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大黄蛰虫丸的成分

熟大黄、土鳖虫(炒)、水蛭(制)、虻虫(去翅足,炒)、蛴螬(炒)、干漆(煅)、桃仁、苦杏仁(炒)、黄芩、地黄、白芍、甘草。......阅读全文

芦荟大黄素的药理药效

  抗肿瘤活性说明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芦荟大黄素的抗肿瘤作用颇感兴趣,主要的抗肿瘤活性集中在对神经外胚叶肿瘤、肝癌、肺鳞状细胞癌、皮肤Merkel细胞癌、胃癌、白血病等肿瘤,抗癌范围广泛,芦荟大黄素对P388白血病细胞有抑制作用,延长生存期。其作用机制之一是抑制癌细胞的DNA、RNA和蛋白质的生物

大黄牡丹汤的临床应用

   大黄牡丹汤出自《金匮要略》,“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方后注云“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血”。有脓当下,是指邪热随大便而下,有如脓汁,并不是真正有脓;也可认为有脓下,指

熟大黄的功能主治

  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

大黄浸膏的鉴别介绍

  (1) 取本品 1.0 g ,加 1 %氢氧化钠溶液 10 ml ,煮沸,放冷,滤过。取滤液 2 ml ,加稀盐酸数滴使呈酸性,加乙醚 10 ml ,振摇,乙醚层显黄色,分取乙醚液,加氨试液 5 ml ,振摇,乙醚层仍显黄色,氨液层显持久的樱红色。  (2) 取本品 1.0 g ,置瓷坩埚中,坩

大黄的化学成分

  主要为蒽醌衍生物,主要包括蒽醌苷和双蒽醌苷。双蒽醌苷中有番泻苷A、B、C、D、E、F;游离型的苷元有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另含鞣质类物质、有机酸和雌激素样物质等。

掌叶大黄的药用价值

   (一)性状  本品呈类圆柱形、圆锥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块状,长3~17厘米,直径3~10厘米。除尽外皮者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有的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及星点(异型维管束)散在;未除去外皮者表面棕褐色,有横皱纹及纵沟,顶端有茎叶残基。切开面多凹凸不平。质坚实,有的中心稍松软,不易折断,折断面淡红棕色或

掌叶大黄的化学成分

  根茎含葸醌类成分1.01%~5.19%,其中游离状态0.14%~0.75%,结合状态0.87%~4.44%。游离蒽醌有: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等。结合性蒽醌有双葸酮甙:番泻甙(Sennoside)A、B、C、D、E、F。另一种结合性蒽醌为单糖甙和双糖甙,单糖甙有:大黄酸一

大黄素的物理性质

  橙色针状结晶(乙醇或12毫米下减压升华),熔点256~257°。具有蒽醌的特殊反应。几乎不溶于水,溶于乙醇及碱溶液,溶解度25℃(g/100ml饱和液):乙醚0.140、氯仿0.071、苯0.041、四氯化碳0.01。溶于苛性碱水溶液、碳酸钠水溶液,氨溶液中显樱红色。存在于许多霉菌、地衣、高等植

药物中蒽醌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案(液相色谱)

液相色谱仪检测牛黄上清丸中4种蒽醌类化合物的含量   牛黄上清丸,中成药名。为清热剂,具有清热泻火,散风止痛之功效。用于热毒内盛、风火上攻所致的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由人工牛黄、薄荷、菊花、荆芥穗、白芷、川芎、栀子、黄连、黄柏、黄芩、大黄、连翘、赤芍、当归、地黄

桃仁的常用选方介绍

  1、治妇人室女,血闭不通,五心烦热:桃仁(焙)、红花、当归(洗焙)、杜牛膝等分为末。每服三钱,温酒调下,空心食前。(《杨氏家藏方》桃仁散)  2、治产后腹痛,干血着脐下,亦主经水不利:大黄三两,桃仁二十枚,ZHE虫二十枚(熬,去足)。上三味,末之,炼蜜和为四丸,以酒一升煎一丸,取八合。顿服之,新

牛黄解毒丸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同仁堂 牛黄解毒丸会员价:¥5.50 很多人上火都会选购一些清热解毒的药物自行治疗,其中牛黄解毒丸就是最受欢迎的一款药物,那呢? 牛黄解毒丸主要成分是人工牛黄、雄黄、石膏、冰片、大黄、黄芩、桔梗、甘草。辅料为蜂蜜。可以苦寒辛凉,清热解毒。用于头晕目赤,咽干咳嗽,风火牙痛,大便秘结,牙龈肿痛,口舌生疮

健脾丸(浓缩丸)的性状

  本品为深棕色浓缩丸;味微酸,稍苦。

健脾丸(浓缩丸)的成分

  党参、枳实(炒)、陈皮、麦芽(炒)、白术(炒)、山楂(炒)。

健脾丸浓缩丸的成分

  党参、白术(炒)、陈皮、枳实(炒)、 山楂(炒)、麦芽(炒)。

健脾丸浓缩丸的性状

  本品为深棕色浓缩丸;味微酸,稍苦。

“十全大补丸”的来历

  有一则故事颇耐寻味。上世纪20年代,西医在国内几个大城市已渐成气候,就连名医汇集的京城,也不例外。在外科治疗方面,西医确有“刀至病除”的优势,故中医药面临严重危机,加之“国民政府”中有的人叫嚣“中医无用”,更使中医学的生存受到威胁。  为此“大宅门”的“百草厅”老板白景琦(人称七老爷)尤为焦急,

