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重测序”寻找高粱遗传变异助力粮食作物育种改良

2013年8月28日,来自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对一重要粮食饲料作物--高粱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及分析。该研究比较了44个高粱品种的基因组序列,发现高粱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的遗传变异,为今后高粱及其它粮食作物的育种改良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同时也为解决全球日益严峻的粮食问题奠定了重要的科研基础。最新研究结果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 气候变化,环境恶化,人口增长等都滋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和社会问题,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提高粮食产量和发展新型清洁型能源是摆在全球科学家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原产自非洲地区的高粱,具有耐热、耐旱和高产的特征。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5亿人口以高粱为主食。除了作为粮食作物之外,高粱也是一种主要饲料来源及高价值潜在生物能源作物,因此对高粱基因组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为了解草本及C4植物光合作用的进化机制提供线索,还......阅读全文

植物所解析高粱驯化改良过程中的基因组印记

  作物驯化和遗传改良,在人类从游牧狩猎到定居的生活方式过渡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高粱是谷类作物,具有多种用途,如食物、饲料、酿酒、制糖和生产生物燃料等。面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和应对气候环境的挑战,揭示高粱驯化和改良过程的基因组选择,探索种间杂交以及平行/趋同进化的遗传机制至关重要。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

Nat Commun:高粱重新测序显示了进行遗传改良的潜力

  本期Nature Communications报告了对44种高粱(包括各种不同的高粱子类和地理来源)所做的全基因组重新测序结果。这些数据突显了栽培高粱的遗传多样性,为这种粮食作物的遗传改良提供了一个关键资源。   高粱是一种耐旱作物,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和亚洲地区大约5亿人的主食。因此它在

“重测序”寻找高粱遗传变异 助力粮食作物育种改良

  2013年8月28日,来自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对一重要粮食饲料作物--高粱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及分析。该研究比较了44个高粱品种的基因组序列,发现高粱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的遗传变异,为今后高粱及其它粮食作物的育种改良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同时也为解决全球日益

PNAS:基因研究改进高粱品质

  特定高粱作物中的单宁tannin,具有有益健康的抗氧化特性,也同时产生了苦味,并且令蛋白较难被消化。堪萨斯州大学和美国农业部的研究人员确定并克隆了高粱中的tannin基因,用以研究tannin在高粱作物中的作用,该研究能帮助研究人员改进作为食物和饲料的高粱的相关品质。   Tannin具有高抗

“基因剪刀”让高粱拥有“稻花香”

与野生高粱相比,动物们更“宠爱”香高粱。受访者供图说起稻花香米,很多人脑中就会浮现出那浓郁的米香味儿。食物的香气不但可以激发食欲,还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嗅觉记忆。现在科学家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让高粱也拥有了“稻花香”。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遗传发育所)谢旗研究组利用“基因剪刀”技

基因改良苹果或将上市

普通苹果切片与北极苹果切片对比。   本报讯 美国一家公司正尝试出售一种基因改良苹果,这种苹果切成片或碰伤后,果肉不会被氧化变成棕色。据报道,这家名为奥肯那根特色水果的公司称,这种名为“北极苹果”的不暗化苹果将会受到消费者和食品公司的欢迎,并将有助于提高苹果的销售量。   据悉,北极

中澳科学家对高粱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

  由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华大基因等单位的科学家对高粱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及分析,发现高粱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的遗传变异,为高粱及其它粮食作物的育种改良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8月28日,最新研究结果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   中澳两国的科学家通过对44株不同来源的高粱样本,包括地方品种、改良品种和

美科学家完成高粱基因组测序

  美国能源部联合基因组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日前完成了高粱的全基因组测序和分析,相关研究成果已刊登在1月29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科学家利用全基因组鸟枪测序法完成了对高粱基因组的测序。结果显示,高粱基因组大约有3万个基因,有7.3亿个核苷酸,比大米约多75%。科学家以及工业界人士认为,高粱

基因疗法:改良HIV为患者导入健康基因

   据国外媒体报道,所谓基因疗法,就是利用正常基因填补或替代基因疾病中某些病变或缺失的基因的治疗方法。近年来,英国牛津和美国费城的一些研究人员宣布,他们对因患有罕见基因疾病而影响视力的病人们进行了治疗,成功使他们的视力获得改善。意大利的科学家们也宣布,他们使患有另外两种基因疾病的病人病情得到了减轻

