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关于空蝶鞍综合征的基本介绍

空蝶鞍综合征(emptysellasyndrome )系因鞍隔缺损或垂体萎缩,蛛网膜下腔在脑脊液压力冲击下突入鞍内,致蝶鞍扩大,垂体受压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表现。临床上可以分两类:发生在鞍内或鞍旁手术或放射治疗后者为"继发性空泡蝶鞍综合征";非手术或放射治疗引起而无明显病因可寻者为"原发性空泡蝶鞍综合征"。......阅读全文

关于空蝶鞍综合征的基本介绍

  空蝶鞍综合征(emptysellasyndrome )系因鞍隔缺损或垂体萎缩,蛛网膜下腔在脑脊液压力冲击下突入鞍内,致蝶鞍扩大,垂体受压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表现。临床上可以分两类:发生在鞍内或鞍旁手术或放射治疗后者为"继发性空泡蝶鞍综合征";非手术或放射治疗引起而无明显病因可寻者为"原发性空泡蝶鞍

关于空蝶鞍综合征的病理生理介绍

  蝶鞍可能呈对称球形或方形扩大,鞍背变薄,鞍膈缺损或缺如,垂体变扁,平贴于鞍底或鞍壁。空余处被蛛网膜下腔充填,内含无色透明的脑脊液并与鞍外的蛛网膜下腔交通。鞍外的蛛网膜可能变厚、粘连。视神经或视交叉有可能稍向蝶鞍下陷,镜下垂体腺细胞正常。

关于空蝶鞍综合征的疾病预后介绍

  本病呈良性经过,预后较好,唯个别有脑脊液鼻漏者需反复数次手术方能制止。据有关报道术后3年内随访发现术前症状大多数可缓解或消失,短期观察术后视功能好转,无特殊严重并发症。

空蝶鞍综合征的简介

  空蝶鞍综合征 emptysellasyndrome 系因鞍隔缺损或垂体萎缩,蛛网膜下腔在脑脊液压力冲击下突入鞍内,致蝶鞍扩大,垂体受压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表现。临床上可以分两类:发生在鞍内或鞍旁手术或放射治疗后者为"继发性空泡蝶鞍综合征";非手术或放射治疗引起而无明显病因可寻者为"原发性空泡蝶鞍综

关于空蝶鞍综合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介绍

  诊断ESS除注意上述临床表现外关键是确定空蝶鞍的存在,即鞍上池蛛网膜下腔进入鞍内且垂体受压。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的主要方法,包括蝶鞍平片、CT和MRI,平片只能发现蝶鞍扩大等间接征象不易与垂体瘤鉴别,气脑造影可发现气体进入鞍内以资鉴别,X线平片结合气脑造影曾是空蝶鞍综合征的主要诊断方法:可见蝶鞍扩大

空蝶鞍综合征的病理生理

  蝶鞍可能呈对称球形或方形扩大,鞍背变薄,鞍膈缺损或缺如,垂体变扁,平贴于鞍底或鞍壁。空余处被蛛网膜下腔充填,内含无色透明的脑脊液并与鞍外的蛛网膜下腔交通。鞍外的蛛网膜可能变厚、粘连。视神经或视交叉有可能稍向蝶鞍下陷,镜下垂体腺细胞正常。

治疗空蝶鞍综合征的概述

  一般认为如症状轻微毋需特殊处理,但如有视力明显障碍者应行手术探查,若系视神经周围粘连,行粘连松解术,可使视力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有人提议用人造鞍隔治疗。并发脑脊液鼻漏者,经蝶窦入路手术,用肌肉和移植骨片填塞垂体窝。对非肿瘤性囊肿,可将囊肿打开,部分切除囊肿包膜。如伴有内分泌功能低下,则酌情予以替代

关于空蝶鞍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分析

  原发性空泡蝶鞍综合征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可有下列数种因素:  1、鞍隔的先天性解剖变异  Buoch尸检788例中,发现仅有41.5%鞍隔完整,21.5%鞍隔为2mm宽的环,5.1%鞍隔完全缺如。而在该组中,因鞍隔缺损致原发性空泡蝶鞍的发病率为5.5%。鞍隔不完整或缺如,在搏动性脑脊液压力持

空蝶鞍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ESS是一种较少见的临床综合征。以中年女性患者多见。大多数空蝶鞍因垂体受压较轻并无临床症状,随病程的进展而垂体受压明显时才出现空蝶鞍综合征(ESS)。头痛、视力下降和(或)视野缺损以及内分泌功能紊乱为ESS三大主要临床表现。  常见临床表现:  偏头痛  为非特异性,一般认为由于鞍内脑脊液搏动对

