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为何项目会失败?医生谈医工交叉

医生专栏 近三年,作为一名骨科医生,我探索了医工交叉这一新的科研合作领域。 都说医工交叉难,经过这三年的经历,我也体会到医工交叉的确很难。 可是到底哪里难呢?为什么很多医工交叉项目都“失败”了呢? 下面我就粗略的谈谈我的体会。当然首先要说明两点: 下面讲的科研问题都是医工交叉,不涉及传统的医学研究,即病理生理机制研究; 所谓的失败并不是指真正意义上的没有成果,而是指没有能转化成具有临床价值的成果。 01、医不懂工?工不懂医? 这是很多人谈到医工交叉时都经常提及的点。的确,不像美国等国家,医学是本科后教育,医生大部分都是Ph D(理学博士)和MD(医学博士),成为一名医生前他们都有着很好的理科教育背景。而现阶段咱们医学生培养模式,缺乏这种系统的理工类教育,使得国内医生很多不具备数理化的基本知识。我自己也是一样,很多数理化知识还停留在高中时期,甚者很多公式定理都想不起来了。 理工科的教授学生们也不懂医,他们是彻......阅读全文

王建安委员:医工信亟待高水平深度交叉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233.shtm

医工结合交叉中心和工业互联网研究中心揭牌

  日前,四川大学庆祝建校123周年校庆举行。在校庆系列活动中,四川大学工业互联网研究中心,及5G医学转化应用平台等“三中心一平台”项目同步启动。  学校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和优势,聚焦“医学+”和“信息+”双引擎,正式揭牌成立了促进医工结合的“三中心、一平台”和新工科的“工业互联网研究中心

中科院苏州医工所揭牌

  11月26日,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和江苏省省长李学勇在苏州共同为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简称医工所)揭牌,该所正式成为中科院直属研究所。  2008年,中科院与江苏省、苏州市签署了共建苏州医工所协议书。4年来,该所在科研、成果转化、交流合作、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共

为何项目会失败?医生谈医工交叉

  医生专栏  近三年,作为一名骨科医生,我探索了医工交叉这一新的科研合作领域。  都说医工交叉难,经过这三年的经历,我也体会到医工交叉的确很难。  可是到底哪里难呢?为什么很多医工交叉项目都“失败”了呢?  下面我就粗略的谈谈我的体会。当然首先要说明两点:  下面讲的科研问题都是医工交叉,不涉及传

苏州市领导调研苏州医工所

  6月6日下午,苏州市委常委、副市长、苏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浦荣皋调研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苏州医工所所长唐玉国等参加了调研座谈会。   座谈会上,唐玉国首先汇报了自2012年11月研究所验收成立以来完成的主要工作:按照未来发展需要调整了科技布局、组织机构及“一三五”规划

医工融合“捧红”医用机器人

   劈开胸骨,打开胸腔,手术结束后再用钢丝固定,一道20厘米长的“蜈蚣”形伤疤永远“趴”在胸前,传统开胸手术的危险性让人不寒而栗。心脏外科手术能否不开胸?对外科医生来说,以前如同科幻小说般遥不可及,如今却在手术机器人的帮助下成真。  “只需要在病人胸前打3个小孔,再分别将代表机器人的‘左手’‘眼睛

新冠治疗舱内实现医工交叉“微转化”

  肺炎患者肺部炎症状况是疾病转归的最重要因素,听诊器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为了时刻监测雷神山驻地舱内患者病情变化,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支援雷神山医疗队用上了一款由医院心内科、呼吸科和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田杰、沈昕团队,通过医工交叉联合研发的最新设备——“5G无线听诊器”。  这款设备体积小

苏州医工所在血管提取研究中取得进展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各种血管疾病呈现多发上升态势,它们不仅具有很高的致死率,而且易引发各种严重的并发症,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病因之一。在我国,血管病患者多达2.9亿,每年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将近千万。为了预防和降低疾病的发生,必须在医学影像中有效地提取血管信息,通过血

