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发现黑洞喷流的辐射机制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袁峰带领的国际团队,以M87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的喷流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前重要的两种黑洞喷流模型的正确性,开展了研究。黑洞是宇宙中奇特的天体,具有超强的引力,以至于在黑洞半径内连光都无法逃脱它的引力束缚。100多年前的天文学家通过观测发现,在黑洞半径之外距离很近的地方,黑洞能够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向外喷射出包含物质和能量的强大外流——喷流。喷流如何形成?目前,这一领域主要有“提取黑洞转动能”模型和“提取吸积盘转动能”模型。天文学家试图剖析喷流的能量来源问题。然而,这两种模型产生的喷流与对喷流的形态、宽度、速度场、偏振等的观测结果是否一致?两个喷流形成机制的模型,哪一个是正确的?该研究通过计算两种模型预言的辐射并与观测进行对比发现,通过磁场提取黑洞转动能的模型所预言的喷流与实际观测结果一致,而另一个通过磁场提取黑洞吸积盘转动能的模型则难以解释观测结果。进一步,该研究分析黑洞喷流中产生“磁重联”的物理机制......阅读全文

离黑洞最近的喷流,慧眼找到了!

2018年3月,黑洞X射线双星MAXI J1820+070爆发,成为一百多天里空中最亮的X射线源之一。天文学家通过“慧眼”卫星对其进行观测,发现了迄今为止能量最高的低频准周期振荡,能量超过200千电子伏特。 如此高能的低频准周期振荡从何而来?9月22日《自然-天文学》上线的文章中,来自中科

日本发现双螺旋星云是黑洞喷流残骸

  日本研究人员在3月19日于京都举行的日本天文学会年会上报告说,位于银河系中心附近的双螺旋星云,是巨大黑洞喷出的喷流残骸。  专家指出,在银河系中心存在一个质量相当于太阳约400万倍的黑洞。距离这个黑洞约400万光年的地方,有一个形似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双螺旋星云。  日本名古屋大学

“慧眼”卫星发现迄今距离黑洞最近的高速喷流

  9月21日,《自然-天文学》在线发表“慧眼”(HXMT)卫星最新观测结果:在高于200千电子伏特(keV)的能段发现黑洞双星系统的低频准周期振荡(quasi-periodic oscillation,QPO),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能量最高的低频QPO现象。研究表明,其起源于黑洞视界附近的相对论喷流

新研究阐释黑洞喷流刺破宇宙苍穹的奥秘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594.shtm3月23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现复旦大学物理系天文与天体物理中心教授袁峰带领的国际团队,以M87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的喷流为研究对象,对目前主要的两种黑洞喷流模型的正确性进

115亿光年外黑洞爆发最强烈类星体喷流

类星体SDSS J1106+1939附近,大量物质被向外抛出  北京时间12月3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天文学家们近日观测到在115亿光年之外一个巨型黑洞正爆发出创纪录的巨量气体和尘埃物质。这一巨型黑洞的质量约相当于10~30亿倍太阳质量,隐匿于一个类星体的核心位置。所谓类星

三类高能宇宙射线可能都来自黑洞喷流

  美国科学家最近提出,3种能量极高、身世神秘的宇宙射线,可能都来自星系中央巨大黑洞的喷流。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马里兰大学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英国《自然—物理学》杂志网络版上发表论文说,他们提出一个新模型,首次通过详细运算解释了超高能宇宙射线、高能中微子和高能伽马射线这3类“宇宙信使”的起源,即在星

中国天眼FAST揭示黑洞喷流的复杂动力学特性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北京时间7月26日,国际科学期刊《自然》杂志(Nature)发表了围绕中国天眼FAST的最新科研成果。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天文学系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联合领导的国际合作研究论文“Sub-second periodic radio oscillations

国际团队开发的黑洞喷流计算机模型结果支持广义相对论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发布消息称,中英美国际团队开发的M87黑洞喷流的计算机模型计算结果与天文学家观测结果相匹配,为广义相对论提供了新的支持。  M87超大质量黑洞位于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的梅西耶87星系中,质量相当于65亿个太阳。这是第一个存在图像的黑洞,由2019年事件视界望远镜国际研

