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南海海洋所在光学浅水水深反演研究方面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唐世林团队在光学浅水水深反演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实现了在无实测水深的情景下,融合激光雷达数据和多光谱遥感影像在礁区光学浅水反演得到高空间分辨率的水深专题图。相关研究发表于《IEEE地球科学与遥感汇刊》(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获取珊瑚礁海域的水深信息是遥感监测珊瑚礁底栖生物环境的重要步骤之一,珊瑚礁的地形复杂,零散分布和暗礁丛生使得礁区水深实测数据稀疏甚至空白。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激光雷达卫星可以为近岸光学浅水水深校正提供精确的沿轨水深数据,通过与高空间分辨率的多光谱遥感影像融合,可获取到面状高空间分辨率的礁区光学浅水水深信息。 研究团队基于三种大气校正算法(ACOLITE、Sen2Cor、SeaDAS),应用三种水深反演模型(对数波段比的线性、多项式和指数模型),融合ICESat-2激光雷达数据和Sent......阅读全文

水深遥感反演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博士刘永明与研究员唐丹玲,中山大学教授赵俊和邓孺孺,以及自然资源部海岛研究中心和自然资源部南海局等合作,在水深遥感反演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成果究以《耦合多时相Landsat-8数据和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的降尺度水深反演模型:从清洁水体到浑浊水体的应用验证

合作研究团队在海洋次表层动力过程反演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研究员薛惠洁研究团队与日本国立海洋研究开发机构(JAMSTEC)科学家合作,探究基于高分辨率海表卫星观测资料对次表层垂直速度进行反演的动力学方法,并取得进展。2月11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Physical O

全球浮游植物色素浓度反演研究获新进展

记者5月29日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李晓峰课题组在基于深度学习算法反演全球浮游植物色素浓度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发表于遥感领域顶级期刊《环境遥感》(IF=13.85)。 浮游植物不仅是海洋的初级生产者,更是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至关重要的载体,其群落结构关系到海洋生态环境的变

南海海洋所在光学浅水水深反演研究方面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唐世林团队在光学浅水水深反演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实现了在无实测水深的情景下,融合激光雷达数据和多光谱遥感影像在礁区光学浅水反演得到高空间分辨率的水深专题图。相关研究发表于《IEEE地球科学与遥感汇刊》(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

成都山地所植被碳循环参量反演建模研究取得新进展

  准确模拟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是预测气候变化的基础,也是目前全球变化研究中重要的前沿领域之一。生态模型作为研究碳循环过程的关键手段,其模拟过程需要时间序列连续的植被生理生态参数的支持。近年来,碳通量观测网的时空覆盖范围仍然有限,遥感数据能弥补地面观测的不足。采用数据同化方法将多源数据与生态过程模

东北地区水环境参数遥感监测与反演研究进展

  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地理景观遥感学科组在东北地区内陆湖泊水质参数遥感反演、地表实际蒸散遥感估算等方面取得系列研究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遥感、环境科学和生态学领域的国际主流学术期刊。   学科组应用经验模型、半解析模型、GA-PLS智能算法,对东北地区重要内陆湖泊和城市

研究揭示内陆浑浊水体叶绿素a浓度遥感定量反演算法

  叶绿素a浓度是藻类生物量的指示指标,是水质的重要表征参数,也是水环境研究(还是常规监测)必须监测的指标。湖泊叶绿素浓度的调查不仅可以确定水体的营养状态,为湖泊治理和渔业资源管理提供基础信息,而且有助于深刻理解和研究湖泊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以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等。遥感技术具有监测范围大

寒旱所北疆地区不同雪粒径光谱特征观测及反演研究获进展

  积雪是冰冻圈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反照率且季节变化明显,也是影响地球能量平衡进而影响全球气候的重要因素。其中,雪粒径和雪污染是引起积雪反照率变化的重要参数之一,雪粒径影响积雪近红外波段的反照率特性,雪污染影响了积雪可见光波段的反照率特性。雪粒径还是许多积雪模型和气候模型的重要输

