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脊灰病毒封存监管机构成立走好脊灰消灭“最后一公里”

2月21日,记者从国家卫生健康委获悉,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国家药监局等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成立国家脊灰病毒封存监管机构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成立国家脊灰病毒封存监管机构,统筹推动我国必需脊灰病毒设施的认证工作,并按职责分工与世界卫生组织保持沟通联络。 脊髓灰质炎由脊灰病毒引起,俗称小儿麻痹症。2000年起,我国持续保持无脊灰状态,为什么仍需要成立监管机构进行系统监管,同时对必需设施进行认证?就此,科技日报记者联系采访了相关专家。 消灭脊灰仍有“最后一公里” 自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起全球消灭脊灰行动以来,全球范围内脊灰野病毒病例数下降了99.99%以上。“目前全世界只有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两个国家还有脊髓灰质炎野病毒株的本土流行。”中国生物国际合作部国际组织事务资深顾问左树岩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在消灭脊灰的“最后一公里”过程中,中国派驻多名专家奔赴相关国家,支持开展强化免疫工作,并向相关国家供应疫苗......阅读全文

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传播渠道

  脊髓灰质炎病毒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于病毒可快速传播,当家里第一个病人被确诊时,所有血液中没有特异抗体的家庭成员就已经受到了感染。在脊髓灰质炎病人的家庭中,15岁以下的易感者100%会发病;而与脊髓灰质炎病人有日常接触的易感者中有87% 会发病。居住环境拥挤和卫生条件差可加速病毒的传播。  

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相关介绍

  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是引起脊髓灰质炎的病毒,该疾病传播广泛,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病毒常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导致肢体松弛性麻痹,多见于儿童,故又名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是WHO推行计划免疫进行控制的重点传染病。

关于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简介

  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是引起脊髓灰质炎的病毒,该疾病传播广泛,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病毒常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导致肢体松弛性麻痹,多见于儿童,故又名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是WHO推行计划免疫进行控制的重点传染病。

脊髓灰质炎病毒有什么特点

  脊髓灰质炎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可导致终身残疾。对于脊髓灰质炎病毒,他的特点有以下这些。脊髓灰质炎病毒易累及腰、颈段,其次为骶、胸段的脊髓前角,表现为节段性、弛缓性和非对称性瘫痪,不伴有感觉障碍,肌电图、神经电图及脊髓核磁共振有助于定位诊断以及鉴别诊断。在合格的粪便标本中可以分离出脊髓

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发病机制

  脊髓灰质炎病毒自口、咽或肠道粘膜侵入人体后,一天内即可到达局部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咽壁淋巴组织、肠壁集合淋巴组织等处生长繁殖,并向局部排出病毒。若此时人体产生多量特异抗体,可将病毒控制在局部,形成隐性感染;否则病毒进一步侵入血流(第一次病毒血症),在第3天到达各处非神经组织,如呼吸道、肠道、皮肤

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传播渠道介绍

  脊髓灰质炎病毒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于病毒可快速传播,当家里第一个病人被确诊时,所有血液中没有特异抗体的家庭成员就已经受到了感染。在脊髓灰质炎病人的家庭中,15岁以下的易感者100%会发病;而与脊髓灰质炎病人有日常接触的易感者中有87% 会发病。居住环境拥挤和卫生条件差可加速病毒的传播。  

为何脊髓灰质炎病毒“阴魂不散”

  仅仅1年前,脊髓灰质炎病毒似乎已在巴基斯坦“奄奄一息”。这里是它最后的“大本营”之一。大规模取样表明,脊髓灰质炎病毒仍潜伏在很多明渠中。图片来源:NEOC/PAK2017/ABID AHSAN  当时,脊髓灰质炎病例数稳步下降,从2014年的306起降至2015年的54起,再到2016年的20起

关于脊髓灰质炎病毒抗体的简介

  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urs)可引起脊髓灰质炎,又名小儿麻痹症。该病毒有3个血清型。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有病毒的分离鉴定、分子生物学方法和血清学诊断方法。病毒的分离鉴定虽是常用方法,但一般的临床实验室难以进行。分子生物学方法主要是PCR和核酸杂交。血清学诊断方法有中和试验、间接