基因疗法:改良病毒为患者导入健康基因

  所谓基因疗法,就是利用正常基因填补或替代基因疾病中某些病变或缺失的基因的治疗方法。近年来,英国牛津和美国费城的一些研究人员宣布,他们对因患有罕见基因疾病而影响视力的病人们进行了治疗,成功使他们的视力获得改善。意大利的科学家们也宣布,他们使患有另外两种基因疾病的病人病情得到了减轻。这些研究结果,以

改良CRISPR工具 产前编辑致病基因

  科学家们首次在实验动物体内进行产前基因编辑试图阻止致命的代谢紊乱疾病,为出生前治疗人类先天性疾病提供了可能。费城儿童医院(CHOP)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发表在今天出版的《Nature Medicine》上,证明了产前基因编辑的低毒性。   使用CRISPR-Cas9和碱基编辑器3

科学家用“基因剪刀”改良香蕉

  英国《通讯·生物学》杂志31日在线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非洲科学家团队报告了一种可以成功消除大蕉的香蕉条纹病毒的策略。这是一种基于“基因剪刀”CRISPR技术的策略,有望帮助改善大蕉的生长,并提高其产量。   香蕉及其近亲大蕉在热带地区广泛种植,而且是热带和亚热带国家的一种重要主食类作物。培育

科学家用“基因剪刀”改良香蕉

   英国《通讯·生物学》杂志31日在线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非洲科学家团队报告了一种可以成功消除大蕉的香蕉条纹病毒的策略。这是一种基于“基因剪刀”CRISPR技术的策略,有望帮助改善大蕉的生长,并提高其产量。  香蕉及其近亲大蕉在热带地区广泛种植,而且是热带和亚热带国家的一种重要主食类作物。培育具有

CRISPR新改良实现高效基因敲入

  细菌一直在与病毒或入侵核酸进行斗争,为此它们演化出了多种防御机制,CRISPR/Cas适应性免疫系统就是其中之一。该系统能在小RNA分子(crRNA)的引导下,靶标并沉默入侵者的遗传物质。   发现CRISPR系统之后不久,人们就开始用它来进行特异性的基因编辑。这种基因编辑技术更容易操

转基因动物的改良培育应用

经典的遗传育种方法要在同种或亲源关系很近的种间才能进行,并且受到变异或突变的限制,而使用重组DNA技术在短时间内就可使亲缘关系很远的种间遗传信息进行交换和重组。另外由于转基因动物可以稳定地整合外源基因,并在合适的组织表达,还能将这种性状遗传给后代,这样就可以生产出生长快、产肉、产毛、产奶更多而耗料极

高粱脱粒机优点

   1、高粱脱粒机的加工效率高,高粱脱粒机大大的提高了脱高粱的工作效率是人工脱高粱的上百倍,产品质量过硬,技术成熟,性能稳定,工作效率高,具有结构新颖,工艺考究,实用性强,高粱自动分离,脱净率达到了99%   2、高粱脱粒机的加工范围广,高粱脱粒机可用于小麦、大麦、水稻、高粱、谷子玉米等作物的脱粒

用仪器测定高粱容重

  容重是高粱的定等指标,而随着农业科研及生产技术的发展,高粱的品种越来越多,籽粒也越来越大,且各品种的粒型大小差异又明显。原标准方法中测定容重的辅助筛层为4.0mm圆孔筛,分取平均样品1kg时,大粒高粱有一半以上留存在辅助筛层上,这样测定容重的样品就不够,如果增加样品数量,则不能准确反映高粱正常容

我国培育成功淀粉改良转基因木薯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获悉,由该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培育的淀粉改良的转基因木薯田间试验获得成功。 试验田收获的新型木薯,证明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木薯的淀粉品质,这将拓宽我国木薯育种潜力和应用前景。 近年来,随着燃料乙醇、变性淀粉、食品、化工、纺织等下游行业的发展,国内外对木薯的需求

面包改良剂改良了啥

        早前有新闻报道,有关部门对广州面包厂家和部分面包改良剂(复合添加剂)厂家的检查发现,有的面包改良剂违禁添加了我国2005年已禁用、可能致癌的改良剂溴酸钾。这一新闻不禁让人质疑,由于面包改良剂尚没有国家标准,不少面包改良剂的质量良莠不齐,大多数添加了面包改良剂的面包都难免有质量问题。一

