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南昌大学:微藻材料复合将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近日,南昌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特聘教授熊威联合浙江大学化学系唐睿康教授在《国家科学评论》上发表文章,首次提出了“Microalgae-Material Hybrid”(MMH)的概念,系统梳理了微藻—材料复合体的构建方法以及其在能源和健康领域的应用,阐释了微藻-材料复合的化学机制。此外,文章还分析了微藻材料复合体的当前问题和未来挑战,并对微藻—材料复合体助力碳中和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微藻是地球上古老而又广泛存在的光合作用生物,同时也是地球上光合作用效率最高的生物,其光合作用效率是陆生植物的10到50倍。据估算,微藻每年可固定二氧化碳约900亿吨,年固碳量占全球净光合固碳的40%以上。 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和我国“双碳”计划的提出,微藻的作用日益重要。但是受制于微藻自身的特性,微藻光合作用能量转化尚无法实现大规模应用。在自然界中,生命体可以通过生物矿化为自身形成有机—无机复合材料以实现功能的进化并增强环境适应性。受到生物矿化现象......阅读全文

微藻病虫害防治研究获新进展

  小球藻生长速度快、细胞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糖、色素、油脂、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保健、化妆品和饲料领域。近年来,小球藻在生物能源和环境治理等领域的应用也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小球藻规模化培养过程中经常发生生物污染,其中以食藻性浮游动物的危害最为严重,成为制约小球藻产业健康发展

微藻粉喷雾干燥机LPG1000

  微藻粉喷雾干燥机LPG-1000   藻粉是加工微藻系列产品的原料,在微藻产品的加工过程中,干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本试验借助YC—015实验型喷雾干燥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分别确定了小球藻和金藻喷雾干燥的工艺参数。由于试验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粘壁现象

微藻病虫害防治研究获新进展

  小球藻生长速度快、细胞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糖、色素、油脂、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保健、化妆品和饲料领域。近年来,小球藻在生物能源和环境治理等领域的应用也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小球藻规模化培养过程中经常发生生物污染,其中以食藻性浮游动物的危害最为严重,成为制约小球藻产业健康发展

青岛能源所提出利用丝状微藻产油新思路

  利用能源微藻生产生物柴油,其核心在于大规模、高效、低成本培养微藻以获得大量的生物质。目前,研究产油藻主要集中在单细胞微藻为主,在室外规模培养时,由于敌害生物(主要是原生动物)对这些尺寸细小(通常直径在1-10微米)的单细胞微藻的摄食常导致培养失败,并且单细胞微藻的采收困难且成本较高。因此,获得高

科学家发现新型微藻-可引发致命感染

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具有致命危险的微藻类Prototheca cutis。槙村浩一提供的照片,显示了由微藻类感染引起的组织损伤。  最近日本科学家发现一种微藻类新品种,可能会使人感染,危及生命。  这种名叫Prototheca cutis的新水藻是科学家对一名日本患者的皮肤样本进行分析后

臭氧灭活水中铜绿微囊藻影响因素研究

为研究臭氧在水体中杀灭铜绿微囊藻的效果,利用中性红染色法探讨了不同因素(臭氧投量、作用时间、pH 值、温度、浑浊度、初始藻细胞密度等)对臭氧灭活铜绿微囊藻效果的 影响。     世界上淡水湖泊藻类水华发生的频率与严重程度都呈现增长的趋势,其中蓝藻是引起藻类水华污染的主要藻类。水体中藻类的大量繁殖不仅

小微藻大能量-西班牙治污水产能源

  奇克拉纳是西班牙南部的一座小镇,位于西班牙著名葡萄酒产地赫雷斯。但吸引记者前来的,并非是当地特产雪利酒,而是全球第三大水处理公司 Aqualia联合欧洲其他5家公司在当地推出的废水培育微藻项目。这个名叫“All—gas”的项目得到了欧盟创新和研发基金的大力资助,去年夏天收获了从污水中培育出的

固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的微囊藻毒素

摘 要: 采用CWX/DVB萃取头, 应用固相微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 SPME /HPLC)分析了水溶液中的痕量微囊藻毒素。对SPME的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 并对实际水样进行了分析。该方法测定MC - LR (LR型微囊藻毒素)的线性范围为1.00~200μg/L, 相关系数为0.999 5