国际团队开发的黑洞喷流计算机模型结果支持广义相对论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发布消息称,中英美国际团队开发的M87黑洞喷流的计算机模型计算结果与天文学家观测结果相匹配,为广义相对论提供了新的支持。  M87超大质量黑洞位于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的梅西耶87星系中,质量相当于65亿个太阳。这是第一个存在图像的黑洞,由2019年事件视界望远镜国际研

天文学家首次对黑洞阴影和强大喷流一起成像

  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路如森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利用在毫米波段开展的新观测,首次对著名的射电星系Messier 87的黑洞阴影以及其周围显示落入中央黑洞的物质的环状结构和强大的相对论性喷流一同进行了成像。图像首次表明了中央超大质量黑洞附近的吸积流与喷流起源之间的联系。此次的观测结果由全球

科学家发现喷射重金属流黑洞-时速7亿公里

科学家首次发现一个向外喷射铁和镍等重金属的黑洞,被称之为“4U1630-47”。这幅艺术概念图便展示了这个黑洞。图像的右侧为一颗巨大的蓝星,左侧盘的中央黑洞正向外喷射喷流。这个喷射重金属的黑洞是由欧洲航天局的XMM-牛顿太空望远镜发现的,被称之为“4U1630-47”。澳大利亚东部的紧凑阵列射电望远

天眼再度上新!发现黑洞存在微弱射电脉搏

  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发表了中国天眼FAST发现的最新成果。武汉大学天文学系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联合领导的国际合作研究论文《微类星体中的亚秒级周期射电振荡》,揭示了黑洞喷流的复杂动力学特性。  微类星体是银河系内由一颗中子星或黑洞与一颗普通恒星组成的双星系统,中子星或黑洞吸积恒星的物质产生高温的

天文学家发现M87星系中黑洞喷流周期性进动

来自全球45个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组成的国际科研团队,通过分析多个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VLBI)网在2000年至2022年的观测数据,发现M87星系中心黑洞喷流呈现周期性摆动,摆动周期约为11年,振幅约为10度。这一现象符合爱因斯坦的广

中国天文学家发现黑洞高速喷射物质的新模式

  提到宇宙黑洞,人们都知道它能吞噬一切物质。实际上,黑洞在吞噬物质的过程中有时也会产生向外的喷流。此前天文学家普遍认为黑洞吞噬物质产生高速喷流时会伴随硬X射线辐射。中国科学家近日的一项研究打破了这一认知,揭示了黑洞吸积和喷流形成的新方式。  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大陀螺”异动掀开黑洞“神秘衣襟”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9455.shtm6年前,一个“令人疑惑”天文现象激起崔玉竹的好奇心。她用近1年时间核查观测数据和分析过程,此后又和全球45个机构的科研人员合作,通过分析多个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网2000年至2

中国天眼FAST揭秘黑洞脉搏

  7月27日, 《自然》(Nature)发表了围绕中国天眼(FAST)发现的最新成果。武汉大学天文学系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联合完成的题为《微类星体中的亚秒级周期射电振荡》(Sub-second periodic radio oscillations in a microquasar)的国际合作研

黑洞并非“只进不出”

  左图 旋涡星系M81中的极亮超软X射线源位置。(资料图片) 右图 黑洞吸积物质并产生高速物质喷流和吸积盘风的艺术想象图。(北京天文馆 喻京川创作)  黑洞是常出现在当代科幻电影和小说里的神秘天体。据说它像传说中的饕餮一样只进不出,贪得无厌,甚至黑洞的名字都来源于此,它“让光都无法逃脱”。  随着

上海天文台在近邻活动星系核喷流的高分辨率观测研究中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高分辨率射电天体物理研究团队利用美国国家射电天文台(National Radio Astronomy Observatory,NRAO)的甚长基线阵列(Very Long Baseline Array,VLBA),对近邻低光度活动星系核(Low-Luminosity Act

普通天文望远镜也能观测黑洞-借助宇宙引力透镜效应

  目前,人类的望远镜无法直接观测遥远的黑洞。不过,借助宇宙的引力透镜效应,科学家或能够把普通的天文望远镜变成“黑洞望远镜”,从而观测研究黑洞。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天文学家正在通过国际伽玛射线天文台(INTEGRAL)、费米伽马射线太空望远镜(FERMI)和伽玛暴快速反应探测器(SWIFT),

