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用于太空旅行的多边变形机器人问世

多边形网格的数字世界和群集行为的生物世界为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研究人员带来了灵感。据最新一期《自然·机器智能》杂志报告,他们开发了一种可以改变形状、四处移动并能与物体和人互动的折叠式机器人,可以从2D三角形变形为几乎任何3D形状,开创了模块化机器人的先河。未来,这种机器人或在太空旅行中有广泛应用前景。两个Mori模块配对。图片来源: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可重构机器人实验室主任杰米·派克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创造一种模块化的折叠机器人,它可以根据面对的环境和任务随意组装和拆卸。”这种名为Mori3的机器人可以改变自身的大小、形状和功能。Mori3机器人的各个模块都是三角形的。这些模块很容易连接在一起,在称为多边形网格的过程中创建不同大小和配置的多边形。研究团队表示,他们已经证明多边形网格是一种可行的机器人策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该团队必须突破机器人技术的各个方面的界限,包括机械和电子设计、计算机系统和工程。于是,研究......阅读全文

用于太空旅行的多边变形机器人问世

多边形网格的数字世界和群集行为的生物世界为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研究人员带来了灵感。据最新一期《自然·机器智能》杂志报告,他们开发了一种可以改变形状、四处移动并能与物体和人互动的折叠式机器人,可以从2D三角形变形为几乎任何3D形状,开创了模块化机器人的先河。未来,这种机器人或在太空旅行中

用于太空旅行的多边变形机器人问世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2770.shtm多边形网格的数字世界和群集行为的生物世界为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研究人员带来了灵感。据最新一期《自然·机器智能》杂志报告,他们开发了一种可以改变形状、四处移动并能与物体和人

太空旅行加快骨骼老化

人类有一天会飞往火星吗?几十年来,人们一直在围绕这个任务展开讨论,但这项任务能否实现不仅取决于技术。“如果人类一次性在太空中呆3年,我们还需要关注相关的健康风险。”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FAU)的Anna-Maria Liphardt博士说,“这同样适用在太空中执行不超过6个月任务的宇航员

太空旅行破坏红细胞造成“太空贫血”

加拿大渥太华医院研究所领导的一项世界首创研究揭示了太空旅行是如何导致红细胞计数下降的,也就是所谓的“太空贫血”。该研究显示,宇航员在太空中身体破坏的红细胞数量比在地球上正常情况下多54%。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1月14日《自然—医学》。 自从第一次太空任务以来,宇航员

复杂的太空“变形”!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3日9时32分,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顺利完成转位。梦天实验舱整个转位过程分成5个阶段,包括转位准备、两舱分离、舱体转位、侧向捕获以及转位后的状态恢复。此次实施的转位任务,是从天和核心舱的前向对接口转位至侧向停泊口,空间站在太空里要完成一套复杂的“变形”。 在转位任务开始前,梦

太空旅行影响大脑工作方式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274.shtm   ?图片来源:Unsplash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和列日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在太空中生活6个月后,人类大脑是如何变化和适应失重状态的。其中有些变化被证明是持久的——即使是返回地

芬兰推出太空旅行训练手机程序

芬兰广播公司日前报道,该国一家企业推出世界首款太空旅行训练手机应用程序,旨在帮助普通人培养参加太空旅行所需的各项技能。 总部位于赫尔辛基的“太空国家”公司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合作,推出这款名为“太空导航器”的手机应用程序。人们只需滑动手指,便可随时随地参与由专业人士设计的宇航员培训课

全球首个太空私人旅行团返回地球

新华社洛杉矶4月25日电(记者谭晶晶)美国首个由私营公司组织前往国际空间站的“全私人”宇航团队25日搭乘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龙”飞船返回地球,降落在美国东南部佛罗里达州海岸附近。“龙”飞船于美国东部时间24日21时10分(北京时间25日9时10分)脱离国际空间站,启程返回地球。美国东部时间25日

经历“太空旅行” “天选之种”如何变身?

“这次通过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我们搭载的种子是紫花苜蓿种子。”苜蓿育种专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涛4月26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当天下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京完成开舱。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搭载的作物种子顺利出舱。 “依托航天育

经历“太空旅行” “天选之种”如何变身?

