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德堡莫尔激子在量子科学方向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纳米物理与器件实验室许杨团队首次报道了对里德堡莫尔激子的实验观测,系统地展示了对于里德堡激子的可控调节以及空间束缚,为实现基于固态体系中的里德堡态在量子科学和技术等方向上的应用提供了潜在途径。6月30日,相关研究成果以《里德堡莫尔激子的实验发现》(Observation of Rydberg moiré excitons)为题,发表在《科学》(Science)上。 电影《绿巨人》假设,人受到强力辐射后,诱发身体里的神秘力量,变为拥有超强力量的绿巨人。这种现实中很难实现的事情,在固体中却可以通过构造精妙的材料来实现。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观粒子。原子的电子具有分层排布的特性。当电子被激发到更外层的轨道上时,形成的原子称为里德堡原子。这种被激发的原子由于“体型”更为庞大,被形象地称为原子界的巨人。半导体材料中由正电荷和负电荷相互吸引组成的粒子称为激子,对应地,激子的激发态被称为里德堡激子,同样是激子界的......阅读全文

里德堡莫尔激子在量子科学方向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纳米物理与器件实验室许杨团队首次报道了对里德堡莫尔激子的实验观测,系统地展示了对于里德堡激子的可控调节以及空间束缚,为实现基于固态体系中的里德堡态在量子科学和技术等方向上的应用提供了潜在途径。6月30日,相关研究成果以《里德堡莫尔激子的实验发现》(Observation of

里德堡莫尔激子的实验发现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纳米物理与器件实验室许杨团队首次报道了对里德堡莫尔激子的实验观测,系统地展示了对于里德堡激子的可控调节以及空间束缚,为实现基于固态体系中的里德堡态在量子科学和技术等方向上的应用提供了潜在途径。6月30日,相关研究成果以《里德堡莫尔激子的实验发现》(Observation of

里德堡莫尔激子的实验发现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纳米物理与器件实验室许杨团队首次报道了对里德堡莫尔激子的实验观测,系统地展示了对于里德堡激子的可控调节以及空间束缚,为实现基于固态体系中的里德堡态在量子科学和技术等方向上的应用提供了潜在途径。6月30日,相关研究成果以《里德堡莫尔激子的实验发现》(Observation of

深度学习增强里德堡多频微波识别

 图为机器学习解码结果。(a-c)为训练时间不同时,深度学习模型对传输信号的恢复结果 中国科大供图里德堡原子具有较大的电偶极矩,可以对微弱的电场产生很强的响应,因此作为一个非常有前景的微波测量体系,备受人们青睐。但基于里德堡原子的微波测量领域还存在很多科学问题亟待解决,多频率微波接收就是其中一项难题

基于里德堡原子的微波电场精密测量

    山西大学激光光谱研究所贾锁堂教授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里德堡原子微波超外差接收机,极大提升了微波电场场强的探测灵敏度,提出基于可控原子体系的微波超外差测量新原理和新技术从根本上避免了经典微波测量方法中自由电子随机热噪声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山西大学科研成果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是

“基于里德堡阻塞的光子与原子量子态源的研究”项目启动

  10月18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基于里德堡阻塞的光子与原子量子态源的研究”项目启动会在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召开。出席此次会议的有来自山西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中科院武汉物数所等单位的项目专家组成员、项目首席科学家和研究骨干等。  国家重点研发计

武汉物数所利用对称性破缺实现偶极里德堡原子量子调控

  由于本身具有大的诱导电偶极矩,里德堡原子间存在强的偶极相互作用,这一特性在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处理方面有重要应用前景。但又由于原子量子亏损的存在,除氢原子外的所有原子在低态的诱导电偶极矩都是随外电场而变化的,导致非氢原子在外电场中的能级呈抗交叉结构。诱导的电偶极矩不但大小随外电场而变化,偶极矩的方

