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让“玄学”为科学家开脑洞

100年前,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一场影响深远的“科玄论战”,又称“科学与人生观论战”。2023年2月10日,本报邀请科学史家刘钝发表署名文章《“科玄论战”百年祭》,对这一场科学派、玄学派和唯物史观派的思想大碰撞进行回顾与梳理,在学界引发热烈反响。 100年前的这场争论本质上是从逻辑经验主义视角看待科学,认为科学就是实证的。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这种主张在国际上已基本被推翻,并且承认科学理论的内核包含了作为哲学基础分支的形而上学(玄学)。同时,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科玄之争”提供了更多的时代命题,让这一话题未完待续。 鉴于此,本报与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自本期起合作开设“科玄新论”专栏,邀请科学家、哲学家、科学人文学者就科学与价值观、当代科学中的形而上学问题等新话题参与讨论,以期促进科学在中国的健康发展,亦是致敬百年前那场群英荟萃、畅所欲言的大论战。 ■本报记者 胡珉琦 “与其他物理学家不同,对我来说,长年累......阅读全文

上市公司改名,是“科学”还是“玄学”

改个名字,就好像重获新生。为了取一个好名字,上市公司的高管们颇费踌躇。有的是为了追风口。6月15日,成立7年有余的映客正式更名为映宇宙,大张旗鼓吹响向元宇宙进军的号角。发布会期间,公司股价一度上涨近13%,当日收盘涨6.77%。有的是为了甩包袱。6月22日,主要从事三四线城市K12教育的港股上市公司

让“玄学”为科学家开脑洞

  100年前,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一场影响深远的“科玄论战”,又称“科学与人生观论战”。2023年2月10日,本报邀请科学史家刘钝发表署名文章《“科玄论战”百年祭》,对这一场科学派、玄学派和唯物史观派的思想大碰撞进行回顾与梳理,在学界引发热烈反响。  100年前的这场争论本质上是从逻辑经验主义视

冬奥人工造雪,竟然有这么玄学的“癖好”

在本次北京冬奥会中有一个可能让不少人感到奇怪的现象: 很多雪上项目反而“怕下雪”。这是因为天然雪的松软质地会 增大赛道的摩擦力,下雪天的升温则会 影响赛道的雪温和雪质,同时,降雪天气造成的能见度降低也会 影响运动员和裁判的视线。今天,我国选手谷爱凌参加的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碍技巧比赛就因大雪而延迟。为了

读书:科学家与人文学者之争

  2月25日晚,围绕“阴阳五行应该写入《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以下简称《基准》)么”,一场争论在科学家和人文学者之间展开。(见本报3月1日报道《阴阳五行该不该纳入科学素质基准?—— 一场由“对撕”引发的科普“狂欢”》)  事情起源于2016年4月科技部、中宣部印发的《基准》。《基准》涵盖了中国公

WB条带大小和蛋白预测八字不合?

实验室玄学千千万,预测和结果不符占一半。WB实验是各位小伙伴们,时常光顾的一个实验。但就是这样一个初级又常用的实验,却会出现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怎么我的条带每次都不一样! 比如在WB实验鉴定蛋白时,我们得到的蛋白质条带大小常常会和预测值有所偏差。这是身患“强迫症”的小伙伴们不能忍的。猛男落泪,谁来看

WB 条带大小和蛋白预测八字不合?先检查这 5 点!

实验室玄学千千万,预测和结果不符占一半。WB 实验是各位艾粉们,时常光顾的一个实验。但就是这样一个初级又常用的实验,却会出现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在 WB 实验鉴定蛋白时,我们得到的蛋白质条带大小常常会和预测值有所偏差。这是身患「强迫症」的艾粉们不能忍的。如果是实验出错或者预测不准这种情况,小艾是

苏东林院士: 科研中的“侦探” 讲台上的严师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苏东林 受访者供图“当我们用导线连接电池与灯泡,灯泡一下子亮了,能量是怎么从电池传递到灯泡的?”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北航)本科生基础课《电磁场理论》的课堂上,该校教授苏东林问。“通过导线!”同学们脱口而出。“不对。其实是三者之间形成了一个闭合回路,产生了

“黄花菜治抑郁”为何难以服众

  中医不等于玄学。如果不能建立在一种严谨的态度上推广中医,仅凭一些热情和孤立的推断来宣扬中医,其实是对中医精髓的一种伤害。   这两天,有“猪蹄厅长”之称的甘肃卫计委主任刘维忠,再次撞进了舆论眼球。因为他在新闻发布会上宣称,在舟曲泥石流的救灾过程中,他运用黄花菜煮水,成功治好了灾区所有的抑郁症。对

