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多年拉尼娜与气候变化研究获进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9239.shtm近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获悉,该所副研究员贾凡为共同通讯作者,联合中国、澳大利亚和美国多位学者组成的科研团队在热带海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变化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发现了全球变暖将导致多年拉尼娜事件的发生频率增加。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气候模式模拟得到的未来变暖情景下多年拉尼娜事件的发生频率显著增加 海洋研究所供图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是地球气候系统最强的年际变异模态,对地球多圈层产生显著影响。其暖位相厄尔尼诺通常在一年内迅速成熟并衰减,但冷位相拉尼娜往往持续两年以上成为“多年拉尼娜”。类似2020-2022年的多年拉尼娜事件会给全球气候、农业生态环境及人类经济社会带来持续性和叠加性的破坏影响,并显著提高极端天气灾害的发生风险。未来全球变暖情景下多年拉尼娜事件如何变化,是气候变......阅读全文

多年拉尼娜与气候变化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贾凡副研究员联合中国、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学者,在热带海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变化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发现全球变暖将导致多年拉尼娜事件的发生频率增加。相关研究成果以《全球变暖下更加频发的多年拉尼娜事件》(Increased occurrences of consecutiv

多年拉尼娜与气候变化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贾凡联合中国、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学者,在热带海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变化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发现全球变暖将导致多年拉尼娜事件的发生频率增加。相关研究成果以《全球变暖下更加频发的多年拉尼娜事件》(Increased occurrences of consecutive

《自然》:多年拉尼娜与气候变化研究获进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9239.shtm近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获悉,该所副研究员贾凡为共同通讯作者,联合中国、澳大利亚和美国多位学者组成的科研团队在热带海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变化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发现了全球变暖

国家气候中心:拉尼娜事件预计初春结束

13日,记者从国家气候中心获悉,截至1月29日的最新监测表明,2023年1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事件持续。不过,根据赤道太平洋海洋大气环流现状以及国内外气候动力模式和统计方法预测结果,预计未来三个月,拉尼娜事件将于2023年初春结束。 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出现大范围偏冷

拉尼娜:不会改变全球变暖大趋势

   拉尼娜最近被热议。据美国国家气象局气候预测中心近日表示,未来几个月,北半球将出现所谓的拉尼娜现象,并且2016及2017年度冷冬几率正在提高。  对于即将到来的拉尼娜,我们该如何判定其到来,标准如何?如果降临,将对我国各地区产生何种影响?又是否会改变全球变暖的大趋势呢?  仍有待观察  日前有

《自然》:罕见“三重”拉尼娜气候事件可能出现

英国《自然》杂志日前称,气象学家已连续第三年预测拉尼娜现象,即可能发生罕见的“三重”拉尼娜气候事件,对全球气候产生深远影响。伴随全球变暖,类似情况可能会更加普遍。    研究人员指出,当前拉尼娜现象始于2020年9月前后,此后多数时间都处于轻度至中度状态,到2022年4月,它愈演愈烈,导致赤道东

三重拉尼娜来了,什么是“三重拉尼娜”

世界气象组织最新数据显示,已经持续较长时间的拉尼娜事件很可能会延续到今年年底或更久,这将是21世纪首次出现“三重”拉尼娜事件,即北半球出现连续三个拉尼娜冬季。那么,今冬可能出现的“三重”拉尼娜事件意味着什么呢?所谓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当地时间7月30日,

北半球将发生罕见的“三重”拉尼娜气候事件

据路透社报道,世界气象组织8月31日预测,拉尼娜现象将至少持续到今年年底。当前,拉尼娜现象始于2020年9月前后。该预测意味着北半球将发生罕见的“三重”拉尼娜气候事件。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现象一般每两到七年发生一次,中间有中性年。厄尔尼诺是太平洋赤道中东部海水温度异常升高引起的一种气候现象,拉尼娜则与之

日发现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会使全球谷物减产

  据此间媒体报道,日本农业环境技术研究所等机构研究发现,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会使全球的稻谷、小麦和玉米减产。这一研究有助于有关部门预测全球的谷物收成。  迄今对于作物产量的预测,主要根据对气温、土壤水分等气象条件的季节预测开展,但如果是在中高纬度地区,或者是对于更容易受土壤水分量影响的作物来说

