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甘露低聚糖的调节免疫防御介绍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肠相关淋巴组织(GALT)主要由机体免疫细胞和肠淋巴组织构成,GALT在体内具有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作用。其中非特异性免疫是阻止病原菌侵入体内的第一道防线,在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初期,巨噬细胞在吞噬和杀灭入侵微生物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最近研究表明,在体外系统中将巨噬细胞直接放入甘露低聚糖中,或将甘露低聚糖喂给大鼠时,均能激活巨噬细胞。胃肠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关键部分主要是抗体(lgA)系统,粘膜IgA能抑制入侵菌和毒素在肠上皮附着,通过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直接杀死细菌。 甘露低聚糖在激活免疫应答上有一定作用。由于源自微生物的特殊多糖在加入疫苗时具有佐剂作用,因而添加适量的甘露低聚糖还可显著提高抗体反应能力,从而加强疫苗的保护效能。甘露低聚糖除具有辅剂和抗原特性之外,还有能刺激肝脏分泌甘露糖结合蛋白,从而影响免疫系统的作用。这种结合蛋白可结合细菌被囊,从而启动免疫系统产生应答反应。......阅读全文

关于甘露糖受体的介绍

  甘露糖受体是C-型是动物凝集素的一种,能够有效快速的识别甘露糖以及岩藻糖末端的糖蛋白而组成一个有机防御体系。一般来说把甘露糖受体结构分为以下的部分:N端富含Cys区;139~192号氨基酸区;糖配体结合区CRD;糖基化位点;胞浆区及跨膜区。  肝癌淋巴转移与甘露糖受体关系:  肝癌也是癌症中致死

关于甘露糖醇的应用介绍

  甘露糖醇是六碳糖醇,可由果糖经催化氢化制得,吸湿性低,常被用作胶姆糖制造时的撒粉剂,以避免与制造设备、包装机械黏结,也用作增塑体系组分,使其保持柔和特性。还可用作糖片的稀释剂或充填物和冰淇淋及糖果的巧克力味涂层。具有愉快风味,在高温下不退色,化学性质不活泼。它的愉快风味及口感可遮掩维生素、矿物质

关于甘露糖的制备方法介绍

  D-甘露糖可由富含D-甘露糖的聚糖(象牙棕榈子、酵母甘露聚糖等)水解制备。也可由D-甘露醇(海带制碘工业的副产品)在亚铁离子存在下,用过氧化氢氧化合成。也可由D-葡萄糖差向异构化,或由D-阿拉伯糖增长碳链等方法制备。

关于甘露庚糖醇的基本介绍

  甘露庚糖醇是一种化学物质,分子式是C6H14O6。脱水药、利尿药。治疗脑水肿及青光眼、急性少尿、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肾病综合症水肿。  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甜。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乙醚中几乎不溶。熔点166-170℃。沸点290-295℃。在无菌溶液中较稳定,不易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

关于甘露糖醇的基本介绍

  甘露醇是一种多元醇或糖醇, 其天然品广泛存在于植物、藻类、食用菌类和地衣类等生物体内。由于甘露醇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因此在食品、医药和化工等行业有着广泛应用。甘露醇工业化生产主要采用海带提取法和化学合成法。  甘露糖醇,又名甘露醇,分子式为C6H14O6,相对分子质量182.17,无色至

关于肺部自身防御机制的介绍

  当肺炎克雷白杆菌进入肺泡后,肺部自身的防御吞噬系统首先进行自我防御,以阻止感染。肺泡中对抗肺炎克雷白杆菌的主要是多形核粒细胞(PMN)。Rehm等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缺乏的小鼠能很快清除肺泡内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但不能清除肺炎克雷白杆菌。研究表明:肺炎克雷白杆菌的微小荚膜可阻止吞噬细胞进入感染的中

关于异麦芽低聚糖的安全性介绍

  低聚异麦芽糖的最大无作用量在2g/kg体重以上。对于低聚异麦芽糖粉,老鼠经口投与急性毒性LD50为44g/kg体重以上,与低毒性蔗糖(LD50为29.8/kg体重)和麦芽糖(LD50为26.7/kg体重)相比较,它是极其安全的。  饮水中添加上述糖粉,1年内老鼠自由摄取,每日摄取量为异麦芽糖2.

