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小儿退热灵片的药理毒理及药代动力学

药理毒理 本品为阿司匹林和苯巴比妥的复方制剂,属解热镇痛药。具有阿司匹林的解热镇痛作用,同时具有苯巴比妥的镇静、安眠以及抗惊厥作用。 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还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镇痛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及其它机械性或化学性致痛物质(如缓激肽、组胺)的合成,属于外周性镇痛药。但不能排除中枢镇痛(可能作用于下视丘)的可能性。 解热作用:可能通过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外周血管扩张,皮肤血流增加、出汗,使散热增加而起解热作用。此种中枢性作用可能与前列腺素在下视丘合成受到抑制有关。 苯巴比妥的中枢性抑制程度随用量而异,表现为镇静、催眠、抗惊厥等不同的作用。 药代动力学 阿司匹林在胃内开始吸收,大部分在小肠上部吸收。吸收率和溶解度与胃肠道pH有关。食物可降低吸收率,但不影响吸收量。阿司匹林蛋白结合率低,但水解后的水杨酸盐蛋白结合率为65%~90%。血药浓度高时结合率相应降低。本品在胃肠道,肝......阅读全文

小儿退热灵片的药理毒理及药代动力学

  药理毒理  本品为阿司匹林和苯巴比妥的复方制剂,属解热镇痛药。具有阿司匹林的解热镇痛作用,同时具有苯巴比妥的镇静、安眠以及抗惊厥作用。  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还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镇痛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及其它机械性或化学性致痛物质(如缓激肽、组胺)的合成,属于外周

小儿退热灵片的药理毒理

  本品为阿司匹林和苯巴比妥的复方制剂,属解热镇痛药。具有阿司匹林的解热镇痛作用,同时具有苯巴比妥的镇静、安眠以及抗惊厥作用。  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还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镇痛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及其它机械性或化学性致痛物质(如缓激肽、组胺)的合成,属于外周性镇痛药。但

小儿退热灵片的药代动力学

  阿司匹林在胃内开始吸收,大部分在小肠上部吸收。吸收率和溶解度与胃肠道pH有关。食物可降低吸收率,但不影响吸收量。阿司匹林蛋白结合率低,但水解后的水杨酸盐蛋白结合率为65%~90%。血药浓度高时结合率相应降低。本品在胃肠道,肝及血液内大部分很快水解为水杨酸,然后在肝脏代谢。长期大量用药患者,剂量微

小儿退热灵片的药代动力学及适应症

  药代动力学  阿司匹林在胃内开始吸收,大部分在小肠上部吸收。吸收率和溶解度与胃肠道pH有关。食物可降低吸收率,但不影响吸收量。阿司匹林蛋白结合率低,但水解后的水杨酸盐蛋白结合率为65%~90%。血药浓度高时结合率相应降低。本品在胃肠道,肝及血液内大部分很快水解为水杨酸,然后在肝脏代谢。长期大量用

异烟肼片的药理毒理及药代动力学

  药理毒理  本品是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合成抗菌药,本品只对分枝杆菌,主要是生长繁殖期的细菌有效。其作用机制尚未阐明,可能抑制敏感细菌分枝菌酸(mycolic acid)的合成而使细胞壁破裂。  药代动力学  本品口服后迅速自胃肠道吸收,并分布于全身组织和体液中,包括脑脊液、胸水、腹水、皮肤、肌肉、

小儿双嘧啶片的药理毒理与药代动力学

  药理毒理  本品为磺胺嘧啶(SD)与甲氧苄啶(TMP)的复方制剂,两者合用具有协同抗菌作用,对非产酶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沙门菌属、变形杆菌属、摩根菌属、志贺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均具有良好抗菌活性。此外在体外对沙眼

盐酸美沙酮片的药理毒理及药代动力学

  药理毒理  本品为阿片受体激动剂。其药理作用与吗啡相似,镇痛效能和持续时间也与吗啡相当。本品也能产生呼吸抑制、镇咳、降温、缩瞳的作用,镇静作用较弱,但重复给药仍可引起明显的镇静作用。其特点为口服有效,抑制吗啡成瘾者的戒断症状的作用期长,重复给药仍有效。耐受性及成瘾发生较慢,戒断症状略轻,但脱瘾较

灰黄霉素片的药理毒理及药代动力学

  药理毒理  本品主要对毛发癣菌、小孢子菌、表皮癣菌等浅部真菌有良好抗菌作用。对念珠菌属、隐球菌属、组织胞浆菌属、孢子丝菌属、芽生菌属、球孢子菌属等无抗菌作用。该药系通过干扰真菌核酸的合成而抑制其生长。  药代动力学  本品口服吸收因制剂不同而异,该药的微粒型可被吸收25%~70%,其超微粒型口服

金诺芬片的药理毒理及药代动力学

  药理毒理  据国外资料,瑞得是一种起效较慢的抗类风湿关节炎药。药理学试验证明本品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按金诺芬3.86(金1.12)mg/kg每日两次,对未经麻醉的狗口服给药三天,心电图区间及振幅未有明显变化,按4.5mg金/kg导入麻醉狗的十二指肠内,给药1~3小时后,血金浓度达0.5~1.0u

小儿退热灵片的规格及贮藏

  规格  每片含阿司匹林100mg,苯巴比妥10mg。  贮藏  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小儿退热灵片的贮藏及规格

  贮藏  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包装  12片/盒

小儿退热灵片的成分及性状

  成份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每片含阿司匹林100mg,苯巴比妥10mg。  性状   本品为白色片。

