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人禽流感不具备大面积传播可能

新华网贵阳1月27日电近期山西、湖南、贵州等地连续确诊数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传染病预防专家提出,面对人禽流感疫情,群众不必恐慌,应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研究所所长王定明说,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禽类向人传染,到目前为止,世界卫生组织尚未发现和公布人传染人的病例,因此人禽流感不具备大面积传播、扩散的可能。 专家提出,为有效防范人禽流感,公众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一是尽可能减少与禽类接触,到市场购买活禽时,应佩戴手套、口罩等,不要食用病死禽;二是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未熟的肉类及蛋类等食品;三是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四是发现病死禽要立即向当地农业部门报告;五是有禽类接触史的流感样症状患者需及时就医,并向医生说明接触禽类的情况,以便及早发现、及早医治。......阅读全文

禽流感专家称新型禽流感具备某些空气传播特征

  彭博新闻社网站4月6日报道题:新型禽流感具备某些空气传播的特征。  证明H5N1禽流感可以通过空气传播的科学家们说,导致华东6人死亡的新型禽流感具备易传播病毒的某些遗传特征。  荷兰伊拉斯谟医疗中心分子病毒学教授罗恩•富希耶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H7N9病毒是由另外两种病毒的遗传物质重组而形成的一

禽流感时空传播规律研究获新进展

  最近,由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清华大学牵头的一项科学研究表明,在全球尺度上,高致病性H5N1型禽流感长距离迅速传播的主因是候鸟迁徙。与先前一些研究的观点有所不同,该研究认为导致欧洲和非洲禽流感流行的变异H5N1病毒可能是由西伯利亚东部的候鸟之间的交叉感染所致。该研究论文发表于10

顾江小组找到禽流感病毒母胎传播证据

禽流感病毒不仅存在于人的肺部,还侵袭人的气管、消化道(肠道)、大脑等器官,感染人的免疫细胞;禽流感病毒不仅由禽类传染人,还可以人传人。这是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病理学系主任顾江教授领导课题组研究的结论。这一结论推翻了禽流感H5N1型病毒只存在于人体肺部、找不到人传人确凿证据的论断。该研究论文近日刊

禽流感病毒变异可能在人与人间传播

中新网5月27日电 综合报道,5月26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报》上的一份最新医学报告称,一些禽流感病毒正在发生异变,而异变的病毒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研究人员在对近期的禽流感病毒样本进行分析之后发现,在2002年到2004年这段时间,一些曾经在北美可进行微弱的传染H7型病毒已经加强了对人体器官

研究揭示阻止禽流感病毒向人类细胞中传播物质

  通常情况下禽流感病毒很难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但是,如果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则可能引发大流行。 MDC和RKI的研究人员现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解释了为什么病毒从动物到人类的传播没有那么容易。   每当人们突然感染H5N1,H7N9和H5N6等禽流感病毒时,世界卫

专家称人禽流感不具备大面积传播可能

  新华网贵阳1月27日电近期山西、湖南、贵州等地连续确诊数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传染病预防专家提出,面对人禽流感疫情,群众不必恐慌,应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研究所所长王定明说,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禽类向人传染,到目前为止,世界卫生组

《科学》:英科学家培育出不传播禽流感鸡

  英国研究人员培育出一种转基因鸡,它们在感染禽流感病毒后不会对外传播。  这一研究结果1月14日刊登于美国《科学》杂志。剑桥大学和爱丁堡大学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令转基因鸡在患病后能干扰病毒复制过程,从而阻止病毒传播。  剑桥大学兽医学院研究员劳伦斯·泰利说,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为培育

韩新检出与日类似禽流感病毒-或由野鸟传播

   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的负责人1月19日公布消息称,从韩国南部釜山一家饲养场的大雁等鸟类尸体中检测出了高病原性H5N8型禽流感病毒,分析结果显示“此类禽流感病毒和在日本检测出的禽流感病毒非常相似。”   此外,该负责人还指出,此次在釜山饲养场发现的禽流感病毒和韩国境内的野鸟身上发现的病毒相同。该病