气候预测显示今冬将发生弱拉尼娜事件-冷空气肆虐我国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是全球海洋—大气耦合系统中最强的年际尺度变化信号,对热带区域和全球的海洋、天气和气候产生明显影响。  近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获悉,该所原创建立了浪致混合理论,并揭示了海浪在海气通量中的关键作用,建立了世界首个包含海浪过程的气候模式FIO-ESM,为更准

2016年秋冬拉尼娜状态仍将持续

   本报北京10月25日电 记者杨舒从25日召开的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预测会商会上获悉,经该中心监测显示,自2016年7月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开始进入拉尼娜状态,截至10月25日,该地区海温持续下降,拉尼娜状态仍将持续。专家根据近期海洋大气环流演变特征,并参考国内外数值模式预测结果预计,冬季将发展成

研究发现气候变暖加剧全球干旱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8092.shtm

中国气象局:“千年一遇寒冬”没有科学依据

  针对近日外国学者预测欧洲今年冬季可能出现“千年一遇寒冬”的消息,中国气象局10月12日表示,人类目前还不具备预测“千年一遇”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能力,仅基于“拉尼娜”事件及全球变暖的气候大背景预测欧洲今年冬季将出现“千年一遇寒冬”科学依据很不充分,但需防范我国冬季可能出现的阶段性低温冷害

“冷冬”还是“暖冬”?-拉尼娜事件仍在持续

中新网北京10月12日电 (韦香惠)拉尼娜事件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结果显示,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事件在进一步持续,预计延续到2022/2023年冬季。对于今年是“冷冬”还是“暖冬”的问题,中国气象局向中新网回复,目前还不能发布相关预测。国家气候中心将在10月下旬开展冬季气候

世界气象组织:拉尼娜现象已经形成

当地时间10月29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新版《全球季节性气候更新》指出,拉尼娜现象已经形成,预计今年的拉尼娜现象强度为中等到强,并将持续至明年,影响世界诸多地区的温度、降水和风暴型式。 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中部和东部海洋表面温度的大尺度降温,并伴有热带大气环流(即风、气压和降雨量)的变化。它对

世界气象组织:今年是出现拉尼娜现象的最暖年

  南非德班11月29日讯 世界气象组织今天在瑞士日内瓦总部以及南非德班气候大会上同时发布了一份有关全球气候状况的全新年度报告,称尽管2011年的全球气候受到强拉尼娜现象的严重影响,但今年前十个月的全球平均气温仍然是自1850年有记录以来的第十高,且超出以往任何一个出

今冬将出现一次弱至中等强度拉尼娜事件

  11月27日,国家气候中心对外发布消息称,根据最新海温监测数据,2021年10月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拉尼娜状态,预计冬季可能形成一次弱至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  专家介绍,拉尼娜是指发生在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它会引起地球气候的异常。依据《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判别方法》国

野火可能引发罕见的“三次探底”拉尼娜现象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395.shtm   ?2019 - 2020年澳大利亚致命森林大火产生的烟尘让世界大吃一惊。图片来源:RICK RYCROFT/AP2019年,澳大利亚经历了该国自有记录以来最致命山火。大火

年轮记录表明美洲倾向同时发生干旱

   10年来,智利中部一直遭受着无情的干旱:降雨量比正常情况减少了30%,绿植枯萎、水库干涸,超过10万头家畜死亡。这场旱灾持续了如此之久,以至于研究人员称其为“百年不遇的大干旱”,堪比几个世纪前的干旱期。而这与8000公里外持续了10年之久的美国加州干旱并没有什么不同,这里的干旱直到今年才有所缓

今冬将出现一次弱至中等强度拉尼娜事件

科技日报讯 (记者付丽丽)11月27日,国家气候中心对外发布消息称,根据最新海温监测数据,2021年10月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拉尼娜状态,预计冬季可能形成一次弱至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专家介绍,拉尼娜是指发生在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它会引起地球气候的异常。依据《厄尔尼诺/拉尼