小儿退热灵片的禁忌

  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对水杨酸类;巴比妥类药过敏者禁用。  有出血症状的溃疡病或其他活动性出血疾病患者禁用。  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禁用。

小儿退热灵片的成分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每片含阿司匹林100mg,苯巴比妥10mg。

盐酸哌替啶片的药理毒理及药代动力学

  药理毒理  本品为阿片受体激动剂,是目前最常用的人工合成强效镇痛药。其作用类似吗啡,效力约为吗啡的1/10~1/8,与吗啡在等效剂量下可产生同样的镇痛、镇静及呼吸抑制作用,但后者维持时间较短,无吗啡的镇咳作用。与吗啡相似,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的μ及κ受体激动剂而产生镇痛、镇静作用。本品有轻微的阿托

奥沙普秦片的药理毒理及药代动力学

  药理毒理  本品属丙酸类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通过抑制环氧合酶,进而抑制前列腺素生物合成。本品的药效较持久。 急性毒性:小鼠LD 灌胃给药为1342mg/kg,腹腔注射为342mg/kg。大鼠灌胃给药25~400mg/(kg·日)六个月,高剂量组有抑制体重增加及消化道反应、轻度

苯扎贝特片的药理毒理及药代动力学

  药理毒理  本品为氯贝丁酸衍生物类血脂调节药。其降血脂作用有两种机制,一是本品增高脂蛋白脂酶和肝脂酶活性,促进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分解代谢,使血甘油三酯的水平降低。其次是本品使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分泌减少。本品降低血低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可能通过加强对受体结合的低密度脂蛋白的清除。本品降低血甘油三酯的作

小儿退热灵片的用法用量

  口服。3岁以下小儿根据病情和年龄每次1~2片,发热时服。3岁以上酌情增加用量。

小儿退热灵片的不良反应及禁忌

  用法用量  口服。3岁以下小儿根据病情和年龄每次1~2片,发热时服。3岁以上酌情增加用量。  不良反应  较常见的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胃肠道反应(发生率  3%~9%).  较少见或很少见的有(发生率

小儿退热灵片的禁忌及注意事项

  禁忌  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对水杨酸类;巴比妥类药过敏者禁用。  有出血症状的溃疡病或其他活动性出血疾病患者禁用。  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  本品用于解热服用  3日,止痛服用5日,症状未缓解或消失应向医生咨询。  如服用过量请立即向医务人员求助,当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

小儿退热灵片的注意事项

  本品用于解热服用  3日,止痛服用5日,症状未缓解或消失应向医生咨询。  如服用过量请立即向医务人员求助,当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小儿退热灵片的适应症

  用于小儿退热,预防发热所致之惊厥等。

小儿退热灵片的不良反应

  较常见的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胃肠道反应(发生率  3%~9%).  较少见或很少见的有(发生率

核酪口服液的药理毒理及药代动力学

  药理毒理  本品与免疫核糖核酸(IRNA)近似,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可增强红细胞膜上的CRI受体活性;增强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红细胞血凝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还可以增高小鼠脾脏系数,从而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显著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本品中的酪蛋白水解物-酪氨酸,其氧化分解后可产生乙酰乙酸,而乙酰乙酸又

小儿退热灵片的适应症及用法用量

  适应症  用于小儿退热,预防发热所致之惊厥等。  用法用量  口服。3岁以下小儿根据病情和年龄每次1~2片,发热时服。3岁以上酌情增加用量。

小儿退热灵片的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

  用法用量  口服。3岁以下小儿根据病情和年龄每次1~2片,发热时服。3岁以上酌情增加用量。  不良反应  较常见的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胃肠道反应(发生率  3%~9%).  较少见或很少见的有(发生率

小儿退热灵片的药物相互作用

  与其他水杨酸类药物、双香豆素类抗凝血药、磺酰脲类降血糖药等合用可增强本品的作用或毒性。  因糖皮质激素可刺激胃酸分泌、降低胃及十二指肠粘膜对胃酸的抵抗力,若与本品合用可能使胃肠出血加剧。  本品与碱性药(如碳酸氢钠)合用,可促进本品排泄而降低疗效。

小儿双嘧啶片的药代动力学及贮藏

  药代动力学  本品中的磺胺嘧啶和甲氧苄啶 口服后自胃肠道吸收完全,均可吸收给药量的90%以上,吸收后二者均可广泛分布于全身组织和体液中。并穿透血脑屏障至脑脊液中,达治疗浓度,也可穿过血胎盘屏障,进入胎儿血循环。30%~40%的磺胺嘧啶以及80%~90%的甲氧苄啶以原型自尿中排出。磺胺嘧啶的消除半

氨苯砜片的药理毒性及药代动力学

  药理毒理  本品为砜类抑菌剂,对麻风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大剂量时显示杀菌作用。其作用机制与磺胺类药物相似,作用于细菌的二氢叶酸合成酶,干扰叶酸的合成。两者的抗菌谱相似,均可为对氨基苯甲酸所拮抗。本品亦可作为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此外,本品尚具免疫抑制作用,可能与抑制疱疹样皮炎的作用有关。如长期

氢化可的松片的药理作用及药代动力学

  药理毒理  超生理量的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和抑制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糖皮质激素减轻和防止组织对炎症的反应,从而减轻炎症的表现。  (2)免疫抑制作用:防止或抑制细胞中介的免疫反应,延迟性的过敏反应,并减轻原发免疫反应的扩展。  (3)抗毒、抗休克作用:糖皮质激素能对抗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