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新华时评:斩断伸向大学生的传销黑手

在当前就业压力增大的情况下,一些非法传销活动趁机抬头,变换手法将黑手伸向初出校园、涉世未深的大学毕业生。这一动向务必引起有关部门和高校重视。 仅今年以来,江西省南昌、新余两地的公安、工商部门解救了多名被传销组织诱骗的高校大学生。河南省新郑市公安分局最近捣毁一处传销窝点,113名传销人员中有104人为大学生。新郑市工商行政管理人员介绍,2007年以前查处的非法传销人员以无业游民、农民工居多,而2007年以来参与传销的大学生占到了近八成。 当前正是高校毕业生的求职高峰,一些非法传销组织利用大学生急于求职赚钱的心理,或以“收入高、待遇好”诱骗大学生,或假冒直销经营之名蒙骗大学生,或鼓吹“加盟连锁快速致富”诱惑大学生,一些来自农村、家境不宽裕、求职心切、社会阅历浅的大学毕业生很容易上当受骗。 尤其令人忧虑的是,多数非法传销组织通过“洗脑”,如同“经济邪教”一样毒害着年轻大学生的心灵。一些被骗进传销组织的大学生被“洗......阅读全文

新华时评:斩断伸向大学生的传销黑手

  在当前就业压力增大的情况下,一些非法传销活动趁机抬头,变换手法将黑手伸向初出校园、涉世未深的大学毕业生。这一动向务必引起有关部门和高校重视。   仅今年以来,江西省南昌、新余两地的公安、工商部门解救了多名被传销组织诱骗的高校大学生。河南省新郑市公安分局最近捣毁一处传销窝点,113名传销人员中有

大学生求职受挫屡现极端事件 高校殛待挫折教育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任何一名大学生的就业都不可能说是一帆风顺。不时见诸报端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因遭遇挫折而出现的极端事例,令人扼腕叹息,高校在就业指导中增加挫折方面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他们为何会不堪一击 回望一个又一个让人痛心的事实,不禁要问:这些早已成年的大学生,为何会在挫折面前变得如此脆

胡锦涛在辽宁看望大学生求职者 称明年就业形势严峻

胡锦涛在沈阳人力资源市场向前来参加大学生专场招聘洽谈会的大学生询问求职情况,希望他们早日走上工作岗位,用学到的知识为现代化建设作贡献。(新华社发)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12月12日至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到辽宁这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镇考察工作,深入到营口、沈阳

博士”自称研发仪器“开发右脑” 被控传销骗钱

  假借“开发右脑”、“教授快速致富”等名义招收会员,再采用传销的管理模式发展下线,自称“博士”的马某和妻子韩某被控诈骗26万余元,昨天上午在海淀法院受审。被诉借“开发右脑、快速致富”诈骗26万余元,马某(左)和韩某在法庭上对指控予以否认。海淀法院供图  公诉机关指控,2015年,马某、韩某(女)在

铸源直销疑似传销 自诩食品能治病

  近日,自称“直销难民”的一位先生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反映称,济南有一传销窝点经常在济南市市中区104国道七贤广场附近的宾馆活动。为探究竟,8月9日至10日,记者奔赴济南对这家疑似传销窝点进行暗访。   记者调查发现,这家藏身于宾馆并被群众反映涉嫌传销的组织系天津铸源健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

2022年春季求职招聘市场洞察报告

  月狐观点  1. 2022年春季迎来最难求职季,劳动供应量激增引发供需错配,在线求职平台月活用户数量达到1.28亿,是三年来的最高峰。  2. 白领跳槽遇冷,过半人面试机会不足三成,没有高学历很难通过简历关,但不少人越难越爱,经常不到两年就换一次工作的95后表示要用跳槽来对抗开会和写周报。 

传销的神奇“吸引力”源于精准靶向“用药”

  千万别苛责一些大学生“智商余额不足”、“活该”被骗。在传销手段不断升级换代的当下,有时候也是防不胜防;或者说,比起那些农民、普通的打工者,他们有着更为强烈的摆脱现实命运、实现人生逆袭的渴望。而现代传销的“精绝”之处,正在于精准定位、靶向“用药”,能够细致探察人类内心的幽微之处,无限放大内心的欲望

全美生命科学五大求职圣地

  近日,国际知名金融服务公司JLL发布一份报告,评选了全美5大生物领域求职圣地。该报告充分考虑了当地科研及商业机构的数量、资金情况等诸多因素,详情请见下文。全美生命科学五大求职圣地  1. 基因城--大波士顿地区 得分:87.5  大波士顿地区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全美生物医药公司最为密集的地方。尤其

找工作这件事,哪有什么“标准答案”

  严峻,依然是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题词。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  前些年,毕业以后到“大厂”(大型互联网企业)工作,曾经是大学生与大厂之间的“双向奔赴”。然而,随着近一两年大厂“降本增效”,业务线压缩,这条路径明显变得狭窄了。哪怕

“权健”被多重质疑,是“抗癌保健品”?还是传销?

  近日,一篇涉及保健品“权健”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  这篇名为《百亿保健帝国权健,和它阴影下的中国家庭》的文章指出“权健保健品”的多重问题。其中,一位罹患癌症的4岁女孩,因权健公司介入治疗,病情恶化而死去。这一案例却被宣传成“小女孩因权健重获新生”。  26日凌晨,权健公司在微博回应:不实文章,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