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科学家首次发现第一代超大质量恒星化学遗迹

6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赵刚研究员带领的国际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研究团队率先在银晕恒星中发现了第一代超大质量恒星演化后坍缩形成的对不稳定超新星(pair-instability supernova, PISN)存在的化学证据。在此之前,理论研究曾预言这种特殊超新星的存在,但从未被观测发现。该成果证实这一超新星源自于一颗质量高达260倍太阳质量的第一代恒星,刷新了人们对第一代恒星质量分布的认知。 第一代恒星给宇宙带来第一缕曙光,是终结黑暗时代的起始点,主导着早期宇宙化学增丰过程和演化历史。理论预言第一代恒星的寿命极短,只存在于高红移的宇宙之中,因此直接观测到第一代恒星的难度极大。长期以来,银河系考古领域一直致力于通过贫金属星来研究第一代恒星,部分极贫金属星(金属含量低于太阳的百分之一)可能诞生于第一代恒星终结时形成的气体云,其化学丰度完整保留了第一代恒星演化产物的特征,从而......阅读全文

科学家首次发现第一代超大质量恒星化学遗迹

6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赵刚研究员带领的国际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研究团队率先在银晕恒星中发现了第一代超大质量恒星演化后坍缩形成的对不稳定超新星(pair-instability supernova, PISN)存在的化学证据。在此之前,理论研究曾预言这种特殊超新星

国家天文台揭示恒星级黑洞到超大质量黑洞的普遍尺度关系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组最新研究结果揭示了一个从恒星级黑洞到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的普遍尺度关系。该工作即将发表在《天体物理期刊通讯》上(周新霖、袁为民等,ApJ Letter, 2015, 798, L5;arXiv:1411.7731)。  黑洞无毛定理认为,黑洞的性质

一颗特殊恒星的“寻亲”之旅

理论研究曾预言宇宙早期第一代恒星的质量可以超过100倍太阳质量。然而,遗憾的是,天文学家此前从未在观测上予以证实。  这次,我国天文学家找到了此类恒星曾经存在的“实锤”!6月7日,《自然》在线发表了中科院国家天文台赵刚研究员团队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依托郭守敬望远镜(LAMOST)获取的海量恒星光谱数

NASA绘制超新星遗迹地图 揭示冲击波如何粉碎恒星

  据美国国务院网站消息,恒星如何在超新星爆炸中分崩离析是天文学最大的谜团之一。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核光谱望远镜阵列(Nuclear Spectroscopic Telescope Array)的帮助下,这个谜底终于开始被揭开。   高能X射线天文台已绘制出超新星遗迹中放射性物质的

超大质量黑洞:星系中心的“怪兽”

日前,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们使用欧洲空天局的XMM-Newton和美国宇航局的NuSTAR太空望远镜观察到了一个黑洞背后的光线。这是科学家们第一次直接观察到来自黑洞背后的光,或许将让我们对黑洞的了解更上一层楼。黑洞是宇宙中最“不可思议的天体”之一,自发现以来,就是天文学家、物理学家们研究的焦

暗能量来自超大质量黑洞吗

近日,一项发表于《天体物理杂志》的研究登上了热门。该研究声称,正在加速宇宙膨胀的神秘 “暗能量”可能来自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据《科学》报道,如果这是真的,意味着科学家把物理学中最令人费解的两个概念——黑洞和暗能量联系起来,并表明后者的来源在理论家眼皮底下存在了几十年。然而,一些主要理论家对这一想

超大质量黑洞:星系中心的“怪兽”

  日前,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们使用欧洲空天局的XMM-Newton和美国宇航局的NuSTAR太空望远镜观察到了一个黑洞背后的光线。这是科学家们第一次直接观察到来自黑洞背后的光,或许将让我们对黑洞的了解更上一层楼。黑洞是宇宙中最“不可思议的天体”之一,自发现以来,就是天文学家、物理学家们研究

超大质量黑洞可能由暗物质形成

黑洞图解。 图片来源:trahko / stock.adobe.com 一项新的理论研究提出了一种由暗物质产生超大质量黑洞的新机制。这个国际研究小组发现,超大质量黑洞可能直接由星系中心高密度区域的暗物质形成,而不是传统的包含“正常”物质的形成场景。这一结果对早期宇宙的宇宙学有重要意义,并发

美首次拍到超大质量黑洞“进食图”

