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最新研究解析碳4解剖学结构形成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高光效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研究发现控制水稻碳3、碳4小脉发育新机制,为在碳3水稻中有效组装碳4解剖学结构提供新的基因资源和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植物细胞》(The Plant Cell)上。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博士生刘启明、已毕业滕守振博士和邓晨博士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路铁刚研究员、孙学辉副研究员和Thomas P. Brutnell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玉米、高粱等碳4作物叶片具有“花环结构”和生化途径,其光合效率、生物量、粮食产量、水分和氮素利用效率显著高于水稻、小麦等碳3作物。小脉是“花环结构”的组织中心,小脉变密和叶肉细胞、维管束鞘细胞的特殊排列模式是碳3植物向碳4植物进化的第一个关键步骤。多年来科学家一直试图揭示这个特殊结构形成的分子机制,但由于调控机制复杂,进展较为缓慢。SHR/IDD/PIN模块调控碳3和碳4小脉发育图。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供图研究......阅读全文

“数字农科院3.0”正式启动

“数字农科院3.0”启动    1月12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2022年工作会议开幕式上,举办了中国农科院“数字农科院3.0”系统启动仪式,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吴孔明,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张合成共同按下启动键。据悉,“数字农科院3.0”以“服务一线科学家、统一财务核算、智慧管理

农科院3转基因作物安全证书过期未获批复

   昨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转基因试验田,工作人员在检查转基因抗虫玉米的抗虫害情况。  我国仅有的转基因主粮作物——两个转基因水稻作物的安全证书,以及一个转基因玉米作物的安全证书,在今年8月17日同时过期。昨日在位处廊坊的中国农科院万庄试验基地,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人员称,转基因玉米作物安全证

河南农科院实现花果同树

  梨花梨果同树齐争春的一幕,日前在河南省农科院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梨试验站的核心示范园上演。梨树不仅花团锦簇,枝头还挂满了梨。这些梨平均一斤多重,最大的近两斤。   实现眼前这一花果同树奇观的,是河南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副所长王东升及其团队。“将去年的果实在树上完好无损地保存到现在,需要攻克

农科院推出蔬菜绿色生产新模式

本报北京5月7日电 (记者蒋建科)中国农业科学院日前在山东寿光市举办“蔬菜作物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示范现场展示会”,集中展示了“三健康一高效”模式,即有利于消费者健康、生产者健康、产地环境健康和经营者的高效益。 据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于贤昌介绍,我国蔬菜总

中国农科院重金引进青年英才

  为更好实施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1月2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宣布启动实施“青年英才计划”,大力引进海外杰出青年人才、国内优秀青年人才、“青年千人计划”人才和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   据中国农科院党组成员、人事局局长魏琦介绍,候选人应熟悉本学科领域前沿发展动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独立主持或作

生物制药(3)生物技术

目前,各国、各组织对生物技术产业的定义和圈定的范围很不统一,甚至不同人的观点也常常大相径庭。本文采纳有关学者的观点,将现代生物技术产业界定为:生物技术是以现代生命科学理论为基础,利用生物体及其细胞的、亚细胞的和分子的组成部分,结合工程学、信息学等手段开展研究及制造产品,或改造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并

生物技术让育种更专业

  近日,农业部对3款进口转基因大豆新品种发放安全证书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安全性是其一,新闻争论的背后更折射出种业竞争力的问题。   而今,如何培育出具有高产、优质、安全等优点的作物品种,已成为世界性的育种课题,由此,生物技术被推上了历史舞台。   在日前举办的“第六届国际生物技术与农业峰会”上

亚临界生物技术的概述

  亚临界生物技术是指植物油脂、昆虫油脂或动物油脂、微生物油脂及水溶性天然有效成分,经过亚临界流体低温萃取进行的固液或液液萃取分离生物技术,从而得到生物质中的有效成分。  1995年,祁鲲先生经过多年的研究,最终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套亚临界生物技术萃取装置,并成功应用于工业化生产,使得世界上亚临界生物技

