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微波”模式,有望解决我国星地通信瓶颈问题

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利用自主研制成功的500mm口径激光通信地面系统与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吉林一号MF02A04星开展了星地激光通信实验,通信速率达到10Gbps(每秒10G比特),所获取的卫星载荷数据质量良好,可满足高标准业务化应用需求。本次实验标志着我国已成功实现星地激光高速通信的工程应用,星地通信速率由Gbps迈入10Gbps时代。 空天院激光地面系统技术负责人、高级工程师李亚林介绍,当前星地通信主要采用微波技术,但微波频段资源有限,常用的X频段仅有375兆赫(MHz),近年来开始应用的Ka频段也只有1.5吉赫(GHz),难以满足星地海量数据传输需求。与微波相比,激光频谱资源极其丰富,带宽可达数百吉赫(GHz)。“如果将频段比作道路,那么X频段是单车道,Ka频段是四车道,而激光可容纳成百甚至上千车道。利用激光通信每秒可传输1部高清电影,相较于现有的微波通信速率高出1~2个量级(十倍到近千倍)。”......阅读全文

王建宇:做个实现“科学梦想”的工程总师

在实验室工作中的王建宇。   比起搞基础研究的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所(以下简称上海技物所)研究员王建宇觉得自己更像一个科学工程师。科学家的任务是发现一个个科学原理,而他的目标是通过攻克一个个前沿技术难题,把科学家的一个个梦想变成现实。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让中国的光电设备遨游太空,

我国高分多模卫星正式投入使用!实现四个首次

1月20日,国家航天局在京举办高分辨率多模综合成像卫星(以下简称高分多模卫星)投入使用仪式。利用高分多模卫星0.5米分辨率全色、2米分辨率多光谱数据产品,可进一步满足大比例尺国土调查与测绘、重点区域自然资源遥感监测、灾害风险与应急监测、农业资源调查、生态环境精细化监测、生态保护红线监管、

为国铸就璀璨群星-一百颗卫星背后的故事

11月15日,璀璨火焰划破苍穹,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四号03星送入太空,卫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而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509所(以下简称“509所”)而言,这颗星还有一个特殊意义——这是该所研制发射的第100颗卫星,见证了从昔日“上海卫星零起步”到今天“百星

激光通信的技术优势

大气激光通信可传输语言、文字、数据、图像等信息。激光通信的优点是:(1)通信容量大。在理论上,激光通信可同时传送1000万路电视节目和100亿路电话。(2)保密性强。激光不仅方向性特强,而且可采用不可见光,因而不易被敌方所截获,保密性能好。(3)结构轻便,设备经济。由于激光束发散角小,方向性好,激光

高分辨率多模综合成像卫星正式投入使

  1月20日,国家航天局高分辨率多模综合成像卫星(高分多模卫星)投入使用仪式在京举行。自然资源部、应急管理部、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签署高分多模卫星投入使用证书。  高分多模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

“秦岭小卫星星座”首发星成功发射

6月7日12时10分,“秦岭小卫星星座”首发星“西安航投8号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圆满完成发射任务。“秦岭小卫星星座”首发星发射。西安航投公司供图“西安航投8号卫星”是专门针对秦岭进行环境监测保护的国内首颗商业卫星,装有全色相机和激光通信设备,是“秦岭小卫星星座”星间

卫星遥感:“星载在轨智能处理技术”研究取得突破

  高时效性是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的灵魂,对卫星获取的视频/图像直接进行在轨智能处理,实现分钟级甚至秒级的“从传感器到射手”的应用,是提升应急响应工作效能的核心技术之一。  由武汉大学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专项“区域协同遥感监测与应急服务技术体系”项目针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团队联合

齐鲁二号和齐鲁三号卫星发射成功

1月15日,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山东产研院)齐鲁星座第二批卫星——齐鲁二号、齐鲁三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中国科学报》从山东产研院获悉,齐鲁二号和齐鲁三号入轨以后,将与在轨运行的齐鲁一号实现星间组网,标志着齐鲁卫星星座基本建成。齐鲁卫星星座是国内采用“天基互联+遥感小卫星