激光雷达物理参数的反演及其应用

  0前言   激光雷达是一种主动遥感技术,是传统雷达技术与现代激光技术相结合的产物。50多年来,激光雷达技术从最简单的激光测距技术,逐步发展了激光跟踪、测速、扫描成像、多普勒成像等技术,陆续开发出不同用途的激光雷达,使激光雷达成为一类具有多种功能的系统。激光雷达之所以受到关注,是因为其具有一系列独

研究提出磁层X射线二维图像反演三维磁层顶新法

  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被地球内禀磁场形成的磁层保护着,磁层的外边界称为磁层顶。近些年,研究人员发现磁层顶附近区域在软X射线波段是明亮的。软X射线的辐射机制是太阳风电荷交换(Solar Wind Charge Exchange,简称SWCX)过程,即太阳风中高价重离子和地球大气逃逸的中性成分发生碰撞,

合肥研究院在空间反演对称结构中实现光致纯自旋流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计算物理团队研究员郑小宏课题组在光致纯自旋流研究中获进展,提出结构具有空间反演对称而自旋密度具有空间反演反对称的体系是利用光学伽伐尼效应获得纯自旋流的理想体系,纯自旋流的产生不依赖于光子的能量、光的偏振类型或偏振角。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Physica

碳卫星获得首幅全球叶绿素荧光反演图

  日前,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刘良云研究员科研团队利用2017年7月—12月的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的数据,开展了全球植被叶绿素荧光卫星反演研究,成功获得2017年下半年的全球叶绿素荧光产品。此次成功获得的首幅全球叶绿素荧光反演图能够清晰显示2017年7月份北美玉米带、欧洲平原、东亚农业

海洋三维温盐场反演重构获进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2914.shtm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尹宝树团队在海洋三维温盐场反演重构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前沿科学》发表。  热带印度洋三维温盐场反演重构模型示意图   海洋研

中国碳卫星获得首幅全球叶绿素荧光反演图

  近日,我国发射的首颗二氧化碳观测科学实验卫星(TanSat)又出新成果——获得首幅全球叶绿素荧光反演图,该成果反映了全球植被生长状况和植被生产力,可以用来监测地球的“绿色生产力”。  2016年12月22日,我国发射了首颗二氧化碳观测科学实验卫星,使得我国成为全球第3个可提供碳卫星数据的国家。这

时间反演对称性实验检验获重要进展

科技日报合肥8月22日电 (记者吴长锋)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卢征天教授团队利用激光冷原子方法对镱-171原子的固有电偶极矩进行了首次测量,获得了该电偶极矩小于上限的结果,并对镱-171原子核的席夫极矩设定了上限。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原子与原子核当中普遍存在自旋现象,旋转

中国科学家快速反演海地地震震源信息

  穿过太子港地区的断层浅部集中释放能量为成灾主因,结果已传抵联合国减灾委   海地地震发生后,中国科学家迅速投入到支援海地人民的抗震救灾行动中。中科院院士陈运泰领导的研究集体立即从全球地震台网(GSN)下载宽频带地震波形资料,进行快速反演,并分析出这次地震的特征。目前,他们的分析结果已通过中科院

中国碳卫星获得首幅全球叶绿素荧光反演图

  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刘良云科研团队利用中国首颗二氧化碳观测科学实验卫星数据,开展了全球植被叶绿素荧光卫星反演研究,于近日成功获得首幅全球叶绿素荧光反演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叶绿素荧光遥感是碳卫星的一个重要应用。该卫星的主要载荷——高光谱二氧化碳探测仪设有3个通道,其中

卫星遥感监测反演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排放量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石玉胜研究团队在燃煤电厂二氧化碳(CO2)排放的遥感反演估算研究方面取得进展。2月22日,相关研究成果以《基于轨道碳观测者2号和3号卫星观测和高斯羽流模型反演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排放》(CO2 emissions retrieval fr