地坛医院院长称没有证据表明飞沫高效传播禽流感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最新研究H7N9病毒在侵入人体后发生突变,可能通过飞沫高效传播,存在人间大流行的风险。对此,北京地坛医院院长张永利昨天(7月24日)做客北京城市服务管理广播时明确表示,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H7N9禽流感能够通过飞沫人传人,市民不必恐慌。   张永利称,目前不能排除未来病毒可能出

专家:猪流感病毒在传播方式上危害大于禽流感

  CCTV《新闻会客厅》4月28日播出《中国:积极防控猪流感》,以下为节目实录:   4月13日,墨西哥发现首个病例,至今确认及疑似猪流感死亡152人,感染或疑似感染4000人。   4月17日,美国发现首个病例,至今确认感染50人。   4月26日,新西兰、法国、西班牙、以色列、英国先后报

尚未证实H7N9禽流感病毒可持续人际传播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2月17日表示,近来中国再次出现H7N9禽流感疫情,但还没有证据表明H7N9禽流感病毒具备持续性人际传播能力,减少接触感染病毒的活禽与关闭相关活禽市场是疫情防控关键。   世卫组织驻华代表处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指出,自2013年首次在中国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

《柳叶刀》—顾江小组—找到禽流感病毒母胎传播证据

同时推翻禽流感只感染人体肺部论断 禽流感病毒不仅存在于人的肺部,还侵袭人的气管、消化道(肠道)、大脑等器官,感染人的免疫细胞;禽流感病毒不仅由禽类传染人,还可以人传人。这是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病理学系主任顾江教授领导课题组研究的结论。这一结论推翻了禽流感H5N1型病毒只存在于人体肺部、找不到

世卫:密切关注柬埔寨人感染禽流感病例,疫情传播令人担忧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574.shtm

高福院士研究组EMBO解析禽流感病毒跨物种传播机制

  在台湾发现了全球首例人类感染H6N1亚型禽流感病例。从患者体内所分离的病毒基因序列显示,此病毒为一典型的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与台湾本土家禽中的H6N1病毒株非常接近,其跨物种传播的分子机制成为世界科学家所关注的焦点,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高福课题组在此方面的研究取得新进展,相关

尚未证实H7N9禽流感病毒可持续人际传播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2月17日表示,近来中国再次出现H7N9禽流感疫情,但还没有证据表明H7N9禽流感病毒具备持续性人际传播能力,减少接触感染病毒的活禽与关闭相关活禽市场是疫情防控关键。  世卫组织驻华代表处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指出,自2013年首次在中国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病例

H7N9禽流感病毒-尚不会造成大范围传播

  国家卫生计生委15日发布消息,上周(2月6日—2月12日),全国报告H7N9禽流感病例69例,死亡8人。最近3天,疫情呈下降趋势(2月12日至14日,全国报告H7N9病例数分别为3例、1例和4例,较前一阶段明显减少)。专家预测,最近一段时间,我国内地仍将有H7N9散发病例报告。现有证据表明,该

联合国发布减少H7N9禽流感传播风险建议措施

  联合国粮农组织4月5日发布旨在减少H7N9禽流感传播风险的建议措施,并强调了加强生物安全和卫生措施的重要性。   粮农组织指出,H7N9禽流感病毒在不同于其他禽流感病毒,如H5N1禽流感病毒,基本不会令禽鸟产生患病症状,因而H7N9禽流感病毒难以在禽鸟中检测出来。   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兽医

世卫:H7N9禽流感病毒可持续人际传播风险低

  新华社日内瓦3月1日电(记者张淼)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流感项目”负责人张文庆1日在日内瓦通报中国H7N9禽流感疫情的最新情况时指出,本轮疫情中发现的H7N9病毒出现了新特征,但总体来说病毒可持续性人际传播风险低。   张文庆当日在世卫组织总部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该组织紧密关注正在暴发的第五轮人

