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基底细胞癌的切除与下睑再造手术的注意事项

一、注意事项 1.注意观察眼部敷料有无松脱、有无渗血、渗液。 2.术后进行放疗的患者,应注意局部皮肤的保护。 二、术后饮食 患者术后食欲降低,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以利于疾病尽快恢复。注意补充营养,增强体质。多食含有维生素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戒烟、酒和刺激性食物。......阅读全文

基底细胞癌的切除与下睑再造手术的简介

  基底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眼睑恶性肿瘤之一。在眼睑部比其他恶性肿瘤多25倍,多发生于下睑。手术切除是治疗眼睑基底细胞癌的主要方法,由于癌细胞向周围浸润超出临床上所显示的正常边缘,最好采用Mohs显微手术技术或术中冷冻切片监测切除标本的边缘,以确定肿瘤完全切除。但较大面积的肿瘤切除后会导致眼睑缺损,因此

基底细胞癌的切除与下睑再造手术的注意事项

  一、注意事项  1.注意观察眼部敷料有无松脱、有无渗血、渗液。  2.术后进行放疗的患者,应注意局部皮肤的保护。  二、术后饮食  患者术后食欲降低,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以利于疾病尽快恢复。注意补充营养,增强体质。多食含有维生素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戒烟、酒和刺激性食物。

基底细胞癌的切除与下睑再造手术的步骤介绍

  1.绕肿瘤周围画好皮肤切开线。  2.先从上睑及颞部皮肤画线处切口,在正常颧骨骨膜下剥离,绕过外眦部转向下睑画线处,在上颌骨骨膜下剥离直达内眦部。  3.外眦部框内部分骨膜及部分脂肪可疑被侵犯,从正常组织处切除框内可疑部分,外眦框内、外骨膜,部分框内脂肪,整个下睑全层包括穹窿部结膜,部分上颌骨及

简述基底细胞癌的切除与下睑再造手术的术后处理

  一、术后并发症  癌变扩散,眼睑畸形,眼球暴露,角膜溃疡,眼睑外翻等。  二、术后护理  1.结膜囊涂抗生素眼膏。  2.青霉素静滴,每天2次,共5天。  3.术后7天拆线。

基底细胞癌的切除与下睑再造手术的麻醉方式及术前准备

  1.麻醉方式  全身麻醉。  2.术前准备  (1)常规体检:血压、心电图,肝、肾功能,血、尿、便常规,血小板等。  (2)以基底细胞癌为中心拍面部正面像。  (3)手术前3天术眼滴抗生素眼药水,给予营养及保护角膜的眼药水和眼药膏。手术当日剪术眼眼睫毛,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

基底细胞癌的切除与下睑再造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一、适应证  左下睑基底细胞癌,并从下睑扩展至外眦及部分上睑外侧。  二、禁忌证  1.有凝血功能障碍或全身病而不能手术者。  2.患者不同意手术。  3.肿瘤位于内眦部,手术后易引起功能障碍和畸形者。

面部基底细胞癌 Mohs 手术病例分析

1 病历摘要患者男,70 岁。因左侧面部包块 2 年余,于 2016 年 11 月 21 日来我科就诊。患者 2 年余前左侧面部出 现丘疹,无瘙痒及疼痛,未予重视,皮损逐渐增大至鸽 蛋大,近 2 个月余局部出现破溃及渗液。否认原发性高 血压、糖尿病、乙型肝炎、结核及肿瘤病史。家族中无类 似疾病患者。

基底细胞癌的病因

  本病为来自基底细胞的恶性肿瘤,它与日光照晒有密切关系,所以它好发于日光照晒的头、面、颈部或手背等处。现在普遍认为它是来自表皮多潜能细胞的肿瘤,用单克隆抗体证实基底细胞癌来自表皮细胞。

基底细胞癌的诊断

  本病为侵袭性溃疡,有卷曲状珍珠色边缘,基底部呈黑色,慢性病程,确诊要依靠病理检查。组织病理学见表皮内基底细胞呈融浆状团块,边缘呈栅栏状排列,可有角质囊肿,诊断不难。

基底细胞癌的治疗

基底细胞癌(BCC) 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癌,主要发生于由表皮基底层及其附属物。由于该肿瘤具有局部侵袭性,侵袭性和破坏性,所以一经确诊需要进行治疗。这个疾病有如下几种治疗方法。各有其优缺点。 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用于治疗低复发和高复发风险的BCC。通常通过侧面闭合或使用相邻的组织瓣,

