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治疗低血磷酸盐性佝偻病的简介

Ⅰ型低血磷酸盐性佝偻病的治疗包括分数次口服磷酸盐1~3g/(kg.d),同时使用1,25-二羟维生素D3 ,始量为0.015~0.02μg/(kg.d),渐增加至0.03~0.06μg/(kg.d),达最大量为2μg/d进行维持.治疗后可见血磷酸盐浓度升高,碱性磷酸酶降低,佝偻病痊愈,生长加快.但高血钙,高尿钙和肾功能下降可妨碍治疗.Ⅱ型低血磷酸盐性佝偻病对治疗反应很差,仅予磷酸盐替代来降低低血磷酸盐的程度.患有癌基因性佝偻病的成人,随着产生体液因子抑制近曲小管重吸收磷酸盐的小细胞性间质肿瘤被切除,疾病即可显著改善.......阅读全文

治疗低血磷酸盐性佝偻病的简介

  Ⅰ型低血磷酸盐性佝偻病的治疗包括分数次口服磷酸盐1~3g/(kg.d),同时使用1,25-二羟维生素D3 ,始量为0.015~0.02μg/(kg.d),渐增加至0.03~0.06μg/(kg.d),达最大量为2μg/d进行维持.治疗后可见血磷酸盐浓度升高,碱性磷酸酶降低,佝偻病痊愈,生长加快.

关于低血磷酸盐性佝偻病的简介

  低血磷酸盐性佝偻病是家族性的或罕见为获得性的疾病,其特征包括低磷酸盐血症,肠道钙吸收功能障碍,对维生素D无反应的佝偻病或骨质疏松。  家族性低血磷酸盐性佝偻病为X连锁显性遗传.女性患者骨骼疾病较男性为轻,可仅表现为低磷酸盐血症.散发的获得性病例常与良性间质性肿瘤有关(癌基因性佝偻病).

治疗小儿家族性低血磷性佝偻病的简介

  治疗原则是防止骨畸形,尽可能使血磷升高,维持在0.97mmol/L(3mg/dl)以上,有利于骨的钙化。维持正常的生长速率,又要避免维生素D中毒所致高尿钙、高血钙的发生。将多种措施的优缺点简述如下:  1.单纯口服磷酸盐 为提高血磷至正常水平,常需磷酸盐制剂。一般用磷酸58.8g/L和磷酸氢二钠

简述低血磷酸盐性佝偻病的病理生理学

  主要的病理生理变化是近端肾小管对磷酸盐重吸收减少,小肠对钙,磷酸盐吸收亦减少.甲状旁腺激素和维生素D水平正常.  该病可分为两型.Ⅰ型,肾脏合成1,25-二羟维生素D3 减少,导致其血浆浓度降低.Ⅱ型,1,25-二羟维生素D3 血浆浓度正常或升高,而细胞对1,25-二羟维生素D3 反应降低.

概述低血磷酸盐性佝偻病的症状,体征和诊断

  该病表现多样,可单纯表现为低磷酸盐血症,亦可表现为小腿弯曲或其他骨骼畸形,假性骨折,骨骼疼痛,身材矮小等严重的佝偻病或骨软化症状.肌肉附着处骨质增生可能影响运动.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时出现的脊柱和骨盆佝偻病改变在低血磷酸盐性佝偻病中极少出现.可能发生头颅狭小,抽搐,发病年龄一般在1岁以下.  血磷

关于小儿家族性低血磷性佝偻病的简介

  该病表现为X性联显性遗传,主要是由于位于X染色体上的 PHEX 基因的突变,导致肾小管回吸收磷减少所致。 [1]  包括近端肾小管回吸收磷和由25-(OH)D,转换为1,25-(OH)2D3两方面的缺陷,造成血磷降低,在0.65~0.97mmol/L(2~3mg/dl),尿磷排除增多,钙磷乘积多

低血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简介

  低血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肾小管遗传缺陷性疾病。低血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比较常见,又称家族性低磷血症,或肾性低血磷性佝偻病。本病是由于肾小管缺陷,肾脏丢磷,以致钙、磷代谢紊乱,造成佝偻病。遗传方式是X-性联锁显性遗传,对一般生理剂量的维生素D无反应,故又称抗维生素D佝偻病。

治疗低血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概述

  治疗原则是防止骨骼畸形,升高血磷,维持在0.97mmol/L(3mg/dl)以上,有利于骨的钙化。维持正常的生长速率,避免维生素D中毒所致高尿钙、高血钙的发生。  1.单纯口服磷酸盐  常用磷酸和磷酸氢二钠的磷酸盐合剂,每1ml含磷元素30.4mg,每天补充磷元素760mg。婴幼儿为0.5~1g

