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细胞的诊断方法

根据实验室检查数值可以诊断,但重要的是查找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原因。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诊断标准:1.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1.5×109/L,并持续6个月以上,或出现临床症状后,于6个月内死亡。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可表现为发热、皮疹、乏力、咳嗽、气短、肌肉酸痛,或腹泻等。体格检查可发现皮疹、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肺内啰音、腹部压痛或神经系统异常等。2.未发现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原因。3.有器官受累的症状或体征,如肺内阴影、心脏超声异常等。......阅读全文

嗜酸性粒细胞的诊断方法

根据实验室检查数值可以诊断,但重要的是查找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原因。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诊断标准:1.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1.5×109/L,并持续6个月以上,或出现临床症状后,于6个月内死亡。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可表现为发热、皮疹、乏力、咳嗽、气短、肌肉酸痛,或腹泻等。体格检查可发现皮疹、淋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方法

根据实验室检查数值可以诊断,但重要的是查找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原因。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诊断标准:1.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1.5×109/L,并持续6个月以上,或出现临床症状后,于6个月内死亡。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可表现为发热、皮疹、乏力、咳嗽、气短、肌肉酸痛,或腹泻等。体格检查可发现皮疹、淋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方法

根据实验室检查数值可以诊断,但重要的是查找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原因。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诊断标准:1.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1.5×109/L,并持续6个月以上,或出现临床症状后,于6个月内死亡。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可表现为发热、皮疹、乏力、咳嗽、气短、肌肉酸痛,或腹泻等。体格检查可发现皮疹、淋

嗜酸性粒细胞的治疗方法

1.反应性或者继发性针对原发病的治疗最重要。2.IHES治疗首选治疗是糖皮质激素。对激素耐药,则需增加或改用细胞毒类药物,如:羟基脲、环磷酰胺、马利兰等。需注意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激素治疗失败后可选用a-干扰素。其他治疗方法,如:IL-5单克隆抗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环孢霉素A等。3.其他对具有

嗜酸性粒细胞的检查方法

1.准确测定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的绝对值;2.外周血、骨髓和大便中寻找寄生虫;3.骨髓穿剌检查;4.肝肾功能、有关的自身抗体、血清VitB12;5.胸部X线检查、心脏超声,有条件应作胸、腹CT。6.根据具体器官受累情况,决定是否需作组织活检。7.当疑有克隆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则应进行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

嗜酸性粒细胞概述

  嗜酸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白细胞根据形态差异可分为颗粒和无颗粒两大类。颗粒白细胞(粒细胞)中含有特殊染色颗粒,用瑞氏染料染色可分辨出三种颗粒白细胞即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无颗粒白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具有粗大的嗜酸性颗粒,颗粒内含有过氧化物酶和酸性磷酸酶。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嗜酸粒细胞(eosinophil,E) 起源于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为髓系干细胞分化而来的嗜酸粒细胞祖细胞(CFU-EO)所产生。嗜酸粒细胞集落形成因子主要由受抗原刺激的淋巴细胞产生,因此,嗜酸粒细胞与免疫系统之间有密切关系。嗜酸粒细胞主要存在于骨髓和组织中,外周血中很少,仅占全身嗜酸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的形态

 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描述:细胞呈圆形,直径13-15μm.胞质内充满粗大、整齐、均匀、紧密排列的砖红色或鲜红色嗜酸性颗粒,折光性强。细胞核的形状与嗜中性白细胞相似,通常有2-3叶,呈眼镜状,深紫色。嗜酸性粒细胞容易破碎,颗粒可分散于细胞周围。

简述慢性嗜酸性粒细胞肺炎的诊断依据

  根据病史、病程、两肺存在哮喘音、周围血嗜酸粒细胞增高及胸部X线阴影可作出临床诊断。不典型者,可经肺活检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必要时可用泼尼松试验性治疗以帮助诊断。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增多>10×109/L。60%~90%的病人周围血嗜酸粒细胞增多(>6%),但周围血嗜酸粒细胞缺乏也不能排除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检查方法

