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羚羊角的临床应用

1、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用清肝息风中药羚羊角胶囊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有效。 2、治疗健忘症:用羚灵聪明丹(羚羊角、木灵芝、石菖蒲、远志等,制蜜丸,朱砂为衣)治疗健忘症有效。 3、治疗高血压病顽固性头痛:天麻钩藤羚羊角汤治疗肝阳(热)偏胜型高血压病顽固性头痛有效。 4、预防癌症化疗发热:羚羊角粉可用于辅助治疗肿瘤化疗患者高热。 5、此外,临床上还有用羚羊角治疗脑血栓形成、头皮神经痛、出血性脑卒中、紫癜、面神经炎、面肌痉挛、发热抽搐、多种动风、风湿性关节炎、小儿急性热证等报道。[1]......阅读全文

羚羊角的介绍

  羚羊角(拉丁文名:Saiga tatarica Linnaeus),中药材,为牛科羚羊属动物赛加羚羊雄兽的角。[1]  羚羊角具有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肝阳上亢,头晕目眩;肝火上炎,目赤头痛;温热病壮热神昏,热毒发斑;痈肿疮毒,血热毒盛及风湿热痹,肺热咳喘,

羚羊角的简介

  羚羊角(拉丁文名:Saiga tatarica Linnaeus),中药材,为牛科羚羊属动物赛加羚羊雄兽的角。[1]  羚羊角具有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肝阳上亢,头晕目眩;肝火上炎,目赤头痛;温热病壮热神昏,热毒发斑;痈肿疮毒,血热毒盛及风湿热痹,肺热咳喘,

羚羊角的概述

  羚羊角(拉丁文名:Saiga tatarica Linnaeus),中药材,为牛科羚羊属动物赛加羚羊雄兽的角。[1]  羚羊角具有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肝阳上亢,头晕目眩;肝火上炎,目赤头痛;温热病壮热神昏,热毒发斑;痈肿疮毒,血热毒盛及风湿热痹,肺热咳喘,

羚羊角的介绍

  羚羊角(拉丁文名:Saiga tatarica Linnaeus),中药材,为牛科羚羊属动物赛加羚羊雄兽的角。[1]  羚羊角具有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肝阳上亢,头晕目眩;肝火上炎,目赤头痛;温热病壮热神昏,热毒发斑;痈肿疮毒,血热毒盛及风湿热痹,肺热咳喘,

羚羊角的概述

  羚羊角(拉丁文名:Saiga tatarica Linnaeus),中药材,为牛科羚羊属动物赛加羚羊雄兽的角。[1]  羚羊角具有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肝阳上亢,头晕目眩;肝火上炎,目赤头痛;温热病壮热神昏,热毒发斑;痈肿疮毒,血热毒盛及风湿热痹,肺热咳喘,

羚羊角的简介

  羚羊角(拉丁文名:Saiga tatarica Linnaeus),中药材,为牛科羚羊属动物赛加羚羊雄兽的角。[1]  羚羊角具有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肝阳上亢,头晕目眩;肝火上炎,目赤头痛;温热病壮热神昏,热毒发斑;痈肿疮毒,血热毒盛及风湿热痹,肺热咳喘,

羚羊角的主治功能

  1、主要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肝阳上亢,头晕目眩;肝火上炎,目赤头痛;温热病壮热神昏,热毒发斑;痈肿疮毒,血热毒盛及风湿热痹,肺热咳喘,百日咳等。  2、西医诊为髙血压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蛛网膜下腔岀血等属肝阳上亢,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疾病、麻疹、风湿性关节炎、毛囊炎、蜂窝组织炎、血小板减

羚羊角的性状鉴别

  呈长圆锥形,略呈弓形弯曲,长15-33cm,类白色或黄白色,基部稍呈青灰色。嫩枝透视有“血丝”或紫黑色斑纹,光滑如玉,无裂纹,老枝则有细纵裂纹。除尖端部分外,有10-16个隆起环脊,中部以上多呈半环,间距约2cm,用手握之,四指正好嵌人凹处。角的基部横截面圆形,直径3-4cm,内有坚硬质重的角柱

羚羊角的临床应用

  1、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用清肝息风中药羚羊角胶囊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有效。  2、治疗健忘症:用羚灵聪明丹(羚羊角、木灵芝、石菖蒲、远志等,制蜜丸,朱砂为衣)治疗健忘症有效。  3、治疗高血压病顽固性头痛:天麻钩藤羚羊角汤治疗肝阳(热)偏胜型高血压病顽固性头痛有效。  4、预防癌症化疗发热:羚羊角

