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良:强制要求项目申报人做科普时机已成熟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1000.shtm“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近日走进大湾区,深入开展科普巡讲。在活动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杨玉良在接受《中国科学报》专访时表示,我国在项目申报、评审中加入对科普的强制要求,目前时机已成熟。杨玉良在受访中。朱献东摄“我国在项目申报、评审过程中,其实对科普是有一些要求的,但这些要求并不是刚性的,现在(将科普作为刚性要求)我觉得时机成熟了。”杨玉良对《中国科学报》表示,在社会各界对科学普及的重要性和重视已形成共识的背景下,科学家“向社会解释项目意义和贡献”至少有三方面的理由。杨玉良说,一方面,西方社会喜欢讲科学家是“用纳税人的钱从事科学研究”,因此有必要向纳税人解释“钱花在了什么地方”;在我国其实情况类似,科学研究的各种经费、预算是经过全国人大和各级人大表决同意的,因此科学家......阅读全文

院士教授跨学科深度对话环境雾霾

  5月23日,备受瞩目的上海论坛特别专场——“雾霾笼罩下的中国和亚洲”跨学科学术报告会在复旦大学举行。气象学家秦大河院士、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教授和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院士就当前的雾霾问题展开了深度的对话,分别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内给出了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建议。   在这次对话中,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院士认

聚焦两院|“千名院士·千场科普”行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9月2日,“科学与中国”20周年大会暨“千名院士·千场科普”行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出席活动并作“科学与中国”20周年总结与展望报告。中国工程院院长、党组书记李晓红,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朝晖出席活动并致辞。教育部党组成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教育部纪检监察组组长王承

闻玉梅院士:布局“大医学”-开启“新征途”

今天,医学受到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各国政府、社会团体和各族人民对医学有着高度重视和殷切期盼。 作为最具有人文性和社会性的学科,医学科学发展到现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新时期,医学已成为一门关心“怎样保障人民健康、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具有全新内涵”的学科。医学自身也要更好地交叉整合,同时加入人文

叶玉如院士将出任港科大校长

  据香港科技大学官方微信5月20日发布,香港科技大学(港科大)校董会今日一致通过任命叶玉如为港科大下任校长,由2022年10月19日起生效,接替卸任的史维。叶玉如为港科大自1991年创校以来首任女校长。  叶玉如院士将出任港科大校长  港科大校董会主席廖长城先生与港科大首位女校长叶玉如(右)于20

闻玉梅院士:为了摘掉“乙肝大国”的帽子

  闻玉梅,湖北浠水人,1934年出生于北京。医学微生物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56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历任上医大微生物教研室讲师、副教授、教授。现为复旦大学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教授。曾任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长。主编《中国的病毒性肝炎:问题与控制策略》等。  纯白如

闻玉梅院士:为了摘掉“乙肝大国”的帽子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3980.shtm   ?学人小传闻玉梅,湖北浠水人,1934年出生于北京。医学微生物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56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历任上医大微生物教研室讲师、

朱玉贤院士:探索伸长棉纤维的密码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4948.shtm

叶玉如院士:发现老年痴呆新疗法

  由香港科技大学和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科学家们领导的一项研究发现,一种叫做IL-33的蛋白可以逆转小鼠阿尔茨海默病样的病状和认知功能下降。这项研究发表在4月18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中科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叶玉如(Nancy Y Ip)教授,及格拉斯哥大学感染、免疫与炎症研究

“科学与中国”20周年大会暨“千名院士·千场科普”行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7722.shtm9月2日,“科学与中国”20周年大会暨“千名院士·千场科普”行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出席活动并作“科学与中国”20周年总结与展望报告。中国工程院院长、党组书

-杨祝良研究组为囊泡杯伞属验明正身

囊泡杯伞属真菌。  囊泡杯伞属是蘑菇目口蘑科真菌,部分物种是重要的食用菌,因其菌盖和菌柄表面具有囊泡状的膨大细胞,有人将其独立成属,但其属级地位一直饱受争议。  很久以来,在我国东北市场上白漏斗囊泡杯伞这个种一直作为野生食用菌出售,但却没有一个可靠的科学名称。  近日,中国科学院东亚植物多样性与生物

杨裕生院士谈低速电动车

杨裕生院士谈低速电动车   政府曾制定到2015年新能源汽车要达到50万辆的计划,现在各种新能源汽车加起来还不到10万辆,时间只剩下一年了!我觉得新能源汽车推广迟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没有把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责任加到汽车企业身上,着急的是政府部门,汽车企业不着急,它们不但不着急,而且在看哪种车补

杨学明院士:时间镜中的十三年

  时间如同一面不会撒谎的镜子。进入大连化物所13年来,第一批“万人计划”入选者杨学明的时间都到哪里去了?时间之镜对杨学明的写照是:研发科学仪器、做出科研成果、培育科学人才。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所在的小楼朴素别致,依山而建,隐在一

杨叔子院士:“读好书”与“做好人”

  谈到读书,我就不能不想到我念高一的母校――江西九江的同文中学。2009年应《光明日报》“母校礼赞”专栏之约,我写了一篇《读好书 做好人》稿,5月13日发表。之所以用这个题目,因为这是同文中学的校训。同文中学诞生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帝国主义大举侵略我国之时,历经中华民族百余年苦

欧阳自远院士:让科普报告拉近院士与公众距离

  “我打算讲讲中国月球探测的初步成果和太阳系探测的初步设想,让更多人知道中国的月球探测取得了哪些成果,中国的深空探测将开展哪些工作。”  6月8日,记者致电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时,他告诉记者,在此次两院院士大会上他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作一场科普性学术报告。  “我还写了一份5000多字