长个晶体,一定要用自家猫胡须?当科学家迷信起来

无数次熬夜、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地做着同一个实验,然而实验中起眼或者不起眼的变量和参数实在太多。你开始怀疑一切,开始每次改变小小的一点条件(虽然你可能觉得有些条件根本不应该影响到你的实验结果),希望找到传说中的金手指,然后,突然有一天,你竟然奇迹般地把煎熬了很久的实验做出来了!你开始归纳总结,你试图还原

人民日报:不要高估自己的科学素养

我们常常为一些事情困惑:为什么毕业论文整篇整篇地抄袭,安着导师的名字发表出来,却往往要到被举报了,导师才出来承认疏于管理? 我们常常为一些事情着急:为什么“向科学进军”了这么多年,我们依然“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学研究实力不强,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 我们常常为一些事情生气:为什么

郭光灿院士:“量子计算器”可能先出现

郭光灿院士在论坛上  “有人宣传说量子什么技术马上可以走进千家万户,这是不对的,量子技术距离真正的应用还早。”11月1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郭光灿在“中国高新技术论坛——颠覆性创新技术主题论坛”上就量子计算机相关主题发表的演讲中提到,近几年量子信息“炒作太过分”。  

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量子信息勿过分炒作

  “有人宣传说量子什么技术马上可以走进千家万户,这是不对的,量子技术距离真正的应用还早。”11月1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郭光灿在“中国高新技术论坛——颠覆性创新技术主题论坛”上就量子计算机相关主题发表的演讲中提到,近几年量子信息“炒作太过分”。  “量子世界确实神奇

“伪科技”免疫产品不能只科普

  防脱发的“暗物质”洗发水、修复松弛的“石墨烯”保暖衣、包治百病的“量子”医疗器械……当下,贴着“高科技”标签的养生保健产品频频出现。一些不法商家借助高科技标签,吹嘘产品有神奇效果,忽悠消费者,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81.3%的受访者感觉现在伪科技产品

科学数据,如何科学管理

  《科学数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2018年1月经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近日由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办法》旨在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科学数据管理,保障科学数据安全,提高开放共享水平,更好地为国家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支撑。  这是我国第一次在国家层面出台科学数据管理办法。当前,为

科学数据,如何科学管理

  《科学数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2018年1月经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近日由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办法》旨在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科学数据管理,保障科学数据安全,提高开放共享水平,更好地为国家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支撑。  这是我国第一次在国家层面出台科学数据管理办法。当前,为

《科学》社论:莫让创新科学被模仿科学所取代

  国家应该加大对年轻科学家创新的扶持力度   11月27日出版的《科学》杂志刊登其总编辑Bruce Alberts撰写的社论——《论创新激励》(On Incentives for Innovation),称国家应该加大对年轻科学家创新的扶持力度。   社论说,科学要兴旺繁荣,关键在于科学界要鼓

嗨,科学!中国科学院科学节·2022启动

10月26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科学节·2022”新闻发布会获悉,中科院将于10月29日至11月6日举办“中国科学院科学节·2022”。活动以“嗨,科学!——好奇探索未知,科学连接未来”为主题,在院属各单位举办百余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中国科学院科学节·2022”活动海报(主办方供图)

科学新闻:科学家如何帮忙

  特别是科学记者常常理解他们撰写的话题并且知道该联系谁   《自然》杂志的一篇社论说,科学新闻可能面临威胁,但是科学家仍然可以帮助确保报道知情且准确。   一些科学家把媒体视为一种公共关系服务,用于解释新的科学、影响公众的理解,并向政界人士强调一个蓬勃发展的研究领域。   这篇社论说,但

科学走下“神坛”引爆公众科学日

  今天的北京气温骤降,阴雨袭来,不过丝毫没有影响天文爱好者的热情。上午9点,国家天文台的大门前已排起长龙——这是一年一度的“科普盛宴”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活动现场,上千名来访者到此一探宇宙之美,感受科学魅力。  5月19日、20日,作为我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中国科学院所属120个院属科研单位“

《科学》:科学家发现“地狱”陨石

硫磺散发出的恶臭为在去年和今年夏季穿越南极冰盖的美国“陨石猎人”提供了最初的线索。 据美国《科学》杂志在线报道,科学家相信,他们发现的这块岩石(如图)来自太空。然而即便在实验室中,陨石学家依然无法准确判定这块石头到底来自哪里。这块由化合物、矿物和同位素构成的陨石不同于以往在南极洲发现的4万块陨石中的