我国量子科学卫星地面望远镜系统实现多项突破

   8月16日凌晨1点40分,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在我们仰望星空,畅想量子密钥分发、量子隐形传态等科学实验带来的无限未来时,不妨也俯瞰大地,认识一下与“墨子号”隔空“对话”的量子“捕获者”——我国自主研制的量子科学卫星地面望远镜系统。  17日,科技日报记者走进地面望远镜研

解析激光通信的优点与缺点

  激光本身具有亮度高、方向性强、单色性好、相干性强等特征,除了语言信息语言,它还能传输文字、数据、图像等信息。  激光通信的优点  1.通信容量大。在理论上,激光通信可同时传送1000万路电视节目和100亿路电话。  2.保密性强。激光不仅方向性特强,而且可采用不可见光,因而不易被敌方所截

激光通信的应用领域介绍

激光通信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地面间短距离通信;2、短距离内传送传真和电视;3、由于激光通信容量大,可作导弹靶场的数据传输和地面间的多路通信。4、通过卫星全反射的全球通信和星际通信,以及水下潜艇间的通信。

京打造三维大气灰霾监测网-配合区域联防联控

  通过卫星高空遥感、飞机空中巡航、地面站点监控等手段,对灰霾天气进行监测并提供防治参考有望变为现实。昨天的市政协城建环保委信息通报会透露,为了配合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国家有关部门和北京市正在合力打造大气灰霾“三维”监测网。   市科协副主任顾行发表示,监测网将涵盖卫星、飞机和地面站点三个监

瞄准前沿-构筑信息“天路”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767.shtm编者按作为国家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空间信息网络以卫星、无人机、飞艇等天基平台或临近空间平台为主要载体,通过将各类空间平台和地面网络一体化互联,实现海量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处理等功能。20

0.5米分辨率卫星的背后

日前,国家航天局在京举办高分辨率多模综合成像卫星(以下简称“高分多模卫星”)投入使用仪式,自然资源部、应急管理部、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签署高分多模卫星投入使用证书。高分多模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

0.5米分辨率卫星的背后

日前,国家航天局在京举办高分辨率多模综合成像卫星(以下简称“高分多模卫星”)投入使用仪式,自然资源部、应急管理部、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签署高分多模卫星投入使用证书。高分多模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

王建宇院士:光子通信技术或将应用于深空探测

  在日前举行的上海市科协学术年会大会主题报告会上,中科院院士、上海市科协副主席、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党组书记王建宇研究员就空间探测等研究热点作特邀报告。  王建宇在报告中介绍了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运行现状,2016年8月16日,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升空。迄今为止,墨子号已成功完成三项既定

关键技术突破为抢险救灾快速响应提供信息支持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5838.shtm自然灾害是典型突发事件,全面、准确、快速的信息支持是保证抢险救灾处置效率的关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空间信息网络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支持下,科研团队以典型突发事件快速响应为

“中继卫星天团”阵容再升级-架天地测控通信“星桥”

  北京时间12月14日零时9分,天链二号02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作为天链二号02星有效载荷研制单位,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西安分院(以下简称:西安分院)承担了该卫星全部有效载荷的研制任务。  天链二号02星是中国第二代数据中继卫星系统首颗装备星,与天链二号01星的太空集结将极大增强中国数据中继

商用遥感卫星星座“吉林一号”再添两星

  记者从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了解到,1月21日,由吉林省重点布局、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商用遥感卫星星座“吉林一号”再添两颗新卫星,光谱01、02星成功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成为“吉林一号”星座第11、12位成员。  “吉林一号”光谱01、02星又称“吉林林草一号”“文昌超算一号”卫星,均为新型

