌传播 [2] 。  其次,针对接触过黄疸型肝炎患者

概述成人急性黄疸临床表现

  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的整个病程一般分为3个阶段,即黄疸前期、黄疸期和恢复期,其临床表现如下:  (1)黄疸前期从患者开始有症状到出现黄疸这段时间,约为数日至2周。起病时患者常感畏寒、发热,体温38℃左右,少数患者可持续高热数日。更为突出的症状是全身疲乏无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尤其厌恶油腻食物,

肝细胞性黄疸的概述

  黄疸症可根据上述的血红素代谢过程分为三类:溶血性黄疸,梗阻性(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  肝细胞性 黄疸hepatocellular jaundice,  是由于肝细胞病变,对 胆红素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发生障碍,以致有相当量的 非结合胆红素(UCB)潴留于血中,而未受损的肝细胞仍能将非结合胆

肝细胞性黄疸的介绍

  肝细胞性黄疸(hepatocellular jaundice)是由于肝细胞病变导致胆红素的摄取、转化和排泄能力降低所致的,为临床最常见的黄疸类型。黄疸为各种疾病引起的胆红素浓度升高,为一种临床症状。而凡是能够造成肝细胞功能障碍,影响胆红素摄取、结合和排泄的疾病均可引起肝细胞性黄疸。本症状常见于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