“这次通过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我们搭载的种子是紫花苜蓿种子。”苜蓿育种专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涛4月26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当天下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京完成开舱。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搭载的作物种子顺利出舱。 “依托航天育

双城记——探索太空旅行对健康的影响

  尽管SpaceX计划在十年内将人类送上火星,但我们尚不清楚长时间的太空旅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那么,同卵双胞胎的研究是否能够带给我们一些答案?   与雄心勃勃的SpaceX不同,美国宇航局(NASA)的官员上月表示,美国航天部门将在25年内让人类登上火星。不过,在此过程中,需要克服巨大的技术和

想去太空旅行吗?还有这些问题需要考虑

  2018年4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举行的太空2.0大会上,世界上第一个围绕地球轨道的太空酒店“极光空间站”的官方通告正式发布。   天价太空之旅   在这个和大型私人喷气式飞机差不多大小的结构体里面,旅客可以在地表200英里(约合322公里——本网注)之上遨游太空,尽览地球的壮丽景色

中国空间站“太空变形”如何实现?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3日9时32分,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顺利完成转位。这标志着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向着建成空间站的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那么,中国空间站的“太空变形”是如何实现的? 梦天实验舱此次转位过程分成几个阶段,包括转位准备、两舱分离、舱体转位、侧向捕

全私人太空旅行团因天气推迟返回地球

因天气条件不适合返回地球,国际空间站上全私人载人航天任务Ax-1的4名太空游客推迟返航,他们的太空旅行也将从原来的10天延长到16天。当地时间4月20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全私人载人航天任务Ax-1的4名太空游客计划于美东时间4月23日20时35分脱离国际空间站,4月24日13时4

“太空船2号”旅行飞行器成功首飞

  据英国《每日邮报》10月11日报道,近日,维珍银河公司的空间旅行飞行器“太空船2号”完成了首次独立滑翔,此举标志着该公司向着搭载付费游客实施太空旅行的最终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无独有偶,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2010年美国航空航天局授权法案》,该法案允许美国航空航天局未来可资助

霍金启动长距离太空旅行项目:敲外星人门

   图为霍金微博上微型飞行器概念图  困于患病身体的第五十四年,世界闻名的理论物理学家霍金计划发起“极速飞行”。  4月13日,大都会歌剧院,这位歪在轮椅里、靠机器发声的天才在台下静候。他刚刚完成了一件“正经事儿”:与尤里·米尔纳以及马克·扎克伯格一起,“启动了一个全新设计的长距离太空旅行项目”。

航天工程育种论坛聚焦一粒“种子”的太空旅行

2009年2月6日,位于文昌市锦山镇内的文昌市创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湖山基地内,工作人员正在分拣嫁接成功的“创利一号”太空种西瓜苗。   一粒种子,吸引了王礼恒、石元春、叶培建、孙家栋、吴明珠、戚发轫等十余位院士和全国近200位专家、学者的目光。   不过,这不是普通的种子,我们的

“变形金刚”走进现实 变胞理论让机器人学会变形技巧

  如何能让机器像变形金刚一样自如地在各种形态之间来回切换?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戴建生从人类进化和细胞分裂重组过程中获得灵感,领衔完成的“机构演变与变胞机理发现及其几何形态变构理论与分岔调控机制”项目(以下简称变胞理论),让机器机构变构有了理论体系支撑,也让机器变形变构设计减少了实践试错

“变形金刚”走进现实 变胞理论让机器人学会变形技巧

  如何能让机器像变形金刚一样自如地在各种形态之间来回切换?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戴建生从人类进化和细胞分裂重组过程中获得灵感,领衔完成的“机构演变与变胞机理发现及其几何形态变构理论与分岔调控机制”项目(以下简称变胞理论),让机器机构变构有了理论体系支撑,也让机器变形变构设计减少了实践试错

能爬坡、会飞行的变形机器人来了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691.shtm美国科学家研制了一个绰号为“Morphobot”(M4)的机器人,能通过轮子、螺旋桨、腿部和手部间的附件,在陆地上的各种地形和空中移动。相关研究6月27日发表于《自然—通讯》。一些动物

