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王贻芳获第六届周光召基础科学奖

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5月25日在贵阳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李源潮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致开幕词,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出席。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国际知名科学家、海外专家学者和国内外科技组织代表2500余人参加开幕式。 开幕式上,颁发了第六届周光召基金会科技奖。经过周光召基金会严格的推荐、评审,(中科院)高能所所长、大亚湾中微子实验首席科学家王贻芳获得“基础科学奖”。周光召基金会奖励顾问委员会代主席徐冠华在颁奖时介绍说:“王贻芳是我国粒子物理实验研究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他领导完成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的北京谱仪(BESⅢ)探测器的设计、研制和运行及物理研究,还原创性地提出了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方案,并领导完成实验的设计、研制、运行和科学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科研成果。该项成果入选美国《科学》杂志2012年全球十大科学突破。目前他在主持用反应堆中微子测量质量顺序的项目。”......阅读全文

粒子物理走到尽头了吗?王贻芳这样说

“粒子物理研究将回到依靠实验指引的范式上,离开‘验证标准模型’的范式。”12月3日,在基础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沙龙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说。 上世纪50年代,大量新粒子被发现,粒子物理从原子核物理研究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新的学科,主要研究物质世界的基本粒子,以及基本

记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长王贻芳:“粒子捕手”

▲9月30日,王贻芳在接受采访。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完颜文豪摄中国有没有必要巨资建造大型对撞机?王贻芳态度坚决:“科学的钱是科学的钱,民生是民生的钱,任何国家永远不可能拿科学的钱做民生,没有必要说要用科学的钱去挤占民生的钱”如何向公众解释高能物理研究的应用价值?王贻芳认为这是个两难的问题,说得通俗了,人

王贻芳获第六届周光召基础科学奖

  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5月25日在贵阳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李源潮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致开幕词,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出席。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国际知名科学家、海外专家学者和国内外科技组织代表2500余人参加开幕式。   开幕式上,颁发了第六届周光召基金会科技

王贻芳实验团队获基础物理学突破奖

  科技日报北京11月9日电 美国旧金山时间11月8日下午7时,2016年科学突破奖(Breakthrough Prizes)在美国加州硅谷美国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揭晓。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王贻芳研究员、美国伯克利国家实验室陆锦标教授及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团队获2016年基础物理学突破奖。这是中国科

王贻芳:人才引进应是个“连续谱”

   无论是接受媒体采访,还是讲话发言,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长王贻芳总是能做到言简意赅。让人觉得眼前的这位学者,始终散发着一股高冷之气。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王贻芳这次却聊了很多。  2001年,38岁的王贻芳放弃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工作回国,多年来,他见证了中国粒子物理的成长与发展。  粒子物

王贻芳:最大幸福是实现科研梦想

  “科学研究已经成为我的生活方式,我感觉最大的幸福就是能做事情,能实现科研梦想。”   这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副主任王贻芳研究员接受媒体采访时最常说的一句话。   作为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的得意弟子,王贻芳曾在欧洲工作11年、在美国工作5年。2001年12

王贻芳:只有回到祖国,才能发挥所长

  转眼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已经回国15年了——那个曾经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如今鬓间已生华发、额上也现皱纹,但他对科学的热情、对工作的投入却未有一丝衰减:“中国正处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最好时期,我们岂能辜负!”  欧洲核子中心、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核物理

王贻芳获颁“日经亚洲奖”科学技术奖

  日本经济新闻社近日在东京举行了“第20届日经亚洲奖”颁奖仪式。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由于在中微子研究方面的成就,获得科学技术与环境奖。  “日经亚洲奖”是日本经济新闻社为推动亚洲地区的经济、科技、文化发展,表彰在上述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与团体,于1996年设立的。其共设经济、科技、

王贻芳当选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6年10月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因其在物理学以及与俄罗斯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JINR)合作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而当选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俄罗斯科学院成立于1724年,1917年后发展成为国家科学组织,并于1991年苏联解体后更名为俄罗斯科学院。俄罗

王贻芳:从“引力波的发现”看中国科研体制

   这几天“LIGO实验发现引力波”的消息占满了各大媒体及移动信息平台。这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又一个里程碑。细看下来,美国科学家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欧洲科学家成绩斐然但运气不佳,日本科学家紧随其后,印度科学家也有一席之地,未来可能在全球引力波探测网络中占有一席之地。反之,中国科学家虽有少量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