  据英国《每日邮报》在线版、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新闻网7月31日消息称,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科学家近期目睹了超大质量黑洞“大口吞噬”掉周遭高温气体的场景,这是人们首次在X波段如此清晰地获取该天文奇观的图像,使得人类于很大程度上加深了对黑洞吞噬其他物体这一行为的认识,以

大质量恒星形成研究取得进展

  在恒星形成过程中,原子气体与分子气体的转换以及分子外向流的驱动源是研究难点。近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国家天文台,以及三峡大学、湖南文理学院等合作,结合FAST HI谱线数据与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13.7 m毫米波望远镜分子谱线数据,利用团队自主开发的新基线校准算法,在大质量恒星形成研究中

国家天文台等发现隐藏在最近的类星体中的超大质量双黑洞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人员陆由俊、闫昌硕和合作者发现在最近的类星体Markarian 231中隐藏的超大质量双黑洞。该项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国际期刊《天体物理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上(Yan, Lu, Dai, & Yu 2015, ApJ, 809

最新样本库助力大质量恒星演化研究

据国家天文台消息,国家天文台南美观测站袁敬华博士带领的国际团队基于多波段巡天数据,证认出的463例高可信度大质量无星团块候选体。 大质量恒星是宇宙空间中电离辐射和重金属元素的主要贡献者,在星际介质物理与化学演化、星团与星系形成和演化中扮演重要角色。其诞生过程谜团重重。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大质

距地球最近一对超大质量黑洞现身

  近日,在欧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远镜(VLT)的帮助下,天文学家发现了迄今为止距离地球最近的一对超大质量黑洞。相关成果30日在线发表于《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上。  这对新发现的超大质量黑洞位于宝瓶座星系NGC 7727中,距离地球约8900万光年,是迄今为止距离地球最近的一对黑洞。此前,天文学家已经

新疆天文台大质量恒星形成区演化阶段化学示踪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恒星形成与演化团组使用CN、HCN、HNC、N2H+、HCO+等分子,示踪大质量恒星形成区的演化阶段,研究成果分别发表于欧洲《天文学与天体物理》(A&A,2015,576,131)和荷兰《天体物理与空间科学》(Ap&SS,2016,361,191)。  大质量恒星形成过程的化

距地球最近一对超大质量黑洞现身

科技日报柏林11月30日电 (记者李山)近日,在欧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远镜(VLT)的帮助下,天文学家发现了迄今为止距离地球最近的一对超大质量黑洞。相关成果30日在线发表于《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上。 这对新发现的超大质量黑洞位于宝瓶座星系NGC 7727中,距离地球约8900万光年,是迄今为

银河系近邻星系核心发现超大质量黑洞

似曾相识:旋涡星系NGC 253的核心可能同样存在一个超大质量黑洞,类似银河系中的“人马座A”。 深入核心:天文学家们现在认为宇宙中绝大部分星系的核心都存在着超大质量黑洞。  北京时间3月31日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个银河系附近的近邻星系核心部位同样存在一个超大

距地130亿光年超大质量黑洞祖先“现身”

科技日报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刘霞)美国科学家在近日出版的《自然》杂志撰文指出,他们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了一个距离地球130亿光年的红色尘埃物体,它诞生于宇宙大爆炸7.5亿年后的“宇宙黎明”时期,可能是超大质量黑洞已知最早的祖先,为理解早期宇宙中超大质量黑洞如何快速增长提供了新途径。研究人员指

美籍华裔天文学家何子山受聘为国家天文台特聘研究员

  2013年1月16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来自京区各天文单位的中外学者聚集一趟,聆听新年以来的第三次学术报告会,来自美国著名机构卡内基天文台的访问学者何子山博士作了“黑洞与星系是否共同演化?”的精彩报告。报告会后,国家天文台党委书记、副台长赵刚代表台长严俊,向何子山授予国家天文台

小质量恒星对流核超射研究新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恒星物理组与丹麦奥胡斯大学物理与天文系合作,在小质量恒星对流核超射研究方面获进展。该研究由张钱生、Joergen Christensen-Dalsgaard和李焱完成,研究结果发表在《皇家天文学会月刊》(MNRAS)。研究利用日震学数据和太阳的中微子流量以及一批Kepl

国家天文台利用红团簇星系统测量河内超新星遗迹距离

  超新星遗迹是大质量恒星(> 8M⊙)或者双星系统演化到后期,因爆炸产生激波并向外抛射大量物质,同时激波与星际介质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天体。超新星遗迹对整个银河系生态具有重要影响,如重金属元素在星际介质中的扩散。地球上动植物和人类体内的重金属元素大部分来源于超新星爆炸。如果没有超新星爆发,可能就没有行