汤钊猷院士:科普托起中国梦

   现在大家都在谈论如何实现中国梦,我认为人民大众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是重要基石。目前大力培育和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理解为是对人文素养的概括,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不能轻视科学素养的培育和提高,否则也难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是搞肝癌研究的。20世纪80年代,我写了《肝癌漫话》一文,有

陈君石院士:加强“转基因”科普

  日前,天津市中小学开学第一天之际,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在“科普中国·科学答人”第六季中以《神奇的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科学解读转基因农作物》为主题开展线上科普讲座。他呼吁,由于转基因食品的负面舆情和谣言一直在循环反复地传播,应加强科普,提高消费者对转基因的科学认识。陈君石在讲座中(主办方供图)

吴岳良院士:科技创新点亮强国之路

   ■吴岳良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科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具有认识功能和思想解放功能。科学技术发展更是不断促使世界产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蒸汽、电气时代到现如今的信息化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直接带动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化文明程度也会随之大幅度提升。可以说科技进步是衡

张玉奎院士:蛋白质组学深度覆盖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6年9月23日-26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原子光谱专业委员会主办,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承办的第四届全国原子光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会议在武汉大学召开。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的张玉奎院士在闭幕当天的大会报告上作题为《蛋白质组学深度覆盖》的精彩报告。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张玉奎院士  

杨裕生院士:限定品种不利新电池发展

杨裕生■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裕生 锂电池和铅酸电池各有优点,应该允许公平竞争发展。电动汽车的部件品种应该由企业选择,市场来当裁判员。 当前,微小型电动汽车尤其是乘用车优势突出,具有耗电少、用材少、电池少、车身短等特点,随着公众减排意识加强等因素,微小型电动汽车将会风靡全国,相关部门

杨乐院士:科研的“质”比“量”更重要

  杨乐: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函数论中的整函数、亚纯函数的值分布理论。在解析函数的研究中取得了许多创造性的成果。  记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依然被列入2012年主要任务之一。报告中提到“倡导学术诚信,鼓励独立思考,保障学术自由,弘

杨焕明院士:爱上科学是最大的幸运

  □对大自然爱恨交织的感悟,让杨焕明产生了探索生命的动力,走上了科学之路  □直到现在,杨焕明还能清晰流利地背出英语书里几乎所有的课文及后面的补充阅读和英文诗歌  □至今,杨焕明仍每天读30篇以上的文献资料,他把这看作“戏读”,如游戏一般  有人说水乡的孩子爱水,山里的孩子爱山,海边的孩

杨学明院士:亲手研制仪器-破解科学难题

  杨学明在实验室  资料照片  我们赶上了非常好的时代,认识到基础科学的重要性,同时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基础科学提供了有力支撑,使得科学家的科研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我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  16年前,杨学明做出了一个决定——回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杨华勇院士:国产盾构的“开路先锋”

“我最早是做液压电梯的,之后又参与设计制造大型盾构掘进装备,现在关注机械制造学科交叉领域的探索研究,比如与浙江大学医学院合作研制生物器官3D打印机。”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华勇说。他凭借其主持的“盾构装备自主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的项目,获得了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那时,他的另

杨叔子院士:做科研要有社会责任感

杨叔子  “要创新,就要有社会责任感。我相信,一个人如果真的有责任感,面对任何外界诱惑都会不为所动。”近日,就当前很多科研人员离开科研的现象,《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了中科院院士杨叔子。  杨叔子对一些科研人员“逃离”科研的做法表示理解。不过,他强调,应该让有志于科研的人才安于科研岗位

上海药物所杨玉社获IBC中国药物发现年度奖

  日前,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杨玉社研究员获得由BayHelix(百华协会)颁发的IBC中国药物发现年度奖(IBC China Drug Discovery of the Year Award),以表彰他在发现、开发并上市了中国第一个氟喹诺酮抗菌药物盐酸安妥沙星中做出的贡献。该奖授予在当年中国新药研

汪品先院士:我为什么做科普?

做事情分有心栽花和无心插柳两类,我做科普是从无心插柳开始的。 从1980年代后期起,我当了五届“两会”代表或者委员,每年开会我都呼吁国家要增强海洋意识、制订海洋国策,引来了媒体向我约稿在报刊上发表, 我当然求之不得。1990年代开始,又有干部培训班来约我讲海洋,还有到各种学校去作报告,宣传海洋知识,

林惠民院士:科普应加强科学精神培养

林惠民   “现在的科普教育工作比较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播,我认为,还要特别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针对我国科普工作,中科院院士林惠民近日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缺乏科学精神常常导致我国出现一些难以理解的社会事件。   张悟本曾火极一时,掀起养生热潮。其著作《把吃出来的病再吃回去》提到,多

袁亚湘院士:做科普别焦虑流量

  “如今媒体平台众多、资讯发达,许多站不住脚的伪科普、假科普鱼目混珠,标题党大行其道,而严肃、客观的科普内容又难引起巨大关注,常常‘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这种尴尬该如何破局?”  近日,中科院院士袁亚湘随“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走进大湾区,面向青少年开展“漫谈数学”主题科普讲座。期间,《中

中科院杨祝良小组揭示剧毒蘑菇的识别预防与起源

  7月22日,记者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杨祝良研究组在多年积累的基础上,与国内外专家合作,在全世界毒蘑菇(剧毒鹅膏)的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和演化历史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BMC进化生物学》。  该研究组博士蔡箐基于5个基因片段的DNA序列,并结合形态学和生态学特征研究发现,

张玉奎院士:复杂样品的高效分离与表征

  2014年4月20日上午,第十届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交流会大会报告在威海盛大召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张玉奎院士作为本次大会的嘉宾,带来了题为《复杂样品的高效分离与表征》的报告。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张玉奎院士   张玉奎院士首先介绍了蛋白质组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