科技部农村司调研微藻生物能源发展

  微藻生物柴油已成为最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第三代生物燃料。2014年1月15日,科技部农村司王喆副司长一行赴廊坊新奥科技公司调研微藻生物能源发展情况,并听取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能源微藻育种与生产关键技术示范”进展情况汇报,考察了新奥微藻中试基地、能源生态城以及微藻研发中心。   目前,

蓝光特异性诱导的工业微藻高产油技术

  微藻是地球上主要的初级生产者之一,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光合作用,微藻将光能和CO2转化为油脂(甘油三酯,TAG)等高能储碳物质,可在“碳固定”的同时助力“碳减排”。然而,微藻切实服务“双碳”行动的潜力,受限于其油脂生产率、规模培养工艺等影响能源微藻经济性的关键因素。近日,中国科学院青

水生所能源微藻油脂代谢机制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能源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微藻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生物量和油脂,可用于生产新型清洁能源,是第三代生物燃料的基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强学科组从2011年起与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22室主任荣峻峰合作,开展了“微藻生物能源”及“能源微藻油脂代谢及能量信号调控机制”的

青岛能源所:微藻产油机制研究取得新成果

  微拟球藻在缺氮条件下的产油过程。图中均为一个微拟球藻细胞,时间代表开始缺氮诱导后的天数,绿颜色是用Bodipy染料染色的中性脂(其中绝大部分为甘油三酯)       自然界中的一些微藻因产油量高、生长速度快、环境适应性强,并可在边际土地上用海水或废水培养,被视作一种重要的新型能源作物,但目前对其

科学家建立工业产油微藻基因敲低技术

  微藻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光和水转化为油脂,因此,作为一种潜在的清洁能源生产和二氧化碳高值化方案,工业产油微藻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藻类高效遗传工具的匮乏,一直是工业产油微藻分子育种和光驱固碳合成生物技术的重要瓶颈之一。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合作,以

青岛能源所首次发现富含神经酸的产油微藻

  微藻被认为是最具潜力、能实现可持续供给的油脂生物质资源之一,但迄今为止还没有获得产业化突破,主要是因为规模化产油成本过高。通过获得一种优质、高含油、抗性强的速生微藻品种,并耦联高值产品生产,发展出低成本的规模化培养、采收及油脂提取加工工艺与技术,才能逐步实现产油微藻商业化。   近日,中国科学

微藻培养生物反应器特点和应用

根据微藻自身的营养特点,可通过光能自养和化能异养两种方式来培养微藻。微藻培养用生物反应器一般可分为: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和敞开式光生物反应器。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比敞开式培养系统有以下优点:①培养密度高,收获效率也显著提高;②培养条件易于控制,易于实现高密度培养,对代谢产物积累有利;③无污染,可实现纯种

迅数科技:创新技术破解“微囊藻细胞计数”难题

   迅数科技,中国领先的微生物检测技术和仪器供应商,日前发布了其创新的“迅数__Algacount微囊藻细胞计数分析”模块,并宣布将其整合进入倍受赞誉的“迅数__Algacount藻类智能鉴定计数仪”,致力于解决广大藻类监测机构的“微囊藻细胞计数”难题。   水体中“微囊藻密度”监测数据将为有毒藻

“微藻生物柴油成套技术开发”项目协调会召开

  7月6日,中国石化与中科院“微藻生物柴油成套技术开发”项目协调会在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召开。闵恩泽院士、过程所所长张锁江等出席会议。来自中国石化科技开发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石家庄炼化分公司、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

青岛能源所提出微藻属内精确种质鉴定新策略

  微藻通过光合作用,在地球生物圈的碳固定、初级生物量积累和能量转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些具有含油量高、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等生理特征的微藻,具备规模生产生物柴油等可再生燃料的潜力。而目前使用的ITS等系统发育分子标记经常无法准确区分与鉴定种内不同藻株或属内不同藻种。因此,开发高灵敏度和高可靠性

能源微藻用于工业烟气生物脱硝研究获系列进展

  氮氧化物(NOx)是化石燃料燃烧烟气中所含的重要环境污染物,主要以NO形式存在。传统的烟气脱硝方法能耗大,存在安全性问题并造成二次污染。微藻生物量中氮元素含量高达细胞干重的7-12%,其规模化培养可利用工业烟道气中高浓度的氮氧化物(NOx)。通过能源微藻的培养,不仅可以脱去工业烟气中的NOx,降