关于功能性低聚糖的制备方法介绍

  淀粉制备功能性低聚糖  低聚异麦芽糖制备大致有以下两种途径:一是利用糖化酶逆合作用,在高浓度葡萄糖溶液中将之逆合生成异麦芽糖、麦芽糖等低聚糖;但由于产率低,产物复杂,生产周期长等缺点而难以工业化大量推广。二是以淀粉制得高浓度葡萄糖浆为底物,通过α-葡萄糖转苷酶催化发生α-葡萄糖基转移反应而得。工

香菇多糖的免疫调节介绍

香菇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是其生物活性的重要基础。香菇多糖是典型的T细胞激活剂,促进白细胞介素的产生,还能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被认为是一种特殊免疫增强剂。其免疫作用特点在于它能促进淋巴细胞活化因子(LAE)的产生,释放各种辅助性T细胞因子,增强宿主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恢复或刺激辅助性T细胞的功能。另

关于异丙肌苷的免疫调节作用介绍

  1. 在体外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对静止的淋巴细胞无作用,但能增强植物血凝素或抗原所触发的免疫反应,促进T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增殖,产生杀伤性T淋巴细胞。在体外既可激活TH细胞又可提高T细胞抑制功能,故认为是T细胞的调节剂。可增加淋巴激活素的产生,增强巨噬细胞活性和自然杀伤细胞的功能,提高干扰素的作用。

关于β甘露聚糖酶的性能特点介绍

  1.采用基因工程菌经深层液体发酵而成,活性高于国外产品。  2.最适作用pH值范围广(4-7.5),能在动物消化道内更好的发挥作用。  3.耐温性能好,采用先进的后处理工艺能耐受90℃的制粒温度,不用额外的后喷设备,混合更均匀。  4.效果出众,实践证明,在含豆粕10%以上日粮中使用β-甘露聚糖

关于甘露庚糖醇的用法用量介绍

   1.成人常用量:  (1)利尿。常用量为按体重1~2g/kg,一般用20%溶液250m1静脉滴注,并调整剂量使尿量维持在每小时30~50m1。  (2)治疗脑水肿、颅内高压和青光眼。按体重0.25~2g/kg,配制为15%~25%浓度于30~60分钟内静脉滴注。当病人衰弱时,剂量应减小至0.5

关于甘露醇的制备方法介绍

  世界上工业生产甘露醇主要有二种工艺,一种是以海带为原料,在生产海藻酸盐的同时,将提碘后的海带浸泡液,经多次提浓、除杂、离交、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而得;一种是以蔗糖和葡萄糖为原料,通过水解、差向异构与酶异构,然后加氢而得。  我国利用海带提取甘露醇已有几十年历史,这种工艺简单易行,但受到原料资源、提

关于甘露糖受体的组织分布介绍

  MR最初在大鼠肝枯否氏细胞中发现,事实上其广泛分布于脾红髓、淋巴结副皮质及胸腺皮质等特定组织的巨噬细胞。MR在肺泡巨噬细胞、单核细胞衍生的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均有丰富的表达,但在单核细胞上无表达。在某些内皮细胞亚群、气管平滑肌细胞、视网膜上皮细胞 [4] 、肾血管系膜细胞、Kaposi肉瘤细胞、

关于半乳甘露聚糖的检测方式介绍

  中国研究者评价了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检测对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诊断价值。研究者选取清洁级健康成年SD大鼠90只,按随机区组设计烟曲霉感染组、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组、毛霉感染组、肺炎链球菌感染组、烟曲霉口咽定植组,每组18只。气管插管滴人法建立大鼠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和细菌感染动物模型。经鼻腔

关于甘露醇的用法用量介绍

  1.成人常用量  (1)利尿。常用量为按体重1~2g/kg,一般用20%溶液250mL静脉滴注,并调整剂量使尿量维持在每小时30~50mL。  (2)治疗脑水肿、颅内高压和青光眼。按体重0.25~2g/kg,配制为15%~25%浓度于30~60分钟内静脉滴注。当病人衰弱时,剂量应减小至0.5g/

关于甘露醇的鉴别测定介绍

  1、取本品的饱和水溶液1mL,加三氯化铁试液与氢氧化钠试液各0.5mL,即生成棕黄色沉淀,振摇不消失,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试液,即溶解成棕色溶液。  2、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1238图)一致。

关于甘露醇的含量测定介绍

  取本品约0.2g,精密称定,置250mL量瓶中,加水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0mL,置量瓶中,精密加高碳酸钠溶液[取硫酸溶液(1→20)90mL与高碘酸钠溶液(2.3→1000)110mL混合制成] 50mL,置水浴上加热15分钟,放冷,加碘化钾试液10mL,密塞,放置5分钟,用硫代

关于甘露糖的基本信息介绍

  甘露糖,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6H12O6,分子量为180.156,无色或白色结晶粉末。是一种糖类,在人体代谢过程中,尤其在特定蛋白的糖基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一种单糖。为多种多糖的组成成分。以游离状态存在于某些植物果皮中,如柑橘皮中,桃、苹果等水果中有少量游离的甘露糖,象牙棕榈子、酵