超大质量黑洞因“消化不良”而喷发物质

  据每日科学网近日消息称,天文学家利用射电望远镜阵列获得的高清晰度图像,发现了一超大质量黑洞因“消化不良”而喷发物质的细节,这一太空中罕见的“病例”令天文学家们震惊不已。   黑洞是宇宙中的庞然大物。一般认为,在所有星系的中心,都存在超大质量黑洞,而横亘在太阳系中央的超大质量黑洞几乎比太阳大4

超大质量黑洞因“消化不良”而喷发物质

  据每日科学网近日消息称,天文学家利用射电望远镜阵列获得的高清晰度图像,发现了一超大质量黑洞因“消化不良”而喷发物质的细节,这一太空中罕见的“病例”令天文学家们震惊不已。   黑洞是宇宙中的庞然大物。一般认为,在所有星系的中心,都存在超大质量黑洞,而横亘在太阳系中央的超大质量黑洞几乎比太阳大4

科学家首次发现超大质量黑洞偏离星系中部

哈勃太空望远镜拍到的清晰图片显示,一个超大质量黑洞位于距离它所在的星系中心较远的地方   哈勃太空望远镜拍到的清晰图片显示,一个超大质量黑洞位于距离它所在的星系中心较远的地方。这个位移黑洞可能是两个较小黑洞合并在一起的产物,但也有可能是由星系核心喷出的

外星生命罕见?或因宇宙中磷数量太少

  据英国《独立报》近日报道,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在殚精竭虑地寻找外星生命,但迄今为止,结果并不令人满意。为什么外星生命如此罕见?一项新研究或许给出了答案:宇宙中磷的数量远低于我们的想象。图片来源于网络   很多重要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磷,它帮助我们存储能量并让能量在全身流动,形成DNA的基础。但新研

“宇宙车祸”经常发生!黑洞“掐架”会不会伤及星系?

  茫茫宇宙,无数星系与黑洞穿梭,它们是自得其乐、相安无事,还是暗自较量、剑拔弩张?  近日,有科学家发现,在距离地球约8900万光年的宝瓶座NGC 7727星系中心,隐藏着一对即将并合的超大质量黑洞。在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教授雷卫华看来,这意味着,一场目前离地球最近的“宇宙车祸”在所难免,伤亡情况

“天马”行空 助力“捕捉”银河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

  人马座A*是银河系中心一个超大质量黑洞,上海天马望远镜长期参与了对它的联合观测。  天马望远镜坐落于上海松江区佘山脚下,是65米口径、全方位可动的大型射电天文望远镜,也是国际VLBI观测网的重要成员之一。  VLBI是“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

天文学家观察到超大质量黑洞

天文学家近期借助“引力透镜”效应,观察到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个超大质量黑洞。据法新社报道,这项于29日刊登在《皇家天文学会月刊》(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简称RAS)的研究说,科学家在前景星系中发现了一个超大质量黑洞(Supermassive black hole,简

科学家发现超大质量黑洞:约为太阳120亿倍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发现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它比太阳大120亿倍,光度是太阳光度的430万亿倍,是“遥远宇宙最亮灯塔”的动力来源。  这个非凡天体位于一个类星体的中心。它是一个拥有强大能量的银河辐射源,其能量输出是太阳的1000万亿倍。从1963年发现以来,类星体的性质就一直是个谜团。根据科学家

揭秘超大质量黑洞快速形成原因:无吸积盘限制

宇宙形成之初,黑洞的增长速度令人难以置信。这或许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在宇宙早期就出现了超大质量黑洞。  据国外媒体报道,研究人员称,宇宙形成之初,黑洞的增长速度令人难以置信。这或许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在宇宙早期就出现了超大质量黑洞。  黑洞因其超高密度而拥有巨大的引力,即便是光也无法从中逃脱。对于

800年前发现的超新星,今年“遗骸”才被找到

  古人早就意识到,天空不是永恒不变的,除了那些位置几乎不变的恒星外,还有很多突然出现又很快消失的星星。在古代中国,这些星星被称为客星,因为它们像客人一样,“来”了之后很快就离开;在古代西方,这些星星被称为新星。  一颗特殊的“历史超新星”  20世纪30年代,美国天文学家巴德与兹维基发现,有一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