羚羊角粉的介绍

  羚羊角粉是牛科动物赛加羚羊Saiga tatarica Linnaeus 的角,化学成份是磷酸钙、角蛋白及不溶性无机盐等,其中角蛋白含量最多。羚羊角的角蛋白含硫只有1.2%,是角蛋白中含硫最少者之一。

羚羊角的临床应用

  1、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用清肝息风中药羚羊角胶囊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有效。  2、治疗健忘症:用羚灵聪明丹(羚羊角、木灵芝、石菖蒲、远志等,制蜜丸,朱砂为衣)治疗健忘症有效。  3、治疗高血压病顽固性头痛:天麻钩藤羚羊角汤治疗肝阳(热)偏胜型高血压病顽固性头痛有效。  4、预防癌症化疗发热:羚羊角

羚羊角的功能主治

  1、主要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肝阳上亢,头晕目眩;肝火上炎,目赤头痛;温热病壮热神昏,热毒发斑;痈肿疮毒,血热毒盛及风湿热痹,肺热咳喘,百日咳等。  2、西医诊为髙血压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蛛网膜下腔岀血等属肝阳上亢,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疾病、麻疹、风湿性关节炎、毛囊炎、蜂窝组织炎、血小板减

羚羊角的鉴别用药

  羚羊角与石决明:二药均为介类药物,均能平肝潜阳,镇惊息风,清肝明目。然石决明泻肝火之力不如羚羊角,但镇潜肝阳之力较羚羊角为佳,且能补肝阴,清肺热,可以治疗骨蒸劳热;羚羊角主泻肝火,兼清心肺,散血解毒,可以治疗热毒血瘀发斑,痈肿疮毒。

羚羊角粉的主治功能

  1、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羚羊角性寒,清热力强,善入肝,有良好的清肝热,息肝风作用。所以宜于热极生风,为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之要药。如用治温热病热邪炽盛,热极动风之高热神昏、惊厥抽搐者,常与钩藤、菊花、白芍等配伍,即羚角钩藤汤。用治癫痫、惊悸,可与钩藤、天竺黄、郁金、朱砂等同用。  2、用于

羚羊角的药理作用

  1、解热作用:羚羊角的水煎剂、醇提取物、水解液和注射液均有明显的解热作用解热机理可能与抑制体内cAMP含量有关。  2、镇静、催眠、抗惊厥作用:羚羊角水解液、醇提取液、注射液均有镇静作用,水解液的镇静作用较强。能够抑制动物的自主活动,延长睡眠时间,对戊巴比妥钠有协作用。对于咖啡因、士的宁所致的惊

羚羊角的功效与作用

  1、羚羊角的功效与作用平肝熄风:羚羊角减寒,入肝、心、肺经。主泻肝火,清心肺。肝主风,开窍于目而藏血,所以为平肝熄风之要药。可用予肝阳上亢,头目眩晕,及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等病痛。  2、羚羊角的功效与作用清热镇惊:本证多见予温热病后,邪热炽盛所致。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痉厥,口渴唇焦,以及小儿热盛

羚羊角的药理作用

  1、解热作用:羚羊角的水煎剂、醇提取物、水解液和注射液均有明显的解热作用解热机理可能与抑制体内cAMP含量有关。  2、镇静、催眠、抗惊厥作用:羚羊角水解液、醇提取液、注射液均有镇静作用,水解液的镇静作用较强。能够抑制动物的自主活动,延长睡眠时间,对戊巴比妥钠有协作用。对于咖啡因、士的宁所致的惊

羚羊角的鉴别介绍

  药材性状  呈长圆锥形,略呈弓形弯曲,长15-33cm,类白色或黄白色,基部稍呈青灰色。嫩枝透视有“血丝”或紫黑色斑纹,光滑如玉,无裂纹,老枝则有细纵裂纹。除尖端部分外,有10-16个隆起环脊,中部以上多呈半环,间距约2cm,用手握之,四指正好嵌人凹处。角的基部横截面圆形,直径3-4cm,内有坚

羚羊角的配伍应用

  1、羚羊角配钩藤:二药皆能凉肝息风,清热定惊。相须为用,治疗温热病壮热神昏,手足抽搐,子痫等。  2、羚羊角配生石膏:羚羊角咸寒,咸以亼血,寒以清热,能够清热凉血解毒;生石膏辛甘大寒,清泄阳明热邪。二药配伍,清气血实热而解毒,治疗温热病壮热发斑,神昏谵语等。  3、羚羊角配石决明:二药皆能平肝息

