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泻速停颗粒的用法用量及药性分析

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一日3~4次;一岁以内,一次1.5克~3克;一岁至三岁,一次3克~6克;三岁至七岁,一次6克~9克。 药性分析 方中地锦草苦辛,大剂为用,善清热利湿而止泻,为君药。茯苓甘淡,健脾渗湿为臣药。儿茶、乌梅酸涩止泻,为君药相合,收涩而不敛邪;以山楂消食导滞;取白芍、甘草缓急止痛,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兼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健脾止泻,缓急止痛之功。......阅读全文

小儿泻速停颗粒的用法用量及药性分析

  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一日3~4次;一岁以内,一次1.5克~3克;一岁至三岁,一次3克~6克;三岁至七岁,一次6克~9克。  药性分析  方中地锦草苦辛,大剂为用,善清热利湿而止泻,为君药。茯苓甘淡,健脾渗湿为臣药。儿茶、乌梅酸涩止泻,为君药相合,收涩而不敛邪;以山楂消食导滞;取白芍、甘草缓急止

小儿泻速停颗粒的药性分析

  方中地锦草苦辛,大剂为用,善清热利湿而止泻,为君药。茯苓甘淡,健脾渗湿为臣药。儿茶、乌梅酸涩止泻,为君药相合,收涩而不敛邪;以山楂消食导滞;取白芍、甘草缓急止痛,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兼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健脾止泻,缓急止痛之功。

小儿泻速停颗粒的性状及功效

  性状  本品为棕黄色颗粒;味甜、微涩。  主要功效  清热利湿,健脾止泻,缓急止痛。

小儿泻速停颗粒的适应病症

  治疗小儿泄泻、腹痛、纳差(尤适用秋季腹泻及迁、慢性腹泻)。

小儿泻速停颗粒的性状介绍

  本品为棕黄色颗粒;味甜、微涩。

儿泻停颗粒的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1~6月:每次1袋;7月~2岁:每次2袋;3岁:每次4袋;4~6岁:每次6袋;7~14岁:每次8袋,一日3次。3天为一疗程。

小儿泻速停颗粒的注意事项

  1.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及不易消化食品。  2.按照用法用量服用,用药1~2天症状无改善或用药期间症状加重者,应及时就医。  3.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4.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5.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6.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7.如正在使用其他

小儿泻速停颗粒的要性分析及不良反应

  药性分析  方中地锦草苦辛,大剂为用,善清热利湿而止泻,为君药。茯苓甘淡,健脾渗湿为臣药。儿茶、乌梅酸涩止泻,为君药相合,收涩而不敛邪;以山楂消食导滞;取白芍、甘草缓急止痛,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兼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健脾止泻,缓急止痛之功。  不良反应  尚不明确。

小儿泻速停颗粒的注意事项及贮藏方法

  注意事项  1.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及不易消化食品。  2.按照用法用量服用,用药1~2天症状无改善或用药期间症状加重者,应及时就医。  3.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4.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5.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6.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7.如

儿泻停颗粒的功能主治及用法用量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固肠止泻。用于湿热内蕴型小儿腹泻,症见:大便稀薄,或伴有发热,腹痛,恶心,呕吐。  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1~6月:每次1袋;7月~2岁:每次2袋;3岁:每次4袋;4~6岁:每次6袋;7~14岁:每次8袋,一日3次。3天为一疗程。

儿泻停颗粒的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1~6月:每次1袋;7月~2岁:每次2袋;3岁:每次4袋;4~6岁:每次6袋;7~14岁:每次8袋,一日3次。3天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  1.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及不易消化食品。  2.按照用法用量服用,用药3天症状无改善或用药期间症状加重者,应及时就医。  3.合并重度

小儿咽扁颗粒的用法用量及药性分析

  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一岁至二岁一次半袋(4克),一日2次;三岁至五岁一次半袋(4克),一日3次,六岁至十四岁一次1袋(8克),一日2—3次。  药性分析  方中金银花、金果榄、人工牛黄、冰片疏风清热解毒凉血,辅以桔梗、麦冬润肺化痰止咳;玄参清热养阴,凉血化瘀;射干利咽止痛,以助主药解毒利咽之功

