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我国学者在超细内窥镜动态超分辨成像方面取得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T2293751、T2293750)资助下,浙江大学及之江实验室联合团队的杨青教授、刘旭教授在光场经复杂动态介质中的快速恢复及超分辨成像方面取得进展。研究结果以“单根多模光纤用于体内光场编码内窥镜成像(Single multimode fibre for in vivo light-field-encoded endoscopic imaging)”为题,2023年7月3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光子学》(Nature Photonics)杂志,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66-023-01240-x。 体内显微成像是内窥镜下判断肿瘤边界范围及治疗干预的重要手段,但受限于复杂腔内环境,尚无比较好的腔内超分辨成像解决方案。多模光纤(multimode fibres,MMFs)是体内超分辨成像的潜在平台,但腔内环境的弯曲和动态变化使光场在MMF传播发生多重散射,难......阅读全文

超细内窥镜动态超分辨成像方面研究新进展

  浙江大学及之江实验室联合团队的杨青教授、刘旭教授在光场经复杂动态介质中的快速恢复及超分辨成像方面取得进展。研究结果以“单根多模光纤用于体内光场编码内窥镜成像(Single multimode fibre for in vivo light-field-encoded endoscopic ima

多高校合作在超分辨显微成像方面取得新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61475010, 61729501, 61327902)等资助下,北京大学工学院席鹏研究员团队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戴琼海院士团队、北京大学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张研教授团队、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李向东研究员团队、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晓伟研究员团队、以及澳大利亚悉尼科

深圳先进院等在超分辨光学显微成像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郑炜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教授 Hari Shroff 合作,成功研发出新型双光子激发的超分辨光学显微成像系统,该系统同时具备超分辨光学显微成像功能和大深度三维成像能力,使光学超分辨成像深度推进至破纪录的 250 微米,相应研究成果 Adaptive opt

我国学者在超精准内毒素分离材料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图 基于噬菌体展示筛选和血液相容性肽基聚合物设计精准内毒素分离材料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1922411、22174138)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卿光焱研究员团队开发了一种超精准内毒素分离材料。该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噬菌体展示筛选和血液相容性肽基聚合物设计的策略,实现了在

我国学者在活体化学发光成像方面取得进展

图 基于Schaap's dioxetane的长波长化学发光分子探针的设计及用于活体分子的高分辨化学发光成像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1874024、U21A20377)资助下,北京化工大学宋继彬教授团队利用分子内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的方法,发展了长波长(>950 nm)化学发光

北京大学等在超分辨显微成像上取得新进展

  近日,北京大学工学院席鹏特聘研究员课题组联合香港大学的Wen-Di Li教授课题组、台湾Huan-Cheng Chang课题组以及清华大学黄蕾博士,分别利用受激辐射光淬灭技术(STED)和结构光照明超分辨技术(SIM),实现了对NV center的超光学极限分辨率的显微成像对比。   

科学家在活细胞超分辨率成像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来自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Janelia研究园、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美国国立科学研究院、哈佛医学院等的科学家们,借助其发展的新光学超分辨率成像技术,在前所未有的高分辨率条件下研究了活体细胞内的动态生物过程。他们的新方法显著提高了结构光照明显微镜(structured illuminati

我国在原子分子超快动力学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飞秒强激光为在原子时空尺度(阿秒时间与亚埃空间尺度)探测物质微观结构及电子超快动力学提供了重要手段。近日,我国专家在利用飞秒强激光探测原子分子结构及电子超快动力学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图片来源于网络  飞秒强激光诱导的电离电子波包或可重新返回母离子实并与之发生再散射过程,由再散射引起的高次谐波谱

我国学者在费米稳态超辐射量子相变研究中取得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1925401、11734008)等资助下,华东师范大学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海斌研究团队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陈宇副教授合作,首次实现了超冷费米气体的稳态超辐射量子相变,观察到费米统计对量子相变的影响。该成果以“光学腔内超冷简并费米气体超辐射

我国学者在血管钙化防治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图1 SIRT6通过泛素—蛋白酶体系统降解Runx2抑制血管钙化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870506、81670676、81422011)等资助下,中山大学黄辉教授团队在血管钙化防治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结果以“SIRT6 通过调控Runx2抑制慢性肾脏病中血管平滑肌的成骨转分化

我国学者在天然氢成因机制方面取得进展

图1 Ni2+促进Fe(OH)2氧化产氢及其机理示意图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批准号:21836002)等资助下,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林璋教授团队从低温(< 200℃)蛇纹岩化作用产氢的关键步骤Fe(OH)2氧化出发,发现共存的Ni2+能够显著提升Fe2+氧化过程的产氢速率。该研究以“

大连化物所实现多种细胞器动态超分辨成像

近日,我所分子探针与荧光成像研究组(1818组)徐兆超研究员团队发展了聚集体调控探针,解决了以往蛋白标签荧光探针在超分辨成像应用中缺乏对多种细胞器通用性标记的问题。该探针基于遗传编码技术,实现了细胞内多种细胞器选择性荧光识别的广谱应用性,并且实现了细胞器亚结构的动态超分辨成像,进而揭示了多种未

武汉物数所等在超冷原子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超冷量子系统研究小组近期与澳大利亚Swinburne理工大学的研究小组合作,在低维量子气体的散射性质以及强相互作用费米气体的射频谱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工作先后两次发表在2012年的美国物理学会期刊Physical Review A上。   当冷原子体系在某一个或