科学家首次实现基于里德堡原子临界增强的敏微波传感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基于相变的精密测量上取得新进展。团队史保森教授、丁冬生教授课题组与丹麦奥尔胡斯大学Klaus Mølmer教授和英国杜伦大学Charles S. Adams教授合作,利用强关联系统的相变提高了里德堡原子对微波电场测量的精度和灵敏度,灵敏度可达49纳伏每厘米每根号

华中科技大学青年教授荣获PhotoniX-Prize前沿基础奖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3083.shtm11月25日,2023国际量子光子学大会在浙江举行。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引力中心教授李霖因其在里德堡原子量子物理领域取得的系列成果,获颁2023国际量子光子学大会颁发的Photoni

中国科大实现基于里德堡超原子的多光子纠缠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包小辉等,将里德堡相互作用与高效单光子接口技术相结合,首次成功制备基于里德堡超原子的多光子纠缠,为单向量子中继等应用奠定基础。相关研究成果于8月11日发表在《自然·光子学》上。 多光子纠缠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以及量子精密测量中有重要应用。以往多光子纠缠的主要制备方式

多光子共振激发-诱导里德堡态的普适机制

  里德堡态是指原子或分子中某个电子被激发到高能量轨道的一种状态。科学家们研究发现,里德堡态原子或分子具有一些独特性质:它们对于磁场或碰撞等外界影响极端敏感,很容易与微波辐射发生作用,因此在光学物理等领域各种实验中都会涉及到它。   近期,华东师范大学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吴健教授团队在超

中国科大实现基于里德堡超原子的多光子纠缠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包小辉等,将里德堡相互作用与高效单光子接口技术相结合,首次成功制备基于里德堡超原子的多光子纠缠,为单向量子中继等应用奠定基础。相关研究成果于8月11日发表在《自然·光子学》上。  多光子纠缠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以及量子精密测量中有重要应用。以往多光子纠缠的主要制备方

华中科大团队在确定性量子纠缠过滤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429.shtm《中国科学版》记者从华中科技大学获悉,该校物理学院引力中心李霖教授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于4月6日在《自然-光子学》在线发表。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基于里德堡原子的光量子纠缠过滤器,可用于

里德堡原子微波频率梳谱仪研制成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史保森、丁冬生课题组实现了一种基于里德堡原子的微波频率梳谱仪,该仪器在宽带微波探测领域具有应用前景。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应用物理评论》。  微波测量在通信、导航、雷达以及天文探测领域有重要作用。里德堡原子具有较大电偶极矩,可以对微弱电场产生很强的响应,因此可以用它作

我国科研团队提取出近乎完美的量子纠缠

   4月19日,记者从华中科技大学获悉,该校物理学院引力中心李霖教授课题组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日前在《自然·光子学》杂志在线发表。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基于里德堡原子的光量子纠缠过滤器,可用于保护量子纠缠态,并确定性地滤除噪声光子态。课题组利用该过滤器,从极低保真度的输入态中提取出近乎完美的量子

我国科研团队提取出近乎完美的量子纠缠

4月19日,记者从华中科技大学获悉,该校物理学院引力中心李霖教授课题组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日前在《自然·光子学》杂志在线发表。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基于里德堡原子的光量子纠缠过滤器,可用于保护量子纠缠态,并确定性地滤除噪声光子态。课题组利用该过滤器,从极低保真度的输入态中提取出近乎完美的量子

准粒子构成的物质第五形态首次创建

  日本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上撰文称,他们创造出了首个由准粒子构成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BEC),最新研究将对包括量子计算在内的量子技术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BEC被称为物质的第五种形态,其他四种分别为固体、液体、气体和等离子体并列。1925年,爱因斯坦预言BEC存在。1995年,

中国科学家在原子量子信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4月19日,从华中科技大学获悉,该校物理学院引力中心李霖教授课题组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日前在《自然·光子学》杂志在线发表。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基于里德堡原子的光量子纠缠过滤器,可用于保护量子纠缠态,并确定性地滤除噪声光子态。课题组利用该过滤器,从极低保真度的输入态中提取出近乎完美的量子纠缠。这一