生物技术工业的重要支柱

  发酵罐产业在迅速发展,以生物发酵罐作为高新技术的产品逐渐改变了传统高污染、高耗能的生产模式,并将发酵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据了解,生物发酵罐是用来进行微生物发酵的装置,它可通过优化微生物的发酵条件来提高发酵效率。  生物发酵罐(制药、生物工程、食品)特点:采用进口SUS316L优质不锈钢,精

欧洲农业生物技术遭遇重创

  “许多欧洲同行得知欧洲法院裁定后备感震惊和沮丧,毕竟他们有过转基因被政治绑架而失去农业科技竞争力的惨痛经历,如果今后再因基因组编辑管理失误而导致科技创新的更大挫折,那将是欧盟整个科学界的悲哀。”2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黄大昉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位于卢森堡的欧洲法院25日裁定,

生物技术常用实验操作简介

   一、总RNA的提取(Trizol法提取)  在收集到生物材料之后,最好能即刻进行RNA制备工作。若需暂时储存,则应以液氮将生物材料急速冷冻后,储存于-80℃冷冻柜。在制备RNA时,将储存于冷冻柜的材料取出,立即以加入液氮研磨的方式打破细胞,不可以先行解冻,以避免RNase的作用。  1.  提

生物技术领域的泡沫

      受到美国政府将严查药品价格的影响,自今年2月份以来,纳斯达克生物技术指数已累计下跌10%,成为纳斯达克各分类指数中表现最差的指数之一。   吉利德科学的股价在最近的一个月内一度下跌近16%,其他生物技术公司百健艾迪股份、生物制药企业新基公司的跌幅都超过10%。股票大幅下跌的背后是泡沫,

现代生物技术助中药“留洋”

  在中国―澳大利亚“中医药国际合作与促进”项目签约仪式即将开始之前,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神威药业”)董事长李振江还不忘借这有限的时间向外国来宾介绍现代中药。   11 月12日举行的此次签约仪式意味着中药在通往国际化的道路上再进一步:神威药业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简称“西苑医院”)、

生物技术常用技术有哪些

现代生物技术常用技术一般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活细

生物技术有助控制水污染

  编者按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生物技术和产业呈现加快发展态势,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纷纷对此做出部署,作为获取未来科技经济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领域。为推进我国生物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国出台了《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其中指出,到2015年,我国生物产

生物技术解开中医的秘密

  “在2000年里,有大约10万种药方,这些药物可以用于治疗一大批疾病,从抑郁症到骨质疏松症。”香港科技大学的Karl Wah-Keung Tsim在《世界卫生组织公报》的一篇文章中说。   传统药物占了中国药物市场的大约40%,年营业额210亿美元。中国卫生部副部长王国强说,中国

云南建立三种野生稻基因文库

云南省农科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目前已为该省分布的三种野生稻建立了基因文库。 云南省农科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副所长程在全博士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在优异种质基因发掘研究方面,研究所首次构建了普通野生稻、疣粒野生稻和药用野生稻cDNA文库,并从中发现和分离获得一大批野生稻重要功能基因

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來山东省开展生物技术专题调研

  2018年1月4日-6日,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董志峰率调研组一行5人来山东省开展生物技术专题调研。调研组一行分别在济南、烟台、青岛召开生物技术领域专家座谈会,并实地考察了济南药谷、烟台迈百瑞抗体药物研发公共服务技术平台、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和东海药业有限公司。山东省科技厅厅长刘为民参加了在烟台

中国农科院与比利时合作 在欧洲建立联合实验室

  近日,中国农科院与比利时根特大学签署了《关于成立全球变化与粮食安全联合实验室的协议》。这是中国农科院在欧洲设立的第一个海外联合实验室,标志着中国农科院与比利时的科技合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共建联合实验室的方式实现资源与优势互补,进一步加强彼此在全球变化与粮食安全研究领