我国首个高时空分辨率碳同化反演系统发布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获悉,我国首个高时空分辨率碳同化反演系统——中科院碳追踪同化系统(CarbonTracker-China,CAS)于日前发布。依据该软件系统,可以通过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观测数据来估算陆地生态系统碳源碳汇的分布信息。  2007年,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局正式发布了

研究提出由磁层X射线二维图像反演三维磁层顶的“工具箱”

  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被地球内禀磁场形成的磁层保护,磁层的外边界称为磁层顶。近些年,有研究发现磁层顶附近区域在软X射线波段是明亮的。软X射线的辐射机制是太阳风电荷交换(Solar Wind Charge Exchange,SWCX)过程,即太阳风中高价重离子和地球大气逃逸的中性成分发生碰撞,由激发态

遥感定量反演算法研讨会在北师大召开

  近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和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的遥感定量反演算法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此次研讨会由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重点项目“全球陆表特征参量产品生成与应用研究” (2009AA122100)和国家重点基础研

科学家提出卫星反演水体面积的新方法

近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莫兴国、刘苏峡,副研究员胡实,博士生周浩伟等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发表了卫星反演水体面积的新方法及其在黄河源的应用成果。 多时间尺度下地表水面积(SWE)的动态变化对于理解水资

地质地球所提出地震偏移反演成像新方法

    快速梯度迭代正则化方法对于点散射体模型的偏移反演成像  偏移成像是勘探和开发地球物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但直接的偏移方法,比如克希霍夫偏移,通常导致一个低分辨率或模糊的地震成像。近年来,偏移后反演方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这需要求解一个线性化的模糊积分算子方程

探讨遥感反演模型技术在水质参数监测中的具体应用

  1 数据源采集与数据预处理   1.1 野外数据采集   研究区为浑河中游河段,根据该河流水面状况、水质分布以及水面形状等特征,采样路线设计为自南向北,在重点部位均设置采样点,覆盖整个研究区域,力求采集的数据能准确反映整体水质状况。数据采集分六个时间点进行,共获得96份水体高光谱数据。测量光谱选

科学家提出卫星反演水体面积的新方法

近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莫兴国、刘苏峡,副研究员胡实,博士生周浩伟等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发表了卫星反演水体面积的新方法及其在黄河源的应用成果。 多时间尺度下地表水面积(SWE)的动态变化对于理解水资

太阳光度计反演气溶胶参数的方法比较

气溶胶光学厚度(AOD)、一次散射反射比(ω0)、粒子谱分布和散射相函数是表征气溶胶光学微物理特征的重要参数.利用CE318太阳光度计的直接测量数据与平纬圈测晕数据基于Skyrad.pack算法可以用于反演这些气溶胶参数.结合太阳光度计标定结果以及针对观测数据的严格去云方案和质量控制措施,利用该算法

助力“双碳”战略 中科院团队卫星遥感监测反演二氧化碳研究获进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435.shtm

声学所提出基于分步反演的近井壁地层波速径向层析方法

  在油气勘探和开发中,地层波速径向分布成像有助于识别钻井诱导缝和确定岩石力学性质,对指导储层压裂、固井和完井具有意义。目前的反演方法多利用单极纵波的首波到时进行位置与速度的联合成像。然而在实际数据存在噪声的情况下,首波到时可靠性显著下降,影响成像质量。  近期,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超声技术中心博士

谁在排污?环保部用卫星反演污染者藏身之处

  究竟谁是京津冀污染大户,天眼会说话。今天,环保部公布了环境资源卫星侦察到的霾情。  根据卫星的反演技术对京津冀及周边大气污染累积浓度的分析,3月16日至4月1日污染程度最高的300个热点主要集中在河北省石家庄、保定、唐山,山东省济南,河南省安阳,北京市大兴、通州等地市(区)。  为加强对重点地区

东北地理所在城市森林群落结构遥感反演方面取得进展

  城市森林结构是影响城市生态服务功能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由于传统的样方调查方式费时费力,且缺乏空间信息,从而导致城市森林结构空间数据的极度匮乏,进而影响着城市森林的经营管理及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城市森林与湿地学科组以长春城市森林为研究对象,试图应用TM遥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