简述小儿家族性低血磷性佝偻病的症状

  将近周岁时下肢开始负重,才发现症状,开始发病常以“O”形腿或“X”型腿为最早症状,其他佝偻病体征很轻,较少出现肋串珠和郝氏沟,缺乏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常见的肌张力低下。常不被家长注意。较重病例有进行性骨畸形和多发性骨折,并有骨骼疼痛,尤以下肢明显,甚至不能行走。严重畸形,身长的增长多受影响

预防小儿家族性低血磷性佝偻病的概述

  本病表现为X性联显性遗传,男性患者将此病传给女孩,女性患者可传给男孩和女孩;偶见一些病例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亦有部分病例为散发性。预防方法参照先天性疾病的预防方法。造成先天性疾病的原因甚为复杂,包括妊娠期间的感染、高龄生育、近亲婚配、辐射、化学物质、自体免疫、遗传物质异常等。预防措施同其他出生

治疗低磷性佝偻病的相关介绍

  1.维生素D及其代谢物  补充维生素D如服维生素D2,必须用很大的剂量或维生素D口服,或肌注维生素D2及维生素D3,亦可用1α-(OH)D3或1,25(OH)2D3。疗程按具体情况而定。最近的资料证实,口服磷和1,25(OH)2D3可使近90%的病例骨痛明显减轻。治疗期间应根据病人的血钙、磷,尿

治疗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的简介

  1.氯化钾  发作时可鼻饲或口服氯化钾。病情严重,出现心律不齐或呼吸肌麻痹者,应在心电监护下缓慢静脉滴入含钾溶液,同时注意尿量。每晚睡前服用一次氯化钾也可预防发作。  2.乙酰唑胺  在有诱因存在的情况下,乙酰唑胺可预防症状发作。  3.其他  采用低糖饮食,限制钠盐摄入,尽量避免诱因,如受寒、

低磷酸盐血症的病因

  一般饮食中含有充分的磷酸盐。但低磷酸盐血症可发生在下列情况﹕ 禁食﹐特别是进行静脉高营养的病人﹐因葡萄糖可增加细胞对磷酸盐的摄取﹐导致低磷酸盐血症。长期服用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或碳酸铝一类结合剂﹐抑制磷酸盐的肠腔吸收。糖酵解及碱中毒﹐可迅速消耗细胞内磷酸盐的浓度﹐增加细胞对磷酸盐的摄入﹐从而引起低

低磷酸盐血症的概述

  hypophosphatemia 循环血液中磷酸盐浓度低于正常的现象。表现有血、倦怠、软弱及惊厥。磷代谢紊乱的一类。又称低血症。发病机理一般饮食中含有充分的磷酸盐。但低酸盐血症可发生在下列情况:①禁食,特别是进行静高营养的病人,因葡萄糖可增加细胞对磷酸盐的摄取,致低磷酸盐血症。②长期服用氢氧化铝

用药治疗小儿周期性低血钾性麻痹的简介

  发作时可鼻饲或口服氯化钾0.1~0.2g/kg,必要时可于15~30min后再服1次。病情严重出现心律不齐或呼吸肌麻痹者,应在心电图监护下缓慢静脉滴入含钾40mmol/L溶液。据报道乙酰唑胺有控制发作,改善肌力的作用,同时采用低碳水化合物饮食,限制钠盐摄入。

低血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病因分析

  本病为X-性联锁显性遗传。由于位于X染色体上的PHEX基因突变,导致肾小管重吸收磷减少所致。偶见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者,也有部分患者为散发,无家族病史。

低磷酸盐血症的疾病诊断

  最常引起低磷酸盐血症的原因是碱中毒(呼吸性及代谢性)。通常低磷酸盐血症可按下列程序进行鉴别﹕先排除碱中毒原因后﹐测定尿磷酸盐。若尿磷酸盐排泄增加﹐测定血浆钙。血浆钙增加﹐则考虑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异位甲状旁腺﹐恶性肿瘤﹔若血浆钙正常或减低﹐则考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佝偻病或骨软化症﹑范可

关于低血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检查介绍

  1.血生化异常  主要是低血磷。血清磷值下降0.48~0.97mmol/L(1.5~3.0mg/dl),多在0.65mmol/L(2mg/dl)左右,血钙值正常或稍降低,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虽然存在低磷血症,但尿磷排出仍增加,提示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障碍。尿中无氨基酸。即便有肾小管磷重吸收障碍