掌握FPGA设计三大黄金法则

FPGA采用了逻辑单元阵列LCA(Logic Cell Array)这样一个概念,内部包括 可配置逻辑模块CLB(Configurable Logic Block)、输出输入模块IOB(Input Output Block)和内部连线(Interconnect)三个部分。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大黄酚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

〔摘 要〕  目的 探讨大黄酚对小鼠抗衰老的作用。方法 采用避暗实验,观察大黄酚对学习记忆的影响;通过常压耐缺氧、断头耐缺氧、亚硝酸钠中毒造成的缺氧以及负重游泳实验,观察大黄酚对小鼠缺氧及耐力的影响;以AlCl3造成急性衰老小鼠模型,观察大黄酚对小鼠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 大黄

大黄利胆胶囊的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解毒退黄。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胁痛,口苦,食欲不振等症;胆囊炎,脂肪肝见上述证候者。

大黄甘草汤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这主治邪热积滞于胃肠的大黄甘草汤来自《金匮要略》,笔者多年来用大黄甘草汤治疗小儿因内伤胃肠道疾病而致的高热、呕吐、便秘、口疮等疾病上百例,均收到了药到病除的疗效,现举例介绍大黄甘草汤在儿科的临床应用如下:    例1,高热案,患儿,女,3岁,2005年5月17日诊。其家

桃仁的临床应用

  1、桃仁可以用于经闭痛经,癥瘕痞块,跌打损伤等病症。在治疗瘀血阻滞所致的痛经经闭的患者时,常配伍红花、当归、川芎等药物一同使用,如桃红四物汤;在治疗产后瘀血腹痛,恶露不下的患者时,常配伍当归、炮姜、川芎等药物,如生化汤;在治疗瘀血蓄积所致的癥瘕痞块的患者时,常配伍桂枝、丹皮、赤芍等药物,如桂枝茯

关于交界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中医疗法介绍

  1.脾虚湿盛型  治法:健脾除湿,利水消肿。  方用健脾除湿汤加减。  白术10g、茯苓10g、枳壳10g、车前子10g、泽泻10g、茵陈10g、薏米15g、陈皮10g、竹叶6g、灯心2g、冬瓜皮lOg。  气虚明显者加党参,有继发感染者加蒲公英、银花。也可服用人参健脾丸。  2.脾肾阳虚型  

龙齿的临床应用

  1、龙齿用于惊痫癫狂,心悸烦热,失眠多梦。  2、龙齿功擅镇心安神,治疗因惊成痫,癫狂澹语,可配铁粉、凝水石、茯神等,如《圣济总录》龙齿丸;  3、恍惚多忘,癫痫狂乱,属气血不足者,可配人参、当归,酸枣仁、远志等补气养血以安神,如《世医得效方》归神丹;  4、心气不足,以致心悸怔忡,梦寐不宁者,

人参再造丸浓缩丸的鉴别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分泌物团块由多数形状不一的颗粒状物聚集而成,淡黄棕色,其中包埋有方形结晶或柱晶。体壁碎片淡黄色至黄色,有网状纹理及圆形毛孔,有时可见棕褐色刚毛。体壁碎片无色,表面有极细的菌丝体,树脂道中含金黄色块状分泌物。草酸钙簇晶直径20~68μm,棱角锐尖。

健脾丸浓缩丸的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8丸,一日3次。

耳聋丸的成分及性状

  成份  龙胆 、黄柏 、大黄、栀子(姜制) 、石菖蒲、当归 、芦荟、黄芩 、黄连等.  性状  本品为灰黑色的水丸;除去外衣呈灰褐色,味苦.

乐仁堂被爆胃肠安含麝香成分-未标注孕期禁用

  同仁堂招牌药品牛黄解毒片“砷超标门”风波还未平息,其“同门兄弟”乐仁堂近期被爆药品胃肠安丸中含有人工麝香、大黄等孕期禁用成分,但在该产品外包装的注意事项、禁忌人群中并无标明任何“孕妇慎用”等字样。   “麝香、大黄都是孕期禁用的药品,这个药(胃肠安丸)既然有这些成分,最起码应该标明,告诉孕妇不

乐仁堂陷标注门:胃肠安丸中含有人工麝香

  同仁堂招牌药品牛黄解毒片“砷超标门”风波还未平息,其“同门兄弟”乐仁堂近期被爆药品胃肠安丸中含有人工麝香、大黄等孕期禁用成分,但在该产品外包装的注意事项、禁忌人群中并无标明任何“孕妇慎用”等字样。   “麝香、大黄都是孕期禁用的药品,这个药(胃肠安丸)既然有这些成分,最起码应该标明,告诉孕妇不

青葙子的临床应用

  1.青葙汤(《中药临床应用》)治慢性葡萄膜炎:青葙子15g,元明粉(冲)4.5g,酸枣仁12g,密蒙花、决明子各9g,茯苓12g,白扁豆15g。水煎服。方中青葙子明目退翳,为君药。  2.青葙子丸(《证治准绳*类方》)治肝心毒热,丁翳入黑睛,兼治内外一切眼病:青葙子、蓝实、枳实(炒)、炒大黄、菊

人工牛黄的临床应用

  人工牛黄1、用于温热病及小儿惊风之壮热神昏,惊厥抽搐等症。牛黄清心、凉肝,有祛风止痉、定惊安神之效。常与朱砂、全蝎、钩藤等配伍,如牛黄散。 2、用于温热病热入心包,中风,惊风,疯痛等痰热蒙蔽心窍所致之神昏、口噤、痰鸣等症。本品既能清心热,又能化痰、开窍醒神。单用本品为末,淡竹沥化服即效,如《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