全私人太空旅行团即将离开国际空间站

“太空旅行团”Ax-1四名太空游客即将离开国际空间站,返回地球。 当地时间4月15日,NASA宣布,四名“私人”宇航员预计美东时间4月19日10时35分脱离国际空间站,开启返程之旅,最早4月20日7时19分溅落佛罗里达海岸。 SpaceX猎

DNA分子太空高温旅行后存活 仍可传递遗传信息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26日,一项研究结果表明,被安置在火箭外部的DNA分子在经历往返地球的太空旅程中,尽管经历剧烈高温,还能够保持活性。  据悉,运载火箭TEXUS-49于2011年3月开始进行了这项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火箭外部的所有DNA都存活了下来。”  据悉,存活的DNA分子尽管经历了摄

未来太空外科手术将可由机器人实施

据国外媒体报道,加拿大一家名为SRI国际的非商业性研究机构日前研制出了一种可在太空失重环境中开展外科手术的智能机器人--M-7。据悉,这种机器人配备有一套特殊的接口,以方便地面的医生对其进行实时地控制。 研究人员表示,对于M-7机器人来说,与外科医生的距离其实并不重要——在此前进行的试验过程中,

国外设计出新型可变形水下机器人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设计制造出一个由重复单元构成的可变形水下机器人。该小型机器人采用新型模块化系统,无需重新设计便可直接扩展尺寸。目前,大多数高密度材料在进行大尺寸应用时会产生一系列问题,而构成水下机器人系统的各单元大多是中空结构,具有低密度和高刚度特性,便于其尺寸扩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Soft

NASA:长时间太空旅行不严重影响人类基因组

  长时间太空旅行对人类身体健康有什么样的影响?是否会改变人类基因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项新研究发现,太空旅行不会导致人类出现长期重大的表观遗传变化。这或可稍稍缓解人们对长期太空旅行的担忧。图片来源于网络  斯科特·凯利和马克·凯利是一对同卵双胞胎,都曾是NASA的宇航员。2015年3

探测器太空旅行10年后将登陆彗星 探究生命起源

  据香港《文汇报》9日报道,经历长达10年的太空之旅后,欧洲太空总署彗星探测器“罗塞塔”号12日将迎来最关键时刻,“菲莱”号登陆器会尝试降落“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表面。若成功,将是人类探测器首次登陆彗星。欧洲当局希望在彗星上找到有机碳分子及氨基酸等早期生命物质,协助解释地球生命之源。

新研究助力下一代机器人可变形

  《参考消息》13日刊登美国《科学日报》网站报道《下一代机器人将有变形能力》。报道摘要如下:  物理学家发现了一种新方法,可以给软体机器人覆盖一些材料,使它们能以更有目的性的方式移动和运转。由英国巴斯大学主导的这项研究日前发表在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  研究报告的作者认为,他们使用“活性物质”进

太空变形记再上演 中国空间站为何“T”字构型

11月3日,梦天实验舱上演太空“挪车位”,从天和核心舱前向对接口分离,再转位至天和核心舱节点舱侧向端口,中国空间站形成“T”字基本构型。 这是中国空间站第二次进行转位任务。一个多月前,中国首次利用转位机构在轨实施大体量舱段转位操作,完成问天实验舱转位任务。经过多次“变形”,空间站组合体最终实现“

美科学家制作“折纸”机器人 可自行折叠变形

美科学家制作“折纸”机器人 可自行折叠变形  《科学》杂志8月8日刊文称,美国科学家从折纸艺术中吸收灵感,制作了可以自行打开、折叠,并独立爬行的机器人,堪称现实版“变形金刚”。  “折纸”机器人由平面材料制成,有的部件已经定型,也有热敏高分子聚合物部件会受到温度影响改变形状——它们就是变形的“秘密武

美研究用超级球形机器人探索太空 轻量化低成本

  对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未来的太空探索目标而言,任务的轻量化和低成本显得日益重要。而当前太空机器人的设计,需要将降落伞、反推进火箭和冲击气囊等装置结合在一起,以减少冲击力,让机器人正确定向登陆。那么是否有不同的设计形式更能适应NASA未来的目标?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NASA艾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