基底细胞癌的病因分析

  病因  本病为来自基底细胞的恶性肿瘤,它与日光照晒有密切关系,所以它好发于日光照晒的头、面、颈部或手背等处。现在普遍认为它是来自表皮多潜能细胞的肿瘤,用单克隆抗体证实基底细胞癌来自表皮细胞。  诊断  本病为侵袭性溃疡,有卷曲状珍珠色边缘,基底部呈黑色,慢性病程,确诊要依靠病理检查。组织病理学见

关于基底细胞癌的简介

  基底细胞癌发生转移率低,比较偏向于良性,故又称基底细胞上皮瘤。基于它有较大的破坏性,又称侵袭性溃疡。基底细胞癌多见于老年人,好发于头、面、颈及手背等处,尤其是面部较突出的部位。开始是一个皮肤色到暗褐色浸润的小结节,较典型者为蜡样、半透明状结节,有高起卷曲的边缘。中央开始破溃,结黑色坏死性痂,中心

一例浸润性乳腺癌眼睑转移病例分析

患者,女,68岁。2010年6月因左眼上睑肿物5个月就诊于邢台市眼科医院,门诊给予抗炎治疗,效果不佳,疑为转移性肿瘤,经检查发现右侧乳腺外上象限肿块。2010年7月于外院行右侧乳腺癌根治术,术后曾放疗。同年10月行化疗,发现左眼上睑肿物明显缩小,停药后增大。为求进一步诊治,患者于2011年1月5日再

下睑外翻的检查

  (1)轻度:仅有睑缘离开眼球,但由于破坏了眼睑与眼球之间的毛细作用而导致泪溢。  (2)重度:睑缘外翻,部分或全部睑结膜暴露在外,使睑结膜失去泪液的湿润,最初局部充血,分泌物增加,久之干燥粗糙,高度肥厚,呈现角话。下睑外翻可时泪点离开泪湖,引起泪溢。更研究时,睑外翻常有眼睑闭合不全,使角膜失去保

下睑外翻的原因

  1、瘢痕性:由于眼睑外伤、烧伤、眼睑溃疡、眶骨骨髓炎或睑部手术不当等所造成的皮肤瘢痕牵引所致。  2、痉挛性:由于眼睑皮肤紧张,眶内容充盈眼轮匝肌痉挛压迫睑板上缘(下睑的睑板下缘)所致。常见于患泡性结角膜炎的小儿,或高度眼球突出的患者。  3、麻痹性:仅见于下睑,由于面神经麻痹,眼轮匝肌收缩功能

治疗基底细胞癌的方法介绍

  基底细胞癌的治疗方法甚多,最重要的是结合患者的情况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1.外科手术切除  对损害在凹凸不平的特殊部位或侵袭性溃疡很深,不宜做其他治疗时,可做外科手术切除和植皮治疗。  2.X线照射  基底细胞癌对放射线比较敏感,而且无痛苦,患者乐意接受,最适于高龄老年人。  3.电烧术  对

关于眼睑基底细胞癌的简介

  眼睑基底细胞癌又称侵蚀性溃疡、基底细胞恶性变、蚕食性溃疡(rodent ulcer)。基底细胞癌为最常见的眼睑恶性肿瘤,肿瘤由表皮基底层细胞分化而来,紫外线照射为其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病程较长,最长可达20年。基底细胞癌常与其他疾病有关,如皮肤纤维瘤、肥大性酒糟鼻等。95%以上病变发生于中老年人,

基底细胞癌的临床表现

  基底细胞癌多见于老年人,好发于头、面、颈及手背等处,尤其是面部较突出的部位。开始是一个皮肤色到暗褐色浸润的小结节,较典型者为蜡样、半透明状结节,有高起卷曲的边缘。中央开始破溃,结黑色坏死性痂,中心坏死向深部组织扩展蔓延,呈大片状侵袭性坏死,可以深达软组织和骨组织,此乃侵袭性溃疡。基底细胞癌的基底

简述子宫黏膜下肌瘤切除术的手术步骤

  1.嵌入子宫颈管黏膜下肌瘤切除术,先将子宫颈前唇切开,暴露瘤蒂并于根部将肌瘤切除。  2.脱入阴道内的子宫颈黏膜下肌瘤切除术,先检查子宫颈扩张程度和肌瘤瘤蒂粗细、附着部位和深度,如肌瘤较小,瘤蒂较细,附着部位较为表浅,可仿照子宫颈息肉切除法切除肌瘤。  3.脱入阴道内子宫体部黏膜下肌瘤切除术,用

一例眼睑黏液癌病例分析

患者,男,53岁。主诉:左眼睑长包块10个月,因其生长速度较快于2011年2月14日入院。眼部查体:左眼视力1.0,左眼外眦部上下睑部可见3.5 cm×2.5 cm×0.5 cm包块,呈多个结节状隆起,边界欠清,位于皮下,皮肤表面可见红斑,与皮肤粘连紧密,质硬,无活动度,无触痛,眼内检查大致正常(图