空蝶鞍综合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ESS除注意上述临床表现外关键是确定空蝶鞍的存在,即鞍上池蛛网膜下腔进入鞍内且垂体受压。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的主要方法,包括蝶鞍平片、CT和MRI,平片只能发现蝶鞍扩大等间接征象不易与垂体瘤鉴别,气脑造影可发现气体进入鞍内以资鉴别,X线平片结合气脑造影曾是空蝶鞍综合征的主要诊断方法:可见蝶鞍扩大

概述空蝶鞍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ESS是一种较少见的临床综合征。以中年女性患者多见。大多数空蝶鞍因垂体受压较轻并无临床症状,随病程的进展而垂体受压明显时才出现空蝶鞍综合征(ESS)。头痛、视力下降和(或)视野缺损以及内分泌功能紊乱为ESS三大主要临床表现。  常见临床表现:  1、偏头痛  为非特异性,一般认为由于鞍内脑脊液搏

空蝶鞍综合征的分类及发病原因

  分类  按沙松林分类,发生于垂体及鞍旁肿瘤手术或放疗后为继发性ESS,其余则为原发性。  发病原因  原发性空泡蝶鞍综合征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可有下列数种因素:  鞍隔的先天性解剖变异  Buoch尸检788例中,发现仅有41.5%鞍隔完整,21.5%鞍隔为2mm宽的环,5.1%鞍隔完全缺如

空蝶鞍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及临床表现

  病理生理  蝶鞍可能呈对称球形或方形扩大,鞍背变薄,鞍膈缺损或缺如,垂体变扁,平贴于鞍底或鞍壁。空余处被蛛网膜下腔充填,内含无色透明的脑脊液并与鞍外的蛛网膜下腔交通。鞍外的蛛网膜可能变厚、粘连。视神经或视交叉有可能稍向蝶鞍下陷,镜下垂体腺细胞正常。  临床表现  ESS是一种较少见的临床综合征。

空蝶鞍综合征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原发性空泡蝶鞍综合征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可有下列数种因素:  鞍隔的先天性解剖变异  Buoch尸检788例中,发现仅有41.5%鞍隔完整,21.5%鞍隔为2mm宽的环,5.1%鞍隔完全缺如。而在该组中,因鞍隔缺损致原发性空泡蝶鞍的发病率为5.5%。鞍隔不完整或缺如,在搏动性脑脊液压力持续作

空鞍综合征的病因

  1.原发性空鞍  本病的发生原因尚未充分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先天性鞍隔发育缺陷  在鞍隔发育缺陷的基础上脑脊液向鞍内的搏动性压力增加,在此种压力的持续作用下,使蛛网膜挤入鞍窝。但鞍隔发育缺陷并非造成空泡蝶鞍的惟一因素。  (2)肿大的垂体缩小后发生空鞍  例如,妇女妊娠期垂体常增

空鞍综合征的检查

  1.内分泌功能试验  原发性空鞍患者垂体激素的血浓度大多正常,即使作垂体激素的兴奋试验多数患者也基本正常。  2.X线检查  蝶鞍平片和体层摄片:典型形态改变占75%,如:  (1)变形 侧位片示蝶鞍扩大,蝶窦发育不良时,鞍深径增大呈卵圆形。蝶窦发育良好时,鞍扩大呈矩形。正位片示鞍底呈均匀对称下

儿童巨大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伴空蝶鞍综合征病例分析

患儿,男,11岁。因“生长发育迟滞和偶发头痛5年”于2016年12月入院。自6岁起,患儿身材较同龄人矮小,发育迟缓,头痛无明显诱因,每个月发作1~2次,痛时可忍受,休息后缓解,不伴恶心呕吐等,家长未予特殊处理。 入院后行体格检查,患儿身高134.5 cm,外生殖器呈幼儿样;意识清醒,语言流利,左侧周

小儿空鞍综合征的病因

  脑脊液压力的传递作用(25%):  鞍隔缺陷时,鞍上的蛛网膜下腔经不完整的鞍隔疝入蝶鞍内,当有颅内压增高时,如高血压,肥胖,心衰等更易促使发生空鞍征,脑脊液压力升高,蛛网膜下腔中的脑脊液量也增多,可能是发生本病的原因之一。  内分泌因素 (25%):  在甲状腺,肾上腺或性腺功能减退性疾病中,垂

空鞍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1.蛛网膜囊肿  因囊肿内含脑脊液,并可压迫脑室使之扩大,CT显示低密度影,注射造影剂后也无增强,因而易误诊为空鞍,需借助脑池造影加以鉴别。因蛛网膜囊肿不与蛛网膜下腔相通,故囊肿内无造影剂充盈。  2.上皮样囊肿  CT扫描多呈分叶状,鞍上池常有变形,且密度低于脑脊液,注射造影剂后无增强。  3

小儿空鞍综合征的检查

  1.蝶鞍的影像学检查  可发现:①大小形态正常。②球形对称性扩大,深蝶鞍:深径大于前后径4.0mm以上。③呈杯形或四边形。用CT检查可发现蝶鞍骨质侵蚀吸收,蝶鞍体积扩大,随访可见其体积进行性增大。垂体高度