吴建国调研苏州医工所与纳米所

   11月16日,中科院副秘书长吴建国一行分别到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和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调研。   在苏州医工所,吴建国听取了医工所副所长邓强关于本所所情及基本建设工作汇报;调研了相关研究室,参观了研究生公寓及客座公寓。   吴建国对苏州医工所筹建及一期基本

苏州医工所揭示碳点的发光机制

  碳点(CDs)于2004年被首次报道,可分为碳量子点(CQDs)、石墨烯量子点(GQDs)、碳化聚合物点(CPDs)和碳纳米点(CNDs)。CDs因其特性引起关注,如高光致发光量子产率(PLQY)、可调谐发射波长、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抗光漂白稳定性。迄今为止,已有大量文献报道了其在生物成像、传感器

苏州医工所发表碳量子点专题评述

  碳量子点是一类尺寸小于10nm,具有准球形结构的碳纳米材料。碳量子点的光致发光具有尺寸和激发波长依赖性,发光稳定且无光漂白现象,还具有pH依赖性,存在上转换发光和电化学发光现象。此外,碳量子点不含重金属元素,所以不具有无机半导体量子点的高毒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因次,这类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

苏州医工所在内毒素检测方面获进展

  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上的一种脂多糖复合物,细菌死亡或自溶后便会释放出内毒素。当其大量进入血液就会引起热原反应,可引起发热、微循环障碍、内毒素休克及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内毒素检测主要应用于药品、生物制品和医疗器械的质量控制,以及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断预后。中国药典收录的内毒素检查法包括凝胶法和光

苏州医工所在miRNA超灵敏检测方面取得进展

  微小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约22个核苷酸),通过与靶信使RNA(mRNA)形成RNA诱导的基因沉默复合物(RNA-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 RISC)参与转录后基因表达的精确调控,在多种生理学和病理学过程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大作用。大量研究

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小芝麻”大用途

▲超声换能器研发人员正在实验。  7月7日,对于中科院苏州医工所的崔崤峣来说是个大日子。这天,她带领的医用声学室团队研发的国内首款超声探头核心器件“微型高频超声换能器”进入临床实验。这款只有芝麻四分之一大小的换能器可提供超高分辨率超声图像,在血管内看得比国外同类产品成像更清晰,但价格只是国外产品的三

苏州医工所云计算技术研究获进展

  近年来,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已成为高性能计算的新潮流。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过这种方式,用户可以按需来申请由供应商提供的各种软硬件资源,进行大规模计算。云计算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按需服务、极其廉价等诸多优点,这使它成为科学计算的重要工具。   在医学影

苏州医工所肝癌协同治疗研究获进展

  肝癌是危害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其病情隐匿、潜伏期长、肿瘤生长迅速,且肝癌内在的耐药性以及放化疗后产生的炎症肿瘤微环境,使得治疗5年内肝癌的复发率接近100%,且常伴随复发的转移使得肝癌患者五年生存率不足5%。由于进展期肝癌高度恶性,单一运用外科手术、化疗、放疗、热疗以及免疫治

医工结合新范式,破解器官移植难题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368.shtm4月8日,清华大学揭牌成立“器官移植与仿生医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移植仿生院)。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家鸿担任院长,将推动器官移植临床医学与清华优势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建设临床驱动型与超学科融

苏州医工所发现前列腺癌新靶标

  前列腺癌是一种泌尿系恶性肿瘤,对中老年男性造成了巨大的危害。通常,前列腺癌发展较为缓慢而易于治疗。去势治疗是治疗前列腺癌的标准治疗方式之一。然而由于去势治疗后发展的抵抗一直缺乏相应的治疗靶点,也是前列腺癌治疗中的瓶颈。其中,大部分的去势抵抗患者最终转变为转移性去势抵抗,而转移是导致前列腺癌患者死

脑胶质瘤医工交叉精准诊疗研究获进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2792.shtm

苏州医工所在多点扫描显微成像研究中取得进展

  随着显微成像技术的发展,高分辨显微镜已经成为生物研究中重要的工具。由于点扫描高分辨显微技术不需要采集大量的图像和后期处理,拥有相对较快的成像速度、不存在失真等优点,在高分辨显微镜中被广泛应用。但是受点扫描显微成像的限制,其成像速度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生物医学等研究领域的需求。   为了解决