世界气象组织:厄尔尼诺减弱拉尼娜现象抬头

  世界气象组织6日在日内瓦发布报告称,自今年3月以来,始于2009年6月的厄尔尼诺现象一直在减弱,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造成的影响将不断加强。   世界气象组织专家库马尔・科利说,目前掌握的情况是,厄尔尼诺现象于今年5月已迅速减弱,目前拉尼娜现象已进入开始的临界模式

赤道中东太平洋已进入拉尼娜状态

记者从国家气候中心获悉,最新海温监测显示,最近3个月(8-10月)关键区滑动平均指数为-0.52℃,标志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已进入拉尼娜状态。预计拉尼娜状态将在未来三个月持续,并可能在冬季(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达到峰值,形成一次弱至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从历史数据来看,拉尼娜年我国冬季中

拉尼娜会让今冬寒潮来得更猛?

一夜北风,京津冀晋多地气温降至冰点以下。 据中央气象台监测数据显示,10月31日早晨,北方多地气温突破10月低温极值,其中内蒙古中部、河北西北部、山西东北部、辽宁中部等地31个站点最低气温跌破10月历史低温极值;北京霞云岭、吉林四平、辽宁新城子等地31日早晨最低气温达到有记录以来10月历史

“三重”拉尼娜事件意味着什么?

世界气象组织最新数据显示,已经持续较长时间的拉尼娜事件很可能会延续到今年年底或更久,这将是21世纪首次出现“三重”拉尼娜事件,即北半球出现连续三个拉尼娜冬季。那么,今冬可能出现的“三重”拉尼娜事件意味着什么呢?  2022年9月13日,在泰国曼谷,人们走过积水的街道。(新华社发)  所谓拉尼娜事件,

世界气象组织说“拉尼娜”现象接近顶峰

  世界气象组织近日在日内瓦说,始于2011年10月的新一轮“拉尼娜”现象目前已接近顶峰,预计将在3月至5月间缓慢减弱。   世界气象组织在当天更新的“厄尔尼诺/拉尼娜”情况简报中说,此轮“拉尼娜”现象一直处于弱到中等强度,明显弱于去年同期。根据气象、水文数据分析和模型推测,此轮“拉尼娜”现象将延

赤道中东太平洋已进入拉尼娜状态

  记者从国家气候中心获悉,最新海温监测显示,最近3个月(8-10月)关键区滑动平均指数为-0.52℃,标志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已进入拉尼娜状态。预计拉尼娜状态将在未来三个月持续,并可能在冬季(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达到峰值,形成一次弱至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从历史数据来看,拉尼娜年我国冬

海洋所等在热带跨海盆相互作用研究中取得进展

  8月21日,《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以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了题为Weakening Atlantic Nino-Pacific connection under greenhouse warming(《温室气体增暖背景下大西洋尼诺-太平洋遥相关减弱》)的最新研究成果

世界气象组织:中国南冻北旱或与拉尼娜现象有关

1月15日,在距巴西里约热内卢约130公里的新弗里堡,当地居民在救援人员的帮助下穿过一条被洪水淹没的街道。克里斯蒂娜   本次拉尼娜现象始于2010年6月 是过去一个世纪最强的拉尼娜现象之一  气候专家预测 拉尼娜现象不会在第一季度结束 可能持续至4月末或5月初   世

“三重”拉尼娜会让今冬更冷吗?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11月17日,新一股冷空气自西向东逐渐影响我国,新疆北部、甘肃、内蒙古西部等地气温骤降,而在冷空气尚未波及到的北方其它区域,17日则迎来了降温前的升温小高潮。这两天,预计长江以北地区将陆续迎来明显降温,华北、东北等地还会有雨雪天气现身,局地降水猛烈。  其实,今年秋季以来,我国

忽冷忽热,天气“变脸”为何如此之快

  春季气温起伏大,主要与西风带大气环流形势的调整与转换有关。进入春季,中高纬度大气环流由高压控制转为受东北冷涡影响。  我国北方地区春季寒潮天气的发生,不仅会受到赤道地区气候变化的影响,还会受到中高纬度地区气候变化的影响。  前些天突如其来的倒春寒,让已穿短袖上街的人,又不得不披上了外套。  受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