关于异麦芽低聚糖的简介

  异麦芽寡糖(IMO )少量存在于酱油、清酒、酱类、蜂蜜及果葡糖浆中, 能有效地促进人体肠道内有益菌群———双歧杆菌的生长繁殖,也有良好的抗龋齿性、难发酵性和保湿性等,在食品、医药、饲料工业应用越来越广泛 [2] 。  异麦芽寡糖亦称分枝低聚糖,是由葡萄糖以α(1→6)糖苷键结合而成的单糖数在2~

香菇多糖的免疫调节功能介绍

香菇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是其生物活性的重要基础。香菇多糖是典型的T细胞激活剂,促进白细胞介素的产生,还能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被认为是一种特殊免疫增强剂。其免疫作用特点在于它能促进淋巴细胞活化因子(LAE)的产生,释放各种辅助性T细胞因子,增强宿主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恢复或刺激辅助性T细胞的功能。另

关于分枝低聚糖在食品方面的应用介绍

  1、乳制品  婴儿断食母乳后,出现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等现象,皆因肠内双歧杆菌量减少所致,为使婴儿恢复健康,应补充双歧因子,及时调整微生态。在婴儿奶粉添加低聚异麦芽糖代替蔗糖可生产断乳奶粉。奶粉中添加低聚异麦芽糖可使中老年人肠道内有害菌日益减少双歧杆菌得到增殖,起到润肠通便,增强人体免疫力作用。

甘露糖受体在后天免疫中的作用介绍

  MR参与抗原转运。MR 可通过非糖基识别结构域, 与表达于脾和淋巴结细胞表面的特殊分子相互作用, 从而将MR2抗原复合物转运至B 细胞亲和力成熟区。T 细胞依赖抗原可诱导这些CR 配体阳性巨噬细胞变为树突状细胞,游走进入B细胞滤泡中,向淋巴细胞呈递抗原。由于CR 配体阳性巨噬细胞不表达MR,推测

概述甘露糖受体的免疫作用

  甘露糖受体(MR) 属于多凝集素(multilectin) 受体, 可识别细胞表面或病原体细胞壁上的多种糖分子, 通过参与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Receptor-Mediated Endocytosis) 和吞噬作用(phagocytosis) , 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并将先天性免疫与后天免疫联

关于调节子的分类介绍

  一些核糖核酸调节子通过与其他RNA简单的反义相互作用发挥功能。依据基因组来源,内源的反义RNA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①反式反义RNA(trans-antisenseRNA),该反义RNA转录自推测的靶特定位点;  ②顺式反义RNA(cis-antisenseRNA),该反义RNA由靶RNA同一基

关于转录的调节控制介绍

  转录的调节控制是基因表达调节控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促进基因转录叫正调节,抑制基因转录叫负调节。  在原核生物方面1961年F.雅各布和J.莫诺提出的操纵子学说,得到许多人的验证和充实。操纵子通常的调控方式为:  ①诱导和阻遏作用;  ②环腺苷酸(CAMP)和降解物活化蛋白(CAP)的调节作用; 

关于胰液的分泌调节介绍

  在非消化期胰液几乎不分泌或分泌很少,进食后胰液分泌增多,食物是胰液分泌的自然刺激物。胰液分泌受神经和体液因素调节,但以体液调节为主。  1.神经调节食物的形状、气味及食物对口腔、咽、食道、胃肠等感受器的刺激,均可通过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引起胰液分泌。反射传出神经主要是迷走神经,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

关于-胰液的分泌调节介绍

  在非消化期胰液几乎不分泌或分泌很少,进食后胰液分泌增多,食物是胰液分泌的自然刺激物。胰液分泌受神经和体液因素调节,但以体液调节为主。  1.神经调节食物的形状、气味及食物对口腔、咽、食道、胃肠等感受器的刺激,均可通过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引起胰液分泌。反射传出神经主要是迷走神经,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

关于糖原激素的调节介绍

  体内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可通过cAMP连锁酶促反应逐级放大,构成一个调节糖原合成与分解的控制系统。  当机体受到某些因素影响,如血糖浓度下降和剧烈活动时,促进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这两种激素与肝或肌肉等组织细胞膜受体结合,由G蛋白介导活化腺苷酸环化酶,使cAMP生成增加,cAMP又使cA

关于甘露醇的药代力学介绍

  甘露醇口服吸收很少。静脉注射后迅速进入细胞外液而不进入细胞内。但当血甘露醇浓度很高或存在酸中毒时,甘露醇可通过血脑屏障,并引起颅内压反跳。利尿作用于静注后1小时出现,维持3小时。降低眼内压和颅内压作用于静注后15分钟内出现,达峰时间为30~60分钟,维持3~8小时。本药可由肝脏生成糖原,但由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