我国学者在复杂有机分子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590780,11773054)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沈志强研究员团队与国家天文台李菂研究员、南京大学郑兴武教授合作,基于上海天文台65米口径的天马射电望远镜的观测数据,在复杂有机分子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左图:天马射电望远镜在Sgr B2中观测得到的

我国学者在人工驱动器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图 松塔的超慢湿度响应机制(a-f)及仿生制备的超慢人工驱动装置(g)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2035008、22125201、21972155、21988102)资助下,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王树涛研究员团队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欢教授团队合作,在仿松塔超慢人工驱动器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我国学者在植物物种形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物种形成(speciation)研究作为进化生物学研究的主要焦点之一,近年来在多个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The Marie Curie SPECIATION Network, 2012)。物种形成机制研究有助于我们对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的理解和保护,因此在近二十多年以来的研究

超分辨成像探针和方法开发研究获进展

  基于单分子定位的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PALM打破了光学衍射极限,于2014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相对于目前广泛使用的其它超分辨成像技术而言,该技术具有最高的空间分辨率(~20 nm),因此在生物学中带来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该技术需要成千上万张原始图片来重构一张超分辨图像,时间分辨率低,在活细胞中

超分辨光学显微成像技术的新进展

从17世纪开始,现代生物学的发展就与显微成像技术紧密相关。然而,由于受光学衍射极限的影响,传统光学显微成像分辨率最小约为入射光波长的一半。因此,科学家们一直在不断努力,试图寻找突破光学显微镜分辨极限的方法。在超分辨显微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现有成像技术的缺陷也日益显现,例如成像分辨率和成像时间不可兼得

我国学者在超精细颗粒物检测应用研究取得新进展

  颗粒物的高灵敏传感检测在环境监控、国家安全和生化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日,北京大学“极端光学创新研究团队”肖云峰研究员和龚旗煌院士带领的课题组,成功制备了基于纳米光纤阵列的全光传感器,并将其用于大气中超细颗粒物的检测。图1. a,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随粒径尺寸的关系。b,纳米光纤传感器示

我国学者在烷烃厌氧氧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91751205, 41525011, 91428308)等资助下,上海交通大学王风平教授和肖湘教授研究团队与德国不莱梅Max-Planck海洋微生物研究所开展合作研究,首次发现古菌界多种古菌门类具有烷烃厌氧代谢潜能。研究成果以“Expanding Anaerob

我国学者在相变存储异质结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61622408)、面上项目(批准号:61774123)等资助下,深圳大学材料学院饶峰教授与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张伟教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马恩教授等合作,在相变存储材料与器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Phase-cha

我国学者在加氢催化剂精准设计方面取得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2025205、21673215、91945302、22072092、92045301)等资助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路军岭教授团队与李微雪教授等团队合作,精准设计出单原子壳层的Au@Pt/SiO2双金属催化剂,从而打破了Pt催化剂活性—选择性的“跷跷板”困境,在温和条

我国学者在范德华异质结器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图1. 非对称范德华异质结器件结构示意图图2.(a)非对称范德华异质结器件在不同外界电场条件下的光电流;(b)器件工作为非易失性存储和可编程整流器时的特性曲线。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61625401、61474033,61574050)等资助下,国家纳

我国学者在片层材料断裂行为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图1 片层界面主导断裂行为及RT判据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2163215、51731006、51771093、91860104)资助下,南京理工大学陈光教授研究团队在轻质耐热聚片孪生TiAl单晶高性能材料断裂行为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片层界面主导断裂行为(Interlamella

我国学者在水溶性石墨烯制备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石墨烯材料由于其极佳的物理化学性能(室温下载流子迁移率高达15000 cm2/V•s,高热导率:5000 W/m•K,杨氏模量:350 N/m等),被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传感、储能材料以及生物医药等诸多领域。因此,石墨烯材料的低成本规模化的制备与有效分散不仅是实现这些应用的前提,也成为科学研究

我国学者在尿素电催化转化机理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2006039、21876049、21972023、21773032、22022301)等资助下,华东理工大学杨雪晶研究员、李佳男博士等与复旦大学合作者,以尿素电催化氧化反应产物归趋为核心,针对经典的活性镍基材料,采用同位素示踪动力学、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等多种手段

我国学者在植物甲基腺嘌呤动态可逆调控研究取得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1432002,21372022,21210003)等资助下,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何川/贾桂芳课题组在高等植物N6-甲基腺嘌呤(m6A)动态可逆调控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N6-甲基腺嘌呤去甲基酶ALKBH10B通过m6A介导调控拟南芥开花转化机理  研究

中外学者合作在超剪切地震研究方面获新进展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11月1日发表一篇地震研究论文称,2000至2020年间至少14%的走滑型地震是超剪切地震。这些发现表明,这类潜在破坏性事件比此前认为的更常见,要多50%。 该论文介绍,当断层破裂速度高于产生的地震波传播速度,即发生超剪切地震。这类地震通常见于陆地

兰州化物所等在固体超滑新体系创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超滑是近代摩擦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指摩擦系数在10-3量级或更低的润滑状态。超滑有望为节能降耗、机械装备设计带来变革性进步。  近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先进润滑与防护材料研发中心纳米润滑课题组等在固体超滑新体系创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研究人员采用“摩擦+催化”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不依

北理工在光芯片和电磁超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日前,《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在线发表了北京理工大学张向东教授课题组(博士生张蔚暄和导师张向东教授)与同济大学李宏强教授课题组合作关于Metamaterials波基芯片完成量子搜索算法的研究成果(Adv. Mater. 29, 1703986 (2017))。  此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