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鞭草的形态特征及生长习性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120厘米。茎四方形,近基部可为圆形,节和棱上有硬毛。叶片卵圆形至倒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8厘米,宽1-5厘米,基生叶的边缘通常有粗锯齿和缺刻,茎生叶多数3深裂,裂片边缘有不整齐锯齿,两面均有硬毛,背面脉上尤多。 穗状花序顶生和腋生,细弱, 结果时长达25百米花小,无柄,最初密集,结果时疏离;苞片稍短于花萼,具硬毛;花萼长约2毫米,有硬毛,有5脉,脉间凹穴处质薄而色淡;花冠淡紫至蓝色,长4-8毫米,外面有微毛,裂片5;雄蕊4,着生于花冠管的中部,花丝短;子房无毛。果长圆形,长约2毫米,外果皮薄,成熟时4瓣裂。花期6-8月,果期7-10月。 生长习性 喜干燥、阳光充足的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喜肥,喜湿润,怕涝,不耐干旱,一般的土壤均可生长,但以土层深厚、肥沃的壤土及沙壤土长势健壮,低洼易涝地不宜种植。 常生长在低至高海拔的路边、山坡、溪边或林旁。......阅读全文

马鞭草的介绍

  马鞭草(拉丁学名:Verbena officinalis L.),[1]为马鞭草科马鞭草属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2]  马鞭草可高达120厘米,基部木质化,单叶对生,卵形至长卵形,两面被硬毛,[3]下面脉上的毛尤密。顶生或腋生的穗状花序,花蓝紫色,无柄,花萼膜质,筒状,花冠微呈二唇形,花丝极短;

马鞭草的功效

  活血散瘀,截疟,解毒,利水消肿。用于症瘕积聚、经闭痛经、疟疾、喉痹、痈肿、水肿、热淋。  1、阴囊肿痛(肿大中升,睾丸疼痛)。用马鞭草捣烂,涂搽。  2、妇女经闭,结成索子。用马鞭草的根和苗五斤,锉细,加水五斗,煎成一斗,去渣熬成膏,每服半匙,热酒化下。一天服二次。  3、疟疾寒热。用马鞭草捣汁

马鞭草的分布范围

  产于中国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新疆、西藏。全世界的温带至热带地区均有分布。

马鞭草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120厘米。茎四方形,近基部可为圆形,节和棱上有硬毛。叶片卵圆形至倒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8厘米,宽1-5厘米,基生叶的边缘通常有粗锯齿和缺刻,茎生叶多数3深裂,裂片边缘有不整齐锯齿,两面均有硬毛,背面脉上尤多。 穗状花序顶生和腋生,细弱, 结果时长达25百米花小,无柄,

柳叶马鞭草的介绍

  柳叶马鞭草(学名:Verbena bonariensis),马鞭草科马鞭草属植物。  柳叶马鞭草原产于南美洲(巴西、阿根廷等地)。性喜温暖气候,不耐寒。直立,叶暗绿色,丛生于基部。茎直立,细长而坚韧。花序顶生,花微小,蓝紫色,冠径60厘米。开花植株可高达1.5米,花莛虽高却不倒伏。适合大规模作为

马鞭草的生长习性

  喜干燥、阳光充足的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喜肥,喜湿润,怕涝,不耐干旱,一般的土壤均可生长,但以土层深厚、肥沃的壤土及沙壤土长势健壮,低洼易涝地不宜种植。  常生长在低至高海拔的路边、山坡、溪边或林旁。

柳叶马鞭草的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  株高60-150厘米,多分枝。茎四方形,叶对生,卵圆形至矩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基生叶边缘常有粗锯齿及缺刻,通常3深裂,裂片边缘有不整齐的锯齿,两面有粗毛。  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细长如马鞭;花小,花冠淡紫色或蓝色。果为蒴果状,长约0.2厘米,外果皮薄,成熟时开裂,内含4枚小坚果。花期

柳叶马鞭草的繁殖方法

  扦插:柳叶马鞭草繁殖可采用播种法、扦插法及切根法,播种法虽然可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植株数量,但是从播种到开花的时间较长;扦插繁殖也是一种较好的繁殖方式,一般在春、夏两季为适期,以顶芽插为佳,扦插极容易发根,扦插后约4周即可成苗;切根法主要是对于秋季休眠后的母本植株,开春对其进行切割分株并栽植。 

柳叶马鞭草的形态特征

  株高60-150厘米,多分枝。茎四方形,叶对生,卵圆形至矩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基生叶边缘常有粗锯齿及缺刻,通常3深裂,裂片边缘有不整齐的锯齿,两面有粗毛。  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细长如马鞭;花小,花冠淡紫色或蓝色。果为蒴果状,长约0.2厘米,外果皮薄,成熟时开裂,内含4枚小坚果。花期7月上旬至8

柳叶马鞭草的主要价值

  药用:柳叶马鞭草性微寒、味苦,以干净的地上全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尿消肿之功效,根可治赤、白下痢等疾病,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品种。  观赏:柳叶马鞭草颜色艳丽,群体效果非常壮观,可做观赏植物。

柳叶马鞭草的生长习性

  原产于南美洲(巴西、阿根廷等地)。喜阳光充足环境,怕雨涝。性喜温暖气候,生长适温为20-30℃,不耐寒,10℃以下生长较迟缓。对土壤条件适应性好,耐旱能力强,需水量中等。

马鞭草的生长习性及分布范围

  生长习性  喜干燥、阳光充足的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喜肥,喜湿润,怕涝,不耐干旱,一般的土壤均可生长,但以土层深厚、肥沃的壤土及沙壤土长势健壮,低洼易涝地不宜种植。  常生长在低至高海拔的路边、山坡、溪边或林旁。  分布范围  产于中国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

