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心理所合作研究揭示音乐感知的文化特异性

音乐在人类社会中已有长久的历史,并随社会变迁与文化互融共生,共同支持人们的日常生活。虽然人们常说“音乐无国界”,但不同地域和生存环境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文化,进而影响音乐的种类与风格。已有研究表明,听者会基于统计分析为特定类型与风格的音乐建立内部模型,并据此预测乐曲的发展。那么在我们聆听中国传统民歌和西方音乐时,我们利用基于不同文化熏陶和适应(enculturation)而形成的内部模型感知不同文化音乐是否会有不同? 文化距离假说(cultural distance hypothesis)认为上述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听者更容易预测与自身文化背景更相似的音乐结构。为了检验这一假设,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杜忆研究组与丹麦奥胡斯大学音乐与脑研究中心开展了一项合作研究,借助音乐的信息动力学模型(the Information Dynamics of Music),使用信息量(information content)这一指标量化......阅读全文

音乐无国界?研究揭示音乐感知的文化特异性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4949.shtm 音乐在人类社会中已有长久的历史,并随社会变迁与文化互融共生,共同支持人们的日常生活。虽然人们常说“音乐无国界”,但不同地域和生存环境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文化,进而影响音乐的种类与风格

“我好像听过?”——音乐感知的进化关键

  我们如何感知音乐和声音?这个问题是 UPF 脑与认知中心 (CBC) 的语言与比较认知小组 (LCC) 最近发表在《动物认知》杂志上的研究的基础。  人类具有目前在动物王国中似乎独一无二的共同特征:语言和音乐。 “我们小组致力于了解这些技能是如何在人类中进化的,以及它们的某些组成部分在多大程度上

心理所等揭示音乐感知的文化特异性

  音乐在人类社会中已有悠久的历史,并随着社会变迁与文化互融共生,共同支持人类的日常生活。虽然常说“音乐无国界”,但不同地域和生存环境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文化,进而影响音乐的种类与风格。已有研究表明,听者会基于统计分析为特定类型与风格的音乐建立内部模型,并据此预测乐曲的发展。那么在我们聆听中国传统民歌和

中科院心理所合作研究揭示音乐感知的文化特异性

   音乐在人类社会中已有长久的历史,并随社会变迁与文化互融共生,共同支持人们的日常生活。虽然人们常说“音乐无国界”,但不同地域和生存环境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文化,进而影响音乐的种类与风格。已有研究表明,听者会基于统计分析为特定类型与风格的音乐建立内部模型,并据此预测乐曲的发展。那么在我们聆听中国传统民

英国首个“音乐试管婴儿”诞生-狂爱听音乐

  据英国《每日快报》、《每日邮报》10月25日报道,英国利物浦市1岁大男婴弗雷迪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音乐试管婴儿”,当他还是试管中的受精卵时,医生就开始用喇叭给“他”播放各种音乐,当弗雷迪出生后,他对音乐竟有一种天生的爱好。据悉,如今已有17个国家的不孕夫妇通过向“试管受精”胚胎播放音乐的方法成功

延缓脑衰老,音乐有妙招

不管是什么年纪,如果能尽快开始学习一门乐器,甚至开始唱歌,可能都会让大脑衰老得更慢。所以我们鼓励中老年朋友学习一门乐器或声乐,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一些研究表明,从未学过音乐的老年人在接受短期音乐训练后,言语加工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杜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大脑是人体中最先开始衰老的器官之一,大

音乐喜好透露你的性格

  你是热衷于复杂一点的音乐,还是喜欢简简单单的音乐?别小看这个喜好,它可以透露你的性格信息。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你喜欢简单的原声音乐,你可能性格健谈又充满精力;如果你是个歌剧爱好者,那你很可能总有深刻见解,并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这个结论来自于剑桥大学心理学家开展的两项大型研究,研究结果揭示出人的音

用天眼“感知”世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3/454893.shtm 在现代化农业数据信息平台上,可以精准掌握农业生产情况,科学判断农产品价格趋势,为农业发展提供“智慧大脑”。 ——这是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科院空天院”)与