农科院发文加强绿色增产增效模式研究

  为了进一步推进中国农业科学院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工作,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部署和中央一号文件“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加强科技创新引领,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要求,中国农科院研究制定了《进一步加强绿色增产增效技

中国农科院破译芝麻基因组

  记者日前从中国农科院油料所获悉,由该所牵头与深圳华大基因联合开展的芝麻基因组破译工作顺利完成。相关结果在线发表于《基因组生物学》杂志。   据项目主持人、油料所研究员张秀荣介绍,在主要油料作物的种子中,芝麻的含油量平均较高,一般约为种子干重的50%~60%,最高可达65%,但其油脂合成基因相对

中国农科院发现大豆耐盐基因

  最近,来自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进行的一项研究,在大豆中确定了一个特异性基因,对于大豆作物改良具有很大的潜力。因此我们有望培育出更好适应土壤盐化的大豆品种。  本项目首席研究员、阿德雷德大学副教授Matthew Gilliham说:“从种植面积和收获量的角度

气体净化器-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 倍半萜类化合物在植物体内常以醇、酮、内酯等等形式存在于挥发油中,具有较强的香气和生物活性,可有效的对空气中的颗粒物、细菌等进行消解,具有杀菌、去除异味、增加空气含氧量、保持空气清新等作用。这种植物自身带有一定气味留在空气中,一旦完成氧化进程气味会迅速消失。而不像其它植物精油弥留很久。有

白春礼会见《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主编

  11月15日,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在京会见《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主编Andrew Marshall教授。双方就中国生物技术发展的特点、趋势及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白春礼介绍了中国科学院的基本情况以及在生物技术研发和转移转化方面的工作,建议《自然生物技术》杂

融资规章制约中国生物技术投资

[北京]据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中国生物技术产业近年来有了巨大的增长,但是这个求资若渴的部门还是需要更加有利的投资环境来吸引投资者进行投资。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McLaughlin-Rotman全球卫生中心的Sarah Frew及其同事对22家中国卫生创新生物技术公司的管理层进行了采访。他们在1

生物技术还土壤“黑油油”

  在粮食连年增产的同时,耕地质量、农作物病虫害等问题正困扰着我国农业发展。稳粮增收战略的实施,要求农业走环境更友好、生态可持续的道路,而研发生物综合集成技术是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解决方案之一。 ——编者  近日,第一届“土壤质量建设和植物逆境解决方案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与会代表认为,在目前的

千亿美元在追哪些生物技术?

  在全球范围内,更多资本开始向生物医药领域“狂奔”:去年,全球药企研发支出前25位企业累计投入1004.41亿美元用于研发;全球生物医药领域风险投资、上市融资、并购重组总额达2248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医疗健康行业成为全球风险投资最活跃的领域,年交易数量居各行业之首,交易金额排名第二。这些资本正在

高新生物技术助力环境修复

  前些日子几位朋友邀我到北京周边考察河道污染情况也看了垃圾堆积的场地,还到一些园区采集土壤样品,开始多种微生物的分析……这让我思考良多。   对于河道生态修复下一步要做的工作是什么呢?我想就是模拟地球湿地的生态系统。   人口剧增,资源匮乏,人类已经感受到我们生存的空间是有限的,可是人类的活动还是

COMSATS工业生物技术联合中心成立

  4月14日,COMSATS工业生物技术联合中心成立大会在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举行。会议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该联合中心是在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框架下,由天津工生所与南方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委员会(COMSATS)共同建设的推动南南合作、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联合中

“863”纳米生物技术获重要进展

三大重点项目共发表论文200多篇,获发明专利20余项   本报讯 日前,“十一五”国家“863”计划“纳米医药制剂、纳米生物材料、纳米生物器件”三大重点项目116个课题实施年度报告大会在长沙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2005年至2009年国家“十一五”计划期间,正在实施的上述三大重点项目116个课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