1.准确测定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的绝对值;2.外周血、骨髓和大便中寻找寄生虫;3.骨髓穿剌检查;4.肝肾功能、有关的自身抗体、血清VitB12;5.胸部X线检查、心脏超声,有条件应作胸、腹CT。6.根据具体器官受累情况,决定是否需作组织活检。7.当疑有克隆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则应进行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方法

1.反应性或者继发性针对原发病的治疗最重要。2.IHES治疗首选治疗是糖皮质激素。对激素耐药,则需增加或改用细胞毒类药物,如:羟基脲、环磷酰胺、马利兰等。需注意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激素治疗失败后可选用a-干扰素。其他治疗方法,如:IL-5单克隆抗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环孢霉素A等。3.其他对具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方法

1.反应性或者继发性针对原发病的治疗最重要。2.IHES治疗首选治疗是糖皮质激素。对激素耐药,则需增加或改用细胞毒类药物,如:羟基脲、环磷酰胺、马利兰等。需注意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激素治疗失败后可选用a-干扰素。其他治疗方法,如:IL-5单克隆抗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环孢霉素A等。3.其他对具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检查方法

1.准确测定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的绝对值;2.外周血、骨髓和大便中寻找寄生虫;3.骨髓穿剌检查;4.肝肾功能、有关的自身抗体、血清VitB12;5.胸部X线检查、心脏超声,有条件应作胸、腹CT。6.根据具体器官受累情况,决定是否需作组织活检。7.当疑有克隆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则应进行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

如何诊断小儿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IgE水平多升高。如疑为肠道寄生虫感染,粪便找虫卵阳性,即可确诊。但粪便中查不到虫卵,要进行相应的免疫学检测,抗寄生虫抗体应为阳性反应可助确诊。根据临床症状、血象、X线检查、免疫学检测结果、结合病史和当地寄生虫病流行情况可确诊。

嗜酸性粒细胞数介绍

血中嗜酸性粒细胞也来源于多能干细胞,在细胞的前体(precursors)阶段已能与其他髓系细胞区别,体外培养可分离出嗜酸性粒细胞祖细胞(eosinophil committed cell)。血中嗜酸性粒细胞量在昼夜有明显变化,清晨较低,夜间较高。其周期变化与血中肾上腺皮质的糖皮质激素呈负相关,糖皮质

嗜酸性粒细胞临床解读

白细胞分为颗粒和无颗粒两大类,无颗粒白细胞包括了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颗粒白细胞其胞质内含有嗜色颗粒,也就是我们常说粒细胞,它可以分为三种,即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这个其中的嗜酸性粒细胞各种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1、生理变化在劳动、寒冷、饥锇、精神刺激等情况下,可导

嗜酸性粒细胞怎么解读-?

白细胞分为颗粒和无颗粒两大类,无颗粒白细胞包括了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颗粒白细胞其胞质内含有嗜色颗粒,也就是我们常说粒细胞,它可以分为三种,即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今天医学之声小编就和大家分享这个其中的嗜酸性粒细胞各种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1、生理变化在劳动、寒冷、饥锇、精神刺激等情况

嗜酸性粒细胞解读攻略

白细胞分为颗粒和无颗粒两大类,无颗粒白细胞包括了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颗粒白细胞其胞质内含有嗜色颗粒,也就是我们常说粒细胞,它可以分为三种,即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今天医学之声小编就和大家分享这个其中的嗜酸性粒细胞各种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1、生理变化在劳动、寒冷、饥锇、精神刺激等情况

小儿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鉴别诊断

  应进行细致的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特别是对皮肤、肝、脾、淋巴结及心血管系统的检查,以除外皮肤病变、嗜酸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嗜酸性肉芽肿、家族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结节性多动脉炎等,骨髓穿刺对嗜酸粒细胞白血病具有确诊价值,对一些原因不明,累及一个或多个脏器,症状体征多样化的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疾病,有时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原理