微藻“吃”下电厂废弃物-产出上等生物油脂

  新知  说不定哪一天,我们吃的保健品就是电厂废弃物生产的。  这是记者采访王强研究员时闪过的一个念头。  最近,一则“我国科学家发现小球藻‘吃’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的消息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  小球藻是什么?它“吃”下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又变成什么?11月27日,科技日报记者带着这些疑问,

研究表明微藻生物能源副产物尚缺安全标准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系统生态学科组博士王伟波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藻类生物能源副产物在开发过程中易受到其他污染物的污染。因此,研究人员建议,在将微藻生物能源副产物应用于食品或动物饲料之前,必须要建立详细的安全标准。该评论文章已由《科学》杂志在线发表。  作为最有前景的生物能源之一,微藻生

微藻“吃”下电厂废弃物-产出上等生物油脂

  说不定哪一天,我们吃的保健品就是电厂废弃物生产的。  这是记者采访王强研究员时闪过的一个念头。  最近,一则“我国科学家发现小球藻‘吃’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的消息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  小球藻是什么?它“吃”下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又变成什么?11月27日,科技日报记者带着这些疑问,采访了中

青岛能源所建立工业产油微藻基因组编辑技术

  自然界的一些真核微藻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和存储为油脂。因此,作为一种潜在可规模化的清洁能源生产和固碳减排方案,微藻能源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高效遗传工具的匮乏,极大限制了工业产油微藻的机制研究和分子育种。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单细胞研究中心以微拟球藻为

微藻细胞先酯交换再萃取制生物柴油的机理研究

利用生长快和含油高的微藻生物质转化制取生物柴油,对解决石油严重短缺和环境污染严重的矛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微藻湿生物质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微藻细胞先酯交换和酯化促进正己烷萃取制生物柴油的创新原理方法;揭示了瞬时弹射式蒸汽爆破细胞壁提取微藻油脂的微观机理;利用连续流亚临界水实现了无溶剂高效分离微藻

微藻生物柴油成套技术开发季度总结会在汉举行

  5月19日至20日,中国科学院—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合作项目“微藻生物柴油成套技术开发”季度总结会暨微藻基本研究技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石家庄炼化厂和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水生生物研究所和武汉植物园等合作单位30余人参

中科院青岛能源所发明工业微藻高产油新技术

 BLIO技术助力微藻服务碳达峰与碳中和    单细胞中心供图微藻是地球上最主要的初级生产者之一,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光合作用,微藻把光能和CO2转化为油脂(甘油三酯;TAG)等高能储碳物质,因此可在“碳固定”的同时助力“碳减排”。但是微藻切实服务双碳行动的潜力,一直受限于其油脂生产率、

扬大研发蓝藻微能耗加压控藻船在太湖下水

  每年7-8月份是无锡太湖蓝藻易发季节。记者从扬州大学获悉,由该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丛海兵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智能蓝藻微能耗加压控藻船近日在无锡太湖下水,试运行取得圆满成功,其对湖面蓝藻控藻率可达到80%以上。  据介绍,蓝藻是一种原始、古老的藻类植物,在地球上出现在距今35亿年至33亿年前。蓝藻的

青岛能源所开发出“油脂结构定制化”的微藻细胞工厂

  甘油三酯(TAG)是地球上能量载荷最高、结构最多元的生物大分子之一,因此它们是地球上动物、植物和人体中能量与碳源的存储载体与通用货币,也是生物柴油的重要来源。每个TAG分子由一个甘油分子和其上搭载的三个脂肪酸(FA)分子构成,后者的饱和度与碳链长度等特征,决定了TAG分子的营养功效、燃油特性与经

青岛能源所在微藻生物能源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微藻具有高生长速率、高油脂含量特点,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油脂生物质资源之一。由于微藻生物柴油技术不成熟、生产成本过高,至今未获产业化突破。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能源藻类资源团队刘天中研究员等针对微藻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和能耗影响大的微藻油脂提取、微藻生物

中科院青岛能源所发明工业微藻高产油新技术

 BLIO技术助力微藻服务碳达峰与碳中和    单细胞中心供图微藻是地球上最主要的初级生产者之一,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光合作用,微藻把光能和CO2转化为油脂(甘油三酯;TAG)等高能储碳物质,因此可在“碳固定”的同时助力“碳减排”。但是微藻切实服务双碳行动的潜力,一直受限于其油脂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