下睑外翻的鉴别诊断

  1、瘢痕性睑外翻眼睑皮肤面病斑痕收缩所致。睑皮肤瘢痕可由创伤、烧伤、化学伤、眼睑溃疡、睑缘骨髓炎或脸部手术等引起。  2、老年性睑外翻仅限于下睑。由于老年人眼匝肌功能减弱,眼睑皮肤及外眦韧带也较松驰,使眼睑不能仅贴眼球,并因下睑重量使之下坠而引起。  3、麻痹性睑外翻也仅限于下睑。由于面神经麻痹

关于眼睑基底细胞癌的病因分析

  本病病因尚不十分明确,肿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可能与日光中的紫外线的照射有关。另外,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其发生率不足1%。

关于眼睑基底细胞癌的检查介绍

  1.超声检查  于病变表面直接探查,可见形状不规则的占位病变,边界不清,内回声中等分布不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见肿瘤内部血流丰富。  2.CT检查  眼睑不规则增厚,边界不清,均质。此外CT可以显示肿瘤眶内入侵的深度和骨骼破坏,还可以显示肺部、肝等转移的情况。

关于眼睑基底细胞癌的诊断介绍

  1、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如结节溃疡型具有边缘隆起和中央溃疡的特性,色素型可见色素沉着。但明确诊断还需活检经病理组织学确诊。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确定病变范围。  2、鉴别诊断  基底细胞癌需与黑色素瘤、鳞状细胞癌、睑板腺癌、乳头状汗腺腺瘤等眼睑良、恶性肿瘤相鉴别。鉴别的主要手段依赖病理学检查。

治疗眼睑基底细胞癌的相关介绍

  1.手术切除  是治疗眼睑基底细胞癌的主要方法,手术切除范围应足够大,去除所有肿瘤组织,同时尽可能保留正常眼睑组织。由于癌细胞向周围浸润超出临床上所显示的正常边缘,最好采用Mohs显微手术技术或术中冷冻切片监测切除标本的边缘,以确定肿瘤完全切除,防止复发。眼睑基底细胞癌侵犯眼内者少见,但可向眶内

一例巨大唇癌单纯切除术后下唇延长成形病例分析

 1 病历资料 患者艾某,男70岁,维族,病案号:12608/4,2010年6月22日以下唇占位病变收入科。全身检查无异常。患者述1年前下唇一小米粒大小突起,之后自行溃烂,未治疗。后随时间延长溃烂面渐进性扩大有,无明显疼痛,因其溃烂基本漫延及全下唇,要求手术切除。 专科检查:下唇菜花样新糜烂,表面高

一例老年着色性干皮病继发恶性肿瘤病例分析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 67 岁。全身皮疹 60 年,右侧眼睑继发肿物4 个 月,切除后复发1 个半月。患者自7 岁起面部出现皮疹,逐渐累 及躯干、四肢,日晒后加重,多年来无明显自觉症状。26 年前, 鼻部首次出现黑色肿物,当地医院就诊,外院病理诊断为“基底 细胞癌”,行手术切除肿物。之

关于基底细胞癌的临床表现介绍

  基底细胞癌多见于老年人,好发于头、面、颈及手背等处,尤其是面部较突出的部位。开始是一个皮肤色到暗褐色浸润的小结节,较典型者为蜡样、半透明状结节,有高起卷曲的边缘。中央开始破溃,结黑色坏死性痂,中心坏死向深部组织扩展蔓延,呈大片状侵袭性坏死,可以深达软组织和骨组织,此乃侵袭性溃疡。基底细胞癌的基底

简述眼睑基底细胞癌的临床表现

  肿瘤多发生于下睑,内眦部、上睑、外眦部较少。  1.结节溃疡型  临床最为多见,表现为高起,外观呈坚硬的“珍珠样”结节,表面毛细血管扩张。随着结节逐渐长大,中央发生溃疡,缓慢向周围发展,周围边缘隆起增厚呈镶边状,又称顽固性溃疡。  2.色素型基底细胞癌  形态学上与结节溃疡型相似,肿瘤呈结节或结

基底细胞癌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病因  本病为来自基底细胞的恶性肿瘤,它与日光照晒有密切关系,所以它好发于日光照晒的头、面、颈部或手背等处。现在普遍认为它是来自表皮多潜能细胞的肿瘤,用单克隆抗体证实基底细胞癌来自表皮细胞。  临床表现  基底细胞癌多见于老年人,好发于头、面、颈及手背等处,尤其是面部较突出的部位。开始是一个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