空鞍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女性病人多见,占80%~90%。经产妇常见。发病年龄平均为40岁左右,儿童罕见。  1.头痛  1/3病人因头痛前来求治,故其发生率高于垂体腺瘤病人。头痛大多位于额眶部,无定时,可能是由于硬脑膜被牵扯所致。不伴有恶心呕吐。  2.肥胖  常见,尤其是女性。通常伴糖耐量下降。肥胖可能与经产、饮食因

空鞍综合征的检查及诊断

  检查  1.内分泌功能试验  原发性空鞍患者垂体激素的血浓度大多正常,即使作垂体激素的兴奋试验多数患者也基本正常。  2.X线检查  蝶鞍平片和体层摄片:典型形态改变占75%,如:  (1)变形 侧位片示蝶鞍扩大,蝶窦发育不良时,鞍深径增大呈卵圆形。蝶窦发育良好时,鞍扩大呈矩形。正位片示鞍底呈均

小儿空鞍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1.头痛  1/3病人因头痛前来求治,故其发生率高于垂体腺瘤病人。头痛大多位于额眶部,无定时,往往单独出现,可能是由于硬脑膜被牵扯所致。无恶心呕吐。  2.肥胖  常见,尤其是女性,通常伴糖耐量下降。肥胖可能与经产、饮食因素以及更年期有关。  3.视力障碍  患儿可出现视力减退、视野缺损、视盘水

空鞍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检查

  临床表现  女性病人多见,占80%~90%。经产妇常见。发病年龄平均为40岁左右,儿童罕见。  1.头痛  1/3病人因头痛前来求治,故其发生率高于垂体腺瘤病人。头痛大多位于额眶部,无定时,可能是由于硬脑膜被牵扯所致。不伴有恶心呕吐。  2.肥胖  常见,尤其是女性。通常伴糖耐量下降。肥胖可能与

空鞍综合征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病因  1.原发性空鞍  本病的发生原因尚未充分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先天性鞍隔发育缺陷  在鞍隔发育缺陷的基础上脑脊液向鞍内的搏动性压力增加,在此种压力的持续作用下,使蛛网膜挤入鞍窝。但鞍隔发育缺陷并非造成空泡蝶鞍的惟一因素。  (2)肿大的垂体缩小后发生空鞍  例如,妇女妊娠期

关于蝶窦恶性肿瘤的基本介绍

  原发的蝶窦恶性肿瘤临床罕见,不足鼻窦恶性肿瘤的1%,临床病例常为筛窦、鼻腔或鼻咽的恶性肿瘤侵犯扩展所致。个别有继发于远处器官恶性肿瘤的转移。  大多为鳞状细胞癌,次为未分化癌,少数亦可发生恶性淋巴瘤。蝶窦癌向前扩展可侵入鼻腔及后组筛窦,向外可通过中颅窝底部累及鼻咽。

临床物理检查方法介绍--蝶鞍侧位片介绍

蝶鞍侧位片介绍:  蝶鞍侧位片是对蝶鞍进行侧位拍片,用于检查蝶鞍是否有肿瘤病变。蝶鞍侧位片正常值:  蝶鞍的大小因人而异,用径线测量其前后径为8-16mm,平均11.5mm,深度为7-14mm,平均9.5mm。蝶鞍侧位片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老年骨萎缩时,蝶鞍的轮廓因骨质稀疏而欠明显。鞍内肿瘤引起

空鞍综合征的鉴别诊断及并发症

  鉴别诊断  1.蛛网膜囊肿  因囊肿内含脑脊液,并可压迫脑室使之扩大,CT显示低密度影,注射造影剂后也无增强,因而易误诊为空鞍,需借助脑池造影加以鉴别。因蛛网膜囊肿不与蛛网膜下腔相通,故囊肿内无造影剂充盈。  2.上皮样囊肿  CT扫描多呈分叶状,鞍上池常有变形,且密度低于脑脊液,注射造影剂后无

小儿空鞍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检查

  临床表现  1.头痛  1/3病人因头痛前来求治,故其发生率高于垂体腺瘤病人。头痛大多位于额眶部,无定时,往往单独出现,可能是由于硬脑膜被牵扯所致。无恶心呕吐。  2.肥胖  常见,尤其是女性,通常伴糖耐量下降。肥胖可能与经产、饮食因素以及更年期有关。  3.视力障碍  患儿可出现视力减退、视野

关于经蝶窦脑垂体手术的基本介绍

  自1898年Horsley作经颅垂体切除术成功后,1906~1907年Schloffer采取鼻外途径手术,但严重影响鼻腔的功能,并在面部产生疤痕。1909年Cushing首先报告1例经鼻中隔至蝶窦作部分垂体切除术。1912年Chjari开展经筛窦、蝶窦作垂体切除,至1950年才被耳鼻喉科医师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