肠道“味蕾”感知炎症

  你是否曾在压力沉重的时候或者吃了很辣的食物后急着去厕所?这或许是因为肠道内的味蕾能感知炎症化学物质并且向大脑发出警告。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细胞》杂志。  人们对这种被称为肠嗜铬细胞的味蕾知之甚少。它们最早激起科学家的好奇心是在发现肠嗜铬细胞产生了体内90%的血清素时。血清素是一种大脑化学物质,最

研究表明音乐是世界语言

  每种文化都青睐音乐和歌曲,这些歌曲有很多不同的用途:伴舞、抚慰婴儿或表达爱。现在,在分析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录音后,研究人员发现,不管来自哪种文化,共享其中一个功能的歌曲听起来均很相似。因此,人们无论倾听来自60个国家的任何一首歌曲,都可以对其进行准确的推断,即使只听了14秒。相关论文近日刊登于《当

世界环境日主题音乐会--用音乐唤起保护环境尊重自然的意识

  由环境保护部、全国妇联、北京市政府联合主办,国家大剧院、环境保护部宣教中心、北京市环保局承办的2013年“6・5”世界环境日主题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家瑞,环境保护部纪检组长周英、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范继英、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汪鸿雁,北京市副市长林克庆等出席音乐

苦味感知影响咖啡饮用

  近日,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人们对苦味物质的感知与拥有某组特定基因有关,这种感知会影响他们对咖啡、茶或酒精的偏好。相关论文刊登于《科学报告》。  昆士兰医学研究所的Jue-Sheng Ong、Liang-Dar Hwang及同事运用英国生物样本库中40多万名参与者的样本,通过分析与

蜜蜂也能感知快乐

   大黄蜂能否感受到像快乐一样的情绪?这或许看上去是不可能的,但蜜蜂的确会表现出悲观情绪,小龙虾也会经历焦虑。  科学家训练24只大黄蜂通过金属圆筒进入一个密闭室,以探究它们是否拥有类似于正面情绪的感觉。在密闭室中,大黄蜂面对一个拥有4根管子的墙壁。每根管子被贴上蓝色或者绿色的标签。大黄蜂通过训练

感知记忆与细胞集群

  大家好,我是来自神经可塑性组的闫行健,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感知记忆与细胞集群。希望通过我的介绍能让大家对细胞集群与感知记忆的关系有一个大概的认识。  声音、气味、景色、口味、触感这些环境中的感觉信息,会通过我们的耳朵、鼻子、眼睛、嘴、皮肤等感受器输入大脑,以电脉冲的形式存在,并且在大脑的神经元

“感知中国”-无锡将是中心!

  “从信息处理到信息传播再到信息传感,信息发展越来越进入物质领域。”近日,温总理在无锡新区的这番话,揭示了“物联网”时代的特征。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奥巴马就职后对IBM提出的“智慧地球”发展战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个战略最重要的元素就是物联网。     生活方式将从“感觉”跨入“感知”   

石墨烯让“透明琴键”奏出美妙音乐

  英国科研人员11月5日宣布,他们把以石墨烯为主要成分的导电油墨打印在塑料薄膜上,制成了可以演奏音乐的透明钢琴键盘。这一成果有助于用石墨烯进一步研发心脏监测器、传感器等可印刷的轻薄电子产品。   剑桥大学在新闻公报中介绍说,这种由剑桥石墨烯中心研发的油墨集中在琴键上,起到电极的作用,琴键与一个简

听众选择让“公共噪音”进化成音乐

 现在,人们听到的大多数音乐是作曲家和演奏者的产物。音乐是如何产生的?实际上,音乐的进化伴随着作曲家、演奏者和听众对于区别于其他声音的悦耳声音的喜爱。研究人员发现,消费者选择在塑造音乐多样性方面起到了创造性作用。这些发现有助于描绘利用一种基于进化生物学的方法如何进行文化变化研究。  

脑部扫描技术助你成为音乐大师

  最近一项研究表明一种叫做BACh(Brain Automated Chorales)的最新脑部扫描系统能够帮助从未学习过钢琴的人快速学习弹奏钢琴,这套系统能够帮助学习者认识到他们的大脑是如何努力运作以及如何根据任务难度进行相应调整。  研究人员发现在进行仅仅15分钟的巴赫众赞歌学习之后,参与者在