马鞭草的形态特征及生长习性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120厘米。茎四方形,近基部可为圆形,节和棱上有硬毛。叶片卵圆形至倒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8厘米,宽1-5厘米,基生叶的边缘通常有粗锯齿和缺刻,茎生叶多数3深裂,裂片边缘有不整齐锯齿,两面均有硬毛,背面脉上尤多。 穗状花序顶生和腋生,细弱, 结果时长达25百米

简述复方青蒿安乃近片的药理毒理

  安乃近具解热镇痛作用,羌活挥发油能使致热性大鼠体温明显降低,具有显著的解热作用。毛冬青、马鞭草、板蓝根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利咽作用。马鞭荤溶干水与醇的提取物,能拮抗芥子芥子油对兔结膜引起的炎症反应。马鞭草苷对交感神经末梢,小量兴奋,大量抑制,有抑制副交感神经作用。板蓝根对多种细菌有抑菌作用,石

笠麻花的介绍

  马鞭草科: 斗笠花(洋伞花)学名:Holmskioldia sanguinea。别名:冬红、斗笠花、金钱藤、洋伞花。原产喜马拉雅山区低地的马鞭草科,半落叶蔓状灌木,枝条容易平展生长,不加修剪即看起来杂乱无章,远看洋伞花的植株型态与九重葛(三角梅)非常相似。喜日照,在全日照的情况下,可以开得满树满

重感灵胶囊的成分

  毛冬青、葛根、马鞭草、板蓝根、石膏、青蒿、羌活、马来酸氯苯那敏、安乃近。

简述金香胶囊的成分介绍

  金刚刺、马鞭草、穿心莲、当归、鸡血藤、延胡索、夏枯草、功劳木、金樱根、香附。[1]

宜肝乐颗粒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宜肝乐颗粒的主要成分包括鸡矢藤、虎杖、马鞭草、六月雪、马兰草、茅莓、吉祥草、功劳木和冷水花

宜肝乐颗粒对的成分及性状

  成份  鸡矢藤、虎杖、马鞭草、六月雪、鱼鳅串、茅莓、吉祥草、功劳木、冷水花。  性状  本品为浅棕色至棕褐色的颗粒;味苦、微甜。

伤科灵喷雾剂的成分及性状

  成份  抓地虎、见血飞、铁筷子、白及、马鞭草、草乌、仙鹤草、山豆根、莪术、三棱。  性状  本品为棕红色至黄色的澄清液体;久置有少量沉淀,气清香。

清热感冒冲剂的主要成分

  紫苏叶300g,一枝黄花200g,马鞭草200g,土荆芥200g,爵床200g,枇杷叶200g,野甘草200g。

金香胶囊的成分及性状介绍

  成份  金刚刺、马鞭草、穿心莲、当归、鸡血藤、延胡索、夏枯草、功劳木、金樱根、香附。[1]  性状  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黑褐色至黑色的颗粒和粉末;气香,味苦、涩。

伤科灵喷雾剂的成分及功能主治

  成份  抓地虎、见血飞、铁筷子、白及、马鞭草、草乌、仙鹤草、山豆根、莪术、三棱。  功能主治  苗医: 中医: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软组织损伤,轻度水火烫伤,湿疹。

滇常山的介绍

  滇常山,中药名。为马鞭草科植物滇常山Clerodendrum yunnanenseHu ex Hand.Mazz.的根、茎、叶。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具有祛风,利湿,行气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水肿尿少,胸腹胀痛。

紫珠叶的介绍

  紫珠叶,中药名。为马鞭草科植物杜虹花Callicarpa formosana Rolfe.的干燥叶。夏、秋二季枝叶茂盛时采摘,干燥。具有凉血收敛止血,散瘀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衄血,咯血,吐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热毒疮疡,水火烫伤。

紫珠叶的概述

  紫珠叶,中药名。为马鞭草科植物杜虹花Callicarpa formosana Rolfe.的干燥叶。夏、秋二季枝叶茂盛时采摘,干燥。具有凉血收敛止血,散瘀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衄血,咯血,吐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热毒疮疡,水火烫伤。

紫珠叶的介绍

  紫珠叶,中药名。为马鞭草科植物杜虹花Callicarpa formosana Rolfe.的干燥叶。夏、秋二季枝叶茂盛时采摘,干燥。具有凉血收敛止血,散瘀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衄血,咯血,吐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热毒疮疡,水火烫伤。

紫珠叶的简介

  紫珠叶,中药名。为马鞭草科植物杜虹花Callicarpa formosana Rolfe.的干燥叶。夏、秋二季枝叶茂盛时采摘,干燥。具有凉血收敛止血,散瘀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衄血,咯血,吐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热毒疮疡,水火烫伤。

紫珠叶的概述

  紫珠叶,中药名。为马鞭草科植物杜虹花Callicarpa formosana Rolfe.的干燥叶。夏、秋二季枝叶茂盛时采摘,干燥。具有凉血收敛止血,散瘀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衄血,咯血,吐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热毒疮疡,水火烫伤。

宜肝乐颗粒的成分及功能主治

  成份  鸡矢藤、虎杖、马鞭草、六月雪、鱼鳅串、茅莓、吉祥草、功劳木、冷水花。  功能主治  苗医旭嘎帜沓痂,涤内洼胗乃兴仰,乃兴仰蒙浮秋管兜。中医清热解毒,利胆退黄。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急慢性乙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