苏州医工所-国科华仪联合研发中心成立

  11月4日,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与北京国科华仪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签约仪式在苏州医工所举行。苏州医工所所长唐玉国和北京国科华仪总经理祁洪涛在《合作框架协议书》上签字。   根据协议,双方在苏州医工所合作共建联合研发中心,并以技术为牵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作研发双方认同的医疗器械相

苏州医工所在脑疾病辅助诊断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目前,机器学习方法已被用于脑疾病的辅助诊断,在帮助临床医生及时诊断和干预脑疾病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然而,脑疾病临床数据在样本分布和特征表达方面还存在问题,造成脑疾病辅助诊断模型在实际应用时面临挑战。主要问题包括:样本分布不平衡,主要指不同类别的样本量差异很大,临床数据集上,脑疾病患者组与正

苏州医工所召开科研成果推介会

  12月10日下午,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召开了科研成果推介会,来自国内50余家企业代表出席。   苏州医工所所长宣明在成果推介会上致辞。他首先代表全所职工向中国科学院、江苏省政府、苏州市政府、苏州高新区管委会的指导和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表示苏州医工所将以此次科研成果推介会的

苏州市政协主席调研苏州医工所

  8月26日,市政协主席王金华、副主席周人言、葛维玲、陈振刚、申建华和秘书长刘庆龙一行来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调研。   在苏州医工所副所长张涛陪同下,王金华一行参观了医学图像技术实验室、医用激光技术实验室和高亮度医用LED实验室,与科研人员深入交流,详细了解苏州医工

中科院苏州医工所:为你开启健康照明

  在科技的支撑力越来越强大的时代里,人们对于生活质量、健康安全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对照明的需求已不只是表层应用于帮助“看见”,而是更加注重照明产品对人深层次的“看不见”的影响,于是对照明环境的健康舒适度提出了新的要求。视觉生理参数综合测试平台调试  全创新链思路将带来照明健康  11月20日,国家

苏州医工所研制出影像智能辅助分析系统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在赋能基层医疗、辅助精准诊断和助力治疗决策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和应用价值。然而,构建人工智能辅助诊疗模型需要具备进行数据标注、高通量特征提取筛选和分类模型训练等处理流程的条件,并且要求使用者具备专业的人工智能建模计算经验,这导致一些医生难以面向临床及科研问题

戴尅戎:医工携手,将临床需求上升为科学

  5年前,上海交通大学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强强联合,不但使这所百年工科老校的学科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同时也使医学这一涉及众多领域的学科,通过学科融合和学科交叉,在一个更广阔的平台上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更好地服务于实践,更好地维护与促进人类健康。  “医工结合合作前景广阔,涉及学科

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开启高端光学新起点

   ■本报记者 王晨绯  高端光学类医疗仪器及光学显微成像设备是中科院苏州医工所的重要研究方向,是苏州医工所“一三五”规划中的三大重点方向之一。为在这个领域内实现突破,5名从美国回来的海归强强联手,进行高端光学显微镜的产业化以及前沿型超分辨显微技术的创新。他们的成果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还形成了科技

苏州医工所在CT图像重建算法研究中取得进展

  由于成像质量好,空间分辨率高,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CT)已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医疗检查和辅助诊断方法。然而患者吸收的越来越高的X射线辐射剂量可能导致某些基因疾病,对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隐患。因此CT扫描设备的设计需要考虑降低辐射剂量的问题,减少探测器采集的投影数

脑胶质瘤医工交叉治疗研究获新进展

脑胶质瘤医工交叉治疗研究 山东大学供图  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教授李刚团队与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刘宏团队在脑胶质瘤医工交叉治疗领域取得新进展,该研究通过构建基于工程化外泌体负载磁性纳米颗粒的铁死亡疗法,为脑胶质瘤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5月5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先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