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誓言成了一辈子的追求,追忆朱伯芳院士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8222.shtm ?朱伯芳院士。受访单位供图江水东流湖水西,水边花落梦回时。近日,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我国水工混凝土结构理论奠基者和开拓者、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朱伯芳,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这位水利界一代宗师再也听不到水流淙淙了。谈及我国水利水电事业,就绕不开朱伯芳。他长期从事水工结构工程研究,开创了多个第一:参加了我国首批三高坝(佛子岭坝、梅山坝、响洪甸坝)的设计,首创大坝混凝土标号分区技术;首创混凝土坝温度应力理论体系,解决了“无坝不裂”这个世界性难题。在业内,朱伯芳被誉为“中国水利水电界的瑰宝”,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钱正英曾称他为“一代宗师”。参与治淮工作踏上水利路1928年,朱伯芳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祖父是清末秀才,在家乡教私塾。父亲毕业于国立北平大学。幼年时,朱伯芳先在......阅读全文

朱伯芳院士逝世,享年96岁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367.shtm

一句誓言成了一辈子的追求,追忆朱伯芳院士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8222.shtm   ?朱伯芳院士。受访单位供图江水东流湖水西,水边花落梦回时。近日,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我国水工混凝土结构理论奠基者和开拓者、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朱伯芳,因

庞国芳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7年12月29日,200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选举结果正式公布,秦皇岛检验检疫局庞国芳研究员当选。 庞国芳是国家质检总局首席研究员,国际AOAC(美国国际公职分析化学家联合会)研究导师,是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学科带头人。 庞国芳长期工作在我国外贸进出口商品质量检测第一线,探索开发食品安

朱美芳院士:纤维材料在防疫中不可或缺

朱美芳院士作报告。上海科技馆 供图新冠疫情背景下,如何利用医卫防护材料为健康生活保驾护航?11月28日,上海科普大讲坛邀请朱美芳院士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为观众讲述纤维材料及其发展历程,分享纤维材料最新研究成果及产业化现状,并对纤维材料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前景、面临挑战和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朱美芳表示,疫情防

朱美芳院士:纤维材料在防疫中不可或缺

朱美芳院士作报告。上海科技馆 供图  新冠疫情背景下,如何利用医卫防护材料为健康生活保驾护航?11月28日,上海科普大讲坛邀请朱美芳院士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为观众讲述纤维材料及其发展历程,分享纤维材料最新研究成果及产业化现状,并对纤维材料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前景、面临挑战和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朱美芳表示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美芳:团队正在研究月壤纤维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6392.shtm中新网上海1月20日电 (记者 郑莹莹)纤维可否用来在月球上造房子?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美芳20日在沪上一个科普论坛上说,“月壤纤维可以支撑未来月球基地的计

著名天文光学望远镜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能鸿逝世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8790.shtm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天文光学望远镜专家,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总工程师、原副台长朱能鸿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3月8日13时58分在

朱美芳院士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高感性”多功能纤维

  从“穿得暖”、“穿得美”发展到“穿得健康”,科技在功能纤维领域再度赋能。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材料学院院长朱美芳团队荣获202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这个大奖项目就是“有机无机原位杂化构筑高感性多功能纤维的关键技术”。那么,到底什么是“高感性”多功能纤维?图:高感性抗菌纤维微生物杀灭

庞国芳院士报告的评价

庞国芳院士报告的评价: 1、在政治上有高度。庞院士的工作是按照2010年胡锦涛总书记在院士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踏踏实实地进行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 2、对近20年来国内外同行研究的调研十分深入,对不同国家及国内不同地区在农药残留检测研究进行了比较; 3、对农药残留不同检测仪器、不同前处理技术进行

朱日祥院士:为地球“把脉”

朱日祥院士的办公室里,除了满架的书,还摆放着一个硕大的地球仪和一堆来自天南海北的“石头”——古生代花岗岩、中生代变质核杂岩、新生代玄武岩……每块石头都承载了一段地球的演化历史。 一间办公室照见一个人的人生,地球物理学家朱日祥正是一个能揭开许多地球奥秘的人。 初见朱日祥,开朗的笑容、健谈幽默的

著名骨科专家朱通伯教授逝世-享年93岁

  2月13日上午11时10分,我国骨科学奠基人之—、国内外著名骨科专家、湖北省骨科学创始人、协和医院骨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因病医治无效在汉逝世,享年93岁。  朱通伯教授1918年7月出生于江苏无锡,1943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曾任上海同济医院、协和医院骨科主任、教授,中华

中国工程院送别袁隆平院士

5月24日上午10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遗体送别仪式在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铭德厅举行。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晓红,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邓秀新前往送别。 铭德厅内,哀乐声声,袁隆平遗像悬挂大厅中央,李晓红、邓秀新神情悲痛,缓步来到袁隆平的遗体前肃立默哀,向袁隆平的遗体三鞠躬,

桂建芳院士:培育更多优良鲫鱼品种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674.shtm   ?桂建芳(右)在实验室指导学生做科研。受访者供图人物小传桂建芳:1956年6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淡水生态与生物技