小儿泻速停冲剂的鉴别

  (1) 取本品5g,研细,加乙醚15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15分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醋酐1ml与硫酸4~5滴,显黄色,渐变为红色、紫色,最后呈绿色。 (2) 取本品20g,加乙醇50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干,残渣加乙醇5ml使溶解,滤过。取滤液1ml,加氯化钠

小儿泄泻停颗粒的规格及用法用量

  规格  每袋装2g  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六个月以下婴儿一次1g,六个月至三岁小儿一次2g,一日2次。

小儿泻速停冲剂的含量测定

  取本品约30g,研细,精密称定,置250ml锥形瓶中,加醋酸乙酯-甲醇(1:1)置水浴上加热回流二次,每次100ml,30分钟,滤过,药渣用醋酸乙酯-甲醇(1:1)洗涤至近无色,合并滤液,回收溶剂至干。残渣加水150ml,置水浴上加热振摇提取30分钟,冷却后,移入250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

小儿热速清口服液的用法用量及药性分析

  用法用量  口服。一岁以内一次2.5~5毫升,一岁至三岁一次5~10毫升,三岁至七岁一次10-15毫升,七岁至十二岁一次15~20毫升,一日3~4次。  药性分析  方中柴胡疏散退热;黄芩清热袪火,袪上焦热毒;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葛根发汗解表,助柴胡解肌退热;水牛角苦咸性寒,清热凉血解毒,

小儿热速清颗粒的用法用量

  口服,一岁以内,一次1/4~半袋,一岁至三岁,一次半袋~1袋,三岁至七岁,一次1袋~1.5袋,七岁至十二岁,一次1.5袋~2袋,一3~4次。

养胃颗粒的用法用量及药性分析

  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  药性分析  方中炙黄芪、党参、陈皮、山药、甘草益气健脾和胃;白芍、乌梅养阴和营;香附理气止痛。诸药相配,共奏养阴健脾,理气和中之效。

小儿泻速停冲剂的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健脾止泻,解痉止痛。用于治疗小儿泄泻、腹痛,纳差(尤适用秋季腹泻及迁、慢性腹泻)。

气滞胃痛颗粒的用法用量及药性分析

  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一次5克,一日3次。  药性分析  方中延胡索、枳壳、香附行气;柴胡疏肝解郁;白芍、炙甘草缓急止痛,炙甘草兼能补中益气。诸药共奏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之功。

小儿健脾颗粒的用法用量及贮藏

  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一次5~10g, 一日2~3次。  贮藏  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小儿健脾颗粒的规格及用法用量

  规格  每袋装5g  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一次5~10g, 一日2~3次。

小儿消食颗粒的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一岁至三岁一次0.5~1.O克。三岁至七岁一次1.0~1.5克,一日3次;成人一次1.5~2.0克,一日3次。

小儿感冒颗粒的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一岁以内一次半袋(6克),一岁至三岁一次半袋(6克)~1袋(12克),四岁至七岁一次1袋(12克)~1袋半(18克),八岁至十二岁一次2袋(24克),一日2次。

黄连胶囊的用法用量及药性分析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2-6粒,一日3次。  药性分析  方中黄连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

骨刺丸的用法用量及药性分析

  用法用量  口服。水蜜丸一次6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  药性分析  方中川乌、草乌均为辛热之品,通行十二经,能外散风寒,内逐寒湿,有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的功效;天南星、白芷、萆薢,一燥一宣一利,能祛风胜湿,消肿止痛;当归、红花、穿山龙舒筋活络,活血定痛;秦艽、徐长卿舒筋活血,散风止痛;

健脾糖浆的用法用量及药性分析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0~15毫升,一日2次。  药性分析  方中党参、白术补气健脾;陈皮利气;山楂消肉食;麦芽消谷食;枳实消积化痞。佐以党参、白术,则为功更捷,而又不致伤气;诸药共奏健脾开胃之功。

小儿夜啼颗粒的用法用量及贮藏

  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一至六岁一次5g;六岁以上一次10g,一日3次。  贮藏  密封。

小儿夜啼颗粒的规格及用法用量

  规格  每袋装5g  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一至六岁一次5g;六岁以上一次10g,一日3次。

小儿解感颗粒的规格及用法用量

  规格  每袋装2g。  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1至3岁小儿,一次半袋,4至6岁,一次1袋,9至14岁,一次1、5袋。一日3次,或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