世卫:H7N9禽流感病毒可持续人际传播风险低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流感项目”负责人张文庆1日在日内瓦通报中国H7N9禽流感疫情的最新情况时指出,本轮疫情中发现的H7N9病毒出现了新特征,但总体来说病毒可持续性人际传播风险低。  张文庆当日在世卫组织总部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该组织紧密关注正在暴发的第五轮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从去年10月到记

四川巴州发现1例人感染禽流感-专家评估传播风险极低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卫生健康局、农业农村局15日凌晨联合发布消息,本地1例人感染禽流感已送医,专家评估传播风险极低。  该患者为男性,55岁,现居住四川巴中市巴州区。2021年6月30日出现发热症状,7月4日收入当地医疗机构救治。7月6日,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鼻咽拭子标本检测,结果为H5N

田怀玉团队研究出几种禽流感病毒在国内各省的传播规律

  近日,《自然》杂志刊文《中国禽流感或经家禽贸易传播》,报道了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副教授田怀玉团队通过分析病毒基因组序列,查找出H5N1和另外两种禽流感病毒(H7N9和H5N6)在中国各省的传播规律。  家禽既是传播者也是受害者  “自从H5N1禽流感1996年在我国广东省第一

水平传播的传播方式

  病原体在人群个体之间传播时,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侵入机体。  1.通过粘膜传播 许多病毒都是经粘膜感染而致病的。有些病毒感染可能局限于粘膜,有些病毒感染也可扩散至邻近组织和淋巴管并入血流,引起病毒血症(viremia)。再经血流扩散至靶器官,引起典型病变及临床表现。也有些病毒在感染过程中可形成二次

H4亚型禽流感病毒适应人的分子机制和跨种间传播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高福团队在H4亚型禽流感病毒适应人的分子机制和跨种间传播预警预测方面取得新的重要进展。研究结果以Avian-to-Human Receptor-Binding Adaptation by Influenza A Virus Hemagglutinin

微生物所等揭示H6N1亚型禽流感病毒跨物种传播机制

  2013年6月,在台湾发现了全球首例人类感染H6N1亚型禽流感病例。从患者体内所分离的病毒基因序列显示,此病毒为一典型的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与台湾本土家禽中的H6N1病毒株非常接近,其跨物种传播的分子机制成为世界科学家所关注的焦点,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高福课题组在此方面的研究

美科学家确认一起H5N1型禽流感人际传播病例

美国科学家28日公布最新研究成果说,他们已经确认去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发生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型禽流感病毒在人际传播的病例。 如果这一研究成果属实,那么目前世界各国对禽流感疫情的防范措施均需大幅改进,而对禽流感患者的治疗和隔离也将产生重大变化。    印尼男子证实被儿子传染 美

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感主要是指禽中流行的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和无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目前只发现H5和H7两种亚型。由于种属屏障,禽流感病毒只在偶然的情况可以感染人,既往确认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有H5N1、H9N2、 H7N2、 H7

研究解析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的跨种传播机制

  A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属于正黏病毒科,是一个有囊膜的、分节段的单股负链的RNA病毒。它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在历史上曾引起多次流感大流行事件以及散发性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感染人事件,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经济

科学家发现一种蛋白质可限制禽流感在哺乳动物中传播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Wendy Barclay团队发现了一种能够限制甲型禽流感病毒在哺乳动物中复制的蛋白质,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杂志。  鸟类是包括人类在内的很多动物的流感病毒来源。尽管科学家已经知道,大多数禽流感在没有获得特定变异时无法在人体中复制,但其背后机制尚不清楚。Barclay等人

终于知道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怎样跨种传播了

  A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属于正黏病毒科,是一个有囊膜的、分节段的单股负链的RNA病毒。它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在历史上曾引起多次流感大流行事件以及散发性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感染人事件,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经济

病毒传播途径

  1.水平传播  水平传播是指病毒在人群中不同个体之间的传播,包括病毒从动物到人的传播。常见的水平传播方式有以下几种。  (1)经呼吸道传播:病毒经空气、飞沫等吸入感染,如流感病毒、风疹病毒等。  (2)经消化道传播:病毒污染了食物和水源,经口食入而感染。如甲型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