羚羊角的化学成分

  赛加羚羊角含角蛋白,其含硫量仅1.2%,是角蛋白中含硫量最少者之一。角蛋白水解后可得到赖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天冬氨酸,酪氨酸等17种氨基酸,并含5种磷脂类成分,即卵磷脂,脑磷脂,神经鞘磷脂,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肌醇,酸钙,不溶性无机盐。此外,含多种微量元素,含量最丰富的是锌,

藏羚羊角的功能作用

  藏羚羊角不仅仅只是装饰品,还是一种珍贵的药材,它可以清热镇痛、平肝息风、解热消肿,主治高热昏迷、胡语发狂、惊痫抽搐、目赤肿痛等疾病。

藏羚羊角的基本特点

  藏羚羊角的形状 :长而很侧扁,几直向上伸,弯度很小,近角尖处稍向前内  弯。长50---70厘米,基部长径5厘米,短径4厘米。表面黑色,较平滑而有光泽,可见细微的纵裂隙及浅色纹理,自基部向上有横向而等距的环嵴,在前方较明显突出。基部断面亦可见白色骨质角髓。质沉重,无嗅,无味。

羚羊角粉的药理作用

  中枢的作用  羚羊角外皮浸出液(以50%醇作成100%流浸膏,实验前蒸去乙醇)能降低小鼠朝向性运动反应,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可加速巴比妥及乙醚麻醉之开始速度,显著降低对五甲烯四氮唑、士的宁、电休克的敏感性,却不导致肌肉松弛;煎剂能降低咖啡因所致蟾蜍及小鼠的惊厥率,并增高恢复率,但对士的宁所

羚羊角的相关配伍应用

  1、羚羊角配钩藤:二药皆能凉肝息风,清热定惊。相须为用,治疗温热病壮热神昏,手足抽搐,子痫等。  2、羚羊角配生石膏:羚羊角咸寒,咸以亼血,寒以清热,能够清热凉血解毒;生石膏辛甘大寒,清泄阳明热邪。二药配伍,清气血实热而解毒,治疗温热病壮热发斑,神昏谵语等。  3、羚羊角配石决明:二药皆能平肝息

藏羚羊角的鉴别介绍

  (一) 羚 羊 角 :整支角性状为长圆锥形,呈弓形弯曲,长10---30厘米,基部直径2—4厘米。表面黄白色(以白居多),半透明状,对光检视(嫩角)有时可见(角的内部)血红色的晕纹(习称“血丝”),角通体光润如玉,自基部向上有10---20个隆起的环嵴,用手握之四指正好嵌入凹处,似柔润舒适,习称

羚羊角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1、解热作用:羚羊角的水煎剂、醇提取物、水解液和注射液均有明显的解热作用解热机理可能与抑制体内cAMP含量有关。  2、镇静、催眠、抗惊厥作用:羚羊角水解液、醇提取液、注射液均有镇静作用,水解液的镇静作用较强。能够抑制动物的自主活动,延长睡眠时间,对戊巴比妥钠有协作用。对于咖啡因、士

羚羊角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1、解热作用:羚羊角的水煎剂、醇提取物、水解液和注射液均有明显的解热作用解热机理可能与抑制体内cAMP含量有关。  2、镇静、催眠、抗惊厥作用:羚羊角水解液、醇提取液、注射液均有镇静作用,水解液的镇静作用较强。能够抑制动物的自主活动,延长睡眠时间,对戊巴比妥钠有协作用。对于咖啡因、士

羚羊角的临床应用及相关配伍

  临床应用  1、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用清肝息风中药羚羊角胶囊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有效。  2、治疗健忘症:用羚灵聪明丹(羚羊角、木灵芝、石菖蒲、远志等,制蜜丸,朱砂为衣)治疗健忘症有效。  3、治疗高血压病顽固性头痛:天麻钩藤羚羊角汤治疗肝阳(热)偏胜型高血压病顽固性头痛有效。  4、预防癌症化疗

羚羊角的注意事项及化学成分

  注意事项  性寒,脾虚慢惊者忌用;过敏体质者慎用。[1]  化学成分  赛加羚羊角含角蛋白,其含硫量仅1.2%,是角蛋白中含硫量最少者之一。角蛋白水解后可得到赖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天冬氨酸,酪氨酸等17种氨基酸,并含5种磷脂类成分,即卵磷脂,脑磷脂,神经鞘磷脂,磷脂酰丝氨酸,

羚羊角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化学成分  赛加羚羊角含角蛋白,其含硫量仅1.2%,是角蛋白中含硫量最少者之一。角蛋白水解后可得到赖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天冬氨酸,酪氨酸等17种氨基酸,并含5种磷脂类成分,即卵磷脂,脑磷脂,神经鞘磷脂,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肌醇,酸钙,不溶性无机盐。此外,含多种微量元素,含量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