简述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培养特性

  脊髓灰质炎病毒仅能在灵长类动物细胞中增殖,病毒分离培养以人胚肾、猴肾细胞最佳,也可用人传代二倍体细胞。病毒在胞质内迅速增殖,24h即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被感染的细胞变圆、收缩、坏死、脱落,病毒从溶解死亡的细胞中大量释放。

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发病机制介绍

  脊髓灰质炎病毒自口、咽或肠道粘膜侵入人体后,一天内即可到达局部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咽壁淋巴组织、肠壁集合淋巴组织等处生长繁殖,并向局部排出病毒。若此时人体产生多量特异抗体,可将病毒控制在局部,形成隐性感染;否则病毒进一步侵入血流(第一次病毒血症),在第3天到达各处非神经组织,如呼吸道、肠道、皮肤

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临床表现

  人是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仅有天然宿主,这是因为在人细胞膜表面有一种受体,与病毒衣壳上的结构蛋白VP1具有特异的亲和力,使病毒得以吸附到细胞上。  脊髓灰质炎病毒  受病毒感染后,绝大多数人(90~95%)呈隐型感染,而显性感染者也多为轻症感染(4~ 8%),只有少数病人(1~2%)发生神经系统感染,

简述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发病机制

  脊髓灰质炎病毒自口、咽或肠道粘膜侵入人体后,一天内即可到达局部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咽壁淋巴组织、肠壁集合淋巴组织等处生长繁殖,并向局部排出病毒。若此时人体产生多量特异抗体,可将病毒控制在局部,形成隐性感染;否则病毒进一步侵入血流(第一次病毒血症),在第3天到达各处非神经组织,如呼吸道、肠道、皮肤

口服脊髓灰质炎病毒活疫苗的定义

中文名称口服脊髓灰质炎病毒活疫苗英文名称live oral poliovirus vaccine;OPV定  义细胞培养的减毒I、II和III型脊髓灰质炎活病毒制剂,用于儿童常规免疫。应用学科免疫学(一级学科),应用免疫(二级学科),免疫预防(三级学科)

简述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临床表现

  人是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仅有天然宿主,这是因为在人细胞膜表面有一种受体,与病毒衣壳上的结构蛋白VP1具有特异的亲和力,使病毒得以吸附到细胞上。  脊髓灰质炎病毒  受病毒感染后,绝大多数人(90~95%)呈隐型感染,而显性感染者也多为轻症感染(4~ 8%),只有少数病人(1~2%)发生神经系统感染,

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的定义

中文名称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英文名称poliovirus vaccine inactivated;IPV定  义经福尔马林灭活的猴肾细胞组织培养的脊髓灰质炎I、II和III型病毒制剂。美国仅用于免疫缺陷患者的免疫接种和未经免疫的高危成人的初次免疫接种。应用学科免疫学(一级学科),应用免疫(二级学科

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的临床分类

①轻型: 病症似流感,有发热、乏力、头痛、肌痛、有时伴有咽炎、扁桃腺炎及胃肠炎症状。症状持续4~5天后即退去。②非麻痹型(又不无菌性脑膜炎型): 病人具有典型的无菌性脑膜炎症状,下肢疼痛,颈或背痛,可查出有轻度颈项强直及脑膜刺激症状,脑脊液中淋巴细胞增多。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③麻痹型: 病毒从血液侵

关于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传播渠道介绍

  脊髓灰质炎病毒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于病毒可快速传播,当家里第一个病人被确诊时,所有血液中没有特异抗体的家庭成员就已经受到了感染。在脊髓灰质炎病人的家庭中,15岁以下的易感者100%会发病;而与脊髓灰质炎病人有日常接触的易感者中有87% 会发病。居住环境拥挤和卫生条件差可加速病毒的传播。  

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结构  脊髓灰质炎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属于微小核糖核酸(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的肠道病毒属(enterovirus)。脊髓灰质炎病毒侵犯人体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此类病毒具有某些相同的理化生物特征,在电镜下呈球形颗粒相对较小,直径20~30nm

概述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研究进展

  经过两年的辛苦劳作,科学家们首次合成出脊髓灰质炎病毒。这种人造病毒能杀死老鼠,并且很难将它们同自然病毒区分开。还不清楚合成类似天花这样的大病毒来制造生物武器的难度有多大。  脊髓灰质炎病毒是导致小儿麻痹症的罪魁祸首,其基因组是单链RNA。感染细胞时,RNA转译出一个大分子多聚蛋白,经酶切后形成一