科技杂谈:让科学评价回归科学

  近些年来,科学评价问题引发政府部门和学术群体的高度重视,呼吁改革之声此起彼伏。那么,科学评价工作究竟应该怎样改革?  科学研究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工作,其目的在于发现或者实现过去未发现或者未曾实现的事(包括规律、现象、特征、功能等),是对客观存在物本质和功能的学科性研究。正是由于其高度专业性的特点

儿童科学绘画展亮相科学节

   10月27日,琳琅满目的科学绘画展品吸引了不少小观众。  当天,中科院2018科学节系列活动启动。此次科学节上,中国科学院行政管理局(以下简称行管局)推出了中科院幼儿园儿童科学绘画展和科普剧表演两项活动。其中,绘画展由幼儿科学幻想画展、幼儿立体美工作品展、亲子自制玩教具展、“科学家的故事”互动

《科学》:科学家解码肥胖基因

今年春季,当第一个隐藏在肥胖症背后的关键基因被发现后,科学家们无不感到欢欣鼓舞。然而不久他们便搔起了头皮。没有人——甚至包括发现这种基因的糖尿病专家——知道这种名为FTO的基因到底是如何工作的。如今,一个研究小组向着破译FTO蛋白质让人发胖的原因迈出了关键一步。 研究人员对影响肥胖的FTO基因

《科学新闻》:朝鲜科学蹒跚而行

  在培育出阿拉伯胶树芽茎一个月后,Un Song Gun的科研小组将这种最坚硬的样本转植到野外,这些树木每年长高2米   近年来朝鲜终于认识到,坚持其“主体性”的原则并不意味着要关起门来搞科研,排斥或拒绝他国先进的经验与技术   在北京的一个重点实验室,一位女学生指着匆忙走过的一个花格

《科学》预测2023年大科学事件

德国一部分地区放宽了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佩戴口罩的规定。图片来源:JULIAN RETTIG/PICTURE ALLIANCE/DPA/AP IMAGES近日,《科学》杂志预测了2023年可能成为头条新闻的科学事件。公共卫生:继续对抗新冠病毒随着新冠疫情作为全球卫生紧急事件进入第四个年头,研究人员正在继

科学家如何(科学地)退休?

  科学家在退休后依然有很多方式可以在本研究领域内继续发光发热。  严格来说,陈晓云(Louis Chen)应该在2005年退休。彼时,这位任职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数学家刚满65岁,达到该校的官方退休年纪。但是,他担任学校新设的数学科学研究所所长不过5年的时间,校方希望他继续留任。于是他又被返聘了7年

多名科学家寄语中国科学报和科学网

  编者按  一张报纸,展卷,传递自然真理,释放创新智慧,弘扬科学精神,记录中国科技蓬勃发展的坚实足迹。  一串网址,点击,探索学术争鸣,交汇知识之光,碰撞思想火花,分享全球华人科学家前进的点点滴滴。  让科学家发声,为科教事业服务,《中国科学报》凭着这份坚守走过了一甲子。回首来时路,我们奋力架起一

科学快讯

  海底光纤:检测地震新方法   研究人员说,监测地震诱发的海底光纤电缆的变化代表了一种发现地震的新手段。他们的方法使在不安装新的海底设备的情况下感测地震成为可能,这种方法可在用其它方法难以监测地震的地区(包括俯冲带或缺乏地震仪的遥远海洋区域)发现地震。   尽管地球表面有70%为海水覆盖,但

首批“未来科学家”开启“科学之旅”

10月30日下午,“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启动仪式在沪举行。启动仪式现场,2013年诺贝尔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教授,1994年菲尔兹奖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埃菲·杰曼诺夫,中科院院士汪品先,中科院院士褚君浩,及多位青年科学家代表,亲眼见证了首批“未来科学家”进入为期一年的科学之旅。 在未来的一年

欧洲成立新的科学机构“科学欧洲”

  全欧50多个科研和基金组织的代表于10月21日在柏林宣布成立名为“科学欧洲”(Science Europe,或称SE)的科学机构。   科学欧洲(SE)的成立实际上来自于两大泛欧科学机构——欧洲科学基金会(ESF)和欧洲国家研究理事会(EUROHORCs)——的合并。随着科学欧洲(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