朱英国院士:粮食生产应居安思危

朱英国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视察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鄂州实验基地时表示,我国的粮食安全要靠自己。   该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国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我国粮食安全总体形势是好的,但我们还要看到危机,要有危机感。   当前,我国的粮食生产已经实现了连续增

社会各界送别“农田院士”朱英国

  “英才翘楚首创红莲播四海,国士擎天长留教泽伴人间。”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国遗体告别仪式13日在武昌举行,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李晓红,湖北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于绍良,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代表,武汉大学师生代表,朱英国的亲属、生前友好等500余人前来送别。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遗传学家

朱健康院士PLOS最新研究成果

  植物激素脱落酸(ABA)调节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生物/非生物胁迫的响应。核心的ABA信号通路是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ABA受体(PYR1/PYLs)、2C型蛋白磷酸酶(PP2C)和SNF1相关蛋白激酶2(SnRK2)。然而,ABA信号的复杂性,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最近,国际遗传学期刊《PL

朱兆良院士:躬身沃土辟新路

  从事土壤植物营养研究60多年来,朱兆良院士始终秉持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潜心研究,解决农业实际问题,并不遗余力促进国际合作,同时又高瞻远瞩,带动我国土壤氮素研究向纵深发展,开辟新领域。  朱兆良,我国著名土壤植物营养专家,土壤氮素转化与管理研究的拓荒者和学科带头人。1932年8月21日出生于山东

朱英国院士:“水稻候鸟”-情系农民

  秋风乍起,他奔赴广西南宁;寒冬来临,他又转战五指山下的海南;次年春天,他才揣着希望的种子返回湖北。   今年7月22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顶着酷暑深入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鄂州实验基地考察。   在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前,习近平先后察看了珞优8号、珞优10号、两优234

中国工程院院士邹竞逝世

  我国感光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邹竞,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6月9日在天津逝世,享年86岁。  邹竞,1936年2月生于上海市,祖籍浙江平湖。1960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电影工程学院,获工艺工程师学位。曾任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首席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兼任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

庞国芳院士加盟南大-环境学院已有3位院士

  12月18日上午,AOAC最高科学荣誉奖-哈维•威利奖获得者、中国检测领域的第一位院士庞国芳加盟南京大学。据统计,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已拥有三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豪华配置,分别是张全兴(自主培养)、庞国芳(引进)和任洪强(自主培养)院士,环境学院的院士数量位列“华五高校”环境学院中位列第一,作为纯

2023上海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1496.shtm10月31日至11月2日,由上海市科协主办的“2023上海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大会”在科学会堂举行。   ?上海卓越科技期刊联盟揭牌。主办方供图本次大会主题是“走向科技强国的科

高伯龙院士:至纯至强之光

  高伯龙(1928.6.29~),激光陀螺专家。原籍广西岑溪市,生于广西南宁市,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教授。自1975年起,高伯龙一直从事激光陀螺研制,率先对激光陀螺的基本理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主持并研制成功有关激光陀螺原理样机、实验室样机等。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兆云院士:把民族药带给世界

  在从事民族药探索研究的第38个年头,朱兆云迎来了人生又一个高光时刻。作为知名药学专家和云南白药集团中药研发总监的她,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2月1日中午,刚参加完新当选院士学习教育暨颁证仪式回到昆明,她又一头扎进集团科研和新药研发中。  “当选院士,是科技工作更高的起点,有更高的要求。”朱兆云

朱健康院士PNAS发布表观遗传新成果

  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美国普渡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在拟南芥杂交种中甲基化互作需要RNA介导的DNA甲基化(RdDM),并受到遗传变异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朱健康(Jian-Kang Zhu)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朱教授是植物抗逆生物学领域世界级领

朱世平院士:重配方-轻工艺-吃亏!

  国内重视配方,不重视工艺,吃了很多的亏。10月14日,由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博研教育、深圳企联等共同主办的科技创新院士报告厅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朱世平院士围绕“先进高分子材料开发及产业化前景”演讲。近200位来自企业、投资、科研等领域的精英人士参与了现场交流,20余万人线上参与了活动。

中宣部授予朱有勇院士“时代楷模”称号

  在全国上下埋头苦干、万众一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之际,中央宣传部2日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朱有勇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  朱有勇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专家。他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事业,主动来到深

朱静院士:时代呼唤创新-创新呼唤人才

  响应习总书记号召:“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仿古诗以舒怀:  大风起兮云飞扬,  锐志创新当自强。  厚德载物育英才,  安得猛士守四方。  朱静 院士  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

追忆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予元

  “赢得好射手的美名并非由于他的弓箭,而是由于他的目标。”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农业昆虫学家郭予元生前最爱说的一句话。  5月29日凌晨1时25分,84岁的郭予元在北京逝世。  郭予元的一生,不为名利地位所诱惑,面对压力愈挫愈强,这都源于50多年前给他自己定下的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改变

中国工程院致信2017年当选院士

   致2017年当选院士的一封信  各位新当选院士:  您光荣地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我们向您表示诚挚的祝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这个称号是国家和人民对您多年来辛勤工作所取得成就的充分肯定,同时也意味着新的责任和使命。  党的十九大擘画了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