[原理] 用嗜酸性粒细胞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同时破坏红细胞和大部分其它白细胞,并将嗜酸性粒细胞着色,然后滴入细胞计数盘中,计数一定范围内嗜酸性粒细胞数,即可求得每升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数。嗜酸性粒细胞稀释液中类繁多,虽想方不同,但作用大同小异。分为保护嗜酸性粒细胞而破坏其它细胞的物质和着染嗜酸性

嗜酸性粒细胞的作用介绍

  有吞噬作用和趋化作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反应性增高见于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食物过敏、精神病时均可见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肠寄生虫抗原与肠壁内结合IgE的肥大细胞接触时,使后者脱颗粒而释放组胺,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手术和烧伤病人的预后及测定肾上腺皮质功能。肿瘤性增高见于淋巴系统恶性疾患、血

关于嗜酸性粒细胞的介绍

  人体中正常成熟的白细胞可以分为五类: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组成部分,与其他粒细胞一样来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具有杀伤细菌、寄生虫的功能,也是免疫反应和过敏反应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可以释放颗粒中的内容物,引起组织

嗜酸性粒细胞的形态介绍

细胞直径10-15μm [3]  ,核分叶,或呈S形或不规则形,着色较浅。胞质内含有嗜酸性颗粒,大小胞,不等,分布不均,染成橘红色,不可将核掩盖。 嗜酸性粒细胞可移行至有病原体或发生过敏反应的部位。该细胞能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释放的多种溶酶体酶有杀菌作用,阳离子蛋白对寄生虫有很强的杀灭作用。在发生过

嗜酸性粒细胞的功能特点

嗜酸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组成部分,与其他粒细胞一样来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剌激因子(GM-CSF)、白介素3(IL-3)、白介素5(IL-5)等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成熟为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具有杀伤细菌、寄生虫的功能,也是免疫反应和过敏反应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细胞。嗜

嗜酸性粒细胞的形态介绍

  细胞直径10-12μm,核分叶,或呈S形或不规则形,着色较浅。胞质内含有嗜酸性颗粒,大小胞,不等,分布不均,染成橘红色,不可将核掩盖。[2]  嗜酸性粒细胞可移行至有病原体或发生过敏反应的部位。该细胞能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释放的多种溶酶体酶有杀菌作用,阳离子蛋白对寄生虫有很强的杀灭作用。在发生过

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方法

根据不同的病因予以相应的治疗。有咳嗽咳痰者,可给予祛痰、止咳剂。合并感染者予以有效的抗生素。

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检查方法

1.血常规检查血嗜酸粒细胞比例增大,常超过20%。嗜酸粒细胞显著增多,白细胞总数增加。由丝虫感染引起者,血中可查到微丝蚴。2.免疫学检查部分患者血清lgE、lgG升高;丝虫感染引起者血清对丝虫抗原的补体结合试验阳性;曲霉菌引起者,以曲霉菌抗原作皮试常可见立即型和迟缓型的双相阳性反应。3.痰液检查痰中

诊断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的相关介绍

  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的诊断主要根据以下几点:   (1)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是原因不清的疾病,因此,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的病人,未能发现有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常见其他原因的存在。   (2)病程较长,长期性、持续性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其时间超过半年以上。   (3)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嗜酸性

关于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的诊断介绍

  主要根据临床表现、血象、放射学和内镜加病理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Talley标准  (1)存在胃肠道症状。  (2)活检病理显示从食管到结肠的胃肠道有1个或1个以上部位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或有放射学结肠异常伴周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3)除外寄生虫感染和胃肠道以外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疾病,如结缔

关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诊断和治疗介绍

  一、诊断  根据实验室检查数值可以诊断,但重要的是查找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原因。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1.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1.5×109/L,并持续6个月以上,或出现临床症状后,于6个月内死亡。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可表现为发热、皮疹、乏力、咳嗽、气短、肌肉酸痛,或腹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