我国首个Q/V频段星地通信试验系统成功运行

记者7日从鹏城实验室获悉,我国首个基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距地面约3.6万公里)的Q/V频段星地通信试验系统在鹏城实验室成功运行,该系统对标欧空局和德国宇航中心基于AlphaSat(阿尔法卫星)Q/V频段载荷的星地通信试验系统,填补了我国Q/V频段高轨星地通信试验系统建设和研究的空白。 随着在轨卫

一批商业航天重大项目发布

  12日,第九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在武汉开幕,会上发布了天目卫星、超低轨通遥一体星座等商业航天重大项目,其中超低轨通遥一体星座预计到2030年完成300颗星在轨组网运行。这些商业重大项目将服务于气象探测、自然资源调查、水资源监测、灾害预警预报、海洋遥感数据、渔船检测数据等领域。  据中国

齐鲁二号和齐鲁三号卫星发射成功

  1月15日,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山东产研院)齐鲁星座第二批卫星——齐鲁二号、齐鲁三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中国科学报》从山东产研院获悉,齐鲁二号和齐鲁三号入轨以后,将与在轨运行的齐鲁一号实现星间组网,标志着齐鲁卫星星座基本建成。齐鲁卫星星座是国内采用“天基互联+遥感小卫星”创

我国碳汇监测进入卫星遥感时代

我国碳汇监测进入卫星遥感时代 今天成功发射的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可以获取我国森林碳汇数据,提高碳汇计量的效率和精度,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遥感卫星总体部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总体主任设计师 黄缙:碳排放的过程叫从化石燃料里面储存的碳变到二氧化碳,到

微型激光芯片为量子通信增加新维度

  据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工程学院领导的研究小组发明了一种芯片,其安全性和稳健性超过了现有的量子通信硬件。他们的技术通过“量子电码”进行通信,使任何一种以前的芯片上激光器的量子信息空间翻了一番。  非量子芯片使用比特存储、传输和计算数据,而最先进的量子设备使用量子比特。比特可

统筹天地!“北斗”完成多项先进技术在轨验证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5836.shtm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空间信息网络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实施期间,在前期支持项目已经取得基础理论创新成果的情况下,开展在轨验证势在必行。为此,“基于多功能卫星平台空间信息网络关键

“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关键指标论证”项目通过验收

  12月24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森林遥感团队研究员倪文俭承担的“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关键指标(角度)论证”项目通过验收。  此次验收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卫星林业应用中心组织。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听取了项目承

全球首颗商用被动微波探测低轨气象卫星发射

  2023年12月5日早7时33分,天雁16星随着谷神星遥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并进入预定轨道。  记者从该卫星抓总研制单位耕宇牧星(北京)空间科技有限公司获悉,天雁16星是全球首颗商用被动微波探测低轨气象卫星,卫星平台设计寿命8年。该星可以全天时全天候获取大气温度和湿度垂直分布探测资

扭曲激光造出引力波涟漪,有望催生新通信系统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9404.shtm   ?扭曲的激光可以改变时空。图片来源: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科技日报北京9月26日电 (记者刘霞)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25日报道,引力波被称为时空中的涟漪,通常与黑

美国NASA成功开发首个高速率激光太空通信系统

  近日,美国NASA开发了一个新型激光太空通信系统,能将卫星通信的速率提高到类似于地球上高速光纤网络的水平。   “月球激光通信演示验证”(LLCD)的太空终端是NASA首个高数据速率激光通信系统,近期NASA艾姆氏研究中心将其集成到了“月球大气与尘埃环境探测器”(LADEE)航天器上。LLCD

微振动传感器-让星际传播“不脱靶”

  记者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李醒飞教授团队将磁流体动力学应用于微角振动传感中,通过高带宽、低噪声的微角振动信号拾取和反馈控制,结合惯性稳定平台技术,在解决长距离激光束稳定捕获、跟踪和瞄准方面取得突破,突破了国外对亚微弧度角振动测量关键技术的封锁,填补了国内空间微角振动在轨测量技术空白。日前,该团队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