将音乐作为爱好,让大脑保持年轻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550.shtm长期专业的音乐训练,可以让处于衰老的大脑保持年轻,这可不是异想天开。4月26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心理所)研究员杜忆团队的研究成果登上了《科学进展》(Science Adv

大脑会在音乐与色彩间建立联系

  “音乐与色彩的联想受情感主导”,这是近日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一篇文章的标题。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无论欣赏巴赫的交响乐或布鲁斯(蓝调)音乐,我们的大脑都会在音乐与色彩之间建立某种联系,而这种联系的属性取决于音乐的旋律本身所赋予我们的心理感受。   莫扎特那首欢快的《G大

PNAS:音乐可以提升你的学习能力

  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演奏乐器有助于人类的大脑发育。弹吉他或者吹长号的青少年,会拥有更强的语言能力。  美国西北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高中的音乐训练可以促进青少年大脑对声音的应答,提高其听力和语言技能。高中音乐课能够对学习成绩产生很大的影响。这项研究发表在七月二十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曾凡一:爱科学,也爱音乐

曾凡一  4岁半开始学习钢琴,5岁登台演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医学和理学双博士学位时,还修完了音乐专业的所有主课;科研成果2009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09年世界十大医学突破之一;2010年获得第六届“中国优秀青年女科学家”称号。  这些看似难以在一个人身上实现的成就,曾凡一却做到了。 

母语影响乐感

  母语会影响你的乐感,即对旋律和节奏的感知。  一项国际研究比较了使用54种不同语言的近50万人的旋律和节奏能力,研究者发现说有音调语言的人能更好地辨别不同旋律的细微差异,而说无音调语言的人能更好地分辨节奏是否与音乐同步。相关研究4月26日发表于《当代生物学》。  研究者表示,这些优势——有音调语

母语影响乐感

母语会影响你的乐感,即对旋律和节奏的感知。一项国际研究比较了使用54种不同语言的近50万人的旋律和节奏能力,研究者发现说有音调语言的人能更好地辨别不同旋律的细微差异,而说无音调语言的人能更好地分辨节奏是否与音乐同步。相关研究4月26日发表于《当代生物学》。研究者表示,这些优势——有音调语言者的旋律感

苇莺能感知磁偏角

   苇莺迁徙时主要依靠内部磁场地图作为导航。但人们一直不清楚这种鸟是如何处理相对复杂的“经度”和飞行路线选择等问题的。现在,研究人员有了答案。苇莺依靠磁偏角变化从东飞向西。磁偏角是指地理北和磁场北之间的角度差。相关论文8月17日刊登于《当代生物学》期刊(论文链接)。   “我们首次确认磁偏角是

动物调节体温无需感知温度

  炎炎夏日,动物也会去寻找舒适温度的环境。日本名古屋大学研究小组做出了一项与炎热天气相关的新发现:行动性体温调节的温度感觉传递机理。这一发现有助理解人类中暑发病机理。  体温调节是动物维持生命最重要的调节功能之一。人类在炎热时出汗带走热量,寒冷时肌肉发抖产生热量。这些反应是自主发生的,与自我意志无

感知综合症的简介

  病人在感知某一现实事物时,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整体来说是正确的,但对该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空间距离等产生与该事物不相符合的感知。

无传感器亦感知

   互联网与手机相连的一刹那,科研人员的想象世界被无限扩大。互联网这台巨型计算机,以超乎寻常的速度收集、计算、存储着人类的一切信息,并通过手机等终端源源不断向外输出。  伴随着智能化社会的来临,实现对目标的无线非接触感知成为热点话题。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可穿戴设备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体感知的燃眉之急,

光纤变“神经”-大地能感知

   人物小传  施斌,1961年10月生于江苏启东,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大仪器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数十个科研课题和项目的负责人。曾任国际环境岩土工程协会副主席,现任国际智能基础设施结构健康监

自闭症或是感知疾病

   图片来源:ALEXANDER GLANDIEN, FOR SPECTRUM  Satsuki Ayaya记得,自己小时候很难和其他孩子在一块玩,仿佛一块屏幕将她和别人隔开。有时她觉得麻木,有时又太敏感;有时声音听起来是柔和的,有时又很尖锐。作为十几岁的青少年,Ayaya渴望了解自己,于是开始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