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生物学性状

脊髓灰质炎病毒生物学性状:1、形态与结构脊髓灰质炎病毒属于微小核糖核酸(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的肠道病毒属,脊髓灰质炎病毒侵犯人体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此类病毒具有某些相同的理化生物特征,在电镜下呈球形颗粒相对较小,直径20~30nm,呈立体对称20面体。病毒颗粒中心为单股正链

关于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形态结构介绍

  脊髓灰质炎病毒属于微小核糖核酸(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的肠道病毒属(enterovirus)。脊髓灰质炎病毒侵犯人体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此类病毒具有某些相同的理化生物特征,在电镜下呈球形颗粒相对较小,直径20~30nm,呈立体对称20面体。病毒颗粒中心为单股正链核糖核酸,

概述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临床表现

  人是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仅有天然宿主,这是因为在人细胞膜表面有一种受体,与病毒衣壳上的结构蛋白VP1具有特异的亲和力,使病毒得以吸附到细胞上。  脊髓灰质炎病毒  受病毒感染后,绝大多数人(90~95%)呈隐型感染,而显性感染者也多为轻症感染(4~ 8%),只有少数病人(1~2%)发生神经系统感染,

关于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被动免疫介绍

  用人免疫球蛋白来保护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接触者。此球蛋白往往含有三型病毒的抗体,及时给予可中和血液中的病毒。被动免疫仅用于做过扁桃腺切除的儿童、未经过免疫接种而又必须接触脊髓灰质病人的医务人员和亲属,以及未比免疫接种的孕妇等。免疫效果保持3~5周。

关于脊髓灰质炎病毒的防治原则介绍

  简介  尚无特异的治疗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的药物。对该病的控制主要依赖于疫苗的使用,被动免疫仅用于个别情况。  主动免疫  自5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采用Salk灭活疫苗及Sabin减毒活疫苗,免疫效果良好,极大地降低了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Salk疫苗由三型病毒经甲醛灭活后混合制成,肌肉注射,可诱导

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结构  脊髓灰质炎病毒属于微小核糖核酸(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的肠道病毒属(enterovirus)。脊髓灰质炎病毒侵犯人体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此类病毒具有某些相同的理化生物特征,在电镜下呈球形颗粒相对较小,直径20~30nm,呈立体对称20面体。病毒颗粒中心为

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的作用特点

中文名称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英文名称poliovirus vaccine inactivated;IPV定  义经福尔马林灭活的猴肾细胞组织培养的脊髓灰质炎I、II和III型病毒制剂。美国仅用于免疫缺陷患者的免疫接种和未经免疫的高危成人的初次免疫接种。应用学科免疫学(一级学科),应用免疫(二级学科

口服脊髓灰质炎病毒活疫苗的功能作用

中文名称口服脊髓灰质炎病毒活疫苗英文名称live oral poliovirus vaccine;OPV定  义细胞培养的减毒I、II和III型脊髓灰质炎活病毒制剂,用于儿童常规免疫。应用学科免疫学(一级学科),应用免疫(二级学科),免疫预防(三级学科)

简述脊髓灰质炎病毒抗体的临床意义

  1、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  受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后,临床表现或轻或致麻痹。脊髓灰质炎病毒抗体阳性可用于诊断脊髓灰质炎。  需要检测的人群:神经麻痹,肌肉麻痹等。  2、检查过程  血清学诊断方法有中和试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反向间接血凝试验和ELISA方法等。

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流行病学

  温带多见脊髓灰质炎,终年散发,以夏秋为多,可呈小流行或酿成大流行,热带则四季发病率相似。世界各国都有发病,但在普种疫苗地区发病率大大减少,几乎无发病(如北欧芬兰、瑞士、荷兰等国),中国1976~1980年平均发病率也已降至0.7/10万;尤以大中城市婴幼儿服疫苗率已达80%以上地区发病率下降为快

关于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抵抗力介绍

  脊髓灰质炎病毒在自然环境中生命力较强,在粪便及污水中可存活数月,在酸性环境中较稳定,对胃酸及胆汁抵抗力较强,耐乙藤。各种氧化剂,如高锰酸钾、双氧水、漂白粉等可使之灭活。对紫外线、干燥、热敏感,加热56℃30min可被灭活,负70摄氏度可长期保存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