低钙血症和低镁血症的治疗

   1、处理原发病。   2、低钙血症和低镁血症的药物治疗:补充钙剂或镁剂。低钙血症治疗宜补充钙剂,但对手足搐搦病人注入钙剂后不见好转者,应想到低镁血症的可能。低钙和低镁血症常与其他电解质的紊乱同时存在,应同时纠正。

简述低血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临床表现

  患儿接近周岁下肢开始负重时,才发现症状。开始发病常以“O”形腿或“X”型腿为早期症状,其他佝偻病体征很轻,较少出现肋串珠和郝沟,缺乏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常见的肌张力低下。常不被注意。较重者有进行性骨骼畸形和多发性骨折,伴有骨骼疼痛,以下肢为主,甚至不能行走。严重畸形者,身高的增长多受影响。

关于低血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鉴别诊断介绍

  1.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鉴别   本病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鉴别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维生素D的摄入量已超过一般需要量,仍出现活动性佝偻病骨骼变化。   (2)2~3岁后仍有活动性佝偻病的表现。   (3)给40万~60万单位维生素D肌肉注射,一般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在数

关于小儿周期性低血钾性麻痹的简介

  周期性瘫痪(periodic paralysis)是一组以反复性、自限性发作的骨骼肌弛缓性瘫痪为临床特征的疾病。根据其发作时血钾的改变,可将其分为低血钾型、高血钾型及正常血钾型三种类型。 周期性低血钾性麻痹(hypokalemic periodic paralysis)是以骨骼肌发作性的弛缓性麻

诊断小儿周期性低血钾性麻痹的简介

  对首次发作者,应与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多发性肌炎,以及其他原因所致继发性低血钾性麻痹相鉴别。  本病与吉兰-巴雷综合征的鉴别,后者急性起病多见双下肢受累后波及双上肢,对称性弛缓性麻痹,进行性加重5~7天时,病情多达高峰。可伴有感觉障碍,脑脊液有蛋白细胞分离现象。肌电图检查提示神经源性受损。

关于低磷性佝偻病的病因分析

  低磷性骨软化症主要与遗传有关。包括X连锁低磷性佝偻病(XLH),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低磷性佝偻病(ADHR),遗传性低磷性佝偻病合并高尿钙症(HHRH),X连锁隐性低磷性佝偻病(XRHR)。此外还有获得性的原因,如肿瘤性骨软化症(TIO)。

关于低磷性佝偻病的检查介绍

  1.尿液检查  尿磷增多,尿中钙与镁,正常或稍低。  2.血生化检查  (1)血磷低,常为0.32~0.78mmol/L(1~2.4mg/dl)。血钙与镁正常或稍低,血钙、磷乘积在30以下。血碱性磷酸酶在活动期升高。血甲状旁腺激素(PTH)正常或稍高,血1,25(OH)2D3水平亦多正常,但也有

治疗低碱性磷酸酶血症的简介

  1.全身治疗  限制饮食中磷酸盐的摄入有助于缓解症状。有报道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可显著改善儿童型患儿的临床症状;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可促进成人型者跖骨应力性骨折的愈合;生长激素可促进骨骼生长发育、增高碱性磷酸酶的活性。  2.口腔治疗  主要是口腔卫生指导,拔除过度松动的乳牙或恒牙,进行系统牙周治疗,

低镁血症的治疗

  1、病因治疗  2、硫酸镁治疗  对于有低镁血症症状者,可用硫酸镁肌注。  3、口服氧化镁或硫酸镁治疗  对镁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的低镁血症者可口服氧化镁或可口服硫酸镁。

低钙血症的治疗

  (一)低血钙危象的治疗  1、氯化钙或葡萄糖酸钙加等量葡萄糖溶液,缓慢静脉推注,必要时1~2小时重复一次。  2、若抽搐不止者,上述制剂加入葡萄糖溶液中,持续静脉点滴。注射后2~3小时复查血钙。  3、补钙治疗效果差时,应考虑存在低血镁,用硫酸镁肌肉注射,或硫酸镁放于葡萄糖液中静脉点滴。  4、

关于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的简介

  低钾血症型周期性麻痹是以骨骼肌周期性发作弛缓性麻痹及发作时血清钾降低为特征的肌肉疾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不完全外显率,可见散发病例。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20~40岁多见,男性多于女性。临床表现为四肢无力、瘫痪,伴麻木、酸痛等,以药物治疗为主。

诊断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的简介

  1.有突发于睡眠中的骨骼肌弛缓性麻痹,无脑神经损害、感觉障碍和锥体束征。  2.发作时血清钾低于3.5mmol/L,予以钾盐治疗有效。  3.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继发性低钾血症型麻痹。  4.心电图出现T波倒置、ST段变化及U波出现可帮助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