高粱的芒去哪儿了?作物芒进化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林中伟课题组在《分子植物》上发表研究论文。该论文发现了awn1基因的复制导致高粱在驯化和改良过程芒丢失的进化遗传机制。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博士生周雷娜和朱璨共同完成这一课题,林中伟为通讯作者。awn1基因的复制。课题组供图  栽培高粱丢失awn1基因  芒是作

改良QuEChERS

SPEX公司Geno高通量组织研磨机专为动植物组织快速匀浆研制。使用Geno高通量组织研磨机改良QuEChERS前处理方法,一键式操作,可调频率最高可达1750rmp,1-2分钟完成样品均质化过程,可有效节省提取时间、提高提取效率。特殊的垂直振荡专利技术,在均质的同时还可研磨样品,使提取剂充分与样品

英爵士饲养“基因改良猪” 能长出“人类器官”

中新网9月8日电 英国生殖学专家温斯顿爵士计划在未来的三个月内开始饲养一些已接受基因改良的猪,这些猪能提供可用于人类器官移植的心脏、肝脏和肾。 据香港《大公报》引述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的报道,温斯顿透露,这种技术的核心是,将含有人类基因的病毒注入到小猪的睾丸,或直接将这些病毒注入到精子中。温斯顿

我国学者采用基因编辑改良黑水虻品系

  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search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黄勇平研究组联合詹帅研究组、王四宝研究组及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喻子牛、浙江大学副教授张志剑和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杨红等团队合作完成的研究工作“Genomic landscape and genetic manipulat

大豆突变体基因定位测序方法的改良

  随着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发展和全基因组测序(Whole Genome Sequencing, WGS)成本的不断下降,基于WGS的分离群体分组分析(Bulk Segregation Analysis,BSA)已经成为快速定位候选基因的常规工具,但已报道的方法依然有待完善。例如,依赖于自交系杂交的QT

我国科学家发现影响作物包壳性状的关键基因

   植物种子的包壳性状是指种子被坚硬的颖壳包裹的特征。包壳的种子会降低机械脱粒效率,从而增加劳动生产成本。在田间机械化播种时,包壳的种子很容易在播种机的齿轮和管道出口发生粘黏,导致播种不均匀。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的研究团队发现了影响高粱和谷子包壳性状的基因,相关成果在《Nature Communica

高粱淀粉含量酸水解法公式

  样品经乙醚除去脂肪及乙醇除去可溶性糖类后,其中淀粉用酸水解成具有还原性的单糖,然后按还原糖测定,并折算成淀粉。

重拾“记忆”:突破小麦D基因组改良瓶颈

节节麦 受访者供图  在小麦驯化过程中,人们曾因过度追求某些性状(如产量、面粉品质等)而“弄丢”了另一些重要基因。同时,育种过程中长期使用骨干亲本,多倍化和进化的“瓶颈”导致其遗传基础日益狭窄,与A、B亚基因组相比,小麦D亚基因组的遗传多样性尤其匮乏。  为找回小麦D基因组里那些拥有优良性状的“美好

植物抗病基因的人工改良设计的视野被拓宽

  近日,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陶小荣教授团队在植物学知名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发表题为《Stepwise artificial evolution of an Sw-5b immune receptor extends its resistance spe

重拾“记忆”:突破小麦D基因组改良瓶颈

   在小麦驯化过程中,人们曾因过度追求某些性状(如产量、面粉品质等)而“弄丢”了另一些重要基因。同时,育种过程中长期使用骨干亲本,多倍化和进化的“瓶颈”导致其遗传基础日益狭窄,与A、B亚基因组相比,小麦D亚基因组的遗传多样性尤其匮乏。  为找回小麦D基因组里那些拥有优良性状的“美好记忆”,河南大学

植物所等在甜高粱基因组变异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作为世界第5大作物的高粱是世界干旱及半干旱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我国最早栽培的禾谷类作物之一,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是重要的杂粮和酿酒、饲料、色素等工业的重要原料。甜高粱是高粱的一个自然变种,同普通籽实高粱相比有着诸多独特的生物学和农艺学性状,如高光合效率、大生物量和更强的耐逆性等。