天文学家关于“最后秒差距问题”的研究获进展

  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牵头的国际科研团队,通过分析自1978年至2022年的射电和高能X射线观测数据,发现了M81星系中心黑洞喷流存在短周期摆动和长达数百年的进动,并在射电和高能波段同时出现周期性光变。这为M81星系中央可能存在一个相距大约0.02秒差距(对应轨道周期30年左右)的超大质量双黑洞

云南天文台等提出限制耀变体高能辐射区位置的新方法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组副研究员闫大海、研究员王建成和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吴庆文等提出了一个新方法来限制耀变体(Blazar)喷流中的高能辐射区位置,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天文学杂志《天体物理学杂志》上。  耀变体是一类特殊的活动星系核(AGN),它具有一个指向地球的相对论性喷流,具有

武大团队发Science揭示黑洞如何吞噬磁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7597.shtm9月1日,Science(《科学》)以长文(Article)形式发表了由武汉大学天文系游贝领导的国际团队关于黑洞吸积磁场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题目为“Observations of a

研究揭示宇宙射线和中微子可能来源

   一项日前发表于预印本服务器arxiv.org的研究表明,被黑洞撕碎的白矮星或许能解释人们在地球上看到的高能宇宙射线和中微子雨。  宇宙射线和中微子是来自太空且每天都在轰击地球的亚原子粒子“降雨”的一部分。不过,是什么产生了这些难以探测的粒子?一个由来自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研究所的Daniel B

黑洞撕碎恒星-潮汐瓦解事件再现

科技日报北京12月4日电 (记者张梦然)英国《自然》和《自然·天文学》杂志最近共同发表论文,报道了一次极其罕见的天文学奇观——潮汐瓦解事件(TDE)的观测结果,同时探测到有物质喷流以接近光速的速度从黑洞中“飞奔”而出。潮汐瓦解事件是指当一颗恒星被一颗特大质量黑洞撕裂时释放能量的过程。该发现将能提升人

访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苟利军

  日前,由世界各地8个天文台的亚毫米射电望远镜组成的虚拟望远镜网络“视界面望远镜”,结束了对银河系中心黑洞Sgr A*和星系M87中的黑洞的观测。科学家们将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分析相关数据,预计2018年黑洞会首次向人类露出“真容”。不过遗憾的是,在这次的全球协作中,没有看到中国科学家的身影。黑洞为何

科学家实现M87黑洞边缘的磁场成像

原文地址:http://www.cas.cn/syky/202103/t20210325_4782275.shtml   3月24日,曾成功捕获人类有史以来首张黑洞照片的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合作组织为揭示M87超大质量黑洞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它在偏振光下的影像。这是天文学家第一次在如此接近黑

黑洞全景来了:中国学者领衔,全球联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510.shtm   ?人类历史上拍摄的首张黑洞照片。EHT合作组织供图上面这个“甜甜圈”很多人都熟悉。它是人类历史上拍到的第一个黑洞。该黑洞位于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外的M87星系中心,是目

黑洞全景来了:中国学者领衔,全球联手

  上面这个“甜甜圈”很多人都熟悉。它是人类历史上拍到的第一个黑洞。该黑洞位于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外的M87星系中心,是目前宇宙中所知质量最大的黑洞之一,大约65亿倍太阳质量。2017年,事件视界望远镜(EHT)的射电望远镜,拍摄到了它的“特写”。  最近,由中国学者、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路

中国学者领衔首次拍到黑洞全景!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494.shtm 很多人都熟悉一张“甜甜圈”照片,那就是人类历史上拍到的第一个黑洞。该黑洞位于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外的M87星系中心,是目前所知宇宙中质量最大的黑洞之一,大约65亿倍于太阳质量。

首张黑洞图像,没有回答三大问题

   4月10日,整个物理学界陷入一场集体狂欢中——位于全球各地的“事件视界望远镜”(EHT)拍摄的首张黑洞特写照片终于面世,这张照片是黑洞存在的直接证据,拉开了黑洞天文学新时代的序幕。  尽管如此,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10日报道,英国埃默里大学黑洞研究专家艾琳·邦宁说,黑洞的故事远没有结束,狂欢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