中外学者合作首次实现一种高灵敏微波传感

18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科研团队与合作者在精密测量上取得新进展——首次实现基于里德堡原子临界增强的高灵敏微波传感。 该研究成果17日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物理》(Nature Physics)上。 据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中史保森教授、丁冬生教授课题组与丹麦奥尔

我国研究的单光子源有望为量子应用开辟新前景

8月1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引力中心教授李霖课题组的研究成果。该工作首次将里德堡单光子源的纯度和全同度同时提升至99.9%以上,并利用该单光子源实现了国际上最高保真度的光量子逻辑门。该研究成果有望为光量子信息处理和分布式光量子系

物理所海森堡模型能谱研究获进展

  动力学性质的准确计算,是凝聚态物理学量子多体问题中的难题。  所谓动力学性质,主要是指谱学行为,如关联电子系统中的准粒子(quasiparticle)能谱,如量子磁学系统中的自旋波磁振子(magnon)能谱。这类能量、动量依赖的谱函数,可以告诉人们量子多体系统的本质信息,且与现代凝聚态物理学的实

激子拓扑序研究新进展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王锐、王伯根和杜灵杰等人与美国麻省大学艾姆赫斯特分校Tigran Sedrakyan和北京大学杜瑞瑞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在电子-空穴关联系统中的激子拓扑序研究方面取得了进展。研究成果以“电子-空穴双层中的激子拓扑序(Excitonic topological order in im

我国学者新成果有望为量子应用开辟新前景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8/483800.shtm 8月1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引力中心教授李霖课题组的研究成果。该工作首次将里德堡单光子源的纯度和全同度同时

准粒子构成的物质第五形态首次创建

科技日报北京10月26日电 (记者刘霞)日本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上撰文称,他们创造出了首个由准粒子构成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BEC),最新研究将对包括量子计算在内的量子技术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BEC被称为物质的第五种形态,其他四种分别为固体、液体、气体和等离子体并列。1925年

郭光灿院士团队:里德堡原子微波频率梳谱仪研制成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基于里德堡原子的无线传感上取得新进展。团队史保森、丁冬生课题组实现一种基于里德堡原子的微波频率梳谱仪,在宽带微波的探测领域具有应用前景。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应用物理评论》。  微波测量在通信、导航、雷达、以及天文探测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里德堡原子具有较大电偶极矩,可

40岁PI发明独家工具!助力飞速发《科学》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4743.shtm望着东湖傍晚的碧波,40岁出头的袁声军有些庆幸,庆幸自己当初选择从国外归来,选择奔赴武汉大学。在这所樱花盛开的“最美大学”里,他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地“打怪”,耗时5年,终于发掘出一套独

科学家首次揭示激子拓扑序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043.shtm由南京大学、北京大学、美国麻省大学艾姆赫斯特分校组成的合作团队在电子-空穴关联系统中激子拓扑序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该工作从理论上提出了关联激子由于阻挫效应导致强量子涨落所产生的玻

德美科学家发现新型粒子量子滴

        显微镜下的量子滴        北京时间2014年3月3日消息,国外媒体报道,近日德国和美国的物理学家们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粒子类型,他们将其称之为量子滴(dropleton)。 在这篇发表在期刊《自然》上的文章里,科学家们表示这种粒子的特性类似于液滴,并将它描述为准粒子——更小的

武汉物数所分子超快动力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光电子动能分布(左图)和光电子角分布(右图)随时间的变化   由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武汉国家光电实验室张冰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分子超快动力学的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通过飞秒时间分辨光电子影像技术,成功观察到了二硫化碳分子里德堡态波包组分的实时演化过程

物理所在张量网络的微分编程研究中获进展

  张量网络方法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经典统计、量子多体物理等领域重要的理论和计算工具。近年来,张量网络方法也被应用于机器学习问题中。然而,针对张量网络的优化仍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难点。这个瓶颈阻碍了张量网络方法在一系列复杂问题中的充分应用。  最近,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